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 星期五

疫情下自立耕生 莫三比克愛心農場豐收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0/04 第36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教育的新軌跡
證嚴上人專區 人心善良的起點
慈濟脈動 變異病毒成主流 全球疫情反彈 慈善援助常備不懈
焦點專欄 我家小孩不麻煩
教育的新軌跡
全臺新冠肺炎疫情五月中轉趨嚴峻,政府實施的三級警戒延續至七月下旬,終於降為二級。所幸在這段期間,教育沒有停頓,各級學校學生得以「停課不停學」,改以線上遠距的方式學習。

在疫情尚未看見終點前,這樣的上課方式顯然將成為常態,影響所及,可能會剝奪不少學生的受教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二○二一年度《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中指出,對網路依賴的程度愈高,一國之內、或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將更明顯,網路使用受限的孩子將面臨更嚴重的教育不平等。

此種網路資源運用不均造成的「數位落差」,被視為是新增的全球風險。

臺灣無線網路高度普及,根據調查,家戶上網比率近九年來均維持在八成以上,即使在偏鄉也有一定水準。但是,除了電腦設備匱乏的問題外,疫情期間出現的「線上中輟」現象仍令人擔憂。

不論在都市或偏鄉,都有學生無法順利連線學習,究其主因,是來自家庭外的支持系統趨於薄弱。對許多弱勢家庭的學生而言,學校老師原先扮演輔導和協助的重要角色,這些日常的互動與情感維繫,遇上停課就容易中斷。

此時特別需要為他們開闢更多的學習機會,透過家訪或電話訪問,多方提供社會慈善福利資源。

在本期主題報導中,慈濟基金會除了募集二手電腦,也和不同團體合作,提供弱勢學子上網設備。「青年線上伴學趣」專案是和線上平臺跨界合作,媒合需要工讀機會以賺取學費的大專生,在暑假期間於線上陪伴弱勢中小學生共同學習。

花蓮慈大附中的師長也透過跨科協同教學,展現創意,力求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體會,線上教學的考驗也令他們重新思索教育的本質和功能。

科技發展的目的在於改善生活,增進全體人類的福祉,而非加深人與人間的不平等。證嚴上人曾言,科技發揮智慧,方能令慈悲普及天下。

其中還關係「數位素養」的培養,懂得如何在資訊大海中篩選所需的工具,有能力辨別資訊的真偽,以及避開網路世界的潛在危險,不為科技宰制,也是教育出現新軌跡的重要課題。

人心善良的起點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林順雄
茹素護生,是人心善良的起點,

培養善良的心,從不傷害生命做起。

海地時間八月十四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二強震,造成逾千人往生、五千多人受傷,緊接著又有颶風逼近;想到苦難人在風雨中,讓人很揪心。海地普遍的狀態就是貧苦,幾位慈濟人以志業精神長期守護當地,還有美國團隊陪伴關懷,但因為治安不平靜,每次救援都很不容易。

科技再發達,也只能在地震發生前幾秒提出預警,無法讓人有充足時間避難;還沒有回過神來,大地就開始劇烈搖晃了!天下災難偏多,人生無常,瞬間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每一天、甚至每一分秒的平安都要很感恩。事事感恩、人人感恩、時時感恩,一切於我們都有恩惠。若能心存感恩,自然煩惱減輕;心心念念都是感恩,會感覺很溫馨、很幸福、很祥和、很自在。

全球都還在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尤其海外依然嚴峻,讓人惶恐、緊繃。在這分危機意識中,人們是否已有覺醒?要提高警覺,知道疫「情」是如何來的?這個情,就是人的欲念,糊塗不明道理,貪於口欲,一張口吃進無數動物命。根據統計,製作五百個葷食便當,會殺掉三十八隻雞或一頭豬;以全球八十億人口來計算,如果人人葷食,僅是五百人的一餐飯,就要殺掉多少生靈?殺業深重,天下怎麼能沒有災難呢?

無量無數的生靈,總名即為「眾生」。天空飛的、海�奡慦滿B陸地走的那些鮮活的生命,都是眾生,被捕捉時在羅網中掙扎,被殺害時鮮血染紅大地。生而為人,沒有一定要斷送一條條生命才能維持生活。

我們感恩一切人事物,對於滋養生命的五穀雜糧,也要充滿感恩。天地之間,菜根蔬果香已能讓人飽足,何須起殘酷之心,置動物於死地?

