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公投關鐵籠,蔡英文與林鄭月娥何異?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6/19 第45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只要同心,極樂無限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公投關鐵籠,蔡英文與林鄭月娥何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圖書市場 別開錯藥方
民意論壇 秋行軍蟲的省思 ─ 催生外來種防治中心
用科學專業審視秋行軍蟲侵台
聯合筆記/都市退燒 即刻行動
劉憶如/美債殖利率倒掛 預言景氣衰退?
務實解讀反送中/抵抗一國兩制 要靠中華民國
天意神意 不如民意
「老年震撼」崛起 總統大選新勢力
華為兵法 3招反擊川普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只要同心,極樂無限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英文拚總統連任,頻頻走訪軍事基地,換上軍服的辣台妹總神氣十足說「我是真正的三軍統帥」,還得意地報告鄉親:軍隊現在和我們「同心」。近日海軍官兵被爆裸舞撿屍外加摩鐵軍艦,小百姓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兵和小英同心,便可極樂無限。

海軍風紀醜聞曝光,內部立刻牽拖是將領人事卡位。陰謀論連環爆,卻難掩軍中失樂園實情,反讓人聯想軍中是否還有其他驚世駭俗內幕。蔡英文入主總統府後,接連發生武官性騷、婚外情醜聞,連官邸憲兵營都有藥頭。辣台妹治軍,果然是「國民黨做不到的,民進黨做到了」。

蔡英文藉洪仲丘案收割社會信任,打造登龍梯,從此軍隊高唱人權、少碰管教。她治軍好大喜功重表面,自誇機艦國造超越兩蔣,但軍隊最重要的精神素質卻自腐蟲生。辣台妹以收編民進黨的手法收買國軍,黨派利益高於國家榮辱,失去武德的部隊會懂什麼紀律?

立監兩院連年報告示警,國軍募兵成效不彰,一再下降招募條件,已造成人力素質及軍紀低落。另一方面,辣台妹卻只顧和網紅館長同台取樂官兵,換得人氣。她對鄉親喊話,「我們自己的孩子在當兵,會好好照顧」。三軍統帥這種「家教」,國防部豈會痛改前非?

韓國瑜譏諷軍隊無軍法,即使滿手武器,也如著華服的太監。但看海軍如此生龍活虎,韓國瑜顯然未見其實。只是,這樣的極樂部隊,如何擔當抗中前線之重任?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公投關鐵籠,蔡英文與林鄭月娥何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利用香港連續百萬人「反送中」示威,蔡英文強調要和香港人站在一起,並誓言守衛台灣民主。但一轉身,民進黨卻利用立法院臨時會展開突襲,迅即通過《公投法》修正案,規定明年大選要與公投脫鉤,以後公投只能兩年舉辦一次。前年才被放出「鳥籠」的公投,瞬間重新被關進鐵籠。蔡英文這種沒收直接民主的粗暴作法,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企圖強行通過「送中條例」迎合北京,有何兩樣?

辣台妹近數月頻頻撿到槍,遇到香港「反送中」運動,更有如撿到飛彈,讓她一路狂飆。利用這些武器,蔡英文不僅輕鬆打敗台獨金孫賴清德,甚至在民調上追平或超前韓國瑜、柯文哲,收穫豐盛。諷刺的是,這些槍砲彈藥都是中共自己送上門來,而不是蔡英文在國家治理上取得了什麼亮麗進展。僅靠著一帖「反中」大力丸,蔡英文即輕取年輕世代選票,成功從低谷翻身;箇中真相,其實是在剝削及利用人民的恐懼。

或許是「反中牌」太過好用,或許是看出台灣人民老實可欺,蔡英文一手打著抗中的砲火,另一手卻對國內民主政治上下其手,行政、立法、司法各院都成了她的馬前卒。本周一開始的立院臨時會,第一砲即通過了《公投法》修正案,沒收人民原有的公投權利,二○二○不准再出現去年底公投百花齊放的景象。接下來的臨時會,民進黨還要大赦違章工廠,使其就地合法;為了吸引台商資金回流,還不惜祭出免稅及手續費補貼等犧牲租稅正義的手段,只為塑造「台商四海歸心」的假象。

