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貼膏藥式的紓困,是在浪費人民錢財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3/12 第46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蘇貞昌的「存在論」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貼膏藥式的紓困,是在浪費人民錢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救經濟...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民意論壇 治國無能 川普式防疫露餡
疫情深水彈 投向全球股匯債
口罩預購 可採月制減物流
口罩下的臉龐…病毒翻轉人類框框
聯合筆記/江啟臣如何挺過罷韓危機?
砍樹種電 台糖又成肥羊?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蘇貞昌的「存在論」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被問到「促轉會」兩年的任務期限將屆,是否會繼續運作?蘇貞昌鄭重表示,會依規定延長一年,延長將不限次數。他還引述蔡總統的話:促轉工作沒完成,促轉會就有「存在的必要」。

蘇貞昌說得義正詞嚴,但仔細咀嚼他所謂的「存在」,卻又不是那麼回事。促轉會在二○一八年五月掛牌,一度找不到辦公地點,有些社區擔心它成為示威抗議對象,拒絕與它為鄰。當年九月,副主委張天欽發表鬥爭言論,使該會被當成現代「東廠」,才成立數月的促轉會墜落成「逆轉正義」的黑暗使者,不再受到民眾信任。

不僅如此,在較具中立色彩卻遭架空的主委黃煌雄跟進辭職後,該會正副主委便雙雙出缺。此後,蔡政府似不再認真看待這個獨立機關,也不想把空缺填滿補齊;一年半來,就任由委員楊翠代理至今。這樣不生不滅的苟延殘喘著,就是蘇貞昌所謂的「存在」之價值嗎?

正本清源,促轉會當然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許多台灣歷史的黑暗和糾結,確實需要用更清明的眼光去透視,人們才能知道要如何擁抱或告別那些難堪的往事。但如果主政者只是把促轉會當成自己的工具,想要用它來刨政敵的根、揭對手的醜,那麼這個「東廠」就很難達到促進正義或化解仇恨的目的。

蘇貞昌的「存在論」,說來冠冕堂皇,卻是極虛弱的存在。等蔡政府把人事補齊後,人們才知道促轉會延長到底有沒有意義。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貼膏藥式的紓困,是在浪費人民錢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行政院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編列六百億元紓困振興特別預算,九日已在立法院一審過關。由於病毒在全球擴散得很快,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遠較預期嚴重,包括產業斷鏈、觀光蕭條、企業裁員、消費停滯等衝擊都將四面八方而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紓困措施必須重新審時度勢,切不可率爾將六百億經費散光;否則等到疫情告急,台灣將沒有子彈可用。

蔡政府的行事方式,一向先畫預算大餅,再由各部門或地方提案爭逐,然後由中央視需要或政治親疏通過核定。這種作法,在四年前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人們已見識過其草率和粗糙。許多前瞻計畫假藉改善環境、促進轉型或平衡城鄉的理由推出,其實卻在揮霍財政破壞國土生態,甚至變相助長友好的建商財團。

這次的紓困特別預算,民進黨原本的因應並不十分積極,是遇到國民黨推動防疫紓困條例的壓力,方才順水推舟,並加碼到六百億元的規模。至於這六百億元的用度,則是任由各部會自行爭取擬列,中央既未提出全盤的防疫戰略架構和思維,只是抱著「且戰且走」的態度。也因此,目前各部會提出的預算計畫,多半是根據二月間疫情並不緊張的「太平心態」所編,並未隨著近期疫情的惡化進行調整。

觀察各部會提出的防疫紓困預算,金額最多的集中在三個部會,依次是經濟部二○四億元、衛福部一七○億元、交通部一六七億元,三部會就用掉九成的特別預算。其餘,諸如教育部五.七億、內政部一.七億、原民會和NCC兩億、客委會一.五億等,都只用到一些零頭。但備受質疑的是,這次疫情已導致不少企業收入銳減,必須放無薪假,不少餐旅業則宣告不支而關門;但勞動部編列的紓困預算數卻掛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政府都不擔心勞工失業的問題嗎?

