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預見.未來智造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6/02 第5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預見.未來智造
理財機器人 vs. 科技人性
 
預見.未來智造
文/石田秀夫、藤井�疆獢B辻本靖、武田康平、吉川太清、稻垣敦史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工業4.0的創新,主要是聚焦在以工廠為中心的製造流程。ICT技術的發展使工廠內的設備或管理系統均能藉由IoT彼此連結,可以比現在更「即時」看見「每一個單品」的「更多資訊」。如此一來,未來將可邁向極致追求QCD(Quality, Cost,Delivery)的智慧工廠。

單純實現智慧工廠就是企業透過工業4.0和IoT要達成的目標嗎?應該要從自家工廠、既有製程和業務的創新擴展到顧客領域來思考。換句話說,不只靠自家既有的商品或服務來滿足顧客,或許還能發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顧客的QCD。

增加營收的大方向有2種,一種是在既有商務範圍中,實現具有競爭力的QCD,為顧客提供價值。另一種是建構全新的商業模式,為顧客提供全新的價值來擴展事業。整理上述,構思出擴大營收的5大途徑:

途徑1》大量客製化型

「大量客製化」也是工業4.0的概念,意指用量產等級的成本製造可對應個別需求的產品(客製化規格),藉此提昇顧客滿意度。細緻對應顧客的要求和需求來創造粉絲,藉此鎖定顧客。因此,工廠內必須建置系統,達到可將顧客的要求與生產計畫(計畫、佈置、製造條件等)連結,替每一個體附加資訊進行生產。

哈雷摩托車 客製你的公路奔馳之夢

哈雷摩托車(Harley-Davidson)從1903年起持續製造重型機車,長達110多年。哈雷公司的最大特色就是配合個別使用者進行「客製化(改造)」。包含日本在內,世界各地都有哈雷公司的客製化專門店。至今,哈雷公司銷售的市售品是「改造用的材料」,讓顧客能理所當然地進行改造,一直以來這都是哈雷公司的產品策略。2011年,哈雷公司將此策略進一步延伸,演變成「Build your own bike(打造自己的摩托車)」的概念,希望能配合每一位顧客的期望,提供全客製化的哈雷摩托車,加強顧客的「Only One」價值。

哈雷公司的賓州約克工廠引進了IoT,在所有製造、工具設備和移動設備上安裝感測器,監控運作狀態或位置資訊,以掌握物品製程,讓工廠內所有動作可視化。此外,該工廠接到顧客的特製化訂單後,會立刻用一連串的生產系統,連結組裝一部摩托車需要的所有資訊,例如:「顧客規格」、「接單管理」、「生產指示」、「作業指示」、「庫存管理」及「進度管理」。

約克工廠透過這2大特徵連結顧客規格和生產資訊並附加在每一個產品上,配合個別產品的生產時機,進行零件下單,以管理供應零件。就算事前的生產計畫來不及,生產開始前也能變更生產計畫,實現即時的零件調度。此外,依規格標準化作業的步驟,就算是個別規格的產品也能在作業員的眼前顯示作業引導,如此,不是老手也無妨,只要遵從作業即可。建構這樣的生產系統,每輛摩托車都能進行不同的生產,同時讓各產品在產線上流動不停滯。哈雷公司可說是透過了實現工廠內的效率化,縮短零件調度的前置時間,減少庫存,縮短交期,藉此獲得機會得到更多的客戶。

途徑2》顧客操作監控型

顧客操作監控型是指監控(Monitoring)顧客運用或使用產品及服務的狀況,藉此蒐集資訊並在最佳時機提供產品和服務。例如:掌握顧客的產品使用方式並反映給開發團隊,或依使用實績來預測故障並提供維修服務計畫,或提昇需求預測的精度並反映在銷售計畫上等。

要推動顧客操作監控型,最重要的是必須決定蒐集哪些資料。掌握既有製程的問題點後,事前鎖定可實現改善的因子,並設計蒐集該數據的機制。

WeissBeerger 1滴都不浪費的飲料供應機

以色列企業WeissBeerger開創了名為「Beverage Analytics(舊稱Alcohol Analytics)」的服務模式,是將名為流量計的設備連接在餐廳的飲料供應機上,然後在雲端處理取得數據,其目的是為了提供商業上的價值。

