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靜思語 美善生活的共同語言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03 第34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在「說」與「做」間開展生命新貌
證嚴上人專區 付出愛,感受愛
慈濟脈動 淨化人心的溫柔力量
焦點專欄 「已讀」為何「不回」?
在「說」與「做」間開展生命新貌
非洲莫三比克半年前被伊代風災襲擊,如今災區已展現生機盎然的田園家屋新貌。慈濟災後賑濟的農作和建材工具包發揮效用,一群來自首都的本土慈濟志工更自願住進災區,培訓當地志工,帶動年輕人協助老人及弱勢者重建家園。

他們的慷慨付出來自靜思語的鼓舞。儘管在地有多種方言,他們對幾經轉譯的證嚴上人法語頗有感悟,進而發心化為行動,成就自度度人的善行。印證上人所言:「好話入心,受用而落實在生活中即是『善』。」

《靜思語》於一九八九年問世,資深報人高信疆感佩上人奉獻社會的悲願,編寫集結上人的開示成書,作為慈濟護專創校典禮上給賓客的贈禮。

當時臺灣經濟起飛,社會也滋生消費至上的奢靡風氣,社會價值動盪混淆。二十年後高信疆病逝,藝文界人士追憶的紀念文章顯示,他深具使命感,認為處在社會轉型的變動中,應當叩問社會問題,追尋共同理想,視啟發人心向善為己任。

《靜思語》在出版後便成為暢銷書,文字淺顯洗鍊,安定許多功利氛圍下漂泊迷失的靈魂。經由閱讀《靜思語》而轉念,改變生命的故事時有所聞。出版至今滿三十年,已發行為十八種語文,銷售逾七百萬冊。

除了書籍之外,《靜思語》也衍生多種傳播形式,並且隨著慈濟人的慈善行動散播至不同的國度。不只成為生活的指引,更透過實踐產生更大的教化力量。

在本期主題報導中,推動「靜思語教學」的黃雅蘋老師,除了看見善言好話在親師生間發生的善循環,也深刻體悟到,唯有身為教師的自己內化了《靜思語》的精神內涵,才能真正產生身教。此外,對出生於一九八○、九○年代後的年輕人而言,《靜思語》歷久彌新,是遭逢困頓時,陪伴他們的精神支柱。

言語雖輕,若能聽入心入行,對己對人發揮的正能量未可限量。上人殷切提醒生活實踐的重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與「身行好事」乃相生相成。《靜思語》透過「說」與「做」,才能得其真諦,生命也在「說」與「做」的循環間,開展新的面貌。

付出愛,感受愛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
走到、看到、實際投入,

才知道苦中有苦,感受到福中不知福。

菩薩道就在我們的腳底走出來,

身體力行付出,更能感覺到內心有愛的法喜!

每年中秋佳節,是慈濟歡喜的時刻,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在花蓮舉辦,今年九月中旬有二十四個國家地區、五百位菩薩歸來共聚,臺灣慈濟人虔誠迎接,即使原本彼此不認識,也變成一家。天上月圓,人間也團圓了。

中秋節所賞的不是天空的月,而是共賞心月。空中的月不時會被雲遮住,人心一輪明月要永遠乾淨明朗;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找,要用功磨去煩惱無明,磨到心月清朗如明鏡。這片大圓鏡靜寂清澄,無罣礙、無染著,能夠照見天下一切,看透人間事。

凡夫看月亮,以為是一年才有一次的中秋月,但心月是時時秒秒都在,真如本性人人都有。心若是清淨,沒有分別是你是我、是近是遠,這片心月能遍滿虛空,無所分別、無處不在。

這次國際慈濟人醫年會有四百多位臺灣志工承擔工作人員,與遠途來的菩薩們結好緣;年會學員來自五大洲,所有課程要用七種語言翻譯。四天的相處,不只有醫術的交流,也相互啟發彼此那分愛──各國慈濟人或慈濟人醫會成員,分享如何在僑居地、在人群中付出,把愛的力量凝聚起來關懷貧窮苦難人。