肉食並不是健康的食物,動物身上都有細菌病毒,不去吞食,能夠避免病從口入。透過這波疫病流行,有不少醫學專家投入素食的研究,證明營養均衡的素食能促進健康、改善體質,有益無害;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不斷地推動素食的教育。

五十多年前成立慈濟的一念心,就是要拯救眾生,不只是「人生」。人與人之間相互勉勵,共同會合起來救助「人生」苦難,還要感化「人生」來庇護、愛護所有眾生。

素食能保護自己有一個很完整的愛心。不殺生、不吃肉,就是救生、放生、護生,這是人心善良的起點,是善良的總源頭。培養善良的心,要從不傷害開始做起,不傷害人、不傷害動物、不傷害天地。

不論是佛陀的教育或科學的見證,都是教人慈心不殺、愛護生靈。世間的道理是如此明顯,只是人對於口欲難以調伏,用生命吃盡了天下的生命;為了供應全球肉食,至少養了八百多億牲口;這麼大量的動物分食飲水、飼料,排碳量更影響了生態。

現代科技的發達,讓我們能吸收很多資訊,更要動員大家的力量,讓慈悲普及全球,智慧開闊在人間。智慧是造福人群,聰明是追求欲念,不擇手段去貪取;有聰明而沒有智慧,會造作愚癡的行為,破壞環境、污染空氣、傷殺生命,造成眾生共業。

將往外追求的心收回來,收攝欲念,糾正生命的方向,將內心囤積的貪瞋癡掃除盡淨,重新擁有清新潔淨的心境,這就是「大哉教育」。宣導茹素少不了你與我,啟發人人從善如流,讓這一股善念與信心成為清流淨化人心。人為萬物之靈,可以呵護人間的苦難、庇護所有的動物,茹素推素,讓空氣清新、讓大地潔淨、讓身體健康、讓心靈善良。請大家多用心!

變異病毒成主流 全球疫情反彈 慈善援助常備不懈
撰文•顏婉婷
攝影•文偉光
在持續兩個多月的疫情三級警戒下,臺灣終於稍減社區感染風險;

然而變異病毒株已於境外席捲全球,疫苗保護力有限、醫療量能崩潰,在各國輪番出現;

疫情難降溫,慈濟援助行動不鬆懈。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在去年七月間就新增八百萬人確診,謂之「失控」的話,那麼今年七月就是「失速」,染疫人數突破一千五百萬大關,而新增的病歿人數,超過二十六萬人。邁入八月,泰國、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更創歷史新高。

造成這場戰疫失速的主因,即是高傳播力、高病毒量的Delta變異病毒株。自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一年半以來,多款疫苗問世施打,疫情好不容易稍見緩和,卻又因為變種病毒崛起,讓疫情再度攀高,其中Delta病毒株迅速蔓延百餘個國家,成為主流,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全球,疫情正進入「非常危險的時期」。

即使已接種兩劑疫苗且期滿十四天以上的人,依舊會感染Delta病毒,雖不見得會轉成重症,但帶原病毒量與未打疫苗確診者一樣多,並且具有傳染力。不僅如此,年輕人感染狀況勝於長年者,但往往這群人無症狀,活動力強,帶著病毒四處趴趴走,不知不覺中把疫情傳播出去。

亞洲成為此波疫情熱區,印尼蔓延全境,菲律賓馬尼拉封城以確保醫療體系運作;馬來西亞五月第三波疫情爆發,成為東南亞人均染疫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就算實施封鎖措施,每日通報逾萬人確診,重症病房使用率幾近飽和。

不論哪個國家都一樣,在確診數急速飆升下,造成醫療床位、呼吸器和氧氣短缺,醫療量能極度吃緊,甚至瀕臨崩潰邊緣;無法入院的病患,只能在醫院門口或是家中癡癡苦等,等待著被空出的珍貴病床,或是難以奢求的一口氧氣。

防疫不鬆懈,關懷不停歇

臺灣本土疫情在七月重見曙光,社區多個傳播鏈被阻斷,七月二十七日迎來調降,全臺三級警戒降至二級,但仍保留部分較嚴謹措施,包括外出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不鬆懈。

自本土疫情爆發以來,慈濟基金會防疫紓困援助,朝四大面向進行,包括醫療防疫物資捐贈、疾疫紓困援助、疫苗接種站支援、弱勢學童安學計畫。隨著疫情緩和,醫療量能逐漸齊備,防疫物資捐贈暫告段落,轉向致力疾疫紓困、安學計畫。