飲料商透過批發公司提供餐廳飲料產品。至今可以掌握每個月需要提供的數量,但很難蒐集詳細資訊了解哪個時段有多少消費量。

由於餐廳經營者除了售價外,還要思考優惠時段等來進行促銷。因此,WeissBeerger透過安裝在飲料供應機的流量計,依品項、時段、地點等即時計算飲料的消費狀況,並在雲端累積數據,實現消費者行動的精確分析,並共享分析結果,使飲料商能進行適當的生產與出貨管理,避免餐廳的庫存用盡。此外,餐廳也能構思優惠時段或折扣等促銷方式。

從結果來看,飲料商可減少銷售機會的損失,餐飲店也能建構促銷策略,提昇集客力來擴大營收。這種擴大營收的關鍵在於「顧客」的「操作(各時段消費量)」之「監控」。

途徑3》智慧產品型

智慧產品型正如文字所述,讓既有產品升級成智慧產品,並讓顧客感受到產品的魅力。此智慧產品是指產品本身具有「智動化功能」,產品本身具備可依狀況自行判斷的功能,或可自動成長(更新)的功能。實際上在企劃產品時,會將「智動化功能」當作顧客需求並進行開發。

特斯拉汽車(Tesla) 持續進化的超「自動」汽車

特斯拉汽車所銷售的「MODEL S」車款上配備的軟體有兩大特徵,第一是自動更新服務,概念是「世界首創,開始駕駛後就會持續進化的汽車」,定期發佈的最新版軟體會經由無線網路從特斯拉自動傳送到汽車上。系統更新會在晚上等指定時間自動進行,車主不用費心就能駕駛配備最新軟體的汽車。

另一個特徵是,自動蒐集數據並反映在服務上。軟體會定期自動檢修車體的狀態,該數據經由車主同意後傳送到特斯拉汽車。檢修發現的課題如果可透過軟體升級解決就會馬上更新,若需要人員處理則會立刻派工程師處理。特斯拉汽車稱這項服務為「隨時隨地都能接受的21世紀服務」。

正如以上2種特徵,「MODELS」配備的軟體會自動更新和自我檢修,減少車主維護車輛的時間,也能在適當時機進行必要的維修,協助降低成本。

途徑4》價值延伸型

目前,途徑1∼3是在既有事業或業界上活用IoT進行改善,以獲得顧客滿意的途徑,但途徑4的「價值延伸型」則不是強化既有事業,而是建構全新的商務模式,並透過該模式掌握顧客,試圖擴大營收。

不只單純向顧客提供既有商品或服務的價值,還會善用該商品或服務進入「顧客流程」,提供可擴大價值的解決方案,直到解決顧客的煩惱。延伸的意思是「將範圍擴展到顧客的整體製程,並提供價值」。

為此,要掌握顧客流程的問題點,必須設計一套「價值延伸型系統」,活用智慧商品或ICT技術連結顧客流程的資訊。

GE 從引擎找出高效飛行模式

GE在1982年由湯瑪斯.愛迪生創立後,至今已超過100年,目前在發電用蒸氣渦輪、飛機引擎、醫療設備等領域營收約新台幣5兆元,是世界頂尖的製造商。

GE可即時監控飛機引擎的運作狀況、溫度或振動等數據,並進行分析。透過分析,可迅速知道故障處或需要維修的地方。機體的維修QCD可獲得提昇,從結果來看也能防止飛機航班延誤。但如果只有上述服務,那不過就是「顧客操作監控型」。GE則選擇活用龐大的數據,實現航班的創新效率化。

他們不只做自家產品的售後服務,還讓價值擴大到顧客既有的航班上。分析引擎數據可效率化飛機航路或下降剖面(從什麼高度用哪種方位和角度下降),讓飛行時間變得比現在更短,提昇油料的使用效率。這套方案已實際提供給亞洲航空(Air Asia),套用最佳飛行模式後,每年可讓燃料使用效率提昇1%。

