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出版者言】巫維珍/當新人就職

聯副電子報
【財經快遞】內容來自最具權威財經新聞報「經濟日報」,詳細報導國內外財經、產業新聞,及專題報導。 【名人堂電子報】有來自各行各業的知名人物,無論大事、小事,都能提供你豐富、獨特的名人觀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5/28 第741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巫維珍/當新人就職
【書評•散文】翁禎翊/寫給我們的時代
【書評•人物史】康文炳/與大師一起散步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今日文選

【出版者言】巫維珍/當新人就職
巫維珍(麥田出版第七編輯室暨小麥/聯合報
巫維珍攝於2020年5月31日敦南誠品熄燈那日。(圖/巫維珍提供)

再次意識到自己是「新手編輯」,已是從事編輯十多年後了。這次的「新人感」不是技術上的陌生,倒像是法國漫畫《無知者》裡葡萄酒與漫畫家拋開原有資歷,去感知對方工作而相互摩挲渣滓,彷彿會誕生些什麼不同的精萃。

我偶然成為出版社編輯後,華文創作、翻譯文學、設計類的書都碰過。編輯工作如此蕪雜,有時不禁也擔心,「我」做的究竟是什麼呢?在《編輯是魔法少女》裡是這麼說的:「生是出版社的人,死是出版社的鬼。」第一次看到以輕小說與少女威力的語言描述編輯工作時,回想出版的確如闖關遊戲,不禁嘴角微揚:喔,以為自己是文字女工的人,也可以擁有魔法!而這次,魔法會更新些什麼呢? □

▌閱讀的忘憂谷

當歐美YA小說旋風2000年在台灣颳起出版旋風,是促成小麥田誕生的契機之一。預備迎向下一代讀者的小麥田,在YA讀者的年齡層往下挖掘至約國小高年級至國中的年齡段「Middle Age」,展開了與童書出版相遇的契機。

從成人作品編輯轉向童書編輯的我,本來以為如同以往在不同文類的轉換,直到踏至水深處,才知「當了爸媽才學做爸媽」的奧義。「童書」是泛稱的概念,還有學齡前繪本、遊戲書、注音書、橋梁書、少兒小說等出版區塊,每一類別都有它的編輯與行銷眉角。近年來,更多人主張閱讀不分年齡,大人可欣賞圖畫書,親子共讀更添閱讀樂趣,那又是出版市場的另一項考驗了。

小麥田最早開始的出版品是以文字為主訴求的長篇小說《格林姊妹大冒險》,故事轉化格林童話,把白馬王子變得尖酸刻薄,美女與野獸夫婦則超級八卦……我自己讀的時候相當開心,卻要面對市場的考驗。

有人云:家長都不讀小說了,怎麼會給孩子買小說?有人問,童書出版社沒出版繪本嗎?……當時尚未熟悉上述童書分野的我,受到不小的衝擊。這是做成人書不曾想像過的難題。如何對購買者訴求長篇文字在閱讀能力鍛鍊、性情陶冶的重要,當時專注少年小說為核心的我們,推出哪些作品才能符合「童書」出版的形象呢?

電影《大夢想家》裡華特□迪士尼當年為求「保母包萍」原著改編成電影,親自為作者導覽迪士尼樂園,表現改編的誠意,還在作者拒絕授權回到倫敦後,直接前往拜訪,終於抓出原著欲撫慰的心靈……我看到迪士尼歡樂的氣氛襯托湯姆□漢克斯飾演華特□迪士尼的愁容,心情大概有些許安慰了:這是為了爭取作者、也是引領讀者進入我們預備好的出版品而不懈的努力。在童話大師朵貝□楊笙傳記《Work and Love》中,論者指出,她一生的文字與繪畫創作都在尋找「天堂」,「姆米谷」便是她創作核心裡無憂無慮的樂園。終究該做多少努力,市場與讀者會願意進入出版社打造的理想國度呢?或是,這不是一份讀者需要的書單?……這樣的自我辯證經常在我心中迴盪著。

