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實務調查」強調由真實案例改編,除了被害人遺體改用假人替代,一切還原案發現場……
重頭戲前的準備
去年夏天,我前往美國康州李昌鈺鑑識科學研究中心,參加為期兩周的營隊活動,也替自己即將遠征英國鑑識科學的計畫做準備。
研究中心內,除了展示與鑑識科學相關的資訊外,還收藏了李博士經手過的重大案件文獻--每一樁都是足以稱為世紀懸案的棘手難題,然而到了他手中,卻都迎刃而解,化作門口一整面用不同語言寫成的感謝狀。
參觀完中心,課程隨即展開,講師先列舉了幾個經典案例,再一一分析其中癥結及突破點,台下的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佩服起鑑識人員們的細緻觀察力。
他們的「觀察」究竟有多細緻?這可以從之後的指紋採證課中得到驗證。講師仔細說明各個指紋不同特徵後,讓我們練習製作自己的指紋卡,並從幾十個不同指紋中找到相符特徵……坦白說,光是那幾個指紋就令我眼花撩亂,真不敢想像鑑識員要從幾百萬人的指紋中篩選緝凶。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動是血跡分析,意即藉由血液噴濺的方向還原案發經過。我們被要求嘗試用不同方法噴灑血液,再觀察其物理特色和犯罪現場中扮演的角色。雖然我的手腳不如美國影集《Dexter》主角那般俐落,但這猩紅世界著實教人著迷。
不過,說到底,這一切活動都只是重頭戲「犯罪現場實務調查」的前置工作而已。
「犯罪現場實務調查」強調由真實案例改編,除了被害人遺體改用假人替代,一切還原案發現場。而交付給我們這群菜鳥的任務,就是採集所有可能的證據,推斷出案發經過。
菜鳥調查員登場
我並不是《CSI犯罪現場》影集的死忠粉絲,但如今機會上門,自然熱血沸騰。只是,菜鳥終究是菜鳥,在這擺放著兩具屍體的嚴肅場合,我們仍不時為某人的紫外線燈找到了殘留的血跡,或是在一個隱密的地方發現了彈殼,大聲歡呼起來。
那時天真的我們,沒有想到案子會如此棘手。隨著時間,問題一一浮現:找到的彈殼與彈著點(彈頭命中的目標點)數量不符、血液噴濺軌跡和傷口型態不符、死亡時序出現了矛盾……每當我們自以為調查有了重大突破,興奮地找指導員Max討論時,他便會露出招牌的曖昧笑容,淡淡地說:「你們覺得真相是這樣那就是這樣囉。」
在犯罪現場,最清楚案發經過的人已經無法開口了,可是,有心也好,無意也罷,他仍留下了大量的訊息,傾訴他生命消逝的祕密。應該為死者發聲的我們,如今只是無助地請求別人協助,難怪Max忍不住嘲諷我們這群不爭氣的調查員。
儘管他一次又一次澆熄我們心中希望的火苗,卻也同時燃起我們鍥而不捨的追查鬥志。縱使在整個調查過程,始終無法得到一個完美的解釋,我們多少也從混沌碎片中勾勒出了點什麼。
當站在台上,向講師們說明自己的最終推論時,我心中忐忑不安,深怕漏了任何一條線索。跟著恍然發現,在這個傳播媒體能帶頭緝凶、人人都是偵探的時代,正義這種存在千萬種解釋於千萬人心中的模糊詞彙,在被伸張之前,其實需要更多謹慎。
以李昌鈺鑑證科學營為前哨戰,我又向遠征英國鑑識科學的計畫靠近了一點點。
「2017 CSI 李昌鈺鑑證科學營」將於7/17出發,特於5/7(日)下午2點於聯合報汐止總社舉辦鑑證科學體驗分享會,活動包括指紋採集及偵探遊戲體驗,欲報名分享會或了解旅程,請洽02-86925588分機3581、3543,手機0989-689609、0953-385495,或瀏覽有行旅官網utravel.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