大醫王出錢出力,自掏腰包參與義診,帶著儀器或藥品,歷經一段段路程才能抵達目的地。看到所服務的地區醫療比較落後,就發心把儀器留下,讓當地醫療人員使用。菩薩有備而來,去到眾生困難的地方,喜捨身外物,補充匱乏,來去自如,造福人間。

大家能夠覺悟到人間苦難偏多,也願意承擔助人的責任,這個世界很需要人人志同道合,虔誠付出。

莫三比克貝拉市中央醫院希伯拉副院長受邀參加年會,也感恩在三月伊代風災後,臺灣有這麼多醫護人員到他們國家賑災義診。副院長說,中央醫院雖然是國立,是四個省的後送醫院,但平均一位醫師要負責照顧八千人;平常缺醫、缺藥、缺設備,風災重創醫院建築物,包括最重要的手術室,只好搭帳棚為病人開刀。

每個國家醫療品質不同,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無法想像如同莫三比克這麼辛苦的醫療系統。南非醫師溫聖鈞在年會中分享,當初聽到慈濟人號召去莫三比克災區賑災,他思考良久,認為機票錢非常貴,不如把這筆錢直接捐出救災;也有人鼓勵他,還是要親自去到當地感受。

當他來到莫三比克災區,所見到的是比南非更苦不堪言的生活;也看到居民和慈濟人那樣的親,只要一蹲下來,孩子們就來到身邊,他不由自主把孩子抱起來。他體會到,孩子和病人的笑容,是多少金錢都買不到的。

孩子們受盡苦難,一無所有,還有這麼清純天真的笑容,令人感到震撼。走到、看到,實際投入,才知道苦中有苦,也能感受到自己是福中不知福。當見苦知福,真的要把握因緣多造福。

布施付出,得到法喜,用描述的其實體會不到;不只捐錢,把握機會身體力行,會更加快樂。「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菩薩道在我們的腳底,路就是要去走出來,才能夠了解這條路的風光,啟發出菩薩心,原來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經法。

菩薩真實在人間,「只求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付出愛,會更感覺到內心有愛。生命的價值就在於所走過的每一天,每分每秒都是生命價值的關鍵。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淨化人心的溫柔力量
撰文•慈濟期刊部《慈濟的故事》專
相片提供/花蓮本會
今日在大街小巷常見的靜思好話,起自三十年前的跨界相遇—— 知名報人高信疆一九八九年初識慈濟, 在證嚴上人的「真」與「常」中,看見影響人心的力量, 將智慧法語輯錄為《靜思語》對外出版。 三十年來《靜思語》已在全球發行十八種語文,影響力深入各角落。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七日,慈濟護專創校開學典禮上,兩萬名觀禮嘉賓,人人手中都有一本書──「證嚴法師《靜思語》」。這是開學典禮召集人何國慶,送給大家的文化禮。 由慈濟委員何國慶出資、知名文化報人高信疆義務主編的《靜思語》,慶祝護專開學的「紀念版」發行了四萬本;一個多月後授權九歌出版社發行,成為慈濟第一本對外上市的書,且短短幾個月就榮登臺灣出版界「七十九年度十大暢銷書」之一。

享有「紙上風雲第一人」稱譽的高信疆,被作家林清玄封為編輯界超級戰將,從一九八九年三月會見證嚴上人,到九月《靜思語》出版,歷時不到半年,這本書成為暢銷、長銷書,日後更被翻譯成十多種語文發行全世界。

尋常言談間字字珠璣

走進臺北延平南路的實踐堂之前,《中時晚報》社長高信疆並不清楚「慈濟榮譽董事聯誼」是什麼性質的聚會;好友何國慶幾次邀他到慈濟看看,他說他不替人宣傳、不會礙於情面用表面文章應付,除非真正了解。

他一向有自己的堅持。多年前主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時,就有作家告訴他,花蓮一位比丘尼慈善做得很好,問他要不要報導?他想都沒想,回了一句:「我不碰宗教!」

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高信疆從報社下班後,不驚動任何人走進慈濟活動會場。入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穿著旗袍、笑容可掬的女士們,他接下她們遞上的溫熱包子;場內人多,幾位女士同時起身讓座,其中一位移到走道臺階坐下,讓他不好推辭。

從記者、總編輯到社長,高信疆所主持的報刊無不具開創性。身為報人,他一向深刻觀察並且回應社會現實,甚至為社會打造意義;然而此時坐在臺下的他,卻驚訝發現過去二十多年,慈濟已經做了那麼多濟世的工作!

