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佛陀故鄉勵學記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08/04 第38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百年樹人,回饋佛陀故鄉
證嚴上人專區 感觸苦,弘真諦
慈濟脈動 佛陀故鄉勵學記
焦點專欄 心意送到父母心坎��
百年樹人,回饋佛陀故鄉
自去年四月起,一批批馬來西亞、新加坡慈濟人,一棒接一棒地前往尼泊爾藍毘尼,今年三月起更來到北印度佛教聖地駐守;在佛陀故鄉,將許多因貧窮、因種姓階級觀念而輟學的孩子,一戶戶拜訪尋回,協助他們重返校園。

當地種姓制度深植數千年,家長也不一定有讓孩子受教育的觀念,匱乏的宿命因此代代相傳。在以濟貧與醫療解決當務之急的同時,志工們也了解普及並深化教育,才是脫貧的根本之道,但的確很不容易。像在七月五日的志工日誌�埵閉q就寫著:「今天來學校上課的學生很少,校長說此時正是插秧農忙,很多孩子都去田�媕隻ㄓF,因為錯過耕種期就意味著沒有收成。」

經過一年多的陪伴,星馬志工已能看到教育的影響力,讓當地親師生間的互動產生微妙變化。無論是親子運動會、靜思語教學,乃至洗手、刷牙、使用食器等衛教宣導,種種轉變讓人驚喜。

而慈濟於社區辦理的縫紉職訓班,也進階培訓出優秀專才,其中家境最困難的芭莎,五年前告訴父親不想再念書了,卻沒說出是想減輕他肩頭上的負擔;而今,她領到生平第一筆薪水,全數交給父親,透過職訓她發現了自己的才華,也體會到能幫補家庭的甜蜜滋味。本期月刊主題報導,相信讀者也能讀出她們的喜悅。

持守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囑咐,證嚴上人一生孜孜不息將佛法落實人間,利濟眾生。五十七年來,慈濟宗門已立,志業架構踏實,上人仍有掛念,不忍千年來依舊為貧病所苦的佛陀故鄉;「我們傳承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精神理念;希望未來二千五百年後,人們還會看到我們現在會合愛的能量所做的一切。」

而繼花蓮、高雄的《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後,今年七月下旬在彰化接續展開八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並計畫在十月於臺北小巨蛋,全球接棒合力展演。

無論是回饋佛陀故鄉,或是將《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義經》結合慈濟逾半世紀的慈善足跡,以表演藝術方式展現在世人眼前並留傳後世,都是上人為佛教、為眾生最深摯的心願!

感觸苦,弘真諦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夢筆生花(局部))
經歷人間事,知道人間苦;

更要發大心、立大願,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在苦難中站得穩,挺起胸,

步步踏實,廣度眾生。

回饋佛陀的故鄉,向來是我的心願;窮困是當地的一大遺憾,很需要有人去帶動,耕耘土地布善種子;感恩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人發大心願,有志一同,這二、三年來不斷往返尼泊爾與印度,從慈善、醫療到教育,也在村莊�堿偽�女開設了縫紉職訓班,以真以誠,腳步踏實。

在印度菩提迦耶牧羊女村,甘滿季老先生平常在遊覽勝地當乞丐,三餐不繼,經由鄰居提報給慈濟人關懷;能夠有飯吃,他開始把手心向上轉變為手心向下,一起和志工去助人。

慈濟人把甘滿季從坐在地上乞討,扶起來挺胸立地,也希望能翻轉當地生態與慣性,讓他們自力更生,生活安樂,人人有飯吃。

臺灣是全球地圖上的一小點,慈濟雖然經過了五十幾年歲月,也只是世界的一小滴;即使如此也有光有亮,從「五毛錢」開始的竹筒歲月,點點滴滴不斷,為天下苦難人去付出。

佛陀的正法是什麼?親身感觸生離死別、人間生態,這是任何人都會碰到的;再好的緣,生老病死,也總是有一個先、有一個後,人生自然法則即是如此。這些都是苦,也是真理,苦、集、滅、道總是人生真諦。

遇到苦難事,有人感覺:「我也有在做好事,為何還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只是怨天尤人,會斷了很多善根。也有的人很有智慧,經驗人生無常,知道周遭人人也有這樣真實的生命故事,來人間一趟就是學習,有這樣的因緣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所以要隨緣消業障;自己的方向對了,還可以幫助很多人。

不同的境遇,會有不同的體會;身在慈濟很有福,遇到好事,大家鼎力相助;若有無常,還有法親真誠陪伴。菩薩伴侶、無私的愛,會合起來,團隊很鞏固,現在與未來都可以向善而行,不會迷失。