勞動部的紓困預算掛零,對照交通部就觀光旅遊業的一六七億手筆,其中僅「員工培訓轉型」費用即編列了八億元,顯得格外刺眼。事實上,「觀光產業關鍵人才培訓」是交通部早就在推動的工作,這類例常性的培訓工作,如今卻利用「紓困」預算來執行,等於把戰備存糧發放給大家吃。既然名之為「特別預算」,交通部卻拿來如此濫用,當然名不正而言不順。同樣可議的是,原民會和客委會提出的預算計畫,主要也都用在部落觀光行銷及客家庄旅遊補助;這和交通部提出的觀光旅遊補貼,其實不都是同類名目的措施嗎?

勞動部之所以未編列任何紓困預算,根據閣揆蘇貞昌的說法,是政府已從「就業安定基金」撥列了四十億元,將用來協助穩定勞工的就業。但令人困惑的是,政府一方面要求企業不能讓勞工放「無薪假」,一方面卻不讓勞動部編列紓困特別預算,反而伸手向「就業安定基金」去掏錢;而且,完全沒有說明這些錢要如何運用到失業或落難勞工身上,這不會讓勞工覺得政府在慷他們之慨嗎?。

觀察其他國家的防疫紓困作為,對企業多半以提供貸款和稅賦減免為主,對醫護人員則提供危險津貼或勤勞特別津貼,對配合特殊防疫隔離需求的民眾則給予補償。例如,日本政府在二月間已編列五千億日圓對中小企業提供低利貸款,疫情惡化後,又追加一.一兆日圓的第二波紓困,以支持中小企業及自雇者。南韓方面,則隨著疫情擴散砸下十六兆韓元,除擴大對中小企業、大眾運輸業的減稅幅度,並提高三至六月的信用卡消費扣抵為卅%,目的就在鼓勵民眾在疾疫中繼續刷卡消費。反觀我國,紓困振興措施卻還停留在凡事補貼、加強培訓、發放「消費抵用券」等過時思維,也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措施。這種「貼膏藥」式的紓困,只是在浪費錢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救經濟...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自中國大陸爆發兩個多月來,截至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11萬例,儘管大陸疫情有趨緩跡象,不過,大陸以外的韓國、伊朗、義大利等國,卻陷入重災區。近來,美國更示警,新冠肺炎在未來30天恐爆發全球大流行,更加深了人們對這起「黑天鵝事件」將進入「延長賽」的恐懼與疑慮。

彼時,當疫情還在初始階段,很多人將它與2003年的SARS相提並論,甚至樂觀預期,一季過後,它會因天氣轉熱而絕跡,受損的經濟將自然演出「報復性反彈」。不料,這隻看不見的新病毒,卻是持續變異,加上無症狀者即具感染力,更加助長疫情蔓延,繼而危及到實體經濟的發展。

日前美國聯準會(Fed)史無前例地在例會外,宣布緊急降息2碼,但市場並不領情,連日來美股三大指數持續重挫,顯見人們對疫情的疑慮更加攀升,當市場未知的風險升高,疫情也尚未反轉向下,傳統的救市工具要發揮撐持經濟效果,恐怕是力有未逮。

財政工具方面,也有不少國家或地區推出緊急救援,例如,香港在2020年財政方案中,將針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發放港幣1萬元(約新台幣3.9萬元)刺激消費,並提供個人與企業減稅。韓國也編列約新台幣3,000億元的預算,提供中小企業低利貸款、薪資補助,及發放貧戶消費券。

在台灣,行政院則是匡列了600億元特別預算,用來加強防疫、振興經濟與企業紓困。近日討論最多的,莫過於其中的20億元要做為「振興抵用券」,將在疫情和緩後的半年至一年內,發給國人每人600-800元。依經濟部規劃,抵用券將結合國旅,鼓勵民眾前往商圈、餐飲、夜市與藝文等領域消費。

深受疫情打擊的國家,此刻積極推出各種經濟藥方來對抗疫情,目的就是避免疫情持穩前,經濟先休克。但是這些以龐大政府支出做為代價的藥方,要能奏效的關鍵,還是得看疫情臉色,畢竟,不確定性,才是打擊經濟的根源。