這次,民進黨在外界一片反對聲中強行通過《公投法》修正案,主要重點有二:一是規定公投與大選脫鉤,明年的大選將不會合併舉行公投;二是未來「公民投票日」統一規定在八月第四個周六舉行,每兩年舉行一次。這樣的設計,目的只有一個:為蔡英文明年的大選護航及清除路障,不讓任何公投案增添她連任的變數。這樣為了一人一黨之私而修法,用心可鄙。

這次公投法遭批評為「修惡」,連前副總統呂秀蓮都站出來公開反對,主要原因有幾:第一,以往公投之所以合併大選舉行,除為了節約舉辦成本,也是為了提高公投的參與率。但民進黨只因去年底選舉慘敗,即歸咎是受公投案牽累所致,所以轉而要求與選舉脫鉤。第二,去年底之所以有七個公投案過關,正是因為民進黨二○一七年底利用國會優勢修法降低門檻所致。當時民進黨宣稱將公投從「鳥籠」中解放,如今卻又用更大的鐵籠將之關緊。第三,公民投票是公民行使「直接民主」,其意義大於立委代議的「間接民主」;民進黨限制公投,是反民主的作為。第四,強制規定公投每兩年舉行一次,是侵奪人民的創制權和複決權;對某些具時效性的迫切議案,公投將變得緩不濟急。第五,公投與大選脫鉤的結果,不易凝聚投票率,也增加公投案過關的難度。

林鄭月娥因為《逃犯條例》「送中」的修訂,引發港人的憤怒,被認為背棄了香港的民主。相形之下,蔡英文滿口宣稱「守護民主」,手裡做的卻是斲傷民主、阻礙人民行使權利的事,這又比林鄭月娥開明多少?更諷刺的是,「公投」被民進黨奉為「神主牌」,多少年來都在追求公投權的更開放與自由;孰料,過去的民主追求都抵不過蔡英文的連任欲望,一夕全向權力稱臣了。

過去,有些老民進黨人不太信任蔡英文,認為這個「外來人」不能理解民進黨真正的創黨精神。如今「公投」神主牌被蹧蹋成這副德性,可以看出,其實全黨立委都已經變了質。更要命的是,對台灣而言,民眾每天看著辣台妹四處撿槍耀武揚威,喊著一成不變的口號,人們有沒有意識到台灣的民主悄悄被掏空?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圖書市場 別開錯藥方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布《2019全球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年度報告,報告提及,去年台灣圖書市場銷售總額為9.63億美元,年減0.4%;壞消息不止於此,受數位浪潮影響,預估未來五年,台灣圖書銷售總額還將萎縮,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3%。

台灣出版業不振,已是多年來不爭的事實。俯拾可見的是,台北市的重慶南路早已不復「書店街」美名,每隔一段時日,就有知名書店吹響熄燈號,讓人不勝唏噓。先前聯合報也做過國人的閱讀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40%的受訪者,一整年來沒看書;另外,還有65%的受訪者說,一整年沒買過書。

也難怪,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看了聯合報的報導,會在臉書上疾呼,希望國人拿出扶植小農精神,上書店買書,支持更多優秀作者。蔡總統、現任文化部長鄭麗君每逢國內有書展,也不忘曬出書單,鼓勵國人多閱讀。

探求台灣出版業江河日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數位時代崛起,很多人的閱讀習慣已轉向在部落格或社群媒體上滑貼文、看新聞。而今日手機與平板所能提供的內容及娛樂功能又太過強大且繽紛,瓜分了不少人所剩不多的閱讀專注力。台灣內需市場不大,紙本閱讀人口日益稀少,做為供應端的圖書出版業,又豈能不黯淡呢?