小松製作所 兼顧工安與效率的智慧建造

小松製作所以「KOMTRAX」為基礎進行了「價值延伸型」方案,於2015年2月開始提供「智慧建造(Smart Construction)」服務。

今後的建設業界會更缺人手,特別是老練的作業人員因為高齡化而逐漸離開現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智慧建造」這套用來實現「未來現場」的服務。「智慧建造」先是開發了雲端平台「KomConnect」,並運用ICT串聯建設現場的各種資訊,以實現安全且高產能的現場。

具體來說,這是活用無人空拍機取代過去靠人工進行測量的作業,用更短的時間描繪出高精度的圖面。然後透過設置在空拍機或自家重機械上的感測器,即時掌握現狀,經由「KomConnect」管理施工進度及最佳施工計畫。

施工時經由ICT自動控制,新手也能進行高難度的施工作業。還能即時管理施工進度,大幅削減施工後的檢查工時。以上方法可減少測量到施工完成的作業工時及降低成本,而且所有數據都會自動連結,不需要現場作業員下達指示,因此也能提高現場的安全性。

「智慧建造」的服務重點,是從過去的銷售重機械到售後服務,擴大到對顧客的重機械施工流程提供價值。

途徑5》智慧媒合型

這個模式不限製造業,是一種活用IoT創造全新商務模式的途徑。用IoT連結顧客(需求)和供應商(供給),透過顧客操作監控,即時掌握供需的不對稱,提供可處理該問題的服務。

Kabuku 3D印表機需求&設備的媒合者

Kabuku股份有限公司是2013年創立的新興企業,目的是普及和協助培育新技術。該公司特別致力於3D印表機技術,並認知到兩大課題。其一是有些企業沒有3D印表機的相關技術和Know-How,但希望用3D印表機試作或少量生產。其二是有些公司擁有自己的3D印表機,希望能維持高運轉率,將利益最大化。Kabuku提供了「RINKAK」這項服務,能即時媒合兩者的需求和供給。

「RINKAK」的3D印刷合作夥伴計畫中,想使用3D印表機製造的企業(客戶)下達委託後,RINKAK會依照委託內容進行資料數據最佳化和路徑設計,然後即時從已註冊本服務的合作公司中,挑選最佳的製造委託對象進行媒合。透過這種方式,Kabuku成功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即時媒合各廠商(想使用3D印表機與想提昇3D印表機運轉率的廠商)的供給和需求。

最後,執行以上5大途徑時,須留意以下2個重點:

重點1》必須與軟體企業合作

這次介紹了GE和小松的案例,這些製造商都是和有軟體技術的企業合作推動。小松引進了GPS技術,GE則是與軟體公司合作開發共通的軟體平台「Predix」以分析各種工業機器創造的龐大數據等,可看出他們有策略性地在思考自己缺少的技術是什麼,以及引進的方法。

重點2》必須培育IoT時代的人才

實現5大途徑的基礎,不用說當然是工廠內的問題解決技能。要將改善現場所累積的技能套用在顧客流程上,能領導製造業進行改善的人才很珍貴,但不僅是改善,為了發展成價值延伸型,新的人才還必須成為可創造新商業模式的事業開創者。擬定未來擴大營收的途徑後,也必須定義所需的人才,並同時思考該如何培育或取得人才。(本文摘錄自《預見未來智造:活用工業4.0暨IoT驅動次世代製造與商業模式》一書部分精彩內容)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理財機器人 vs. 科技人性
文/陳佑寰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股市強強滾,利率直直落,存股勝過存錢?在捷運上看到銀髮族用LINE交換股市投資訊息,甚至連高中生都在滑手機看盤就知道:股動錢潮的全民運動又來了!不過若是股市泡沫化,恐會哀鴻遍野。投資人自負盈虧,固屬理所當然,但是股海茫茫,投資標的繁多,到底要買哪一檔股票?或是哪一籃子股票的基金?也是讓人霧煞煞。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告訴我們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持有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例如:基金,可消除個別投資標的特有的風險,但是要如何組合?市場是否有效率?則見仁見智。有人相信自己,靠自己做投資決定;也有人求教他人幫忙做決定,這些他人可能是股市名嘴、理財專員、投資顧問、基金管理人等,但也會產生績效不好或是被誤導甚至欺騙、背信的疑慮,而如果提供投資建議甚至操盤的是理財機器人(Robo-Advisor)呢?「電腦選的」會不會比較好呢?

