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民進黨不換腦袋,不可能喚回民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1/28 第43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外來和尚」有兩種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換腦袋,不可能喚回民心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G20到G2
民意論壇 「以核養綠」給了政府下台階
這樣的公投 撕裂社會無建設性
沈呂巡/東奧正名,只見無擔當的政府
去梯言/韓國瑜,下一步
選票的聲音:賣台汙名 不敵拚經濟
蔡總統的二選一考題:改變或雙辭
段宜康罵得好 但周處除三害…
廠衛逼民反 崇禎們還在睡?
做不好就下台:宜蘭的民主價值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外來和尚」有兩種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有國內媒體引述外媒報導,或根據海外人士的投書分析,稱這次台灣選舉,「北京是最大贏家」,並影射韓國瑜等人因親中而當選。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老百姓以選票反映出壓倒性民意,卻被老外曲解為「心中有北京」,多數選民對這種解讀應該會覺得莫名其妙。

老實說,外來和尚不見得比較會念經。選前,不是才有外國學者專程來台,指控「騙子」柯文哲幫助中國活摘器官嗎?其後,也有美國官方人物扮演川普政府的傳聲筒,指稱「外來勢力欲影響台灣輿情」,渾然忘卻自己的「外來」身分。

有些外國和尚對台灣的認識粗淺,把這次選舉解讀為國民黨的勝利,並未深切了解人民「討厭民進黨」的心。也有外國人立足於其本國利益,用中國因素來解讀選舉。事實上,在美中對峙下,華府當然不容兩岸和平破壞美國在台的戰略控制,所以必然挺民進黨反中。這種美國利益本位思維,台灣縱然抱其大腿,有何可慶?網友倒也看穿這點,譏諷「把台灣人民抹紅」的老外,是否民進黨「側翼」?

當然,外國和尚並非天下烏鴉一般黑。國人熟知的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指華府「走過頭」,川普的台灣政策比中美貿易戰更令人擔心。又如專業性的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次選舉,認為是務實選民不滿蔡英文施政,警示執政黨應懸崖勒馬。這些評論,寧非更接近客觀現實?

台灣選民要有自信,切記外來和尚有兩種!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不換腦袋,不可能喚回民心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大敗之後,民進黨如同頭上挨了一記重擊,遲遲無法清醒過來。蔡英文第一時間辭了黨主席,卻慰留閣揆賴清德及府秘書長陳菊,彷彿這個「鐵三角」政團還能持續贏得人民信任。更可議的是,「以核養綠」公投過關,《電業法》即將改寫;行政院發言人卻稱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對公投的民意置之不理。對於這次選舉與公投所傳達的民意,民進黨政府似乎完全短路,接收不到準確訊息。

蔡總統強留賴揆和陳菊,顯示了三個問題:一是她囊中已空,無法開拓新的用人格局;二是她因應挫折的彈性係數很低,施政撞牆期其實已出現了相當時日,但她一味固執己見,不惜拖累整個民進黨;三是她將保持自己二○二○競選連任視為第一目標,所以在布局上充滿私心,無意調整。這樣的心態若不改變,民進黨遭民意唾棄的困境,將很難找到重新出發的機會。

民進黨政府這種硬拗的作法,直到選後三天,外界方才看到些微變化的跡象。例如,蔡總統終於打電話向六都市長當選人致意,顯示她方從選舉的挫敗中稍稍回神,重新想起自己身為國家元首許久未曾扮演的超藍綠統合角色。再如,賴清德接受慰留後,除說出「相忍為國」之類的陳腔濫調外,也特別修正了稍早行政院發言人Kolas對公投結果置之不理的談話,宣示他將「正面看待公投」,一定會依《公投法》卅條的規定完成後續工作。不論此舉是否緩兵之計,至少賴揆已意識到Kolas原先的發言不僅踰越了行政尺度,也藐視了公投背後凝聚的民意,必須公開聲明並予修正。