這些年來,文化部持續研議的振興出版業措施,包括了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度,也就是仿效國外做法,限定一年內新書,最多只能打九折,同時也考慮讓出版業免營業稅,以及提供國人購買圖書抵稅,作為政策補償。年底前,台灣還將試辦圖書館「公共出借權」。

公共出借權指的是,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借出去的書愈多,民眾會愈不需要買書,將影響出版業營收。為了彌補出版業損失,並扶植好的內容創作者,圖書館將針對借閱率高的出版社與作者,提供一定的補償金。

這些研議中的做法,在國內各有支持者與反對者。支持者多是認為,出版是一種文化活動,不能與一般商業行為或商品相提並論,必須經由特別保護;反對者,則如一般消費者,多難理解,柴米油鹽都可自由定價,為何書本不行?另外,很多人都是既上圖書館借書,也會到書店買書,兩者行為並不互斥。

面對這兩種不同立場下的思維,政府在政策工具挑選上,務必謹慎、求取平衡,切莫顧此失彼,只顧補貼出版業,卻失去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持,畢竟比起政府或是圖書館,大眾才是最直接、也是最能支援台灣出版業發展的穩定力量。

從文化投資的角度來看,政府應考慮讓出版業免營業稅,也可透過試辦,更多的說理,讓圖書館成為補貼出版社、優質作者的來源之一。但是,對於推動圖書統一定價,政府務必謹慎為之。

試想,一年內的新書最多只能打九折,這對很多愛書人來說,不僅是買書的成本墊高了,最重要的還是,買書的「心情」受影響了,若非急於先睹為快,或是搶先購入收藏,很多人乾脆就轉向圖書館排隊借書,或是放棄購買了。

儘管政府表示,會同步做配套,讓一開始買貴的人,可以在隔年報稅抵扣,但是政府不要忘了,當下的剝奪,若沒有立即彌補,彌補等於是無效的;政府要顧忌的,恐怕是現在鳳毛麟角的看書人口,變得又更少了。

政府與其要推動圖書統一定價,不如先好好檢討,出版業者經年詬病的另一個「價格不正義」,也就是,政府的圖書館帶頭砍價,長年是以低價購買圖書,形成政府一方面鼓勵閱讀,又想減少出版商打折銷售,但圖書館卻要求折價購書,相當矛盾的怪現象。若政府可透過補助提高圖書館對外採購折數,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中止文化上的「穀賤傷農」。

   
民意論壇
秋行軍蟲的省思 ─ 催生外來種防治中心
楊平世/台大名譽教授、生農學院前/聯合報

在國人及執政團隊一直擔心非洲豬瘟會不會入侵台灣之際,原產於美洲的秋行軍蟲,在入侵南亞及中國之後,於六月上中旬宛如遍地開花似的,出現於台灣各地;據報載全台除了蘭嶼、綠島及南投等少數縣市之外,俱已淪陷!

排除人為惡意引進,這種害蟲依其飛翔能力及氣流、鋒面,只要鄰近國家或地區防治失控,是有機會入侵台灣的。遠如台日學者曾藉著海上船舶監測及高空捕網採集,來自南亞及中國的褐飛蝨,每年會隨著西南氣流入侵台灣,為害水稻;近如師範大學徐堉峯教授的研究,來自中國的方環蝶會附著在航行於兩岸間的船舶,入侵台灣而且落地生根。

可惜這類基礎研究已經不受農政單位重視;如今秋行軍蟲來襲,究竟牠們怎麼來的?何時入侵?如果我們有個國家級外來種研究暨入侵種防治中心,不但能未雨綢繆,行政院及農委會也不用年年提心吊膽!

報載秋行軍蟲一旦來襲,會引發台灣每年卅五億的損失,然而此數據何來?也未見研究報告。何況此蟲在台灣可能之生活史、年中代數悉整理自國外資料。如今秋行軍蟲已在台灣落地,只要鄰國防治一再失控,每年都有可能乘風而來;現在行政院、農委會除下令緊急防治外,防檢局此刻必須爭取更多的經費,組織團隊對此蟲遷飛、生活史、生活習性、寄主偏好性、基因型、農藥篩選、天敵、監測及各種可能防治策略進行深入探討,以有效撲滅或防治此入侵種害蟲。

為什麼我們需要國家級的外來種研究暨入侵種防治中心?我們現行對外來種利用的申請及管理是在經濟部和財政部,但外來種逃逸或野外立足一旦造成農損,或釀成生態危機,所有宣導及防治工作卻落在經費每每不足的農委會;所以,入侵紅火蟻、福壽螺、美國螯蝦、巴西龜、斑腿樹蛙、埃及聖䴉及多種外來蜥蜴,還有剛入侵的秋行軍蟲,都得靠農委會爭取行政院預備金支援!