人生的確是苦,也只有人間才有菩薩道可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明知天下苦,更要發大心、立大願去投入。而且在苦難中站得穩、挺起胸,向前步步踏實;還可以牽著人,一手拉一個,兩手拉兩個,人人接手,這就是菩薩廣度眾生。

我們自己做菩薩,也要接引菩薩;就像慈濟人走上街頭為土耳其震災勸募,最重要的是把握因緣,讓人見苦知福,啟發愛心。如果只是抱著愛心箱讓人投錢而已,就太可惜了。

在距離臺灣八千多公里外的土耳其,有天災的受災居民,也有人禍下的敘利亞難民。曾經擁有的美好家庭,只因為少數人無明熾盛,起心動念,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爭執,小至街頭巷尾不平安,大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禍,造成無數苦難人。

常說眾生共業,唯有人心虔誠,才能消災解厄。人能弘法,非法弘人,有很好的法,也要我們弘揚出來;上街頭去勸募,其實是要把心的「善」念送到街頭。現在科技發達,手機一傳、線上分享,人人都可以弘法。

弘法就是講大家聽得懂的故事,而且是真人實事,呼籲大眾覺醒,不再起無明,減少貪念;還要讓人人了解,原來點滴匯聚,積少成多,可以幫助遠方的大災難。

苦難無常,人生無常,只有把握當下去付出,心靈就會輕安自在。天天安心、天天快樂,心無掛礙,這就是一大樂處。要快樂也不困難,要排除煩惱也很容易,觀念一轉,力量轉向了慈善,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就是法喜充滿。

災禍起於人心,禍與福都在一念間,一念善可以造天堂,一念惡可以墮地獄,毫釐之偏,影響深遠。雖然看到天下亂象會感到憂慮,但不能起煩惱,而是加強淨化人心的力量,要開闊心量與眼界,看見人間的苦,感恩自己有福,更要把握機會行善造福。請大家多用心!

佛陀故鄉勵學記
撰文•李麗心、廖月紅、吳南凱
(攝影/洪德謙)
儘管尼泊爾兒童享有十年免費教育的福利,卻只有六成能讀完十年級,

偏村貧困與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是主因;

藍毘尼公立學校師長親自下鄉招生,再加上慈濟志工的零輟學計畫,

把孩子找回課堂,讓幸福笑容重返臉龐。

晌午未到,氣溫已飆到攝氏三十八度。烈日當空,迎著沙塵夾雜的熱風,走在沒有半點遮蔽物的鄉間小路,眾人腳步不歇。

四月下旬這天,尼泊爾藍毘尼(Lumbini)第五里的塔爾庫哈初中(Shree Tarkulha Basic Level School)副校長瑪丹(Madan Poudel),帶領老師和慈濟志工一起走入村莊。朝氣及親和力十足的瑪丹副校長,不需要大聲公,邊走邊喊著村民趕緊出門。

「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叫他們來上課。」瑪丹朗聲說著。

到了一間小雜貨店,瑪丹特意進去買了一些糖果,看到路過的孩子便送上,「送你們一粒糖果,開學後,要來上課喔。假如沒來,我會來找你們,然後要還兩粒糖果給我!」有趣的招生方式,把大家都逗笑了。

老師將招生傳單貼在村子�堙A提醒村民開學日期,不要忘了讓孩子回校上課。

五歲男孩慕卡斯(Mukess Pasi),爸爸在馬來西亞工作,站在媽媽身旁遲疑地說:「我沒有出生證明……」

他想上學,無奈父母卻不知道他的心聲。瑪丹憐惜地摸摸慕卡斯的頭,跟媽媽說:「只要願意把孩子送來學校,校方會透過里長去幫忙申請出生證明,讓孩子註冊。」

平易近人的瑪丹副校長,與村中孩子打成一片。「你認識他們嗎?」瑪丹指著身穿藍衣白褲的志工們問孩子,孩子們童言童語:「他們都住在這�堙A我認識啊!」氛圍熱鬧溫馨,就連雜貨店的老闆,感動於大家為了孩子教育的那分濃濃熱忱,主動拿出餅乾請客。