進入暑期,慈濟在全臺十五個縣巿跨界合作的「弱勢學童家庭暑期營養紓困計畫」,因三級防疫警戒,安心生活箱打包作業由全臺各地職工主力,部分縣巿首長也共襄盛舉。而健康蔬果箱由當地政府協同地方小農或農會巿集等共同完成,部分縣巿因地制宜改用蔬果箱提貨券取代,讓慈善美意更有彈性,讓受助家庭有感。

此外,關懷學童「停課不停學」,慈濟推出「青年線上伴學趣」,一方面提供工讀,照顧家境清貧、失去打工機會的大專學生,另一方面線上陪伴學童不荒廢學習,降低城鄉數位學習落差。慈濟並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提供五千臺筆電分批致贈各縣市,讓偏鄉弱勢家庭學子也能有數位工具,遠距學習不中斷。

海外援助部分,印度及周邊七國援助專案已進入最後階段,製氧機、呼吸器、氧氣槽、救護車等大宗醫療設備逐步到位。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疫情升溫的國度,慈濟志工遵守政府防疫規定,展開醫療物資捐贈、紓困發放等行動,其中在馬來西亞、印尼,優先以捐贈醫療儀器予醫療院所為主,再以弱勢族群糧食紓困為輔,為搶救生命盡心力。

★疾疫紓困項目

● 疾疫紓困金發放7,374戶

● 生活物資卡發放1,320張

● 安心生活箱提供106,620箱

● 暑期學童營養計畫推動至15縣市

● 安心祝福包等物資共提供154萬8,133件

(2021.08.15統計)

【疾疫紓困過難關 生活就學不耽擱】專線申請電話:

0800-787-080(0800-親幫親鄰幫鄰)

疫苗接種站

● 場地支援:有24處靜思堂、會所做好準備,目前已使用21處

● 人力支援:志工擔任外場服務

我家小孩不麻煩
撰文•李秋月(慈濟教師聯誼會
插畫•鍾庭嘉
問:我的孩子和老師合不來,不知道是孩子不得人疼,還是老師沒有做到平等心?要怎麼溝通,才不會讓老師覺得我們是麻煩人物?

答:親師生溝通的確是個學問,也是一門藝術。三方若溝通良好,受惠的是孩子;但若處理不好,則會讓事情雪上加霜,孩子和家長心中都會有陰影。善用幾個方法或許可以讓事情有轉機。

先理性觀察:

可以用紙筆寫下您對老師的觀察,例如:有些事老師是針對小寶個人嗎?對小寶的態度是否跟以前一樣?如果自己是老師,會如何處理小寶的問題?孩子有沒有因為老師的態度而有拒學現象?

一個老師要照顧那麼多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立場與處理事情的方式,難免會和家長不同,以上問題可以幫助家長理性釐清,以免讓孩子當夾心餅乾,進而抗拒上學,就得不償失了。

打造鐵三角:

親師生可以建立鐵三角關係;若溝通不良,鐵三角就會崩壞,孩子的學習會陷入窘境、老師的班級經營也無計可施;所以千萬記得親師生是夥伴關係,不是諜對諜關係,家長要先釋出善意,可以跟老師約個時間談小寶特殊的需求或特質,例如對花生過敏,請老師不要因為他不吃花生而說他偏食;孩子有自閉現象,無法跟同學互動、口語溝通較弱……當我們先釋出善意時,老師都會接受且特別注意孩子的需求,甚至會安排有愛心、耐心的同學一起協助幫忙。

請不要還沒弄清楚狀況就打1999專線,這會把老師的教學熱忱抹殺掉,老師只好用冷處理來對待孩子,對鐵三角關係一點好處都沒有。

善用紙筆溝通:

當我們處在生氣、失望中,要口說好話很難;可以換個方式,用紙筆溝通:先「具體」讚美老師的辛苦、舉老師對小寶很好的實際例子、寫出家長們對老師好的評語等等,這些愛語一定會讓老師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被看見,老師一定會更用心對待每個孩子,當然也包含小寶。

當溝通的橋梁無障礙時,再慢慢提出:我們家小寶是否有什麼該改進的地方,我們都很願意一起幫助小寶成長,請老師不吝指出……一個老師被愛包圍時,一定會更樂意為全班付出,這才是真正的三贏。

家長、老師都該換位為對方著想,老師可以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與期望,讓每個孩子得到適當的對待;家長也該了解老師的教育理念與班級經營策略,並隨時調整心態,學會最佳的溝通方法,也要教導孩子如何和意見不同的權威人士相處,因為總有一天,孩子可能要跟一個不喜歡他的上司共事。三方建立共識、信任與做法,溝通無障礙,才是我們樂見的教室氛圍!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58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