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疫路相挺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8/04 第36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共築柔韌的防疫網
證嚴上人專區 考驗人類的重大課程
慈濟脈動 疾疫紓困 跨界合作 弱勢學童暑期營養支持計畫
焦點專欄 不吵的孩子也有糖吃!
共築柔韌的防疫網
臺灣民眾居家防疫逾一個半月後,新冠肺炎疫情相對穩定,政府宣布「微解封」,然而變種病毒持續現蹤,防疫仍須謹慎。

疫情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在非常時期,人們更需相互照應。也唯有社會的脆弱處得到修護,社會才有韌性復原。

中研院社會學者林宗弘的研究指出,在社會福利體系相對完整的北歐國家,脆弱性較低,疫情也相對有較好的管控。社會階層相對平等,民眾彼此間,或與政府的合作度愈高的國家,災害下受到的衝擊愈小,災後留下的心理創傷也相對較低。

疫情籠罩,慈濟志工改以電話持續進行慈善訪視。除了關心案家是否生活困頓,協助他們申請補助,更多時候是傾聽,讓對方緊繃的情緒能有抒發的出口。無法親身拜訪,看不見肢體與面部表情,志工常遭案家誤以為是電話詐騙,也因此更留心說話的語氣和溫度。

一位志工談及,曾有案家每天追著新聞而焦慮不已,志工藉由密集的電話關心,傳遞「我們都在」的陪伴訊息,終而讓對方逐漸平靜。也曾有案家事後告知,若非受到即時的援助,走投無路時曾考慮和孩子一同結束生命。這些經歷都讓志工深深感到付出關懷的急迫性。

本期主題報導中,自去年疫情之初,慈濟基金會即與各縣市政府簽訂「合作共善備忘錄」,在疫情緊繃的此刻,也與縣市政府合作提供以米、麵等日常食糧為主的「安心生活箱」,給居家隔離的民眾或有需要的弱勢者。對許多弱勢學童而言,學校的營養午餐是重要的營養來源,考量學校已停課,慈濟亦提供以家戶為單位的「健康蔬果箱」。

慈濟志工電訪關懷持續擴增,在公部門的媒合下,也為相關業者創造了工作機會。在基隆,「健康蔬果箱」打包配送的這天,果菜市場休市,蔬果攤商清晨聚集,選來質量均佳的生鮮蔬果,裝箱後由計程車業者配送至所需的家戶。

「安心生活箱」也送抵照顧東南亞在臺留學生和移工為主的聖多福教堂。阮艷紅修女說,疫情讓人被迫隔離,但人心可以跨越隔離;無論任何宗教,都可以透過同理心,看見他人的需求。

證嚴上人也開示指出,只要人與人間相互疼惜照顧,愛的能量終能驅散疫情的陰霾,看到希望之所在。

考驗人類的重大課程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林順雄
人類在這波疫情中付出很高的代價,

也要從中得到教育,止惡從善、轉葷為素,利益人間。

這一波疫情,很多複雜的心情雜揉在一起,每天期待好訊息,確診人數能有減無增,讓緊繃的心靈打開一分、打開一寸。但嚴格防疫還不能放鬆,特別是變種病毒傳播力更為猛烈,要謹慎預防回馬槍,就怕一波未平、更強烈的一波又起。

感恩我們的醫療體系,這段時間很有承擔,每一分情與愛的付出,都是守護生命,夜以繼日很辛苦。但大家分享時都不說苦,而是甘願,甘就是甜,不計較時間,即使很累還是堅持。當聽到接受照顧的病患說感恩,相信醫護人員也會感受到發揮了生命的良能,這就是人生價值的核心。

慈濟慈善更提升了承擔,全方位主動關心不漏失。學生停課不停學,志工整理二手電腦,提供貧困的孩子遠距上課的工具,在家能繼續學習。疫情影響很多人失去工作或減少工時收入,慈濟盡人力物力,把生活箱、蔬果箱送到位,讓家長安心,盡量做到細膩貼心。