▌出版全視野

在創作人圈子裡極富盛名的日本漫畫《重版出來》,描述一名柔道選手改行進入漫畫雜誌的經歷。雖為新手編輯,她學習的不只有與作者老師的應對、鼓舞新起作家,還與資深前輩一同面對銷售的壓力。我喜歡這部作品把編輯工作延伸至行銷與書店端的全景描述,例如「對手的排名在上升,我們的排名在下降」的現實,或是她跟著書店員看書店:「書店的陳列十分平衡,不只宣傳暢銷書,也盡力陳列有潛力的書。」從書本/雜誌的誕生及至讀者,每一個環節都是「本是同根生」的依存著——一開始當編輯,我便很幸運能參與行銷端的工作,故在童書編輯時,過去的經驗促使我意識到:做出產品之外,還得想「怎麼賣」、「讀者為何要買」。推廣新品牌得沿用既有的行銷作法,也必須因著此文類,為它找出一條前往讀者的路;要抵達讀者的手中,勢必會回過頭來影響出版路線的確立、推廣方式,因為產品的樣貌也會改變它的讀者群。

例如在製作封面後,我們遇過的意見是「封面太成熟了」或是「書名太幼稚了」——以往做大人書大概只有美或不美的定位問題,給孩子的書則有不一樣的挑戰,什麼樣的程度過於成熟,還是孩子已經是「小大人」了?據聞高年級的孩子已有看少女漫畫、言情小說的經歷,也可能反過頭來影響選書與作法。再者,也得考量書店通路怎麼思考一本書的年齡分類。推出日本知名圖文作家□口裕子作品《世界上最棒的貓》時,以玩偶貓想蛻變為真貓的經歷,既符合兒童生活的情境,也有大人喜愛的瑰麗畫風。但,通路問道:「要擺在童書區或大人書區?」記得以此為起點的討論延伸了好幾年,甚至會改變它在書店面向的主要讀者。

正如經營安徒生大獎《魔女宅急便》,紐伯瑞文學獎《繼承人遊戲》、《新來的同學》,戰爭議題《沒有字的明信片》時,我們亦常面對此類疑惑:過去此類作品一向被視為「童書」,深究內容後,發現它的思考廣度不只局限於兒童時期,也有成人亟待思考的人生課題——在製作面是「童書」的產品,到了讀者端,該向購買者(成人)或閱讀者(孩子,也可能是成人)訴說?經常是編輯端思考的問題。

▌一再拷問 「書該有的模樣」

河合隼雄曾說,閱讀兒童文學是打開心靈之眼,以初生的目光再次審視世界。當我們區別孩子想讀/可以讀的是什麼,也就等於正在界定「什麼是童書」時,也是在討論何者為「成人書」、「書」的意義。

挖掘費茲傑羅的美國編輯柏金斯,在一次演講後很擔心被稱為「美國編輯界的元老」,因為這樣表示已過了巔峰。正因這樣的自省,他作為示範,編輯實際上是處於既傳統又創新、面對過去與未來的中心點:我們固守紙本書的美好,奠定一生語文與思考的基礎,也得隨著讀者迎向數位時代的影像衝擊;每本書作為編輯的老師,一再拷問「書該有的模樣」。

當我經常來回於成人作品與兒童文學、電子書與有聲書的工作之際,這些思索既有得遵循的界線,也得隨時「打掉重練」——是一次最翻新編輯初心的「新人就職」了。


【書評•散文】翁禎翊/寫給我們的時代
翁禎翊/聯合報
《還不是我們的時代》書影。(圖/有鹿提供)
推薦書:方子齊《還不是我們的時代》(有鹿出版)

《還不是我的時代》給了讀者一個夠震撼的開場。整本書第一篇就是同名篇章,方子齊在裡面揭露了大家不為人知的記者生活,可是卻也同時自嘲「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光是那麼一篇,就會讓人想到自己的工作,想到我們都是在職場上被歸類為最「菜」的那一群,有很多質疑和困惑,然後在接著而來的衝擊之中,確認也說服自己:我在成為新一代的○○人。

不過,終究以我們的年紀來說,工作的樣貌、職場的生活,還是只占了生命時光的少數。這也繼續反映在這本書裡頭。進入全書的第二輯以後,子齊揭露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戀,一切像是倒敘手法那樣,我們會回去看見他的家庭背景、看見他的寫作養成,同時在充滿畫面感的敘事裡,見證高雄車站的整建、高雄男校的日常,還有見證高雄小孩如何轉大人。

在〈薛西弗斯〉我看見他在人際關係裡,愧疚於不小心傷害了對方的尊嚴;在〈無藥可救〉我看見他身在戀愛裡面的卑微與甜蜜、甜蜜又卑微;在〈妳就是我的天使〉我看見他在自己在乎的議題上,願意毫不保留地守住個人立場。這些全部都是我所經歷過的事。島嶼南方的他和北方的我,我們從來沒見過面,從高中到現在將近十年來,就僅止保持著臉書好友關係,可以說是全無交集。即便到了今天出社會了、在工作了,仍然是如此。但是我們卻因為同一個時代,擁有了某些近似的成分。