升學率偏低,輟學率過高

尼泊爾提供十年免費教育,包括一到五年級的小學,六到八年級的初中,九到十年級的中學;中學生通過中等教育考試,可申請就讀高中。十二年級之後,則為大學教育。

儘管所有兒童都享有免費教育,但讓輟學生返校仍然是一個挑戰。

根據二○二一年政府的經濟調查報告,約有六成學生只讀到十年級,順利升學讀到十二年級的學生不到三成。

鄉間孩子升學率偏低,貧困是主要原因,父母多讓孩子提早工作幫忙養家糊口;且因父母未受過教育,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只能安排下一代當農夫、勞工,或者出國成為移工。當地傳統觀念重男輕女,往往把讀書機會留給兒子,女孩留在家�媕隻ㄝa務與待嫁;而學校缺乏基礎設施和學習環境惡劣,也導致輟學率高。

以八萬八千多人口的藍毘尼文化市為例,全市有三十二所公立學校,其中僅有九所開班到十年級,四所開班到十二年級;且因教室不足或師資不足,有些學校甚至一個教室有七十幾個孩子擠著上課。

「這�堛漱冗ョB高中不是單獨開辦的,都是從一年級延伸上去,所以如果就讀的學校只開辦到八年級,要再讀書,就要去其他鄉鎮找有九年級的學校。」長駐當地的新加坡慈濟志工吳南凱說明。

在藍毘尼辦學很不容易,縱然是公立學校,校方也必須走進村莊招生,鼓勵孩子來學校上課,並灌輸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二○二三年四月下旬,新學期開課前,各所中小學校校長、老師馬不停蹄在村莊走透透,甚至跨村招生。在當地推動「零輟學」計畫的慈濟志工也主動出擊,參與校方家訪招生行動,一起帶孩子回校園。

這天,加入志工團隊下鄉招生的,還有悉達多小學(Siddhartha Primary School)校長阿達夫(Altaf Husen Khan)。藍毘尼第四里的馬努拉村居民以穆斯林為主,阿達夫校長以身為穆斯林的背景推薦說明,居民紛紛拿出出生證明為孩子報名上學。

阿達莎佛陀中學(Buddha Adarsha Secondary School)副校長哈里莫漢(Hari Mohan)說,只有實際走進學生的家庭,才能體會到他們的困境;盼望外界的援助也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明瞭他們的苦,將當地教育帶向更好的未來。

家長能轉念,改變下一代

今年二十五歲的席夫山卡(Shivshankar Yadav),二○一九年在阿達莎佛陀中學修完十二年級就沒繼續升學,他想去報考大學工程系,但因為家庭經濟不允許,所以停學在家務農。

讀完九年級、十八歲的芙肯瑪里(Phulkumari)由於「家�婸搨n幫手,而且一個人到外地上學會不安全」等因素輟學,她為此哭了好幾天。

當前來家訪的志工詢問她:「願意繼續升學嗎?」她馬上點頭。身旁的媽媽出聲阻止,表示要準備讓她嫁人了,但芙肯瑪里很堅持地說:「我要讀書。」之前失去升學的機會,這次要牢牢抓住。

「在尼泊爾,每三位學生只有一位完成十二年級,這是很低的比例;我們深感不捨,很想幫忙。」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蘇祈逢在與藍毘尼二十多所學校師長聚會,推動零輟學計畫時,誠懇地說出慈濟希望把失學的孩子一一找回學校,「如有因為貧窮或有家人生病,導致孩子無法上學的家庭,請把名單交給我們,慈濟將提供適當的補助或交通工具等協助,克服就學困難。」

慈濟志工團隊二○二二年四月起駐守藍毘尼,十二月展開助學、學用品發放、補助營養午餐及巴士交通等行動。蘇祈逢說明,已有二十三所學校加入零輟學計畫,占當地公立學校七成;慈濟並資助多所學校水泵等設備,解決飲水安全及供水問題,並持續推動洗手等衛生教育。「發放物資只是短期,人文素養需要長期培育。」今年七月統計,當地志工已與十所學校合作,每週入校一次,推動靜思語教學與生活教育。

尋佛陀足跡,跨國到印度

慈濟把在佛陀出生地藍毘尼耕耘的經驗,於今年二月擴展到佛陀成道地——印度菩提迦耶(Bodh Gaya)。「當地很多兒童因賤民身分淪為乞丐,流浪街頭,比尼泊爾的孩子更辛苦。」蘇祈逢說明,三月中旬起志工團隊駐守菩提迦耶,進入牧羊女村、思龍加村關懷,在這最底層的兩個賤民村,慈善與教育並行。

教育打開人們的眼界,帶動觀念的轉變,也才能翻轉家庭經濟。蘇祈逢說,志工團隊牢牢記住上人的叮嚀,雖然面對語言的不同、氣候的挑戰及文化的差異,讓志工屢屢面對考驗,不過去年至今所接觸的學校,已能看到翻轉的面貌。環境雖困難,但要把握付出的因緣,「在這麼乾燥龜裂的土地上,有雨水、法水的滋潤,就能看到人間的希望!」

心意送到父母心坎��
撰文•李秋月 插畫•鍾庭嘉
問:送禮物給同學很容易,但卻不知道送什麼給爸爸媽媽,才能讓他們開心?