民進黨的問題是,自從二○一六年大選勝利後,它已經被自己滿手滿腦的權力欲望沖昏了頭,從而忘記了自己和人民的關係,也忘了自己有過的民主承諾。也因此,全黨縱容蔡英文政府濫權踰法,為所欲為。包括促轉會淪為東廠、中選會和黨產會變成鷹犬,大法官變成政治跟班,民進黨舉黨上下都沒有人發出不同的聲音,批評這些作法脫離了民主政治的正軌。民進黨本屆擁有史上最多席次的過半立委,卻甘於在國會充當橡皮圖章,自我矮化為行政院立法局,充當落井下石的幫凶。這樣的民進黨,已無法把自己從蔡政府失德失政的羅網中切割開來。

以這次的附帶公投為例,原先朝野兩黨都評估十項公投全都不會過關;誰料,最後竟過了七個。原因就在,民眾的憤怒太過強烈了,大家除了要用選票翻盤教訓民進黨,更要用公投的「直接民意」改變政府既有決策。其中,包括反空汙、反深澳、以核養綠三項公投,都是衝著蔡英文錯誤的能源政策而來,三個案子全都過關,行政院真能裝作視而不見嗎?更何況,民進黨長期以來將公投捧為民意的「最高形式」,不斷修法降低公投門檻要打破「鳥籠公投」;而今,這些公投案好不容易過關,行政院竟僅憑一名發言人就想要抹殺其效力。如果民進黨政府真敢這樣做,大膽踐踏自己催生了數十年的「直接民主」,那麼,民進黨可以改名為「民退黨」了。

這次選舉,從高雄傳來極清晰的呼喊是:「人民要的是經濟」;但在台北,蔡英文卻一再重複回答:「改革的決心不會變」。這樣毫不對應的對話,完全是「雞同鴨講」,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政府的自我催眠,也是一個無法感應民眾痛苦的執政黨的神經硬化症。民進黨如果不轉換腦袋,無法知道自己如何失去了人民;蔡英文如果眼中只有自己的權力與其「鐵三角」政團,沒有任何作為能贏回民心。這次公投結果其實就是一個清楚的指標,它為蔡政府的錯誤政策指出了一個合理的出口;除非民進黨眼盲又心盲,才會看不到出路在哪。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G20到G2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20國集團(G20)峰會月底在阿根廷登場,G20一向呼籲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但倫敦金融時報(FT)取得的峰會公報草案卻未見「反保護主義」措辭,改採比往年更加和緩的語調。無論峰會公報最終文字表述為何,此等現象多少折射了美中之間暗中的角力,對照前不久舉行的APEC峰會,也罕見地沒有共同宣言的異常現象,加上美中官員在WTO會議上爆發口角衝突,更明顯地反映了當前美中關係非比尋常的微妙與複雜。

其實,此一現象並非無脈理可尋。回顧十年前G20峰會成立的背景,已可預見到美中兩強勢將在不同的場域進行各種形式的博弈。2008年的9月15日,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突然宣布破產,引爆了世紀金融海嘯。當時的G7束手無策,可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已位居全球第三的中國又一再婉拒加入G7,於是才不著痕跡地把一個由20國財長組成的「財20」升格為G20峰會,三個月後正式運作。從一開始,G20的權力結構或話語權,就掌握在原本G7中的老大美國及2010年即成為全球老二的中國手中。

這種「形為G20,實為G2」的本質,很快就被著名的戰略家布里辛斯基點出。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上台未久,布里辛斯基就提出了「G2」概念,可惜並未受到各方重視,反而被有意無意地漠視。美國似乎完全未做好中國已是老二並將與老大進行博弈的心理準備;中國也一再抗拒與排斥「G2」概念,認為是一種「捧殺」中國的設計。其實,「G2」概念無非就是一種客觀的全球兩強之間博弈關係的描述。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2013年上任後向美國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本質上即為一種「G2」概念,只是歐巴馬八年任內始終未正面回應中國此一善意訴求,換來的反而是一招強過一招、所謂「重返亞太」及「亞太再平衡」的遏華戰略。

2017年1月,歐巴馬下台,川普上任。川普2017年年底及2018年年初,分別在兩個報告中點名了中國及俄羅斯為「修正主義強權」(意為要修正一貫以來由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秩序),並指出對美國安全的最大威脅已非恐怖主義及恐怖組織,而是來自於修正主義強權對美國的挑戰。也因此川普針對中國的言行,都採取了遠比歐巴馬任內更強硬的遏華戰略。類似在APEC峰會及WTO會議中雙方的過招應屬「文場」,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會看到「武場」。

