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夢中聖殿.楊澤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01 第54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夢中聖殿
楊澤聯合報
年少時

求愛遭拒

乃是家常便飯

以至於

被人拋棄

淚灑空巷的我

好幾回興起

這般荒唐

無稽的念頭:

倘我有朝

流落大街

頹而又頹

落拓之極

至於不堪

天地之間

是不反而

容易尋得

天意注定

獨獨屬於

我的一人?

回頭看去

橫生這股荒唐

不,荒涼想頭

且止不住

耽溺其中的我

當初其實是

幸蒙愛神垂憐

再幸運不過的

一個年輕人

對那不愛我的人

固然多了一分

明白的快樂

支撐著去發現

更新奇的生命航線

對留在原地的我

如今看來

愛神的禮物卻是

同樣豐厚(如果

不是更加慎重)

右手無名指上

一枚至今暗自

在記憶中閃閃

發光的小指環!

天哪

愛可是

何等自閉

卻又何其

猖狂自大

愛自誇的

蛇戒一尾!

首尾相銜

自噬自生

兀自允諾

有朝一日

濃盡枯來

即速速蛻

變成那些

倍加澄澈

通透之物

像詩

像頓悟

像午夜的大海

是留給世上傻子

去挖掘的無上至寶

唯我輩顛倒妄想者

方得見的夢中聖殿

 
徵求詩作

歡迎投稿各類詩創作,篇數不限,有圖亦可。也歡迎詩評賞析。

投稿事項:
•請將投稿作品以電子郵件寄至收稿信箱:udn.submit@gmail.com
•投稿字數不拘;投稿時請在信件主旨註明:投稿「每日一詩」
•如有圖片,圖檔格式為 GIF 或 JPEG(JPG),可配圖說文字。
•請附上署名(真實姓名或筆名)、個人簡介、作品部落格連結網址。
•「聯合電子報」保留來文刊登權利。因來稿眾多,恕不一一回覆選用與否。如有時效性或其他因素無法久候刊載之作品,請勿投稿。
•本平台以服務為主旨,因此除另有公布或活動徵文外,其餘無稿酬支付。
•請確認擁有所投稿件的圖文著作權,並確保無抄襲情事,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一切法律責任概由投稿者自行負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No.416 考古文物說故事──韓國博物館的考古展示(下)、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4/01 第4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國際頻道
  考古文物說故事──韓國博物館的考古展示(下)

南島文化專欄

  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

回想•回響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秘室」•秘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史前館與海端鄉公所邀聚名師 傳授布農織布文化精髓

  本館與臺東縣海端鄉公所、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自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共同辦理布農傳統編織技藝推廣課程,針對困難的圖紋製作進行分析與實作,讓許多對於布農織布有興趣的學習者,都能在講師指導下獲得良好學習成效。

  連續合作辦理織布課程的源起,為史前館透過邀請長於布農織布的講師翁立娃進行多年的研究與藏品分析,除了結合傳統布農織布的原理,也結合當代手法如電腦Excel檔轉換為織布經緯線的做法,讓有心於織布的學習者可以免去初期摸索無門的苦惱,更增添上手的機會與織出圖紋的成就感。

  今年度工作坊的主題,為站在前兩年傳統夾織研習、綴織加夾織研習營的基礎上,再增加進階研習的內容。除此之外,這次課程有兩個重點,一是分享解析布農族色彩學,讓大家知道傳統的配色運用;二是協助學員能將學術性的織布術語,會同布農族傳統工法語言做一轉繹與轉換,幫助學員在短時間內先理解並建立能於兩種系統切換的能力基礎,這樣未來就能更容易理解及操作傳統織物結構以及織造技術的基礎,而不會因為只能習慣使用其中一種系統而受到發展的限制。

文•圖/史前館及海端鄉公所

 


 

  接連上下兩期提出韓國考古類型博物館的展示提供給大家認識,如何兼顧美感、知識與觀眾觀展經驗,中央博物館的史前古代館以超越史前和古代時空界限的展示手法,展現另一種可能性。

  以臺灣為視角,看待與爬梳太平洋諸島及島嶼東南亞與我們的關係,是「到美麗島」特展的核心概念。從當時的畫作看歷史、從現代的詩作看環境,我們是其中與之牽動及連結的一環。

  南科考古館設計秘室做為展示的環節,對許多參訪觀眾來說是參觀考古類型博物館的全新體驗。秘室的典藏工作,讓人可以看到文物整飭的基本功夫。在實習生眼裡,秘室裡有哪些秘事呢?