兩天後的晚間,他和何國慶到臺北市吉林路拜會北上行腳的證嚴上人。沒有宗教信仰的他,聆聽上人侃侃而談自己的童年如何躲避空襲,身為養女,歷經養父驟逝,以及在豐原鄉間割稻的生活種種,早熟的感悟讓他開啟對於真理的追求……這一席話,徹底翻轉高信疆以往認為「出家人不問世事」的刻板印象。

上人的言談沒有高深莫測,高信疆感受到宗教人物的「真」與「常」,十分可親;那些故事更聽得他眼睛發亮!令他想起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巨著《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堶惆漲鴘F正教長老佐西馬。

佐西馬年輕時從軍,做了一件魯莽的事,及時醒悟後決定進入修道院。在解脫仇恨之後,他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和嫩綠的小草無不是上天恩賜,生命就是天堂。佐西馬長老猶如一面鏡子,時時映照心靈黑暗、空虛的人們,給予引導與祝福。在他生命最後一天,和訪客的部分談話被筆錄下來,留下精采的智慧語錄。

本以為佐西馬長老只是小說家筆下的虛構人物,高信疆沒想到眼前的法師如此真切,「真實世界也有這樣的智者!」此後他大力透過人脈,廣邀媒體人和文化界朋友到慈濟參訪。包括作家劉賓雁、蘇曉康、聶華苓、李歐梵、柏楊,以及史學家唐德剛教授等。

在高信疆的推薦下,中央、中時、聯合、自由等報社,也紛紛派人到花蓮報導慈濟。其中,《中央日報》副刊編輯洪素貞與同事透過高信疆安排,四月九日到花蓮採訪,撰成「萬頃福田萬人耕── 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一文,四月十九、二十日在《中央日報》連載兩天。

仿《論語》輯錄智慧語

何國慶愛好閱讀,認為上人的話語很有智慧,若能精要整理,一定可以增加一般人閱讀的興趣。這個想法正好和高信疆的太太柯元馨不謀而合。

高信疆會見上人那天,告辭時上人贈予《慈濟叮嚀語》、《三十七助道品》、《淨因三要》等講義。這些書,柯元馨先睹為快了。「內容很精采!」擔任時報出版社經理的她有著敏銳嗅覺,建議將內容重新編輯出版。

於是,五月初高信疆打電話給剛辭去報社工作的洪素貞,邀約「一起為慈濟做點事」。他的構想,是替上人出版一本語錄。

洪素貞剛寫完慈濟報導,感動猶存,且正逢職涯空檔,接受了高信疆邀請;主修中文的她提議,可仿《論語》的形式呈現。獲得高信疆認同後,立即著手蒐集資料。

在何國慶、楊亮達等慈濟委員協助下,邀來臺北十九位委員組長召開多次會議,分享上人說過最令他們受用的話;之後,又請每個委員組提供五句上人的話。在此同時,洪素貞也透過與資深委員訪談,回溯他們親炙上人所得法益,並且到靜思精舍住了一個星期,飽覽上人的講經紀錄和隨師弟子的日誌等;如大海撈針般,終於精要整理出一千多則開示。

編輯工作是提煉菁華,到了高信疆大顯身手的時候。當時沒有電腦,他將資料剪成條狀,花了三天時間蹲在地上一一分類、整理;這也讓何國慶見識到一位好編輯,在幕後如何費盡功夫。

編輯完成,分為上、下兩卷。上卷「靜思晨語」,上人談「時間」、「慈悲」、「貪欲」、「因緣」、「修養與修行」等;下卷「答人間問」,是高信疆夫婦專程到精舍向上人請益,整理出「人事」篇,談「寬柔」、「責任」、「溝通」、「婆媳」與「情愛」;「宗教」篇則談「信仰」、「學佛」、「功德」、「因果」等。