以當前情勢來看,疫情對經濟的破壞,主要表現在三層面,一是疫情影響民眾外出消費意願;二是企業生產或因消費冷卻,或受限於中國大陸復工速度,導致缺料斷鏈,無計可施;三是隨防疫政策擴大,進一步影響消費、生產,例如,當疫情升高至社區感染階段時,將有更多的限制集會與人員隔離措施。

是以,政府在推動經濟救市措施時,必須要銘記兩件事。一是,救市措施必須與政府的公衛防疫政策相輔相成,要能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第二點是,當經濟因疫情受損時,必須要能即刻補償、補救。換言之,救急工作必須劍及履及。

例如,近期的公衛防疫重點是減少群聚,如限制千人集會或是鼓勵企業演練異地辦公,那麼,政府跟進的經濟馳援工作,就應專注在降低因「分散」帶來的經濟衝擊。這時,積極的救急工作就包括,提供受創企業租金、水電、薪資等補助,同時也要加強協助傳統業者運用電商與外送平台,減少訂單流失的衝擊。

君不見,近日已傳出國內美妝保養通路美華泰,將關閉旗下15家分店,美體小舖也因消費人潮急降,期盼房東能寬待房租。另外,像是港資服裝連鎖品牌寶獅龍、知名江浙餐廳祥福樓也都要熄燈,這時的救急,會比費心張羅在疫情穩定後,要發放抵用券鼓勵民眾群起外出消費,更為重要。

政府資源有限,加上疫情高峰未過,政府的經濟救市措施必須得緊跟防疫節奏,在對的時間點,推出對的經濟藥方,才能事半功倍。

   
民意論壇
治國無能 川普式防疫露餡
葉萬安/退休公務員(台北市)/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大動作不斷。他反對全球化,認為過去政府參與的各項國際組織與協議,與各國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都是占美國便宜,他要「美國優先」、「美國偉大」。退出各項國際組織與協議,停付聯合國會費三年,惡整世貿組織,更以強國之勢毀棄與各國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逼迫對手國接受其「美國優先」的城下之盟,攪得全球一團亂。

更嚴重的是川普罔顧國際社會的呼籲,一意孤行的掀起貿易大戰,切斷各產業供應鏈,全世界遭殃。他全力圍堵中國大陸,強力打擊5G領先世界的華為,首輪攻擊未能得逞,現正規畫第二輪攻擊。美國商務部提出將現行含美國技術超過百分之廿五的產品與服務就必須獲得美國政府許可,才能供應華為。現在要將此門檻緊縮為百分之十,甚至更嚴厲的凡是利用美國設備生產的產品與服務,都要獲得美國政府許可,才能供應華為。

如真落實執行,固然會重創華為,但美國許多高科技產業,如高通、美光、輝達及思佳訊等公司,其營收中半數以上來自中國,如不准對中國供應,這些企業還能活下去嗎?自傷將更重。

而且,就華為當前的規模、潛能,研究人員的充裕,工作的熱忱及愛國心的強烈,相信兩、三年內就能自行生產供應。對華為而言,是短空長多;而對美國這些高科技產業,將是短空長也空,將加速美國的衰敗。

再看川普處理新冠肺炎問題,更是荒腔走板。當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專家宣稱,美國疫情擴散已難抵擋。但川普自印度返國,即於當晚召開記者會,宣稱疫情擴散是可以避免的,並指派副總統潘斯為應變小組召集人,顯然是利用潘斯的副總統身分掌控訊息,表面上是穩定人心,實際上是隱瞞疫情,避免影響股市。

另方面聯準會大幅降息二碼,以回應川普的責難,以為此舉可激勵股市上升,滿足川普的要求。但由於聯準會沒有預警,而且未依正式程序,倉促中驟降,反映的是疫情嚴重,股市不僅未升,反而大降。再加疫情已擴張到卅四州和華盛頓特區,不僅股市連續暴跌五千點,油價也劇跌近百分之卅。幾進入失能恐慌狀態。

美國疾病管制局預估本次流感季,美國將會有二六○○萬以上病患者,已有一萬四千病患死亡,其中有些死因不明,但死前確有呼吸困難,肺部纖維化,恐係因新冠肺炎病毒而死。而這二六○○萬流感病患中,大多為窮困者無力就醫,也未檢測,其中有沒有染上新冠病毒尚不知,如任由其自由流動,後患無窮。

若政府要處理,以川普政府的能耐、地方政府與中央的各行其是,再加美國醫療體系的不夠堅強,醫療費用之高昂,檢測設施之不足,以及醫藥之缺乏,疫情要在短期內控制將極度困難。若疫情延燒三個月甚至半年,其間連帶發生的問題更難想像,如股市及油價的繼續暴跌,廠商的停業、失業的增加、經濟的下滑等等,真不知川普如何收拾此殘局?