在這世界性的疫情中,慈善志業天天都在學習經驗,也鍛鍊出承擔的力道,從一斤加半斤、再增一斤、到百斤而千斤,感恩於人生能夠被利用而充滿價值;也期待更多人能來助力,讓慈濟可以會合點滴的力量去為全球付出。

人類在這波疫情中付出很高的代價,也要從中得到教育;把惶恐轉為受教,以及思考如何來教育世間人心,在受與授之間,讓大眾知曉道理,轉惡為善、轉葷為素,結合善的能量利益人間,轉「疫」為「益」。

或許過去總是認為大自然的事與我無關,天天追逐時間,希望賺更多的錢、得更大的利益,享受更舒服的食、衣、住、行,欲念熾盛,就是造業在進行中。如今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看多、聽多了各國的生態,會感覺印證佛陀所說,人生是苦,人間苦難偏多!把欲念稍停一下,正視為什麼災疫會發生;不再追求太多的物欲,就不會製造很多的污染。克制身口意的貪欲,知足就是要知福,知福就不要浪費,知止能止,止惡從善,隨著時間累積善業。

為了人類的口腹之欲,動物被集中拘束在小小的空間豢養,失去自由,等到被捉了、殺了,倒懸高掛著,任憑消費者選購;回到家,切塊放入沸騰的熱鍋�堙A再撈起來送上桌,眾人分食,何其殘忍。

吃牠四兩、還牠半斤,因緣果報總得償還;殘忍造業,人類就共受苦難。不要吃欠人生命的這筆債,不再為貪口欲而讓自己的心狹窄,完全看不到、感受不到動物的苦;放寬自己的心,放生、護生、愛護生靈,與萬物共生息,天地無限寬廣!

不再從口吞生命,而是從口說道理,虔誠地呼籲勸說食事為大、非素不可。先培養好自己的信心願力,自然勸說就會有力量;先相信自己做得到,再來勸別人也做得到。此刻天降大任,需要我們頂天立地承擔起責任,勇敢地穩步向前走;若只是停步不動,時間就徒然流失了。

疫情還在進行中,未來還是未知數。擔心不安無濟於事,最重要的是記得這一波原來是「大哉教育」,是考驗人類的一個重大課程,是給人類重新再來的教育機會。降伏欲念,疼惜生命,災疫自然平息,請大家多用心!

疾疫紓困 跨界合作 弱勢學童暑期營養支持計畫
撰文•廖哲民 攝影•黃筱哲
弱勢學童暑期營養計畫,讓全家吃得健康,

過程中更讓在地小農、計程車等業者也獲得收入;

愛的禮物送到家,跨界合作力量大!

安靜的上午,計程車停在基隆中正區路邊,司機吳先生向一樓住家喊著:「有人在嗎?陳先生,請出來拿物資喔!」

一個國中男孩應聲出來。「東西很多,要兩個人搬!」吳先生陸續搬下沉重的紙箱,男孩與媽媽忙不迭搬進屋內。

「好了,請簽名!」媽媽一再說著謝謝,司機趕往下一站,手機聯繫著,這趟路還有幾戶的物資要送。

這天稍早,凌晨兩點半,基隆果菜市場�堙A蔬果攤商號召家人、志工,把十餘種新鮮蔬菜、菇類、水果撿貨裝箱;準備完成後,天已亮了,從慈濟花蓮本會出發的一千多箱安心生活箱也運抵現場。飽受疫情衝擊收入的計程車隊、團膳業者,這天的運輸工作特別有意義,近百臺車輛展開宅配任務;扎實豐富的物資,每份有一箱主食乾糧、十公斤米、一箱新鮮蔬果,收貨者是基隆當地一千六百四十戶弱勢學童家庭。

今年五月中旬起,全臺疫情警戒升至三級,影響百工百業,根據勞動部七月八日公布無薪假數據,減少工時的事業機構超過一千八百間,工時減少實施人數達兩萬多人;人流消失,自營攤販、打臨時工、從事餐飲服務業等工作的族群,不是取消既有的工作安排就是被迫休息,收入頓時如滑梯般地銳減。