  疫情關係提醒我們要好好注意保護身體與社交距離,希望我們都能在各種忍耐中珍惜我們還還擁有的一切。

 
 

考古文物說故事──韓國博物館的考古展示(下)

文•圖/邱瓊儀


不同形制的陶器各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上期文章〈考古文物說故事-韓國博物館的考古展示(上)〉談到與本館卑南遺址相似的岩寺洞遺址展示,本篇則以國家級博物館規模的考古展示來分享。

  在規劃展示更新計畫階段,館內針對來訪客群就不同面向做了幾份問卷,彙整問卷回饋意見,綜整幾點重大意見包含:展示廳多媒體互動展項易當機且無清楚操作說明;APP太多但網路訊號不佳下載困難;展示廳動線複雜、指引標示不清造成觀展民眾迷航;史前展廳展示內容感覺重複而單調、敘事不連貫;展場照明昏暗且玻璃反光,致無法看清文物及展板文字。上述各項缺點即是展示更新的重點改善項目。此外,也藉由客群分析定位未來展示的方向,思考如何拓展新群眾。本次參訪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史前古代館,看看別人以怎樣的展示手法呈現,同時也反思本館史前史考古廳可以如何展示。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總體介紹

  中央博物館位於韓國首爾龍山家族公園內,是韓國國立博物館的中心館,更是韓國觀光公社強大廣告的拍攝點,從地鐵「二村站」走2號出口經過地下連通道,便可以直通國立中央博物館。博物館占地29萬多平方公尺,總樓底板面積約13.7萬多平方公尺。

詳全▲TOP

 
 

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

文•圖提供/劉世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2020年在文化部一樓文化藝廊推出「到美麗島──那些人,那些事,從臺灣看南島世界」特展,是以臺灣為視點,介紹位於群島東南亞以及大洋洲文化的小型特展。就臺灣一般民眾而言,初步所認知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是指在地理上北達臺灣、南至紐西蘭、西達馬達加斯加、東至拉帕努伊(Rapa Nui,為復活節島之正名)這個範圍可辨識出源自同一祖語的人群,因而套用親族系譜的概念而統稱「南島語族」。南島語族的擴散以跳島航行的方式,向南太平洋擴散尋找新的居住環境,所以南島語族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族群。

  南島語族有著多元的生活樣貌,要如何去展現多元的文化底蘊?在這展示中,我們僅以三個面向,試圖讓觀眾理解大洋洲與島嶼東南亞的歷史。

  三個空間與時間軸發生在印度尼西亞(印尼)、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等三個島嶼區域故事,藉由三位在地女性分別闡述對地球暖化與氣候劇烈變遷影響其所住島嶼土地權的維護、對殖民者的抗爭以及對維繫文化復振的吶喊。同時在概念中,透過物件去表達文化脈絡上較為深層的隱喻。因此就意象而言,傳遞給觀眾是參觀美術館的氛圍,但背後所連動的則是人文的關懷與反思。

詳全文▲TOP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秘室」•秘事

文•圖/周禹安

  因為學校的專業實習課程,有幸能在南科考古館試營運期間實習,讓我從中了解一間博物館 正式營運前的準備工作,也接觸到博物館對文物 典藏、保存、維護的流程。

實習 場域與工作內容介紹

  南科考古館的「秘室」為博物館庫房對外展示的全台首例,而此處也是我這次實習的主要工作地點。民眾順著參觀動線,了解田野考古發掘工作、文物整理過程、文物保存等 相關知識後,便會被引領到秘室的互動區,參觀者 能隔著玻璃或直播系統,觀看一樓秘室裡典藏人員工作的過程。

