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在威尼斯雙年展,近距離觀看由榮.穆克(Ron Mueck)所創作的《女孩》(A Girl),壓迫感爆表的超大尺寸,異於常理的存在,每一個注目,都挑動觀看者的大腦與視神經。藝術家以新生兒為主題,塑造出既脆弱也堅強的視覺經驗。會後,我走出展場,坐在大運河堤岸,仍無法忘懷超寫實人體雕塑所帶來的震驚與暈眩。
生活中,我們時有耳聞,周遭人們熱切討論著室內、陽台、庭院的家飾配置,或是哪座新落成的建案前,奇形異狀,甚至有點不知所謂的空間裝置。相較於繪畫與建築,大部分人對於「雕塑」領域,相對是陌生的,小到桌上案前的扭蛋擺飾,大到立於美國東岸曼哈頓島外圍的自由女神像,純粹以「感受立體物件的各種特質」為前提,我們的生活幾乎被「雕塑」所圍繞。的確,當代生活似乎更容易與「藝術」面對面,但人們與藝術的距離卻愈來愈遠。
讓我們將時間推回至一九五○年代,當時人類的心靈,與感官經驗面臨幾次重大革命,從攝影到電影的發明,到太空時代的開啟…每一項大事件,都顛覆傳統對「感覺」的邏輯思維。
從藝術層面切入:音樂從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古典宏偉,進化為荀白克、魏本與奧本.伯格衝擊力十足的無調性(Atonality)。繪畫藝術,則從新古典主義歷經到印象派、表現主義、立體派、超現實到抽象表現主義,雕塑也由莊嚴優雅的卡諾瓦到充滿負空間的亨利.摩爾。概念性的表現手法成為主流,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則成為創作核心,當然,與普羅大眾溝通的語彙也愈來愈艱澀,這是群眾與藝術拉開距離的主因。
這也是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m)藝術的發展基礎。當環境充滿了對「現實」的不信任,就會形成對「真實」追求的反動。近幾年,在台灣話題性十足的超寫實藝術特展,就是最佳例證。
相對於抽象、概念性、風格化的藝術創作,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們透過攝影技術的協助進行創作,除了真實度百分百逼近相片的繪畫外,外表肌理近乎真人的雕塑更令人驚艷。
有些藝評家堅持,超寫實風格的人體雕塑並不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充其量,只是因為它的模仿功力一流,讓平面進入立體,在三度空間中與觀眾互動,活生生地把觀眾推入擴增實境中。的確,這是裝置藝術的慣用手法,也是空間場域呈現最標準的作業程序。但對我來說,透過創作來展現人與世界的關係,用時間捕捉細膩幽微的肢體情感,展現生而為人的渺小、脆弱與不堪,其實,就已經構成藝術的充分條件。
栩栩如生的創作,可以驚奇,可以想像。透過不可思議的寫實擬真,讓我們去思考,生而為人的條件,究竟為何。
(作者為旅行作家、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主持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