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退回到2008 年 9 月中旬,當時美國因次級房貸危機引爆一連串金融事件,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美林公司與美國國際集團(AIG)等,接連出現嚴重的經營危機,引發了近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金融風暴,當時的美國布希政府於10 月3 日宣布一項金額高達7,000 億美元的紓困計畫,很多的輿論認為這是一項不公平的決定,因為這些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錯誤決策,許多民眾已經失去他們的身家財產,而這項紓困計畫卻決定要由全民買單。但大多數的民眾並無計可施,以民主為傲的美國人突然間發現,或許他們並不如自己想像地那麼自主、有權力影響這個巨大的金融體系。
3個月之後(2009 年1 月3 日),世界上有一小群熟悉加密貨幣的程式設計師們注意到,這個世界出現了一項驚人的發明,在那一天,中本聰根據他自己的論文,發行了第一批(50 枚)比特幣(Bitcoin)。雖然直到2013 年以後,比特幣的總值才正式超過10億美元,並以1,000 美元的匯率正式受到世人的重視,但比特幣所欲傳達的去中心化、去集權化的概念,卻在今日影響了整個加密貨幣、區塊鏈,甚至部分社經結構的發展。
智能民主,科技改革政治的序幕
今(2018)年11 月6 日,美國期中選舉,進行州長及國會議員之改選。稍後11 月24 日,國內也進行九合一選舉,除改選直轄市長、縣市長及議員等,再加上實踐直接民主的10 個公投案,今年11 月的天空可說是充滿了民主氣息。
然而,身為民主的一份子,或是在選前被倍加討好的公民個體,讀者們可曾想過從結束投票的那一剎那開始,升斗小民們幾乎就是憑手氣了,若是選上的政治人物能遵守選前承諾,還算欣慰,無論結果好壞,總是自己當初所決定的;但若是自己投下的人選在任期中未能兌現其選前支票,或是做出一些不符選民期待的決策,在目前民主實務下,除了需要冗長、高門檻、高動員成本的罷免(recall)投票以外,幾乎沒有非常方法可以有效地讓選民來直接制衡這些政治人物(註1)。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人民必須再等個四年任期結束,才能投給其他仍然可能無法有效制衡的候選人。試想若每當我們收到一張空頭支票,卻必須等四年才能懲罰開票的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交易制度能夠視為有效率嗎?當然不行,那麼為何一個缺乏直接制衡的政治制度不能被改革?
現在,基於比特幣所強調的金融自主化、去集權化、不需要以高風險的「信任」為基礎等概念,而新興的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技術,可能已經揭開了利用科技來進行政治改革的序幕-「智能民主」(smartocracy - smart democracy)。本篇將探討如何使用區塊鏈與智能合約來改善直接民主的效率,包括政治獻金、公民投票,以及指定用途稅等三個應用方向。
政治獻金契約 進行政策獎勵與懲罰
上市公司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投資人以資金來購買公司股票,在公司營運的過程中,投資人以股票的價值漲跌來獎勵與懲罰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對於執行團隊的績效,許多公司則利用期權(vesting option)和轉歸/限制期限(vesting period)等手段,來獎勵並監督重要員工的績效。
同樣的機制亦可運用於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捐獻,若能善用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合約,來實踐全民與政治人物之間的政治獻金契約,將可以透過區塊鏈上的去第三方的方式直接控管資金池,無需直接讓政治人物來控管。而且每一筆政治獻金可以依照政治人物所開的政治支票,訂定政治契約期權並加入績效條件與轉歸/限制期限等元素,依照政治支票落實程度來發放政治獻金。詳細的操作方式如下:
操作1:開通公民區塊鏈錢包
每位參與區塊鏈政治獻金的公民將擁有唯一的一個區塊鏈錢包,代表公民身分,每一個區塊鏈錢包將經過不少同於銀行開戶等級的嚴格確認客戶身分(Know Your Customer;KYC)與實名制的身分證綁定之過程,確保每一筆政治獻金的公開透明與絕對實錄的準確性,區塊鏈錢包不僅可用於支付政治獻金,也可用於公民投票,以確保無法重複投票。每一筆政治獻金可選擇與特定政治人物的某一政治支票綁定,並設定若干個績效檢查點,由所有參與該政治支票捐獻的公民投票該項政治保證是否達成績效,同時也可設定轉歸/限制期限,以激勵政治人物依期達成績效,沒有綁定的政治獻金則自動以政治人物的任期為轉歸/限制期限。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8.1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