ABC科技 帶動理財機器人發展

資訊與通訊科技的進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展,而融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數據(Big Data)及雲端(Cloud)的「ABC」科技更發揮推波助瀾的動能,有如百花齊放的多元應用已影響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2020年全世界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事件,這個難以分散的系統性風險使人們必須更嚴肅看待數位轉型、數位理財、數位學習、遠距工作、宅經濟等數位化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

金融科技(FinTech)就是科技生活化的一個重要場域,對金融產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比爾.蓋茲曾說:「銀行服務是必要的,但銀行卻未必(Banking is necessary, banks are not)。」言簡意賅畫出重點。在金融科技的熱潮下,機器人理財在美國已發展多年,除了傳統金融機構,例如:Vanguard基金公司、Charles Schwab券商等長期積極投入之外,新創公司Acorns、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也闖出一片天。

理財機器人可蒐集分析各種金融資訊及大數據、應用數學思維與財務金融理論、透過演算法(Algorithm)、AI等自動化工具,來提供線上理財諮詢、投資管理、量化交易等服務,且可嵌入能充分了解客戶與商品的人性化設計,讓民眾容易上手覺得好用。根據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發現,投資人的行為未必都是理性決策,常常是具有動物精神,例如:貪婪、興奮、恐懼、偏見、從眾、跟風等。相對而言,理財機器人則較為理性且有紀律,能綜合評估短期獲利與長期績效,而追逐投資利益的同時也會考量交易成本及進行風險控制,利用歷史數據回測及調整交易策略,有效進行資產配置的平衡措施。理財機器人亦可應用行為金融學而內嵌善體人意的設計,以充分了解客戶並量身訂做客製化的投資建議,甚至利用市場上不理性的群眾行為模式,進而規避風險及賺取利益。

挖掘潛力 25億吸金力再升級

機器人理財的商業模式可能是B2C,即對一般投資大眾提供資產配置的投資建議或進而接受全權委託代客操作,也可能是B2B,亦即對專業的金融機構提供法人級的投資系統服務,可能會採取更為靈活多樣具有高風險高利潤的交易策略,不論是價值投資或是投機套利,都希望打敗市場。實務上看到B2C的機器人理財方案大多是以指數型基金及ETF為主,投資與市場指數連動或具有代表性標的之組合,隨著市場波動起伏,屬於被動式投資,費用較低廉,風險較為分散,而業者除可向用戶收費之外,尚可能從基金公司獲得銷售佣金,此則有利益衝突的疑慮。

我國在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的政策指引下,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商業同業公會已於2017年6月29日訂定《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作業要點》,以因應科技快速進步與市場變化與需求,由證券投資顧問事業以自動化工具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透過演算法,結合電腦系統之自動執行來提供線上理財諮詢與投資管理服務。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13家金融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相關業務、參與投資客戶已有8萬多人,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5億元,還有繼續發展的潛力。

實務上的理財機器人種類更讓有意投資的人看得眼花撩亂,例如:元大投信推出「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提供智能投資組合、投資組合計算器、事件投資策略、ETF優化數據、知識教育等功能;又如首家登錄創櫃板的金融科技業「高曼計量」成立高曼投顧公司,讓美國商品技術在台落地,並提供智慧投資管理APP為客戶做另類投資組合優化服務;此外,國泰世華銀行推出「國泰智能投資」,其投資方式有2種,分別為「目標式投資」(適合有留學、買房或準備退休基金等明確投資計畫的投資人)與「策略式投資」(適合較有投資想法及有市場偏好的投資人,可依據自身風險屬性挑選主題策略)。國泰智能投資標榜其係以基金為投資標的,運用數據科技及專家團隊從2,000多檔基金篩選,提供投資人佈局全球的基金投資組合,且是24小時監控金融市場,當市場發生變動時,能立即啟動「再平衡機制」並即時發出調整通知,給予符合未來投資環境的最佳投資策略。理財機器人可說是金融科技發展的生力軍,磨刀霍霍,眾聲喧嘩,有的是真槍實彈,有的可能只是裝腔作勢,且看將來誰能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把法律寫進演算法 突破科技黑盒子