「弱勢學生家長很有可能是最受疫情影響收入的一群人,我想幫他們爭取社會資源,補足他們的晚餐。」基隆市教育處林祝里處長提出需求,六月初與慈濟討論是否以發送餐券、食物包或送餐方式,擴大幫助弱勢學童。

多個縣市雖然在疫情停課期間發給中低收入戶學童餐券,讓孩子們到鄰近合作商家兌換午餐,或到學校領取飯盒;然而在生計受影響下,全家的三餐更令人憂心。

「我們覺得只有給學生還不夠,要提供一戶家庭的主食份量;考慮到學生的健康,所以也提供健康蔬果箱。」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表示,二○二一年臺灣防疫期間,慈濟編列相關慈善經費中,約四分之三均為疾疫紓困,包含學童營養支持、幫助弱勢學子線上學習等。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濟舵說明,這波疫情開始後,慈濟思考如何藉由與公部門合作,擴大關懷範圍,「以往慈濟與公部門的合作,常是社會局等局處,但是最了解孩子狀況的是教育系統,這一次我們與各縣市教育局合作,針對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學童進行營養支持計畫,讓孩子與家人疫情期間在家防疫『停課不停餐』。」

緊鑼密鼓的聯繫下,慈濟接續在全臺十四個縣市跨界合作,推動「弱勢學童暑期營養支持計畫」,讓受助家庭七、八月各可領到豐富、充足的安心生活箱、健康蔬果箱物資。六月二十八日,首站從基隆啟動,各縣市也在七月上旬開始送出。

讓辛苦的媽媽餵飽孩子

住在基隆的阿春(化名),家有從當兵到幼稚園的十一個子女,她和丈夫平時以清潔工和工地板模工維生;五月底,清潔公司派遣的工作已停止,高中以下的幾個孩子全都停課在家,一日三餐食指浩繁,在最拮据的六月下旬,收到生活箱、蔬果箱時,阿春道出聲聲感謝!

生活箱中有紅藜糙米麩、淨斯豆漿粉、海苔素香鬆、調味醬料、麵條、淨斯穀糧,與證嚴上人祝福信和《靜思語》等十三項物資,蔬果箱則是當季新鮮或是耐存放的蔬菜水果,還有四包白米,因為孩子多,學校提報時申請了雙份物資。

「現在外面一顆高麗菜都好貴!感恩您們,東西很豐富,也有豆漿粉可以泡,」阿春說:「這些菜都是小朋友愛吃的,像菇類、大白菜滷一滷,他們吃得很開心!」

在臺南東南側山區,盛產芒果、龍眼的南化區,不少居民打臨時工、種水果維生。鄭同學的父親沒有固定工作,家中有位身心障礙的姊姊;陳同學的媽媽原在南科工作,後來因疾病失業,跟父親一同做土木與果園零工。慈濟與臺南市政府合作的營養支持計畫,幫助五千八百多戶弱勢學童家庭,其中有八戶來自南化國中提報。

南化國中地處偏遠,志工趕在七月上旬,將生活箱、蔬果箱送上山,並協助校方運送到不便出門領取的家庭,讓他們不用擔心疫情期間食物從哪來。

因應各縣市的特性,蔬果箱有不同的配送方式。在臺北市,生活箱配送至各校,由校方通知家長領取,蔬果箱則用超市禮券方式發出,憑券到超市通路自行購買新鮮蔬果。

臺中於七月十二日展開第一波物資配送,由四十部計程車送達石岡、東勢、和平、新社等山區四百餘戶家庭;為了配合往梨山的道路管制時間,有車隊在清晨就出發。車隊經理張森雄表示,這是一個很成功的跨界計畫,每位運將都懷著感恩的心來完成配送任務。