答:今年生日前一個月,小兒子打電話問我需要什麼禮物?我說吹風機該換了,可以送我一把粉色的吹風機嗎?生日當天,收到兩個兒子合送的吹風機,令我愛不釋手,因為顏色、樣式都是我的最愛!

以前,婆婆的生日禮物讓我傷透腦筋,問她需要什麼?得到的答案常常是:「隨便。」所以有一陣子我買金飾送她,後來她說年紀大了,不常戴首飾,只好改送衣服;之後又說衣服穿不完,最後只能選擇不傷腦筋的送紅包。

想讓送禮的人不煩惱,收禮的人開心,以下幾個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驚喜不要驚嚇

為了不讓孩子重蹈我以前的覆轍,從孩子有收入以後,我們兩位老人家都直接說清楚、講明白,今年最想要收到什麼禮物。

孩子因為我們清楚明白地提醒,一定會滿足我們的願望;所以從來沒有送禮的人搔頭撓耳想不出送什麼的窘境,也沒有收到不喜歡的禮物的痛苦。

善用「代間溝通」

上大學之後,離家南下,我非常想念媽媽的拿手好菜,午夜夢迴,還會吮回垂涎欲滴的口水。

為了一飽口福,返鄉前一週,一定打電話告訴媽媽什麼時候回家、想吃什麼;到家時就可以心滿意足地吃到最想吃的菜,媽媽看到盤底朝天,臉上也漾出笑容,真是煮者開心、吃者滿意,每次返鄉總能母女歡喜、也能熨平我的思鄉之愁。

近日看了一本書,才知我大學時「訂菜」的行為,是目前專家正在提倡的「代間溝通」。

為了避免想破頭不知送什麼禮物給父母,也為了讓父母開心,請善用代間溝通,具體地向父母表達想法,把自己想做的說清楚、講明白,相信父母一定會樂於配合,也會達到送禮、收禮兩相宜的快樂畫面!

孩子眼中的我

送父母禮物不必一定用金錢買,可以自製卡片,�堶掉g一些表達心意的話;也可以展現廚藝,請父母吃一餐美食。

我曾經在母親節、父親節設計了一份學習單,內容是請學生寫出:媽媽(爸爸)的一百項好,再將這份學習單在母親節(父親節)前一週,親自寄給每位家長。學生的父母接到這份特殊的禮物時,許多人感動得打電話給我:「老師!感恩您!這是我有生以來收到最棒的禮物,我要把它裱起來當紀念!」

我的兩個孩子也寫了一張媽媽的一百項好送給我,我看著單子,如瘋了般一會兒笑、一會兒哭,原來我在孩子的心目中除了會把衣食住行安排好,還是一個愛嘮叨、很果斷、會撒嬌的媽媽!

這份禮物到現在還放在我的保險箱,常常拿出來回味年輕時的自己;非常感恩孩子對我的愛與觀察,讓我留下美好而雋永的回憶。

送禮在於心意,證嚴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所以只要用心,自然能讓人感受禮輕情意重;只要用心觀察,一定可以送出讓爸媽開心的禮物。

溝通很重要,所以孩子可以先問父母想要、需要什麼禮物?父母也要不吝告知,讓孩子能用心準備,自己收禮物時也可以非常開心,這樣「不知道送爸爸媽媽什麼才能讓他們開心?」的問題,就不會存在了。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81期

關島杜夢灣 在白砂+Tiffany藍海中央夢幻盪鞦韆
最經典的關島海灘杜夢灣,有著約達2公里的白色沙灘,關島最頂級、五星飯店環繞著杜夢灣而建,大部分的飯店均能直通到達白浪沙灘處。最新打卡點BIKINI ISLAND的水中央鞦韆,映襯後方延伸到天際線去的碧綠海水,在盪鞦韆上迎風吹拂與海水嬉遊,享受無所事事的悠哉。

銅代謝異常的罕見遺傳疾病──威爾森氏症
威爾森氏症是一種身體對於銅代謝異常的罕見遺傳疾病,病人因無法由膽汁排出銅,從一出生體內血中游離銅的濃度就會慢慢升高,不會恢復到正常值,當體內累積過多的銅,便會產生毒性傷害身體組織與器官。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