何國慶與高信疆將書定名為《靜思語》,邀請李男先生擔任美術設計,封面放奚淞先生的佛畫。從主編到美術設計,都是一時之選,成就整本書素樸典雅的風格。何國慶出資印刷兩萬本,與參加慈濟護專開學典禮的來賓結緣;立即在慈濟人之間廣為流傳、爭相閱讀,何國慶隨即再加印兩萬本分送。

「這本書應該給一般人看,不只是慈濟的會員看。」這想法,是高信疆與何國慶的共識。以往的佛書、善書多為贈閱,慈濟的出版品也不曾對外銷售;為了《靜思語》對外發行事宜,何國慶和高信疆、《中央日報》總編輯王端正三人開會討論。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靜思語》由九歌出版社發行上市。

「期待它的印行,不僅可作為慈濟人的覺行指南,也可提供有緣的社會朋友,一部摯切可行的生活辭典。」高信疆在「出版緣起」中寫道。

一九八七年臺灣解嚴,幾年間經濟蓬勃發展,股市、房市狂飆至泡沫化前的頂點,社會氣氛騷動不安。《靜思語》切合人心所需,上市一個星期,兩萬本就銷售一空;在全臺三十家書店名列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更在短短兩個月三十刷,發行量達六萬冊。

生活化的人生指南

《靜思語》在書巿大賣,九歌出版社發行人蔡文甫會見上人時,遞交一筆豐厚的版稅。上人決定在歲末祝福時致贈「福慧紅包」,讓慈濟人分享這「智慧財產」。

「現在開始,師父要給大家壓歲錢了!」一九九○年一月十八日,距離除夕只剩八天了,上人在委員聯誼會中歡喜對大家宣布:「這個壓歲錢不是功德會的、也不是基金會的錢,是師父自己的錢。師父哪�媟|賺錢呢?向你們報告好消息,《靜思語》得到的版稅,讓我今年可以發紅包給大家!」

《靜思語》版稅,成就了日後慈濟人每年歲末,從上人手中領到「福慧紅包」。上人期勉大眾以此當作「酵母」,不僅發「世間財」用之於社會,更要發「功德財」及「智慧財」。 《靜思語》上市五個月後,一九九○年四月十五日,上人在委員聯誼會中,提到昨天接到一位青年寫來的信──

「他說,法師,雖然我們沒見過面,但我很感謝您的《靜思語》及時救了我。某天我正打算要搶劫一家信用合作社時,正好看到旁邊的摩托車上,放了一本《靜思語》。我順手拿起翻開,看到一句話:『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宛若當頭棒喝,喚醒我的理智!否則寫信的此刻,我已經不是自由之身。」

「他說,自己從小生長在貧困家庭、生活很坎坷,但他很努力,終於完成高等教育;當兵回來後也很賣力工作,卻因為幫朋友背書,朋友跑了,害得他負債四百五十萬。債主天天上門討債,他被逼得走投無路,才會出此下策。還好看到《靜思語》,及時懸崖勒馬,感到很慚愧也很懺悔。」

這封沒有寄件地址的信,讓上人很欣慰。「這是不可思議的好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深深祝福這位隱名的青年,面向光明的前程!」

《靜思語》挽救人心的實例,不勝枚舉。

一日,一名男子走進慈濟臺北分會,表示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買二十本《靜思語》送人,在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很難一次買到這麼多本,因此直接找到慈濟來。

為何每次要買二十本?他說,只要在報上看見「警告逃妻」的廣告,他就打電話詢問對方有沒有小孩?若有,就叮嚀對方好好照顧孩子,並且寄去一本《靜思語》。原來,接觸《靜思語》之前,他也刊登過這樣的廣告,而且一心復仇。他自承因為對配偶不忠,導致婚姻破裂,繼而又對同居人施加暴力,逼得對方帶著小女兒逃家。必須照顧大女兒的他無心工作,滿腦恨意、痛苦不堪。