武場將會出現什麼場景?連另一位著名的戰略家、曾經力促美中化敵為友及最終正式建交的季辛吉,也開始憂心美中關係。日前,他在新加坡舉行的一項論壇,以及稍後應邀赴北京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在接受訪問時都指出,他並不認為中國與美國都有意願去啟動戰爭,因為雙方都知道會有災難性的後果,但歷史上並非所有的危機都是惡意所造成的,美中雙方都應向對方表明自己的戰略意圖。季辛吉又說,美中關係回不到川普以前的情況了,因為兩國的變化都很快,尤其是中國。關鍵是要努力去找出共存之道,去發展出一種新的範式,他並呼籲雙方,絕不能讓對抗持續升級。

要避免武場,就得設法讓矛盾能在文場中獲得緩解,也因此G20峰會時的川習會備受關注。從一開始,兩國領導人會不會相會、兩人會晤時雙方與會者還有誰、將談什麼主題、是否舉行聯合記者會,乃至發表一個共同聲明或文件?都成為各方焦點。

十年前技巧式地掩護中國進入G20,十年來確實如季辛吉的感慨,美中的變化都很快,尤其是中國,這意味著原本G20內的權力板塊必然有所鬆動或位移,在G20會程中的川習會折射出來的就是新權力板塊的浮現。甫去世的布里辛斯基如地下有知,目睹G20中「G2」終於浮出,想必相當自豪十年前的遠見,只不知他看這樣的「G2」,會不會也有著像季辛吉一般的憂慮。

   
民意論壇
「以核養綠」給了政府下台階
李敏/以核養綠公投共同發起人(新/聯合報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以核養綠」公投獲得民眾認同,得票跨過公投門檻,同意票近五百九十萬票,占全部選舉人數近三成,是四百萬不同意票的一點四七倍。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將在公投結果公告第三日起失效。

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擁核方的勝利,不如說是全國近三成的選民不信任政府的能源政策,不計代價的非核家園不是全民共識,民眾期待的是政府放棄意識形態,務實的規畫能源政策。

最近半年政府的能源政策已經到了荒腔走板的地步,海上風電的躉售價格遠遠超過國際行情;先是堅持興建深澳燃煤電廠,後因新北市的選情告急,可以在一夕間宣布放棄。同樣的,為了台中選情,在未做詳細評估前,即宣布台中火力四部機組提前停止運轉;這些電力缺口都由燃氣發電來填補,又無法交代天然氣接收站興建的問題,會破壞千年藻礁的觀塘第三接收站的環評,在大幅縮小規模後,強行過關,後續的第四與第五接收站還不知道會遭遇什麼樣的抗爭。

「以核養綠」公投案的通過,政府有個下台階,順勢重新評估能源政策,期待政府應該立刻停止將核燃料運到國外;規畫核四廠解封存與進行燃料裝填,往商轉邁進;評估現有核電廠執照更新的可能性。將核能發電納入中長程的能源規畫,為國家社會省下上兆元的支出,用於綠能發展;持續使用核能可以確保電力的不虞匱乏與電價穩定,也可以降低空氣汙染。

行政院發言人第一時間對公投結果的回應,卻是罔顧近六百萬人民的期待,蠻橫表示「核一、核二、核三延役及核四商轉已來不及,二○二五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理由是「核一與核二廠除役在即,已來不及申請;核三廠則是要在一○八年前提出申請,但申請的作業評估時間要四到五年,時間上已來不及。」她不知道核一廠研議報告已完成審查,核二研議報告已完成,台電隨時可以送出。核電廠延役提出申請的時間屬事務性的條款,規定在核電廠的執照審查辦法中,變更不需要立法程序,只要主管機關改變即可。她又說,「台電在今年評估,核四商轉需要六到七年」,所以無法在二○二五年前運轉,我認為這是台電管理階層揣摩上意的結果,一旦政府變更政策,會有更務實的數據。