如今農委會雖把有生態危機的外來入侵種交由林務局負責,把造成農損的外來入侵種蟲病害歸防檢局管制,但申請引進和入關的評估卻放經濟部、財政部,常常造成事權不統一,最後一旦出問題,卻只能用短暫型計畫之少數經費支援,並由農委會擔起全部的責任。

在部會組織再造檢討時,建議好好改造現有農業改良場,依農產業特性進行轉型,並把其中一個改良場轉型為國家級外來種研究暨入侵種防治中心,編足應變人力和經費!因為越來越國際化,像秋行軍蟲之類的入侵種有害生物防治,的確會變成重要的國安問題。

   
用科學專業審視秋行軍蟲侵台
張念台/屏科大植物醫學系榮譽教授/聯合報

對於各媒體一些關於秋行軍蟲似是而非的報導,筆者想就專業角度予以說明提供參考。

秋行軍蟲是否恐早就侵台一段時間?以繁殖量來看,秋行軍雌蟲一生可產一、兩千個卵,台灣遍地有它喜好的玉米食物,如果早已入侵,經過一兩代的繁殖,即便在例行的防治下,其數量與危害也早達被發現與農民向農政或研究單位求救的程度了。

以生活史而言,此蟲田間發生兩、三代後就會有世代重疊(卵、各齡幼蟲、蛹或成蟲同時出現)的現象,而不會如防檢局所獲初期通報都是四至六齡幼蟲般單純。再以入侵途徑而言,若此蟲早由輸入農產品或民眾夾帶而來,那它的發生應該是立足後某一點密度很高,而有方向性的散布幾處,但迄今該蟲發現點如仙女散花,顯然應由西南氣流帶入降落全島各處,而氣流所經的中國或南亞國家也是去年才被入侵蔓延,台灣怎可能早就有了?

有學者質疑何以防檢局五百個誘捕器捉不到一隻秋行軍蟲,而認為防治上有大漏洞。設置五百個費洛蒙誘捕器確實嫌少,但已有苗栗、澎湖、馬祖等地誘得成蟲,誘得蟲體後還需專家確認才能發布,因此有時間差問題。

費洛蒙誘捕器能否在最快時間內誘得最多蟲數,除誘捕器本身及設置數量,尚涉及設置點的作物、環境、天候等因素,甚至在入侵初期雄蟲數量極低,怎可能誘得大數的蟲體?更重要的是目前設置誘捕器目的在緊急監測,而非防治之用!

也有學者提出政府首長不重視、防疫資訊專區不夠友善、防治政策不明與整合無力等質疑。但如果政府首長不重視,為何媒體關注度這麼高?如果防疫資訊專區不夠友善,為何能得到全台的通報並確認的案例?防檢局專線、防疫小尖兵臉書、防檢局Line@皆是通報管道,已足達成緊急通報所需,至於友善與否則見仁見智。

防檢局採取緊急銷毀、強制噴藥與農民自主管理三階段方案,怎能說防治政策不明?這些做法涉及害蟲形態與分子鑑定、藥劑與抗藥性、害蟲生態與生物學等專家的整合,而發生農地的監測、銷毀補償、休耕補助等沒有中央與地方及各農業改良、試驗場所的配合如何能進行?秋行軍蟲的問題要用科學專業來看待和解決。

從去年荔枝椿象到今年秋行軍蟲的入侵,筆者願再次呼籲當今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管道愈來愈多元、極端氣候致使作物疫病蟲害愈來愈嚴峻,而人民食安要求又愈來愈高、生態維護也愈來愈受重視之際,從源頭協助安全健康植物生產以及降低國外高風險有害生物傳入的專業植物醫師確有其必要,甚盼「植物醫師法」能儘速立法。