就在此時,鄰居送上一本《靜思語》,他閱讀之後冷靜下來,向慈濟人求助、接受引導,終於調整心態、重新面對人生。「我的家庭,是被《靜思語》救回來的!」因此他發心購買《靜思語》,將這帖良藥贈送給有類似遭遇的人。

當時《慈濟道侶》半月刊每期頭版,刊登一則靜思語,簡短的好話吸引眾多讀者目光,特別是教育界人士紛紛引用,當作人格教育的教材。

在臺北教書的慈濟委員林慎,曾接到家長來電。「林老師,女兒回來都拿抄下的『靜思語』給我看。以前我和先生吵架,總是一、兩個月不講話,我像武則天一樣,家人都要聽我的!」

如此換來的結果,是家人避之唯恐不及,也令她感到痛苦。直到看見女兒抄寫的:「多原諒別人一次,就多造一次福」、「說好話如口吐蓮花,說壞話如口吐毒蛇」,連續服用這幾帖良方,她改用鼓勵的話語對待孩子,也不再埋怨先生,家庭氣氛很快起了大轉變;她因此特地打電話向老師致謝。

譯成十八種語文發行全球

催生《靜思語》的何國慶也感受到這本書的力量。一次他和人談生意,因為意見相左,彼此都提高了聲量;正巧電話鈴響,待他接完電話回座,發現對方的態度大為轉變── 原來友人看了他桌上的《靜思語》,�堶情u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這段話,讓他瞬間消退火氣。《靜思語》讓兩人恢復心平氣和,也順利談妥生意。

洪素貞在編輯《靜思語》的過程中,已感受到上人話語蘊含的深厚能量,可以膚慰人心、開啟善念。「宗教不再是遙遠的信念。人間菩薩的價值被建立了、佛法生活化的信念被實踐了。」洪素貞後來也皈依上人,法號靜原。

法師向來少做驚人語,但卻經常是一言點醒夢中人。」高信疆在「編輯緣起」一文中提到:「法師的話,不用深典、不重華詞,卻每每從小地方發真智見、在問答中抒大啟示。」

「法師的行動拯救力量,來自於他的觀念,由淺入深,切身問題引入人生哲學問題。」高信疆認為,法師的話語提供的是人生指南,從每人每天的生活中契入,是活生生的說法,不知救了多少人、多少家庭。

《靜思語》成書之前,王端正參與潤筆,在他看來:「真理往往寓於尋常之中,偉大常在平凡�媕Y。《靜思語》沒有詰屈聱牙的用語,但句句發人深省;沒有艱澀難懂的佛學名詞,但字字浮躍佛性。」

何國慶猶記得當年和高信疆、王端正兩位媒體前輩,討論《靜思語》上市事宜時,經營企業的他認為,這本書一定經得起市場考驗,估計應該可以賣五十萬到一百萬本。高信疆和王端正當場哈哈大笑說:「何師兄,這是不可能的,在臺灣出版界,兩萬本就是暢銷書了!」 沒想到《靜思語》出版一年,發行量高達二十萬本,超出高信疆與王端正預估的十倍,令他們跌破眼鏡!

因為高信疆,催生了這本膾炙人口的好書;也因為他與上人的緣分,媒體人和文化界開始注意到慈濟。何國慶認為,在高信疆踏進慈濟的那一年,「臺灣發現了慈濟!」

如今《靜思語》已發行十八種語文版本,銷售逾七百萬冊,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從中發展出「靜思語教學」,將好話帶進海內外學校,使許多孩子對《靜思語》琅琅上口,進而影響家人;一句句精煉簡潔的法語,更走進街頭巷尾,尋常店家,適時帶給人心清涼。 三十年來,《靜思語》為社會帶來極大善的影響,上人讚許催生這本書的何國慶「功德無量」,也更堅信人文志業可以啟動淨化人心的力量。「希望每一位閱讀本書的人,都能獲得心靈上的自在。」這是上人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人生道理的初衷,這分自在,期待與更多人的心靈相遇。

