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MSCI公司宣布,自明年六月起將中國大陸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現階段將納入二二二檔大型A股,占該指數權重○.七三%。此一宣布對台灣股市有何影響?由於許多外資法人投資新興股票市場之績效標竿為MSCI指數,因此當大陸A股納入其中,外資法人必須將A股納入投資組合,否則一旦A股大漲則其績效將比MSCI指數差。
上述宣布要到明年六月才會生效,目前對台股的影響還不會太明顯。而且有評論認為大陸A股從部分納入到全部納入,根據台灣與南韓的經驗,需要七到十年時間,因此對台股的立即影響不大;況且台股和陸股性質存在差異,外資投資台股,主要著眼於科技產業競爭力。
然而上述的觀點只是著眼於現在的影響,但是隨著大陸股市的逐漸開放,我認為對台灣的影響會加大,而且大陸股市規模大,其實不用全部股票列入,其對新興市場股市(包括台灣)的影響,不可小覷。同時,近年來大陸電子產業在國家政策、資金的扶持下,紅色供應鏈崛起,其對台灣電子業的影響甚大。另外,大陸新經濟模式的啟動,例如:深圳創造中國的矽谷,深圳交易所被稱為中國的那斯達克,其未來吸引外資法人也是相當明顯。
雖然目前外資要進入大陸股市只能透過申請合格外國投資機構資格(QFII),或透過滬港通、深港通,由香港股市買賣上海、深圳股票,但隨著大陸股市的陸續開放,大陸A股在MSCI新興指數的權重將增加,外資投入會明顯加大,勢必會影響台灣股市。
要降低此一事件之未來衝擊,最直接的作法是強化台灣股市的競爭力,然而從股市成交值而言,台灣股市的確出現問題。股市成交值反映市場的流動性,代表投資人參與交易的意願,某種程度反射上市櫃公司的品質;同時,高的成交值通常帶來較高的公司價值估計,進一步吸引有競爭力的公司來掛牌。
以成交值周轉率分析,對照南韓股市來看,二○○七年台股是韓股的八成,去年只有一半。近十年台股成交值有明顯下跌的傾向,可見不只有稅制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台股欠缺一些具有成長主流產業!
解決的方式最根本的是政策扶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並且給予在台灣投資符合一定標準的企業租稅優惠,才能帶動所得乘數效果,並進而吸引好公司在台灣掛牌,解決台股的成交值周轉率下降的問題。
接著是提升買方投資意願,建議放寬相關法規,放大資產管理範圍,例如:同意證券商發行私募基金與放寬投資內容;而且完成勞工退休金條例修正,使勞工自選投資具法源依據,並在妥善管理下,引導資金進入財富管理,也為台股帶來活水。
再者,有建議放寬財團法人投資股市的限制,但此建議要留意多數財團法人並沒有專業投資的人才,且財團法人財務也必須透明,這些限制要能解決方能吸引資金投資股市。
最後是交易成本合理化。當初是為了財政健全方案,才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到四十五%、股利所得可扣抵稅額減半,現在財政狀況有恢復,我們建議最高稅率回到四十%,並考量內外資稅率的公平性而降低股利所得的稅率。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