「以核養綠」概念的推動,廢除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只是第一步,如果政府蓄意忽略公投結果,我們會繼續推出其他公投案,於二○二○年總統與立委選舉中公投,六百萬張選票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公投會耗費大量經費,也會造成社會的撕裂。我們不願意,但是為了貫徹六百萬人的期待,我們有責任這麼做。

   
這樣的公投 撕裂社會無建設性
陳佩瑜/研究生(台北市)/聯合報

公投本身就是件荒謬的事。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什麼壞事都沒做,就被判處死刑,這是公投決定的。投票的人可能根本不認識他,也搞不清楚他被指控了什麼,就被迫要做決定。蘇格拉底拒絕上訴,也不願接受逃獄的建議,希望以他的犧牲,喚起雅典公民的覺醒。

都是投票人的錯?他們都是壞人嗎?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公投本身的謬誤?人民哪有專業能力去判斷那些錯綜複雜的問題?

公投只是政客用來撕裂族群的伎倆,或是替他們背書而已。若結果符合執政者想法,他們就說:你看,我們順應民意;若結果不符合執政者想法,就說:過了也沒用,法律早就規定如何如何了。

公投選擇跟政黨取向綁在一起,也令我憤怒。為什麼綠的就一定是哪些公投號要投,哪些公投號不投;藍的又完全相反?網路流傳兩份完全相反的「解釋」,兩邊都極盡偏頗、扭曲原意,目的只是在說服閱讀者支持自己。

誰認真看過一條公投長達一、二千字的選舉公報,根據每一條內容獨立思考?而不是看誰提案決定同意或不同意?誰知道同意不同意的背後,有多少現實執行的層面和你所不知道的影響?

我針對不熟的議題上網做了功課,再和好友經過幾個晚上的辯證、討論,才釐清了好多想法。試問多少人會這樣做?一般的歐巴桑、歐吉桑到底要如何才能了解這些公投問題?

若不是因為公投,我從來沒有想要了解家人對性平議題的看法。當我說「我有很多同志朋友,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喔」時,父母露出驚訝的表情,我就知道他們對這個世界多麼的不熟悉。他們都是固執的人,但兩人的決定並不相同,各自有(我認為)奇怪的理由,我都尊重。

兄長是願意思考的人,只是對政治沒興趣,甚至不知道公投有法律效力。我幫他上了堂公民課,很多內容是他在求學階段,台灣還沒發生的事。然後我問他有沒有同志朋友,他說一個都沒有。所以他對同志的處境和訴求就是想像。講解完,他也有一、兩條公投的看法與我不同,我也尊重。

所以社會大眾為什麼要去思考一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也不關心的事情?而當他們(不知如何)做出了與你不同的決定後,還要被你羞辱?

請政府不要把不想面對的爛攤子丟給人民公投決定,撕裂社會。台灣社會可不可以不要再永無止境的兩元對立。明明只要不談政治,大家都是很好的人。

   
沈呂巡/東奧正名,只見無擔當的政府
沈呂巡/聯合報

東奧公投案沒過,最鬆一口氣的,恐怕還是政府,因為依照公投法,若通過則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案內容之必要處置」。但行政院事前即表示,到時只能「轉知」中華奧會,把自身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奧運原就不能免於政治影響。英國至近年仍有辯論應以「大不列顛」或「聯合王國」名稱參與奧運,因為前者理論上不包括英國領土的北愛爾蘭,最後開放北愛選手自由選擇加入英國隊或愛爾蘭共和國(即南愛)隊。蘇格蘭獨立公投前,國際奧會即聲稱,一旦公投通過將歡迎蘇格蘭單獨組隊。但馬其頓的奧會,卻因該國在聯合國名稱,被冠以他們也不喜歡的「前南斯拉夫之馬其頓共和國」。科威特奧會近年兩度遭停權,選手只能在國際奧會旗下個別與賽,也只因該國立法准許政府干涉運動團體的選舉。

我們東奧公投還沒開始,已遭國際奧會三次嚴詞警告,明說不准(not to approve,not一字下還打線強調 )「中華台北奧會名稱的任何改變」,並威脅動用憲章廿七.九條(停權或撤銷承認)。

