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美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7%,創39年來新高,而且升升不息。現在還要堅持這通膨只是「過渡性」,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就連創造出「過渡性」一詞的聯準會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看法已事敗身退,於是「持久性」通膨已經成為當前的主流論點。
去年通膨飆高,主要是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攪亂原物料與零組件生產與運輸,導致供應鏈緊張,使總供給不足,加上財政與貨幣政策大舉擴張,帶動總需求轉強,造成供需失衡;疫情也導致勞工供給短缺,帶動工資持續升高。廠商將新增的原物料與工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負擔,通膨因而勁揚;另外2020年經濟疲軟,物價下跌,使比較基期偏低,也使2021年的通膨數據益發醒目。一旦形成「工資─物價」循環上升的危局,預期未來幾個月通膨壓力將不會消退。
然而「過渡派」雖居下風,但迄未棄械投降,因為2022年的大環境與2021年恰恰相反。首先是2021年的通膨基期已經大幅墊高,2022年的通膨年升率很難更上層樓。其次,2022年政府支出縮小,勞工與中產家庭累積的超額儲蓄可能於今年初耗盡;一些退出職場的勞工將因儲蓄縮水及疫情降溫而重返職場,使勞動供給增加,工資升勢減緩;聯準會(Fed)寬鬆政策退場,利率升高,企業投資環境難以改善,都將抑制需求。加上升息帶動美元升值,及外國需求趨軟,尤其是中國大陸成長減緩,皆能降低2022年的通膨壓力。
通膨要從「過渡性」轉變為「持久性」,必要條件之一是供需環境發生結構性改變;而就在兩派爭議未息之際,至少有兩項因素正默默地持續改變供需環境,為通膨升高催生出結構性的條件,可稱之為「疫情通膨(Covid-flation)」及「氣候通膨(Climate-flation)」。
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瓶頸,導致供給能力受損;一旦疫情緩解,供應鏈漸趨正常,產品供給當然可望回升。然而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去全球化」的聲浪就已經抬頭,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促使多國紛紛「向內看」,催化「去全球化」勢頭。基於「全球化」是20多年來通膨偏低的主因之一,如今勢頭逆轉,通膨也將易升難降。此可稱之為「斷鏈通膨」。
疫情的第二項結構性影響,在於勞動市場。疫情難解不僅改變了勞工的就業方式,也削弱工作意願。工作環境變數增加,同時感慨生命無常,乾脆提前退休,尤其是55-65歲、經濟條件較佳的「嬰兒潮後期」世代。這批勞工一去不回,結果就是勞動參與率始終偏低;失業率雖降到3.9%,但就業人數仍比疫情前的頂峰減少400萬人。勞動供給減少,工資與通膨同樣易升難降。此可稱之為「早退通膨」。
影響更廣、更久的,則是氣候。目前最明顯的是全球極端氣候已經從偶發性,轉為必然性熱浪、乾旱、野火、洪災、颶風、酷寒,影響農作物生長,拉高糧食價格。此為「糧食通膨」。其次,為對抗地球暖化,發展綠能浪潮莫之能禦,油、氣產業既擔憂未來需求劇減,大量減少探勘與生產投資,但油、氣需求仍溫和增加,使能源「供給頂峰」比「需求頂峰」更早來臨,各大機構普遍預測今年油價將衝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基於再生能源又緩不濟急,高油、氣價格將持續拉高物價。此為「能源通膨」。
再者,各國為追求綠能目標,不僅使銅、鋁等綠色金屬需求持續增加,而且綠色政治更將使所有原料的供給都減少,結果便是原料商品價格全面上漲。此為「綠色通膨」。
基於上述各項因素,未來通膨逐漸從循環性轉變為結構性的風險正在提高。年升7%固然是「過渡性」,但長期間年升3-4%將成為常態,利率也將升到遠超過目前預期的高度。不僅美國,全球都如此,台灣當然難例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