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以愛告別,人生最後選擇的現場紀實
安楽死を遂げるまで
The Road to Euthanasia
作者:宮下洋一(YOICHI MIYASHITA)
1976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記者。
18歲隻身前往美國留學,畢業於維吉尼亞州立大學外語學院。之後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修得國際研究所碩士,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碩士。精通法語、西班牙語、英語、葡萄牙語和加泰隆語。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主要據點,採訪工作遍及世界各地。 著作包括榮獲日本小學館非小說類大賞優秀賞的《卵子探しています 世界の不妊・生殖医療現場を訪ねて》 、《外人部隊の日本兵》 (橫田徹攝影)等。
譯者:賴郁婷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研究所碩士。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熱愛從翻譯中學習認真生活。譯有《狂放思考學》、《365日。》、《紅茶之書》、《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夢想很近,開一家人氣麵包店!》等。
※ ※ ※
假如可以選擇,生命的最後一刻我想安樂離開!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帶著痛苦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向它。」
「安樂死」真的如同字面意思,是一種安詳離開人世的方式嗎?患者究竟承受著何種痛苦和折磨,以至於決定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目送這一切的家屬,又是怎麼想的呢?
日本國際記者宮下洋一走訪瑞士、荷蘭、比利時、美國、西班牙及日本等國家安樂死現況,直擊安樂死的「瞬間」,探索生命的究極之問。
從西方到東方,宮下洋一除了回溯各國患者在死亡之前所經歷的過程,也訪問到了他們的親友,以及持贊成或反對立場的一線醫師、相關機構、瑞士協助自殺組織的日本會員、因為「安樂死事件」被問罪的日本醫師……。走過研究安樂死的世界之旅後,最後他得到了何種「理想的死亡」的答案呢?
有意思的是,在書的最後,他提出在日本的採訪讓他發現講求「個人主義」的西方文化,缺少東方家族社會重視的「群體意識」,所以選擇安樂死的阻礙較小。而在國家、文化、宗教等不同價值觀的影響下,每個人的想法也會不一樣,究竟要怎麼死怎麼生?其實各憑自己的判斷。
大家不妨跟著他豐富的現場紀實報導與思路,重新對生命的始終做最全面的審視。
※ ※ ※
第4章 選擇「死」與選擇「生」的女子——美國
在YouTube宣告自己將死亡
和布蘭特妮的約定
親愛的朋友和家人,再見了。我因為末期疾病,今天就要接受尊嚴死了。(中略)這是個美麗的世界,旅行是我最棒的導師,而我親近的朋友和家人們,則是最偉大的施予者。直到今天我寫下這封信的此刻,他們仍在我的床邊支持著我。永別了,這個世界。請散播正面的能量,並將它傳遞出去!
二○一四年十一月一日,這則臉書上的公開貼文,不斷被分享至全世界。寫下這則貼文的是美國女子布蘭特妮.梅納德(Brittany Maynard)。她因為罹患腦癌,最後在奧勒岡州以尊嚴死結束生命,得年二十九歲。這是她臨死前一字一句敲鍵盤寫下的公開宣言。
布蘭特妮的死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大幅報導,除了她美麗的外貌之外,一部分原因是她將自己臨死前的過程完全公開,甚至在媒體上「預告」自己的死亡日期。
在死亡的前一個月,她將訴說自己赴死決心的影片放上YouTube,短短一個小時就有十萬人瀏覽,兩天內的點閱次數更是高達八百萬次。她在死亡約一週前,曾經接受美國CBS電視台的訪問,當時她提到:
這不是自殺,是癌症結束了我的生命。我只是為了擺脫身體的疼痛和心靈的痛苦,選擇早一點離開人世罷了。
我還記得當時在網路上看到關於她死亡的報導。那時我還沒有接觸到安樂死的議題,所以只當它是遠在美國的轟動話題,也就是用看娛樂新聞的心態來看待。
然而,世界的反應卻不一樣。不僅美國,就連在歐洲,這個事件都掀起了大家對人的「臨終」的討論,甚至促使日後加州參議會制定了尊嚴死的相關法案。
當時以快轉瀏覽死亡宣言影片的我,此刻,就坐在布蘭特妮死前幾個月曾住過的房子裡。這種感覺實在非常奇妙。
說服布蘭特妮的丈夫丹.迪亞茲(Dan Diaz,四十四歲)接受訪問,並不簡單。自從太太布蘭特妮死後,世界各地的媒體紛紛找上他,讓他開始對於媒體的過度報導──其中或許就有我看過的新聞──變得小心謹慎。經過媒體塑造的動人故事,和他們夫妻倆對社會拋出的、關於死亡「尊嚴」的對錯議題,已經相差甚遠了。我一開始就抱著會被拒絕的心理準備向丹提出採訪請求,雖然理所當然地等了一個星期才收到回應,不過在我鍥而不捨、不斷說明來意後,最後他終於被我的心意感動,答應接受採訪。
我一直希望可以在這個時間點訪問他,因為在加州停滯許久未討論的尊嚴死亡法──正確來說是《死亡選擇權法案》(End of Life Option Act)──由於布蘭特妮的死,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並在六月九日、我訪問丹的前兩天,也就是布蘭特妮死後約一年半正式生效。這無非是丹在這段日子以來,不斷向加州參議會提出訴求才得到的結果。
我一坐下沙發,馬上恭喜他。
恭喜你,丹。你的法案終於在大前天實現了。
「不,不是我的法案,那是布蘭特妮的法案。」
肩膀寬大、胸膛厚實的丹強調。他雖然努力堆出笑容,不過神情馬上黯淡了下來。他信誓旦旦地表示:
「我曾經發過誓,無論如何一定都要實現她的心願。而就在兩天前,我終於實現約定了,這是我可以獻給她的榮耀。」
這位年僅二十九歲就離開人世的年輕女子,在YouTube影片中訴說著以下的心願:
我希望全美國的人,都可以接受同樣的醫療制度(尊嚴死),不需要再像我一樣必須搬到其他州。
布蘭特妮原本住在加州,當時為了實現尊嚴死的心願,不得不離開出生的故鄉,搬到其他州居住。她透過影片,說出自己無法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遺憾。
「我再也不會離開妳」
丹和布蘭特妮是在二○○七年四月三十日,透過交友網站「match.com」相識的。原本住在奧克蘭的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是鄰近城市舊金山市區的一家餐廳。
「很高興終於見到你了!」
布蘭特妮先開口。兩人打過招呼後,丹情不自禁地對布蘭特妮說:
「妳好美,就跟照片上一樣!」
這就是丹對她的第一印象。之後在了解布蘭特妮的個性、想法,以及幽默的性格之後,他對她的感情變得更強烈了。
那天,布蘭特妮喝了雞尾酒,丹則是點了什麼都沒加的蘭姆酒,兩人都非常喜歡這家餐廳,後來也經常光顧。
當時,布蘭特妮剛從丹的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系畢業,正在同一所大學的爾灣分校進修教育碩士課程。
比布蘭特妮大十一歲的丹原本在食品公司工作,和布蘭特妮相識時,他則開了一家同樣性質的公司,正獨力創業維持生計。後來兩人開始在舊金山同居,布蘭特妮也計劃要取得碩士學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