川普治國無能,攪局一流,十一月大選還能連任嗎?

   
疫情深水彈 投向全球股匯債
佘通權/中華工商研究院副教授(台/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世界,衝擊所有產業供應鏈,工廠不是生產停擺,就是稼動率低,即使復工,也因需求萎縮,打擊終端產品訂單;又因飛機航班取消,民眾不願出門,使油價下探卅美元,大陸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至卅五點七,幾乎腰斬;台灣二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跌至四十點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推估,若疫情獲控制,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較去年下修零點四個百分點到二點五%;若疫情擴散,多數商家便會裁員關門,造成失業問題,世界經濟將走向衰退,其對股匯債衝擊如下:

對股市衝擊:供應鏈中斷,原物料短缺,採購成本逐步上升;況且復工初期,因封城與自主隔離,員工回流人數減少,根據過去災害復原統計,通常工廠復工要增加工資才請得到人。此外,大陸台商還要獲得地方政府核准才能復工,在缺工缺料情況下,預計停工期間會拉得很長,廠商也會產生停工損失。由以上三個因素,造成企業獲利減縮,甚至虧損;此外,各國股票本益比偏高、投資人恐慌,股市多為利空消息。

對債市連動:由於股市不被看好,避險基金轉向美國公債及黃金避風頭,金價可望衝高上看一千八百美元;其次,各國央行為減緩經濟衝擊,紛紛實施貨幣與財政政策救援,三月三日美國聯準會緊急宣布降息兩碼,頓時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一%,台灣央行三月四日標售廿年期公債,得標利率更跌至歷史新低零點五七%。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陶冬認為,全球新一輪的量化寬鬆,可能再次上演,各國又重新啟動購買債券印鈔票,短期雖有助於寬鬆貨幣,但距離零利率或負利率時代又進了一步,對債市衝擊不可小覷。

對匯市影響:中國受疫情傷害最早也深,況且第二輪美中貿易談判即將到來,在內憂外患與雙重打擊下,想要復原,需誘導人民幣貶值,才能恢復出口競爭力;油價下跌,本有避險作用的日圓急升,但日本輕忽疫情,造成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旅遊觀光卻步,且安倍對內將消費稅從五%調高至八%,市場買氣大為減縮,預測日圓未來升值可能性不高。新冠病毒快速蔓延至歐洲,特別是義大利最為嚴重,全國管制進出,迫使歐洲央行刺激降息的考慮,歐元恐還有貶值的壓力。

世界四大經濟體中三個已陷入衰退,只剩美國,然而由美國聯準會近期宣布降息,股市大跌來看,美元短期欲升不易,但就長期觀察,疫情何時可受控制不得而知,在經濟不確定因素下,經濟復甦呈V型反轉的可能性不高;疫情拖得愈久,債務違約風險愈高,美元需求也愈多,美元升值便會到來。

   
口罩預購 可採月制減物流
高明賢/公(新北市)/聯合報

為方便上班族及學生等族群,口罩實名制新增線上預購通路的2.0版,但一周仍只能買三片,且須自付七元物流費。建議在總量管制原則下,或可考慮將一周買三片放寬為一月買十四片或十五片,物流費仍維持七元。

如此不僅節省民眾負擔之物流費,且管制容易又好記(當月幾日訂購,必須次月之相同日以後才能再次訂購;如係月底最後一天訂購者,則必須隔月之一日才能再次訂購),更可減輕物流及超商店員之負擔(至少減輕四倍工作量),對避免網路塞車,亦有所助益。

   
口罩下的臉龐…病毒翻轉人類框框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聯合報

藥局外排著長長的人列買口罩,像拿著「安心」的號碼牌;已與新冠肺炎相處了這些日子,向左走,不敢接近人群眾多的地方,向右走,搶買物資囤積。在過往相遇的熟悉城市中迷失自我,在隨時有可能社區感染前,一張張似曾相識口罩下的臉,徬徨、焦慮、不安。

中國武漢、韓國、伊朗,到義大利,新冠病毒造成的風險社會,正在改寫近期的經濟史,然而對於全球化蔓延的各民族來說,世人是否真有警惕?過往那種以自我為中心觀念的框框,能否因這次的疫情而解構與重思?