但由來函看來,國際奧會似還堅守與我奧會於一九八一年所簽的洛桑協議。雖然我們對名稱和旗歌都不滿意,但它至少保障了我們奧會的地位及權利。這在今天就不容易,因為一九九六年國際奧會修改了憲章,只接受為國際社會承認為獨立國家的奧會,所以很多領地的奧會一再申請都碰壁,如澳門以「中國澳門」的名義,中共替它背書也未通過。

我們當年也是千難萬難,自大陸在一九七九年申請入會後,國際奧會經三次異地會議才定案,除中華台北的名稱外,旗歌要我們用「與現用不同者」。我們隨在洛桑法院狀訴國際奧會,以奧會憲章本規定會員有權使用該國國旗國歌。國際奧會因之修改憲章與我方和解,將憲章提及國旗國歌處改為「國家奧會之旗、徽與歌」,並須經國際奧會核可。只是一般國家可以國旗國歌作為會旗會歌,我們另須設計,這才有了洛桑協議。

這裡我們真要對體壇前輩及當年的外交人員致敬,在那麼艱難複雜的狀況下,甚至敢狀告國際奧會,而居然走出一條路來。但即令是不平等條約,也絕非不能「提議」修改。對於這種高壓手法,我們似從未有嚴正的表示,即使不爭實質,但要爭尊嚴。實質上,中華奧會當然不應冒著被「澳門化」的危險、我運動員喪失組隊出賽的可能,去發動一個已被公開拒絕的申請。而這麼大的事情,政府怎可全推給中華奧會?國民體育法中,中華奧會不是還有「中央主管機關」嗎?

贊成此項公投的人,恐未必皆以統獨為心,或如許多國人,是在乎我在國際賽事中的尊嚴待遇,則我們另有爭取空間。如洛桑協議未提及觀眾席上可否使用國旗,二○一二倫敦奧運中,我們就成功交涉首開紀錄,曾有維安人員以某僑胞所攜國旗太大擋到後排,一把搶去沒收。我與同仁適在現場,立刻交涉交還及英方道歉。二○一五世界警消運動大會在華府舉行,亦屬奧會系統,我們交涉更進一步,除觀眾席外,代表團進場時可另自持國旗,屆時團員人手一國旗。但二○一六巴西奧運,又退到連觀眾席上穿國旗裝都被制止,蔡政府亦未抗議力爭。

故若真有心改善國際待遇,不用公投,照樣能做,有了公投,政府卻躲在中華奧會後面一無作為,僅知操弄統獨,坐視爭議,豈是台灣人民之福。(作者曾任駐英、駐美代表)

   
去梯言/韓國瑜,下一步
公孫策/聯合報

韓國瑜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很多人問,他為什麼能掀起韓流狂潮?是蔡英文的施政失人心,猶如乾柴已經堆在那裡,韓國瑜只是點燃了烈火。話是沒錯,可是,那麼多候選人都想要點火,其他人怎麼燃不起火來?答案是,韓國瑜的演講有著「勢度韻味」。

這四個字是曾國藩說的:「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相信多數人都能同意韓國瑜有氣勢、格局和趣味,然而曾國藩說的是文章,寫文章跟行政是兩回事,現在大家等著看的是,韓國瑜怎麼實現「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

在選舉過程當中,韓國瑜曾經訴求群眾「我們一起演一場大鬧天宮好不好?」也就是他自比孫悟空,而這個比喻還滿像的。如今,大鬧天宮已經完成了,孫悟空的下一個任務應該是幫助唐三藏西天取經:高雄市民是頭家(唐三藏),韓國瑜要幫市民成功取經(全台首富)。

韓國瑜有沒有孫悟空的本事?在取經之前,孫悟空用「吹毛化身」打敗了混世魔王,那是跟須菩提祖師學的;他有火眼金睛能看見妖精本像,那是在太上老君爐子裡煉出來的;觀世音菩薩更派了六丁六甲等神將隨行保護——這些都滿切合:網路上數以萬計的韓粉等於是他的化身,隨時隨處跳出來迎敵;他能夠指出高雄各種問題是火眼金睛;他更有義勇軍明裡暗裡保護。