  關於文物入館後的整飭、保存或維護等工作,不再只是流於博物館廊道上的文字或圖片,透過親眼觀看或直播時間,開放民眾向典藏人員詢問有關文物典藏工作的相關問題 交流過程,更能加深大眾對文物典藏工作的了解,或許也能逐漸提升大眾對文物保存、維護工作的重視。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穿上彩虹衣--斯洛伐克民俗藝術暨臺東原民文化聯展
    時間:2019/12/18(三)∼2020/4/5(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還原正名—臺灣原住民族正名25週年主題特展
    時間:2019/11/29(五)∼2020/4/5(日)
    地點:本館館史室
  • 到美麗島—那些人 那些事
    時間:2020/1/3(五)∼6/30(二)
    地點:文化部一樓藝廊
  • 考古速報
    時間:2018/2/14 (三)起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B1通道
  • 光雕投影
    時間:逢開館日10:10、13:30、15:10(一場次12 分鐘)
    地點:本館展示廳中庭
  • 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
    時間:2018/12/1(五)∼ 2019/12/31(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二樓迴廊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七腳川(Cikasuan)戰役 110 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 日 ) ∼ 2020/12/31( 四 )(週日休館)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 1 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 26 號)

 》主題活動  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 衣風采/玩木娃娃
    時間:2020/4/5(日)14:00-15:00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透過「穿上彩虹衣」特展可看見在斯洛伐克的傳統服飾上有著豐富且多變的圖紋,此活動將帶著大家一起動手製作、設計出穿著斯洛伐克風的木娃娃。
    活動費用│150元/份(需購票入場,依門票規定)
  • 長知識/互動問答
    時間:2020/4/2(四)14:00-15:00
    地點:本館館史室
    「原住民族正名25週年紀念」,以「還原正名」為主題,期盼民眾透過原住民族的觀點去了解,臺灣原住民族正名的歷史及意義。
    ◆學習單◆現場答題小活動,優勝前三有特別禮物
    活動費用│免費(需購票入場,依門票規定)

 》南科考古館 

  • 動物交響曲—史前動物特展
    時間:2019/10/19(六)∼2020/5/31(日)
    地點:南科考古館特展廳

 》卑南遺址公園 

  • 巨石,你好!跟著考古學家去旅行
    活動時間:2020/1/22(三)∼2020/4/12(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多功能教室
    「巨石」是臺灣東部特產,在臺東、花蓮兩縣目前累積已知有40處以上的巨石考古遺址。雖然巨石普遍分布在我們周圍但卻鮮為人知,尚未得到足夠的關注。 花東的海岸公路其實是探索史前巨石的絕佳路徑,本展覽精選6個鄉鎮、10個巨石考古遺址,帶你由南而北一一拜訪,向這些看著時代流轉與變遷的見證者們說聲:巨石,你好!
  • 陶紡輪的應用與美學
    活動時間:2020/4/11(六)14:00-16: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自然教室
    史前人類利用陶製的紡輪將植物纖維紡成日常需用的線,手捏的陶紡輪不只造型各異,還配上美麗紋飾,現代的你能超越史前人類的美學嗎?跟著老師巧手揉捏再配上裝飾完成自已獨一無二的紡輪筆插名片座。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210元
  • 2020卑南遺址公園定向闖關挑戰
    活動時間:2020/4/18(六)13:30-17: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2020年卑南遺址公園結合4/18國際文化資產日與4/22世界地球日兩個重要議題,辦理「定向闖關挑戰」活動。本次活動將首度以電子打卡方式進行,賽制為積分制,每個點位有不同的任務與積分,其中亦包含不同主題的闖關體驗,在時間內取得最多積分者便獲得優勝,優勝者將獲頒精美文創禮品。
    活動費用│定向活動報名費每組300元(含門票與活動相關講師及材料費),可獲精美參加紀念品。詳情查詢及線上報名
  • 「練習,一起走一段」MLA 計畫成果特展
    活動時間:2019/10/5( 六) ∼ 2020/3/1( 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博物館與在地知識,有什麼樣的可能?
    當代的博物館被賦予不同的期待與想像,位居東部的史前館過去持續透過不同的層面持續與不同社群與地方鏈結。 2017 年到2019 年,史前館透過執行文化部委託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從展覽、工作坊與教育推廣作為途徑,與屏東、花蓮及臺東的夥伴以及地方文物館,透過三年的合作,陸續有崁頂百年展、歸途- 七腳川戰役110 周年特展以及戶口名簿工作坊等,本次展覽透過系統性地整理過程並進一步提出方法學,在共同實踐在地知識的道路上,逐步建構博物館與地方的網絡與夥伴關係。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9年3、4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