首先,口罩是這次大疾病最具像保護人類的工具符號。台灣何其不幸,何其有幸,因長期空氣汙染、沙塵暴、PM 2.5所苦的民眾,許多被過敏或氣喘纏身的民眾,早就將「戴口罩」化為護身符號,甚至流行表徵。上課學生群,不管任何時期,總有帶著口罩的個體,有人一戴就是四年到大學畢業,老師連學生真實面貌都辨識不清。

各族群早已習慣戴口罩,當戴口罩轉化為「生活方式」的基因時,當然對此次新冠肺炎有了較不排斥的保護力。我們不會有歐美社會將戴口罩視為生病者的符號,他們不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之外,甚至還有「異類」的指向舉措。這樣的口罩文化延伸的結果,不戴口罩是流行正統,隔岸觀火的歐洲或美洲,眼看著病毒已經殺入城下,他們只會搶食或搶口罩,但戴口罩的人比率不高。

其次,台灣何其不幸,何其有幸,我們與中國大陸的臍帶連結太高,通商旅遊的接觸性,SARS風暴遺留的過往陰影,讓我們在去年底疫情開始擴大時,建立了強大的憂患意識。憑藉著抗疫經驗傳承,資訊透明公開,一再修正趨於完善的口罩配領科技輔助,都讓非WHO成員的台灣,穩扎穩打的抵禦各項風險的考驗。

德國社會學者貝克曾言,「風險」是一種人為決策的危險。在越過傳統社會神旨的盲從後,人們開始藉著科學理性的方式,展現處理危險的能耐。回想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到大陸各省擴散的第一個月,西方社會總是以隔岸觀火,甚至嘲諷辱罵的方式去醜化這項病毒,但他們並沒有預先做好任何的風險管控。

很無奈地說,在太平洋亞洲邊陲的亞洲各國,可能因為靠近中國,而被其餘各洲國家視為擴散病毒的幫凶。但這些後續被擴散的國家,「風險意識」根本也不高,甚至更不愛戴口罩,生活習慣更愛人碰人接觸,這樣不是會更加擴散疫情嗎?

正由於此次疫情風險的過程依賴於科學知識,因此,如同貝克所言,風險意識是「二手的非經驗」錯綜複雜的感知表現,除了遵循科學家在實驗室標定防止病毒的方法,在文化生活觀上,防止人與人的交流碰觸,向台灣人或亞洲淪陷國家子民一樣,戴上口罩,戴上保護的風險意識吧!

   
聯合筆記/江啟臣如何挺過罷韓危機?
林修全/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正式就任,他要面對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協助高雄市長韓國瑜挺過這場罷韓風波,但如何藉此扭轉國民黨的形象和體質,才是江啟臣重中之重。

國民黨好不容易在南台灣建立灘頭堡,因此,傾全黨力量打一場高雄市長保衛戰,是眼前迫切的戰略目標,但是替韓國瑜守住高雄市之餘,黨中央必須提前思考日後可能遭遇到的難題。

首先,國民黨要如何安撫高雄市民的情緒。韓國瑜在高雄市長一役拿下八十九萬票、得票率五三.八六%,總統大選時,韓國瑜只在高雄市獲得六十一萬票、得票率三四.六三%;大約一年時間,足足少了廿八萬票。

雖然選民決定市長、總統的考量不太一樣,但少了數十萬票,不論對國民黨、對韓國瑜都是一大警訊,國民黨若不去分析高雄選民心態、當地氛圍,單純將問題推給罷韓團體,將會適得其反。