可是,取經路上卻有太多孫悟空應付不了的妖精,除了動物昆蟲幻化的之外,還有大仙大佛的坐騎、守爐童子、異母兄弟,甚至長相動作言行都跟他一樣的山寨孫悟空,著實讓取經團隊吃足了苦頭。而孫悟空自己拿妖精沒辦法時,他另有一個本事:去找到能解決問題的人—最好的例子是找到老母雞來降服蜈蚣精。雖然也有連四海龍王一齊噴水也澆不熄的三昧真火,但最終還是能請出觀世音來收服紅孩兒。

話說回來,高雄市要從又老又窮變成全台首富,肯定不是韓國瑜一個人做得到,他得有本事去找到能幫忙解決問題的人,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很多。

這才是大家現在睜大眼睛看的,看韓國瑜「找誰陪他取經」。同時,這種人未必一定進入市府團隊,市府團隊好比豬八戒、沙悟淨、白馬,這麼比喻完全沒有調侃意思,而是指市府團隊是負責「挑擔、牽馬、交通」等工作,韓國瑜必須另外找到各種解決問題的專才幫他忙。

   
選票的聲音:賣台汙名 不敵拚經濟
翁金山/成功大學教授(台南市)/聯合報

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九二共識影射的統一、或一邊一國的台獨論是近年來有關台灣前途的三大論點。惟投票前激烈的競選活動及投票結果都傳達了:擺脫貧窮線的低所得困境,訴求較高的生活所得。亦即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確保大眾的長期幸福與愉悅生活,才是社會大眾追求的首要目標。

換言之,現實的經濟成為顯性的論題,追求經濟不可或缺的政治成為不便明言的隱性課題。

惟台灣腹地小自然資源又缺乏,迴避政治能量加持才能奏效的「較高所得」可行性如何?成為選舉後不得不面對的嚴肅課題。舉世聞名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強權爭霸中享壽高達一千三百餘年的史實成為難得的借鏡。

相較於台灣,威尼斯腹地更狹小,資源更缺乏,但十一至十五世紀的威尼斯不僅是歐洲門戶,並且是掌控歐洲命脈的金融中心。

威尼斯的起源可上溯至西元四五二年北方的匈奴王阿提拉擊潰羅馬邊疆守軍,大批難民及羅馬權貴尋找環境隱蔽不容易被察覺的潟湖區,以捍衛生存權的艱辛歷史。旅居穆斯林統治區的威尼斯商人,西元八二八年從埃及亞歷山大港偷運城邦守護神「聖馬可」回威尼斯安葬於總督宮北側的禮拜堂,凝聚零星小島共同捍衛家園,是早年羅馬菁英樹立「以貿易立國」的思維奏效之見證。

有貿易遠見的奧塞羅二世西元九九一年競選威尼斯總督時,就不顧拜占庭帝國「不得與異教徒為友」戒律,派大使至伊斯蘭教區洽商建立貿易據點,爭取支持。八世紀時穆斯林統治區遼闊,從伊朗往西迄西班牙,地區性文化差異之大不言可喻。威尼斯及時培植適合不同語言、文化、算術與航海的專才是貿易獲利根本。及時掌握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收復耶路撒冷取得的政經特權,進而往東延伸貿易圈是威尼斯國力繼續竄起關鍵。

總督吉亞尼乘機於西元一一七七年促成互爭歐洲主導權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蘭克王巴巴羅沙,於威尼斯簽訂和平協議,剪斷隸屬拜占庭帝國長達七五六年的臍帶後,威尼斯躍升為地中海霸權。

西班牙、德國及法國等歐洲強權在教皇主導下於西元一五○八年成立的康布萊聯盟,企圖以優勢的軍隊取代威尼斯。但因軍隊無法複製貿易文化尤其是貿易人才,及穆斯林已征服東羅馬帝國的無奈下,不得不自動解散聯盟。總之,威尼斯因重視人才,善於掌握多變的國際局勢,及時與政治立場對立的穆斯林保持長期的貿易關係,國力才得以強盛並締造輝煌的文化。

