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剛剛好」是不夠的
伊萊□芬克爾在他的著作《非成即敗的婚姻:如何經營最幸福的婚姻》中提到,西方世界過去認為婚姻只不過是一種經濟交易,直到近年來,才出現所謂「自我實現的婚姻」。芬克爾透露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重要趨勢——我們期待從親密關係裡獲得更多。剛剛好已經不再足夠。
長久以來,人們都把愛、支持與頻繁的性生活,和美好的伴侶關係連結在一起。此外,他們也預期隨著時間過去,兩人之間的激情會被親情所取代。這當中的第一個改變是,我們的社會期待,儘管兩個人在一起多年,愛、支持與生理上的激情都應該持續下去,而不是隨著時間昇華。現在當夫妻之間的激情不再時,就是一種警訊,引發更多深層的關係問題。
第二個改變是,過去三十年來,我們在這些期待中加入了自我發展的層面。如今在西方國家,多數人都認為在一段美好的關係裡,兩個人應該都很了解彼此,同時鼓勵對方充分發揮潛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期待另一半扮演這樣的角色,學者將它稱作「米開朗基羅現象」(Michelangelo phenomenon),以此推崇這位藝術大師的雕刻理念。這位大師曾經說,他從未創造出任何一座雕像;他只是不斷削去大理石塊多餘的部分,直到沉睡其中的靈魂被解放出來。在米開朗基羅的眼裡,他不是那些著名雕像的創造者,而是解放者。
同樣的道理,我們期盼的不是另一半形塑我們,而是幫助我們成長,展現最好、最真實的自我。我們不只希望他們對我們付出,還期盼他們協助我們發展,並發揮潛能。這正是人們在第二次轉變期間,想從伴侶身上獲得的東西。
最著名的心理學模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用金字塔的形式來呈現人類的需求。金字塔底層是我們對食物、溫暖與安全等最基本的需求,最頂端則是對充分發揮潛力的需求(馬斯洛把它稱作「自我實現需求」)。根據他的理論,當金字塔底層的那些需求已經得到滿足時,我們就只會關注最頂端的部分。
依照這樣的邏輯,夫妻應該將自我發展看成蛋糕上的糖霜,當其他部分都進展得很順利時,就努力尋求自我發展,為彼此的關係錦上添花。問題在於,他們不把它當作糖霜,而把它視為製作蛋糕的原料。即便這段關係的其他部分已經夠好了,如果另一半不想幫助我們發揮潛能,我們就會感到不滿足。
「熟年離婚」逐漸增加
這種對彼此發展漠不關心的態度,正是導致我所認識的一對--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在五十五、五十六歲時瀕臨分手的原因:幾十年來,他們都想擁有一切,並且努力做完每一件事。在人生的早期階段,他們覺得這麼做很有意義,但事後看來,這卻使他們忽略了這段感情,以及彼此的成長。
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都是醫生,他們一直都充滿雄心壯志。夫妻倆對工作,以及養育兩個孩子投注大量的心力。他們都在醫院裡成為資深員工、負責更多志願服務工作、花時間和孩子相處,並保有想要的生活。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在家烹煮所有食物、定期邀請朋友們到家裡作客;他們仔細監督孩子寫作業、自願擔任家長會委員。總而言之,他們努力做完每一件事,卻沒有為彼此付出。
艾蓮娜為他們五十歲出頭時的感情狀態做出這樣的總結:「從表面上看來,我們似乎擁有了一切——所有我們想要的一切,但這樣是不夠的。在獲得這些東西的過程中,我們變得不再親密,彼此之間的鴻溝也日漸加深。」
在確定一切都進展順利後,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就不再主動關心對方人生的高低潮,也不再彼此督促。此外,他們也不再留意克里斯多福口中的那些「小事」;他們把細微的意見分歧都藏在心裡,而不是一起面對。儘管他們感到有點失望,也沒有說出來讓對方知道。多年來,這些小事不斷地累積,最後變成了不滿與責怪。
三十、四十幾歲時,他們因為四處奔忙,把這些小事擺在一邊,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們總是有緊急的事需要處理;光是要讓家庭持續運作,就必須付出許多心力。只是當他們回首過去,才驚覺自己對這段關係造成的傷害,使它變得冰冷。他們都覺得孤獨、不被關心,思考著如何(其實是能否)填補彼此之間的鴻溝。克里斯多福感嘆地說:「我覺得她已經對我的人生、我是怎樣的人,失去興趣。我不知道我們如何,甚至能否重新找回這一切。」
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的故事透露出某種固定的相處模式。在忙碌的青年與中年,很多夫妻都不再為彼此與他們的感情付出。這些夫妻通常原先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他們的生活很穩定;他們深愛彼此,可能也有許多肢體接觸。然而,他們不再協助對方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不再對彼此的發展抱持興趣。他們讓小事不停地累積。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容易就忽略了這些小事,即便我們很多人都告訴自己必須好好地處理,最後它們仍變成了複雜難解的問題,讓我們不敢面對。
此外,艾蓮娜和克里斯多福的故事也說明了,我們在關係早期階段所做的決定,以及確立的相處模式,將使我們在年歲漸長後面臨困境。他們想擁有一切,卻讓彼此的感情消磨殆盡,甚至兩個人都懷疑,能否挽救這段關係。
或許我們希望另一半完全了解我們,能幫助我們自我發展,但要建立這樣的關係,必須長期投入心力。我們得持續關注兩人之間的各種小事,同時展望未來、留意我們的伴侶想要如何成長。
●摘自遠流出版《雙薪家庭進化論:打造神隊友,成就彼此的愛情與事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