   
聯合筆記/都市退燒 即刻行動
鄭朝陽/聯合報

這兩天氣溫又飆上卅幾度,走在沒有遮蔭的街道,張狂的豔陽曬到皮膚都會痛;樹葉文風不動,既熱又悶的都市猶如悶燒鍋,戶外實在留不住人。這種悶熱從白天延續到夜晚,在水泥叢林的都市裡特別嚴重,俗稱都市熱島效應。

夏天的熱島效應越來越嚴重,遠因有全球暖化苦苦相逼,近因則是都市化程度太高。一塊塊原本可以吸水、散熱的土地,逐漸換成高樓、廣場、步道等蓄熱的人工地盤,換句話說,就是離自然越來越遠,人們住在這種環境裡,肯定不會有鄉間的愜意、舒爽。

但偏偏相反的是,人們仍越來越往都會區集中,交通工具、冷氣空調等排熱就越多,形成都市熱島效應的惡性循環。其實這是個老問題了,從建築到地球科學等科系的課程,一定都會教到這項環境議題,但老師講完了,學生知道了,現況難有什麼改變。

瞧瞧政府部門的反應。聯合報昨起推出「都市在發燒」系列報導,仔細為都市熱島效應找問題、開解方,但採訪過程中,摸不清中央是誰在主管此事,資源相對多的六都,對此議題的專責任務編組或督導人也不多,多數是聊備一格。簡言之,政府對都市熱島效應多數沒有警覺,都會區的人們彷彿溫水煮青蛙般,只能能默默承受熱島效應帶來的諸多苦果。

綜合多名專家學者的建議,改善都市熱島效應比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來得更加迫切,而且一旦能改善熱島效應,也更能調適氣候變遷,兩者尺度不同,但目標一致;而消除熱島效應最有效的處方就是大自然的三元素:水、綠樹和風。

如何善用這三大自然元素改善熱島效應?聯合報連日系列專題有深入的報導,這也是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秉持的信念,只要延用自古以來「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熱島效應就能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要立刻行動,甚至應在擬定中的縣市國土計畫中提出對策,別再視熱島現象為夏季的日常。

其實對應都市熱島效應方案中,可以有更多產業化思考。好比如何把行道樹種好、擴大樹蔭面積,就需要培養專業的園藝與樹木修剪人力;把更多水泥屋頂變成綠意盎然的都市庭(田)園,也需要兼顧園藝栽培與建築防漏水等資材開發,以及綠屋頂的專業設計人才,在改善都市宜居品質的同時,也新創綠色產業,何樂不為?

   
劉憶如/美債殖利率倒掛 預言景氣衰退?
劉憶如/聯合報

在所有景氣衰退的預測指標中,美國公債「長短期殖利率倒掛」準確度最高。過去六十多年來,美國發生過十一次景氣衰退(連續兩季經濟負成長),其中有十次都被「殖利率倒掛」預測到;包括上一次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前一年,也同樣出現利率倒掛。

正因如此,當利率倒掛自去年底重新登場,並在其後至今半年間以各種不同型態組合屢屢出現時,國際金融市場皆不敢掉以輕心;美國及全球股市也都以重挫反映不安的情緒。

例如去年十二月三日,發生十一年來首度利率倒掛現象:當天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大幅下跌,導致不但五年期利率低於三年期、同時也低於兩年期利率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長短期殖利率倒掛」,美國道瓊指數隨即於次日(十二月四日)以下跌近八百點作收。

其後,在聖誕節前一天,兩年期殖利率也被一年期利率追過,利率倒掛再添一樁;當天(十二月二十四日)道瓊也以下跌六百五十點回應。基本上,去年十二月發生的全球股災,因此與各不同天期利率倒掛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今年四月至六月間,世貿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IMF)、亞洲開發銀行(ADB)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紛紛出爐今、明兩年景氣預測報告,全都大幅下修經濟成長預測。值此之際,出現多組利率倒掛現象,也特別引起關注。若再衡量前景不明的美中貿易發展,就的確讓人憂心。