由於過往金融實務上屢屢發生股市名嘴散佈流言、理專詐騙客戶以及基金管理人背信圖利自己或他人等違法事件。例如:金管會於2020年11月24日針對玉山銀行某理專涉嫌盜用客戶資金合計約1.4億元案祭出重罰2,000萬元。又如過往曾發生某股市作手涉嫌勾結數家投信基金經理人,炒作特定公司股票操縱股價而遭到司法追訴。最近2021年4月22日金管會更對復華、群益及統一等3家投信公司辦理勞動基金運用局全權委託投資管理業務違規,諸如配合接受非有權指示之人員買進特定公司股票、先為投資決定再做分析報告等,進行裁罰處分。投資人如果因此對自然人及機構法人喪失信心,對於理財機器人是否就會深具信心?

機器人理財的想法其實由來已久,「計量金融之父」愛德華.索普是曾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他是賭神也是股神,不僅將數學應用於賭場的21點算牌與旋轉輪盤,還開創量化投資交易模型的先河,屢獲打敗市場的佳績。而另一位知名的數學家詹姆斯.西蒙斯所創辦的文藝復興對沖基金更是績效卓越,其標榜採用數據分析及演算法進行量化交易,但遇到特殊的市場局勢還是可能會進行人為干預。至於機器人理財目前的趨勢更將從機構投資人的小圈圈走向普惠金融。

然而理財機器人由演算法所操控,對外界來說有如黑盒子,而Amazon、Google、Facebook等網路大神的演算法,也被指控不透明而有偏好自家商品或涉嫌不當操縱的黑幕。既然商品、朋友、廣告及各種資訊都可能被看不見的手助推甚至操縱,那麼大眾在選擇將身家投入具有財產價值的股票、基金等金融商品時,更應提高警覺。理財機器人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是否其實都在推薦自家商品或是從其他廠商收有好處而幫忙行銷的金融商品?是否設計完善而能有效率因應各種市場變化?或是留有後門機關而遭有心人士操控來炒作股票或內線交易?這固然不是系統性風險,卻是「系統本身的風險」,似乎也難讓人完全放心而全權委託。因此,若提供金融服務的業者打算進軍機器人理財的市場,也須針對此方面提出更多防範與管控的機制,以安投資人的心。

資產管理業者很重視資產管理規模,因為規模越大表示受到越多投資人的信任且收取更多費用,也較能進行靈活而周延的資產配置與交易操作。但是這些資產畢竟是別人的錢,管理者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理財機器人也不例外,並非能任意獨行,故有必要將法律規範寫入演算法,也就是Coding the Law。

科技來自人性 別忘了謹慎

此外,理財機器人進行「了解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程序時,勢必蒐集客戶的個資及財務資訊,這些資料彙集起來,固然可進行正向的加值應用,卻也可能被濫用或是遭內鬼或駭客入侵,而掠奪客戶財產或是圖利私人利益。因此理財機器人亦須強化資安措施並落實個資保護!

最後,投資大眾亦應特別留意詐騙集團以機器人理財為幌子而行吸金詐騙之實。例如:2020年間有民意代表揭發國際詐騙集團趁著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熱潮,宣稱透過獨家研發的AI機器人採取量化交易技術,可將投資人交付的虛擬貨幣進行操盤套利,再將收益轉化為名為CTO的虛擬貨幣,結果卻是虛擬的發財夢成為泡影,投資人損失慘重!這又再次見證人類貪婪的本性容易遭到有心人士詐騙利用,而理財機器人的發展固然可用來保護人類的財產,但也可能成為行銷詐騙的話術,讓人們自動把錢財奉上。誠然,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當機器具有人工智慧時,也可能自行演變或遭受操控而展現人性的善惡諸相,不可不慎。(本文作者為執業律師)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1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