在農業重鎮雲林縣,「健康蔬果箱」裝入東勢鄉盛產的胡蘿蔔、四湖鄉特產的南瓜以及莿桐鄉彩色甜椒與大黃瓜等,斗南鎮農會精米工廠張耀裕廠長細說這一箱蔬果的旅程:「一開始先找食材,在七十二小時內找遍雲林各鄉鎮的特產,集結之後清潔包裝成『健康蔬果箱』。」為了保持新鮮度,斗南鎮農會從配送前一天連夜分批分裝;加上慈濟志工運抵的安心生活箱,七月六日一起由計程車業者宅配送往兩千一百多戶國中小弱勢學生家庭。雲林慈濟志工余天助表示,雲林是農產集散地,蔬果箱一方面幫助弱勢學童,一方面能幫助在地農民的蔬果產品有去處,又減少運送的碳足跡。

每戶物資中的蔬果箱,由縣市政府交託營養師挑選適合品項,委請各地農會或果菜市場採購、打包,安心生活箱則由各地靜思堂職、志工,在防疫考量下以最精簡人力完成。

在南投的安心生活箱打包工作,更有「無肉市集」的年輕人參與,與慈濟志工分工,青銀合力,兩千五百箱安心生活箱在五個小時內打包完成。「透過奉獻自己的一分心力,有機會以無私、利他的精神將滿滿物資送到南投偏鄉,非常感動。」無肉市集創辦人張芷睿與夥伴們,希望善的循環讓暑假中的弱勢家庭及邊緣戶學童,能安心度過疫情時刻。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專員劉秋伶說明,四萬五千多份生活箱,使用物資六十萬件以上,五公斤白米約九萬包,龐大的數量僅是單月數字,不難想像打包與運送時的辛苦。這份沉甸甸的限時專送禮物,來自各界點滴愛心匯聚,希望學子們在暑期飲食上無後顧之憂。

居家連線上課無落差

溫飽三餐之外,孩子的教育更不能等。五月十九日起全臺大專院校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居家遠端學習,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順利在家上課。

在臺北市中山區,一位和丈夫分居的外籍配偶,平時擺麵攤營生,因為疫情,生意慘澹,日子靠著積蓄撐持。長期關懷她的慈濟志工郭美英多次致電給她都沒接通,才知道小孩需靠著媽媽的手機螢幕連線上課。

看著這般辛苦的學習狀況,郭美英趕緊協助向慈濟基金會社福室申請補助購買筆電;孩子收到後,懂事地說:「我會認真地讀書、聽媽媽的話,更會愛惜電腦,長大之後,有能力也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郭美英很是欣慰,自己做了及時該做的事情。

家中沒有筆電、平板,或是住處沒有網路,疫情期間,如何讓弱勢家庭孩子「停課不停學」?慈濟與各縣市教育局的合作中,同時提供一萬五千個網路分享器,租用兩個月,無償提供給各縣市弱勢學子使用。

幅員遼闊的高雄,慈濟教育援助的腳步沒有停過。志工許清棕從商時即加入服務性社團── 扶輪社。本土疫情爆發後,他開始募集二手電腦,將回收的電腦維修並再生組裝,陸續將七十臺電腦送到高屏兩縣市弱勢學生手中。經營成衣百貨事業的高雄志工潘機利,恰好更新門市電腦設備,遂將有主機、鍵盤、螢幕俱全完好的十五臺舊電腦捐出,「不僅不浪費資源,也將原本要汰舊的電腦,延續了珍貴的物命。」

收到電腦的學童相當開心,有戶家庭兩兄妹因為父親入獄,媽媽上班,平常倚靠奶奶幫忙照顧。志工柯琇環不捨兩個孩子共用一臺手機,輪流看老師上課,於是送上了修好的電腦,協助組裝、接電、連上網路;奶奶回饋:「孫子寫作業方便多了!」看見弱勢的需求,志工用盡全力讓孩子們不因為設備問題,影響學習。

三級警戒四度延長,疫情仍未止息。志工持續以「即時、快速、從寬、有感」的馳援重點,幫助社會需要關懷的角落,正如中區社工員與志工分享所言,「無常是常,把握因緣,做就對了!」難關雖難,但志工腳步不歇,接住最弱勢的一群,陪伴度過這「疫」關!(資料提供/葉晉宏、張如容)

不吵的孩子也有糖吃!
撰文•李秋月(高雄慈濟教師聯誼會
插畫•鍾庭嘉
問:我努力讀書不讓大人操心,但為什麼爸爸媽媽反而比較關心經常惹麻煩的弟弟?