但也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利率倒掛預測景氣衰退,但從之前的經驗來看,利率倒掛出現後,並不是馬上就發生景氣衰退,而是平均還會有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好日子」之後,才出現景氣下滑。因此,如果市場上將利率倒掛作為重要參考指標,採取一些對抗景氣措施,也許可以降低衰退的機率。例如今年以來,全球已有十幾個國家的央行調降利息,貨幣政策全面由緊轉鬆,以及減稅或採積極財政政策等,都是正面迎戰的一些作為。

另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次的利率倒掛,可能可以擺脫以往景氣衰退的「魔咒」:因為過去六十年每一次發生利率倒掛,時間點上都是接近經濟成長過熱、或甚至是已出現泡沫現象的階段。因此,為了抑制「不理性的榮景」,央行往往在那當下出手緊縮貨幣,調升利率,短期利率因而上升。但在那同時,由於景氣過熱已近尾聲,市場上對未來的預期通常趨於悲觀;長期利率因此並未跟上短期利率走升的腳步,所以才會出現短期利率超過長期的倒掛現象。也就是說,其實一兩年後發生的景氣衰退,並非源於利率倒掛,而只不過是春夏秋冬正常景氣循環的過程。

對照看來,全球目前並沒有經濟過熱訊號;美國聯準會連續九次的調升利率,雖然導致利率倒掛,但是當然並不是要抑制景氣;而只不過是要脫離長達十年不正常的零利率而已。因此,雖然利率倒掛日益嚴重,期待「這次不一樣」的論點,也有它的道理。整體來說,未來如何發展實難預料;惟利率倒掛究竟是景氣衰退最重要的預測指標,值得追蹤關注。(作者為香港北威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務實解讀反送中/抵抗一國兩制 要靠中華民國
薛晴/不萊梅雅各布大學學生(德國/聯合報

最近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在年輕人之間造成了極大的旋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等口號隨之而生,隨著這股旋風而起的情緒,不外乎圍繞在對於「一國兩制」,和更核心的「統獨議題」的畏懼。在社群媒體間瘋傳的各式反送中影像、圖片和新聞,更加深了年輕人心中對於統戰恐懼的真實性。同為年輕人,我認為必須冷靜務實解讀香港反送中事件帶給台灣的啟示,並從中探討我們這一代心中最深層的恐懼:到底在什麼情況下,台灣最有可能被中國統一?

首先,這次事件證明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是失敗的,同時也更加確立了這項體制在台灣是完全沒有市場的。更重要的是,此次反送中事件也凸顯出了中華民國在抵抗「一國兩制」和「中國統戰」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今日的香港,不會是明日的台灣」。誠然,今天香港人所面臨的困境,確實造成危機感,但是我們不能被恐懼蒙蔽了雙眼,而忽略了台灣和香港最大的不同:台灣有中華民國主權和其獨立且完整憲法的保護,而香港沒有。

換句話說,所謂「台灣早已獨立,中華民國能夠存在,都是依賴著台灣的獨立政權」的說法是倒果為因、顛倒是非的。台灣能夠存在,能夠擁有民主制度與言論自由,能夠拒絕「一國兩制」的實施,能夠抵抗「中國統戰」的壓力,都是因為有中華民國和這部憲法的保護。換言之,克服我們心中恐懼最好的做法,就是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

再者,反送中也凸顯了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反對台獨。因為宣布台獨就等於消滅中華民國。當中華民國被消滅了,我們最具合法性的抗中統戰策略,也隨之消亡。當北京當局愈是感受到來自台獨的壓力,其內部武統聲浪也就愈大;習近平自然必須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而他的回應不是成全武統的聲浪,就是端出不同程度的「武統」政策,來安撫中國激憤的民族情緒。

也就是說,支持台獨,你我都將成為中國完成「祖國統一」夢想的最大幫手。往台獨推進,我們不但等於自行放棄了任何與中國談判斡旋的空間,放棄了抵制「一國兩制」的能力,也等於幫助北京往消滅中華民國而邁進。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和共產黨其實追逐的是同一個目標。

