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被視為是中國大陸最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的科技領域,為加快AI產業發展,大陸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張旭表示,科技部已於今年初啟動國家AI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2020年前將在全國建設十家左右試驗區,開展技術示範、政策試點及社會試驗,儘快形成一些AI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模式。
由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編寫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3至2018年,全球AI領域論文文獻產出共30.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5.2萬篇。但美國AI論文引文影響力(FWCI)、PCT專利數、企業數和融資規模等指標仍居全球之冠,中國則緊隨其後。
張旭18日出席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新聞發布會時表示,2017年7月大陸國務院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後,為集中力量統籌推進,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等15個部門已共同成立規劃推進辦公室及人工智能戰略諮詢委員會。
張旭說,AI下一步發展的競爭力還是來自基礎研究和創新。為此,科技部去年已發布首批「人工智能2030」的重大科技項目,並支持五家AI開放創新平台,希望大企業能將AI的資源特別是數據資源向中小企業開放,以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此外,張旭透露,科技部正積極推動國家AI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他指出,AI是一個對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影響的新科技,特別需要在很多領域進行試驗。
因此,科技部今年初就已啟動試驗區建設,計畫2020年前在全國建設十家左右的試驗區,其中也包括支援上海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張旭表示,試驗區主要將開展三個方面試驗:一是技術示範,讓企業在此推動開展技術示範;其次是政策的試驗試點,探索政府如何在政策上取得突破,以發揮「先行先試」的效果。
第三是社會試驗。張旭稱,科技部將透過高校、科研機構來觀察,從工業化社會向智能化社會發展將產生什麼變化。希望試驗區能圍繞政策法規、倫理規範、成果轉化等方面,通過試驗創新出一些政策工具,形成一些AI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模式,積累一批可複製的經驗與做法。
大陸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也表示,AI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定位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深化改革的「先鋒隊」。AI作為新技術、新產業將面臨一些現有法律制度、政策及機制方面的障礙,希望試驗區能在這些方面「敢為人先,先試錯,善於糾錯」,逐步為AI產業的創新應用探路。
第二個定位是探索新機制、新方法的「試驗田」;第三是培養創新發展的「主力軍」,著力培育一批具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提升中國AI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