答:看到這個問題,不知大家心中會不會浮現幾個答案?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乖小孩得不到垂愛、父母偏心不公平!父母的確會花較多時間照顧令人操心的孩子,不自覺忽略那個乖巧、聽話,什麼都按照我們的意思去做的孩子,總是要到了手足不合、兄弟鬩牆才會有所驚覺。

到底該如何做才會圓滿?

爸爸媽媽,請想想:

即使是小孩子,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被重視的,對於家中特別乖巧、用心讀書、不讓人操心的孩子,我們是否也該固定撥時間陪伴?常擁抱、讚美,讓他覺得父母的愛是公平的,孩子一定會表現得更好,才不會發生:那我也使壞,讓爸爸媽媽的注意力轉移到我身上,爸媽愈罵我代表愈愛我;最後自暴自棄,走上偏差路的憾事。

有位好友的兩個小孩,老大讀書、工作都不令人操心,老二雖沒那麼優秀,但也很努力;家中長輩特別疼愛老大,但好友夫妻倆用心經營,常故意在親戚、朋友面前誇老二貼心、有上進心、很會待人處事,讓老二覺得家是一個充滿愛與歸屬感的地方。現在老二已在外地工作,仍常打電話跟父母聊天、任何雞毛蒜皮的事都會分享;他成為一個貼心、有理想的年輕人,正朝著自己的目標在努力!

非常欣賞這對父母的做法,用實質公平的方式對待孩子,兩個孩子都受到肯定,讓手足不但沒有心結,感情反而更好。

給乖孩子的真心話:

知道你的內心常為父母著想:只要我多做一點、再努力一點、成績再好一些,爸媽就會開心,家中氣氛也會好一點……

但事實常常不是這樣。你看到愛惹事的弟弟常得到最好的手機、衣服、鞋子,而你所做,好像理所當然,爸爸媽媽彷彿視而不見;你也需要關愛的眼神、讚美肯定的話語,開始懷疑自己「還要繼續當一個乖小孩嗎?」

首先要讓你知道,今天你的努力,一切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一定要讓自己過好每一天,明白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最想要的互動,而不是刻意去符合父母的期待或安撫父母的情緒。

其次是繼續往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努力,這輩子唯有善待自己、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不要讓情緒陷入批判、生氣、不甘之中,這樣對自己來說是傷害,對家庭而言是損失。所以,請隨時保持正能量,學著照顧好自己的心念,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家是個溫暖的堡壘,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家也像充滿愛和安全的大地,可以讓每一個家人感到放鬆、幸福;一旦父母偏心,家可能變為核爆場,會摧毀家人之間的情感。所以教導孩子如何彼此照顧、分享,培養親密的手足之情是父母的重要功課!

請避免表面的公平,表達真正的愛與關懷;手足之間會相互比較,很容易有忌妒、衝突,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請不要讓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乖孩子覺得委屈,這才是讓家成為堡壘、大地的不二法門。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57期

疫情下的東奧 展現運動家精神
IOC主席巴赫、日本首相菅義偉及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堅持在疫情憂慮籠罩之下舉辦2020東京奧運,認為這是全世界在艱困時期強化國際團結的契機,展現人類經歷疫情肆虐過後重新展現活力的堅毅與運動家精神,堪稱「復興奧運」。

借助HOLOLENS 2 遠距會診更有感
微軟的HoloLens 2,在軟、硬體到位的情境下,更能夠在現今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的時代,實現更加全面的遠距會診,醫生不需面對面,就能掌握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診斷建議。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