最後,在中國堅定表明絕不接受台獨,美國也支持「一中政策」之下,我們不能指望美國出兵營救因宣布台獨而被攻擊的我們。期望美國犧牲自家大兵來援助台灣對抗解放軍,就因為台灣擁有「民主制度」和「言論自由」,是相當危險的假設。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在其「一中政策」下,美國本來就不允許台灣宣布獨立。換言之,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就是抵抗「一國兩制」和「中國統戰」最實際有效的策略。

   
天意神意 不如民意
王祥齡/逢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中國人是非常理性的民族,自古以來,中國人相信老百姓才真正是神的主人。故云:「夫民,神之主也。」蓋以天意、天命、神意或媽祖顯靈定奪己意,自然是自欺欺人之事。

三千多年以前,商朝被周朝所滅,周為了政統的合理性,編造了商人最崇信的「天命」思想,告知商人百姓,「天命」要周統治商;但又告知周人百姓,商人篤信「天命」卻被我們周人所滅,因而「天命」不可信,唯在上位者愛民以德,惟德是輔,聽從民意。蓋《書經》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均謂「知人則哲,能官人。」知人者必從民意順民心,順從民心民意有智慧的人則在安民,「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善任人才安定老百姓人民者,人民就會永遠思念他的恩德,老百姓才會歸附於他,視他如神。

因而,鄉土中國的神,都是民意之所歸的文化英雄。因為,他視民如神,讓人民發大財,讓國家安全。為此,神意必由「民意」彰顯,才是真正的「神意」。

   
「老年震撼」崛起 總統大選新勢力
邱天助/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再過六個多月,就是總統大選的日子。以前,選舉分析較少關注年齡不同的認知差異對選情的影響;多數人只看到政黨、族群或性別意識,忽視了年齡意識的存在。

近年來英美的幾次大選,都可以看到不同世代的政治意識對選情的影響。二○一六年,在美國主流媒體和世界輿論一片不看好的聲浪中,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年齡分析顯示,十八到廿九歲、六十五歲以上選民分別有四十三%、卅九%支持希拉蕊.柯林頓,支持川普是四十七%、五十八%。政治分析家認為,此次大選,共和黨增加數百萬老年白人鐵桿的支持,是川普獲勝的重要因素。

二○一六年英國脫歐公投,也同樣獲得多數老年群體的支持。調查顯示,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在脫歐公投中的投票率高達九十%,而在十八至廿四歲的人口中,只有六十四%參與投票。然而,二○一八年國會大選卻爆出大冷門,主因之一是大批年輕人絕地大反攻,形成所謂「年輕震撼」,導致英國政治版圖發生劇變。

英國年輕人投票率一向偏低,但數據顯示,國會大選選民登記截止當天,有二四六四八○名年輕人登記投票,比兩年前的數字高出一倍,最後總共超過一百萬廿五歲以下的年輕人登記成為選民。許多英國年輕人認為,脫歐會威脅他們的工作機會,以及在歐洲自由遷徙的權利。民調機構NME的出口民調顯示,卅五歲以下選民中,三分之二投票支持工黨。可見,年齡不同的認知差異確實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因素。

台灣選舉時的政治訴求,大都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一些政治人物為討好年輕人,不但需要偽裝年輕,甚至將自己弱智化製造笑果;一些主流媒體也往往從年輕人的視野看天下;一些小編、網紅,反映的也大多是年輕人的觀點,高齡者很少有發聲的機會。

然而,由於傳統倫理瓦解,造成世代關係破裂,讓老年人產生危機感。根據 1111人力銀行針對廿五歲以上且父/母健在的上班族進行調查顯示,近四成的受訪者沒有撫養父母,甚至有十點六%的人還由父母支援生活費或零用錢。如今養兒已不能防老,老人要活下去只能自求多福;去年年金改革造成的世代對立,破壞了社會的信賴關係,更加深高齡者的焦慮,也促成老年意識的覺醒,紛紛挺身捍衛自己的尊嚴與權利。

從年齡平等的角度而言,選舉投票,年長者和年輕人一樣,都有權從自己的觀點做出最有利的決定。若以五十歲為分界,新一代的中高齡者,已非刻板印象中落伍的一群。無論教育水平、學識內涵,一點都不輸給現在的年輕人,而且更擁有豐富的社會經歷和生命見識。老年危機意識的崛起,加上中高齡人口的急速增加,將形成一股新興的政治勢力。