反觀台灣,意識形態作祟下不僅輕忽教育蔑視人才,排除政治理念不同的幹才;針對不同政治體制區的關係,稍有不同策略,動輒以「賣台」的標籤汙名化,自我限制發展範疇的意識,焉能發展經濟擺脫低薪的窘境。畢竟經濟上的貿易或政治上的合縱連橫,都離不開「與理念不同或敵對者對話溝通」為開始的文明演進法則。

   
蔡總統的二選一考題:改變或雙辭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四年前,國民黨在地方選舉大敗,六都僅剩新北,筆者撰〈總統主席雙辭,放手是最勇敢承擔〉一文,呼籲馬總統為了台灣,應勇敢辭去總統與黨主席一職,亦於文中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供馬總統參考。

當時的情勢是,「站在馬對邊,就是站對邊」,不論對馬總統如何不公道,馬總統/馬主席在選後繼續留任,已不可能再有任何政治影響力,何不直接雙辭,並且要求副總統也辭職,讓總統重新改選。

對政治人物,這是很殘酷的建議,對於馬總統最後僅辭去黨主席,筆者並不意外;但以後見之明來看,馬總統若早一年半辭去總統,他的公道,也會早一年半回來。

十一月廿四日,蔡總統所面臨的困境,相較馬總統四年前,過之而無不及: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敗得比當年的國民黨更慘;十案公投,更是直接打臉蔡政府的施政方向。顯見蔡總統的路線已被人民否定,已失執政正當性。

蔡總統雖在選舉當晚公開表示辭去黨主席,但又說:「一場選舉的成敗,不能讓我們停下腳步,自怨自艾。」此話讓人疑惑,期中選舉和公投的意義,就是以最新民意,對執政者路線表態,既然民意已表達完全不同意蔡政府的施政,蔡總統有什麼理由不停下腳步?

蔡總統與民進黨應該理解,廿四日的選舉加公投,在民意強烈否定執政兩年半的表現後,執政的正當性幾乎蕩然無存。當然在憲政體制上,蔡總統依然有權任命行政院長,民進黨依然擁有國會多數席次,但這又如何呢?馬總統最後一年半的任期,不也是如此嗎?

政府推動政策,除體制上的權力外,獲得人民肯定的「政治能量」更是關鍵,而這卻是現在的民進黨所缺乏的,未來民進黨再想要強推任何政策,若無民意支持也將是寸步難行。

因此,為了國家順利運作的考慮,筆者把四年前給馬總統的建議,也提供給蔡總統參考。

如今最好的策略是,蔡總統應該「雙辭」,而不只是辭去黨主席。應和陳建仁副總統同時辭職,當二者同時缺位,就可依憲法增修條文補選。

就算這場補選結果民進黨必敗,但難道苟延殘喘到二○二○,民進黨就有勝算可言?更重要的是,既然這次選舉,選民已經否定了蔡英文路線,再綁一年半也毫無意義,只會讓台灣繼續沉淪、讓人民受苦蒙難。

蔡總統雖於廿六日在臉書上表示願意承擔所有敗選責任,表示「真正需要改變的人是我自己」,然這又讓筆者疑惑,或許蔡總統作為「個人」身分可以隨時改變心態、作為。但身為「總統」如今剩下十三個月的執政生涯,真的有時間、有力量能及時改變現狀:改變兩岸政策、能源政策、解決行政權濫權的問題嗎?

如果不可能、做不到,就請蔡總統雙辭,適時放手,才是最勇敢的承擔。雖然您執政成就不算亮眼,但是主動請辭,以中華民國為重,為政績負責的態度,或將在歷史上留下一頁。

   
段宜康罵得好 但周處除三害…
張添松/社會志工(台北市)/聯合報

昨天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質詢行政院長賴清德時,痛批賴揆各項政策背離人民,聽起來擲地有聲值得鼓掌,但卻又令人不禁想起古代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事實上,民進黨內近年來出了太多太多的周處,像段宜康、張天欽等愈來愈多,而民進黨中央卻常裝作沒看見,甚至包庇他們。其實,民進黨的施政固然要檢討,但更重要的是要先割除這些周處,否則再好的政策,民眾也不會埋單的。