「已讀」為何「不回」?
撰文•李秋月(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
插畫•鍾庭嘉
問:孩子「已讀不回」,有話悶在心�堙F跟他說的事,也老是左耳進、右耳出。怎樣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

答:孩子上中學後經常「已讀不回」,有時候並不代表不會與人溝通!家長可暗中觀察孩子是否有朋友來電?有沒有朋友邀約出去打球、看電影?若朋友互動都正常,父母可能要調整溝通模式,不要什麼事都靠手機社群媒體傳達。

專家說,人際溝通時,臉部表情或肢體動作的影響最大,占五成五;聲音及語氣占三成八居次;語言僅占零點七。可見當面溝通多麼重要!因為用社群媒體聊天時,經常你一言我一語、沒有主詞,又懶得多打字,容易造成誤解;若想溝通觀念、表達意見,最好還是當面討論。

如何善用社群媒體,是現代父母該學習的:

多使用問句,而非用命令句。例如:「媽媽想去哪�埵Y飯……你覺得怎麼樣?」或「關於某件事,讓爸爸知道你的想法,好嗎?」

請避免「你到底在想什麼?」、「給你的資料那麼好,為什麼都不看?」這類話語,會讓孩子們覺得被情緒勒索、被指責,已讀不回的反應必然增加。

請不要每天貼早安圖、晚安圖、下雨小心圖。年輕人覺得這是老人圖,連讀都不會讀,甚至變成「拒絕往來戶」;除非真的很「有梗」,否則年輕人是「不屑一顧的」!

不要太依賴社群媒體。有許多好觀念仍來自書籍,如某些雜誌會提供一○八課綱的訊息、最新入學方案、親子溝通之鑰、世界財經發展、現代新科技……這些會讓我們增加智慧的書籍要多看,以免跟不上孩子的腳步,讓孩子覺得我們傳的訊息索然無味。

如何善用社群媒體,也是現代孩子該學習的:

請學習用委婉的口氣說明自己哪些時間比較忙碌,不一定能回覆訊息。可以告訴爸媽:「有急事嗎?我們可以當面談或打電話聊。」也可以講清楚,「我沒回覆並不代表不重視你」;或是「這些資訊我暫時不需要」。請試著摸索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溝通模式,這分尊重,大家可以一起學習。

請避免回話過於直接、不禮貌。例如直接說:「你傳的東西不適合我!」、「我又不像你,那麼閒,每天都傳這些東西!」過度激烈的言詞會讓雙方不歡而散,也會傷了雙方的感情。

善用社群媒體跟爸媽築起良好的溝通橋梁。中學之後的你,或許有許多事難以開口,例如很想知道青春期的心理、身體變化,又不知如何開口,這時候可以用社群媒體跟爸媽聊一聊;又如現在是多元入學方案,你希望爸媽一起了解,也可以把想法傳給父母,相信爸媽會迫不及待地上網查資料,並跟你分享。你們永遠是爸媽的心肝寶貝,只要喊一聲,爸媽一定支持到底!莫關起溝通的橋梁,因為爸媽也很想了解你。

「家人關係和諧」是人生最重要的幸福基石,也是許多家庭努力追求的;隨著家長角色逐漸脫離權威,爸媽們期許與下一代的關係更像朋友,善用科技產品,或許能拉近家人間的距離;但若過分依賴,親子溝通仍會出現問題。期待家長能使用更多面向的溝通方式,這樣才能讓親子溝通更和諧、無障礙。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35期

叛逆少女在違反法律之前,還有多少選擇呢?
是甚麼樣的家庭與環境,讓少女必須被強迫長大,是甚麼樣的痛苦與經歷,讓少女選擇在身上留下印記;說著不符合年齡的話語、做著不符合年齡的事情,而她們究竟在違反法律之前,還有多少選擇呢?

日本最強製造業 富士山腳下的黃色巨人發那科
發那科靠著大量使用自家生產的機器人,被譽為日本最強製造業,但近來在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下,發那科的業績表現也遭到波及;為了解這家位於富士山腳下的神祕機器人王國,《財訊》飛到日本,獨家採訪創業第2代會長。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