政治人物不能只許給年輕人美麗的未來,卻讓中高齡者看不到自己的希望。二○二○年總統大選的勝負,且看台灣老年意識的覺醒!屆時,將可發現「老年震撼」的力道。

   
華為兵法 3招反擊川普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聯合報

中美科技戰從去年初美國打中國中興開始,迄今已一年半了。最近,中國商務部提出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發改委牽頭組織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六月六日,工信部向中移動、中聯通等四家企業發出5G商用牌照,較市場預期提前半年。在美國全力打擊華為及5G產業的形勢下,中國顯然正在從「遭遇戰」(被美國偷襲,打得措手不及)中脫身,並迅速進入到了「陣地戰」的部署狀態了。

正式進入「陣地戰」後,分兩頭講,先看華為。陣地戰是一種長期鬥爭,但從遭遇戰遇襲轉到陣地戰固防然後反攻,第一步,還是必須頂住敵方的追擊。換言之,作為敵方首要目標的華為必須能守住前沿陣地不失,這就考驗華為的能耐了。

華為的能耐取決於《華為兵法》。仔細看,《華為兵法》核心要領主要有三招:一、市場份額是終極王牌;二、性價比是終極競爭力;三、「做活」能力是終極勝券。

先講市場份額。美政府責令美企谷歌對付華為禁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看似對華為的「一劍封喉」,但如果中國政府將谷歌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之內,那麼受到最大傷害的,最終可能不是華為而是谷歌,關鍵就在市場份額。

根據去年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資料,除蘋果採用iOS系統占比十五%外,餘多數手機均採安卓系統,其中三星占二十二%,華為及一眾中國品牌手機超過四十%,這個四十%如果被逼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即意味著谷歌將失去四十%的全球市場,這還不計三星如要銷往中國也得改為華為的鴻蒙系統。所以谷歌將從近乎壟斷到失去半壁江山。

華為第二招是出色的性價比,這當然與它大規模的投入研發有關。具有極強競爭力的性價比,是全球在美國的威懾下,仍能讓華為持續攻城掠地,不斷取得商用合約的最大保證。

但華為最大的底氣,還是它令人難以置信的「做活」能力。美國要美企高通拒售芯片,華為立即宣布將屬之海思的備用芯片「轉正」;同樣,在被禁用安卓之後,立即宣布將鴻蒙「轉正」。任正非深諳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未算勝,先算敗」之道也。

有了華為固守前沿陣地後,中國的「科技戰略」就比較有餘裕及能力部署了。戰略不外守與攻兩個方面,守又有消極的守與積極的守兩種。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是消極的守,旨在警告一眾外企不要聽從川普政府的指揮,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是積極的守,目的是保護中國的關鍵技術,具體就是某些輸出美國的科技將受到管制。

攻的戰略,就是在已具優勢的5G產業上毫不放鬆地加速進取。提前發放5G商用牌照,至少有兩層意義,一方面是側翼助攻華為在5G手機上掌握先機。由於5G速度極快,幾秒下載一套電影,對手遊及視頻行業發展具極大刺激作用;二方面,因為5G的萬物聯網,不僅會大範圍促動產業升級,更有利於在中國全面展開智慧城市的建設,長遠看,此等智慧城市的數位高速公路還將藉一帶一路向亞、非、歐延伸發展出去。到了這個階段,陣地戰就正式展開反攻了。

   
跟著川普發越南財
越南擁有低勞力成本和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優勢,成為最受歡迎的海外投資市場。如今,美中貿易談判觸礁,美國全面封鎖對中國的貿易並加徵二五%關稅,越南成為各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首選。

全世界坑道最密所在 人情味特濃馬祖
以東莒、南竿、北竿的租車環島慢遊,按圖索驥探訪各景點,充份體驗馬祖的風景與人情。每晚探訪藍眼淚是必遊行程,東洋山步道、螺山步道、大坵島都是喜歡健行的最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