國民黨輸掉總統、立委選舉後,浮現許多檢討聲浪,卻鮮少直接觸及韓國瑜的問題。例如,韓國瑜才當上高雄市長沒多久,跑去選總統,以及國民黨為何不考量高雄選民的想法,偏偏要提名韓國瑜?高雄市民在總統大選教訓了國民黨,但不代表如今怒氣已消,國民黨在挺韓過程中,若有不慎,將反傷自己更重。

其次,再放大一點來看,全國民眾都在觀察國民黨是否真心改革,還有如何處理韓國瑜的罷免爭議。國民黨要挺韓國瑜絕對沒有問題,但起碼要說服各界,國民黨是一個明白是非、而不是盲目護航的政黨。否則,新任黨主席江啟臣的第一役,只會賠上個人形象,就算罷免案最後被擋了下來,反倒是國民黨和江啟臣惹來一身腥。

何況從國民黨敗選到黨主席改選過程,為了穩住國民黨、不陷入分裂危機,以及想要爭取韓國瑜支持者的選票,全黨上上下下都不願著墨在韓國瑜身上,只是若未透過接下來的機會,積極去處理、安撫或重新整編韓粉,就怕未來幾年都會繼續面對相同困境。

罷韓是一個持續發展中的議題,也是江啟臣的首場遭遇戰,如何從戰場中救出韓國瑜,而且予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希望,考驗著新任黨主席的智慧。

   
砍樹種電 台糖又成肥羊?
邱文彥 /台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聯合報

屏東縣沿山公路,沿途鳳梨田和綠色林道,被形容為大武山下最美的風景。然而,地主台糖公司以林相不佳為由,計畫砍除半數林地發展太陽光電,掀起地方和保育界強烈抗爭。當年林務局花了國庫上百億元,推動全國平地造林約一萬四千公頃,台糖是配合造林大戶。廿年成木,如一夕砍光,不但令人質疑台灣永續造林政策何在,對於台糖「林相不佳」的評估依據,生態環境和觀光休閒價值如何,都產生懷疑。

台糖土地一向是各方政治勢力角逐的標的。例如,近兩年兩岸情勢變化,台商回流,未來二至三年內經濟部將規畫台糖釋出中南部土地開發工業區,供台商回台建廠之用。依「台糖公司所有工業區、產業專用區土地可優先提供設廠使用清冊」網頁資料,主要在、雲嘉南和屏東等地,擬釋出土地超過八十三公頃。

如果走訪一些工業區,開發利用率不如想像高,台灣需要這麼多工業區嗎?工業主管機關是否應更仔細盤點,有效規畫既有工業用地,不是動輒找台糖「割肉」吧?過去中南部許多技術學院取得台糖土地建校,如今這些院校在少子化下難以維繫,蔗田中突兀的空蕩校舍,即將成為燙手山芋。未來這些急於釋出供工業使用的台糖土地,合理性和必要性如何?是否對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育產生衝突,似未見通盤評估。

行政院擬修定「國土計畫法」第十五條,增列「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引發在野黨和環團強烈反對。未來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擬訂及審議不但開放於「一定期限內」完成即可,國土計畫法下之使用地類別編定,亦得透過申請同意使用等方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變更編定,無須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甚至連公開展覽和公聽會的起碼程序正義也免了,目的在「給予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規畫彈性及合理規畫期程」。

果如是,姑不論什麼是「經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其定義和程序正義如何,國土計畫完成的期程遙遙無期,該法的穩定性失落,能不懷疑台糖土地再度成為財團或政客宰殺的肥羊?

台糖是國家重要資產,應該有永續和全盤的評估規畫,不該成為各方逐利的提款機吧?

   
臉部辨識系統 有種族性別「偏見」
國家標準及科技研究所指出,比起白人臉孔,商用臉部辨識系統錯誤辨識非裔美國人和亞洲臉孔的機率高出10至100倍。研究發現,在美國執法單位使用的照片資料庫中,辨識美國原住民的錯誤率最高。

《雨天.紐約》年輕的題材,老式的味道
《雨天.紐約》的男主角雖然是大學生,卻是很文青的路線,不喜歡隨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好惡,電影是從他的角度出發,所以即使是講大學生愛情的愛情片,仍帶著很多老式情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