我們都在成為新一代的○○人。這個○○我想要為我們兩個人填上「台灣」。

寬鬆世代、太陽花世代、疫情世代。我們就是擁有這些標籤的台灣人。相較前一個時代,這些標籤的珍貴之處在於:依然允許、甚至希望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模樣。而子齊是心思極其細瑣,想說的話可能很多,但總是能夠很節制很含蓄的那一種。

《還不是我的時代》最特別之處就是定位成「散文集」,但裡面穿插了大量的詩作。不過讀來並不覺得突兀,原因或許就在於主題分輯明確,因此透過前後對照解讀,大致都能捉摸到詩作究竟表達了些什麼。

只是讓我好奇的是:子齊又是怎麼決定哪些主題用散文寫下,哪些則以詩呈現?我暫時沒有答案。單純想要說,書裡最打動我的兩篇是紀念亡友的〈透明人間〉還有〈不動〉。謝謝他用散文的形式寫下那件事與那場告別。即便一切與我無關,但還是讓我掉下眼淚,想到提早離我、離我們而去的人。還不是我們的時代,可是謝謝好多人,已經到過我們的時代。


【書評•人物史】康文炳/與大師一起散步
康文炳/聯合報
《余英時訪問記》書影。(圖/允晨提供)
推薦書:李懷宇《余英時訪問記》(允晨出版)

口述歷史的目的,在於透過對當事人的訪談,取得第一手資料,用以補充文獻的不足。在嚴格的學術定義上,口述歷史甚至必須設定主題,聚焦在相關的歷史事件。所幸,《余英時訪問記》全無這樣嚴肅的規範與厚重的論述,它像一席五星級飯店的下午茶,品項琳瑯滿目,任君取用,道道精緻可口。

本書是作者李懷宇以十四年的時間,斷續以電話和親訪的方式,對當代史學大師余英時所進行的訪談紀錄。在這驚人的時間跨度裡,相差四十六歲的兩個人建立了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也由於這樣的信任關係,才使這本訪問記達到一般訪談紀錄達不到的境地。

正如《禮記》所說:「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從容」,首先表現在訪問者的叩問上。作者具備良好的訪談功力,每次訪談前的充足準備,更使他能在訪談中添柴加薪,讓談話內容得以延伸、拓展、深化。於是,有了「盡其聲」的內容;在問答之間,余英時個人的學思生涯、歷史人物掌故、當代思潮與文化現象,一一精采呈現。

余英時往來皆一時俊彥,胡適的寬厚、錢穆的憂思、錢鍾書的自負、陳寅恪的迷惘、沈從文的曲折、黃仁宇的坎坷、金庸的老驥伏櫪等等,人物敘事與評點深具傳記價值。作為史學家,余英時自然也曉得,這些珍貴的內容,倘若沒有記錄下來,就永遠消失了;但他的企圖遠不止於此,而更要呈現一個歷史的高度。他說:「對人的評論很主觀……我主要是把一個時代的一種觀念、一種氣象呈現出來。從我個人的角度呈現出來,讓人看到這是什麼時代,有哪些變化。」

掌故讀來有趣,寓意深遠。不過,訪問記同樣令我看重的,還有閃爍在字裡行間的智慧之言。如「學歷史的好處不是光看歷史教訓,歷史教訓也是很少人接受,前面犯多少錯誤,到後面繼續犯,因為人性就是大權在握或利益在手,便難以捨棄……所以,讀歷史的最大好處是使我們懂得人性。」書中這類警語俯拾皆是,從這個角度看,《余英時訪問記》完全可以作為史學大師親授的「歷史科普」來品讀。

當然,既是「喝了一口龍井茶,再點上一支香菸」的閒談,《余英時訪問記》的內容難免零星、片斷,卻也正因為如此,讀來更顯真摰無比。一篇篇簡短的文稿,讀著讀著,我們彷彿也陪著兩位談話人漫步在新英格蘭燦爛的秋色林間,或在書房裡品茗夜話,細細傾聽大師追憶自己的一生。

這是一本極輕鬆的書,你大可放在枕邊,每天睡前讀一兩個章節,浸潤於近代文人的風範之中。這也是一本極厚重的書,幾乎每個章節裡都有一兩句話,啟迪讀者的心思,而這些吉光片羽都值得我們更深刻地追索下去。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朱德庸/聯合報
圖/朱德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