   
廠衛逼民反 崇禎們還在睡?
賴福添/高中老師(苗栗市)/聯合報

以前我讀明史,總有一股窒息感,經常掩書長嘆。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為明,固然有其宗教論點,或許他本人自以為會給中國帶來光明,結果卻帶來黑暗。稱明朝為黑朝,不!或許會被誤解為黑潮,黑潮帶來漁獲,對漁民是好事。應該稱其為暗朝或闇朝,比較貼切。

朱元璋和他的子孫,搞文字獄、八股文,限制人民思想言論,用錦衣衛、東西內三廠鏟除異己,弄得國事日非。明末明思宗崇禎皇帝,生性猜忌,施政諸多失當,尤其是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明朝滅亡他當然要負相當的責任。無奈的是流寇李自成攻陷北京時,崇禎自殺,臨死前仍執迷不悟,說「朕非亡國之君,臣盡亡國之臣」,把亡國責任推得乾乾淨淨,毫無反省之心。

明朝的歷史身影似乎又重現於當今台灣。促轉會、黨產會、中選會,還有用假新聞限制言論,有人自比為東廠,而這次九合一大選,有人說用選票教訓民進黨,蔡英文傲慢地說憑什麼,呂秀蓮說韓粉是魯蛇,陳菊說韓流現象為不正常的社會,民進黨老黨員稱人背骨,選後大敗還不知反省檢討,自己都沒錯,都是別人的錯。難道不知道官逼民反的歷史教訓嗎?

崇禎皇帝「們」,該醒醒了吧!

   
做不好就下台:宜蘭的民主價值
翁煙源/藝術工作者(宜蘭市)/聯合報

此次地方選舉,宜蘭再次變天,地方議會也藍多於綠,但仔細算算,綠營加無黨籍的兩位候選人,其票數恰與勝選者相當,若再加上廢票,說起來藍無大贏,綠也似無慘敗。

宜蘭市的縣議員前四名皆為藍營,總票數過半,另兩位是無黨籍,只有一位綠營當選;但藍營推出的市長候選人卻未一舉奪回市長位置,或許是現任市長做得不差而市民給予支持連任。

選前做一半的縣長去接農委會,選後被指名下台,可見惹來不少民怨;繼之代理縣長霸權的做法,也令縣民看不慣;黨內派系拉扯不斷也被看在眼裡;勉強推出的人選,看似清廉,不與財團掛勾,但立委任內對縣內貢獻有限;選前總統十次來宜蘭拉票,以政策加碼形同買票,不少縣民反而不買帳;加上中央不少執政失策,選前即普遍不被看好。

這些在在顯現綠色執政,早就不是品質保證。換黨輪流執政,本是民主常態,否則豈不又回威權時代?民主聖地也非專屬某政黨。縣民要再好好盯著上任者的政黨作為,是否依然要走失敗政黨的步數?如果是一樣的不堪執政、一樣的黨內派系互鬥,也許後頭的大選又可來個加速的鐘擺效應,至少四年後可再次翻盤。

宜蘭此回有不少年輕人參選,初試水溫感覺有不少選民回饋。若有第三股年輕有為的力量加入,應可多少改變宜蘭的傳統政治生態,才有可能拾回宜蘭價值,更可徹底改變政治分贓,讓宜蘭步上真正的民主,找回屬於全體縣民的民主聖地尊嚴!

   
林依晨:絕對沒有人是完美的
「網友的評價但對我來說就像是吃一條魚,你一定要想辦法把有營養的地方挑出來吃進去,會傷害你且沒有營養的魚刺就不要猶豫,直接吐出來!」林依晨樂觀面對所有意見,這些給予她的評價,就像一面銅鏡般讓她不斷檢視自己的優缺點。

10歲女CEO谷歌大為驚豔 邀她長大來上班
美國矽谷最近出了一款名叫CoderMindz的AI桌遊,推出這款遊戲的是CoderBunnyz公司,這家公司最引人注意的是總裁沙梅拉,她今年只有10歲。谷歌人力資源副總裁看了這款遊戲後表示:等你大學畢業,就可以來谷歌上班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