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陸製造業PMI 連4月萎縮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01 第56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製造業PMI 連4月萎縮
中國大陸2023年核能發電量占比4.86%
逾2.5萬宗 港負資產暴增 創19年新高
西部新通道 廣西物流大幅增長
工信部發布 培育綠色工廠辦法
大陸學者:拚內需 上半年將降息
大陸人行:首套房貸利率下調
蘇寧易購虧損縮減七成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製造業PMI 連4月萎縮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四十九點二,為連續第四個月處於象徵景氣榮枯的五十下方。其中,一月從業人員指數進一步下跌零點三個百分點至四十七點六,為二○二二年十二月以來最低點。華爾街日報稱,這不僅是大陸經濟難以重獲動能的最新跡象,也代表大陸就業市場並不樂觀。

大陸一月製造業PMI比前一個月上升零點二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回落。據上海第一財經報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這表明中國經濟趨穩因素有所增加。其中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均有所回升,表明企業生產有恢復跡象。但也要注意到,訂單類指數仍低於榮枯線,反映需求不足企業占比仍接近百分之六十,需求收縮的制約仍然突出。

華爾街日報指出,經濟學家預期,大陸官方將在未來數月放鬆貨幣政策,包括降息,這可能會在短期內帶動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活動。但凱投宏觀的分析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如無法刺激消費將限制經濟潛力。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與客座研究員寇志偉日前也在觀察者網發文,呼籲大陸官方應盡快大幅降息,爭取時間穩住房價、股價,以提振消費、刺激市場預期,如此才能對中國經濟復甦起到實質性助推作用。

 
中國大陸2023年核能發電量占比4.86%
記者林茂仁/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31日發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核能發電量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

據了解,核電對中國目前電力燃料結構的貢獻仍然很小,僅佔國內總裝置容量的2.2%,是所有能源中最少的,落後於熱力(thermal)、水力、風能和太陽能等其他綠色能源,並且就實際發電量而言,2022年化石燃料發電提供中國近70%的電力,而核電僅提供5%。

上海證券報報導,2023年1-12月,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333.71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3.98%;累計上網電量為4067.09億千瓦時,比2022年同期上升4.05%。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5台,裝機容量為57031.34MWe(額定裝機容量)。2023年1-12月全國共有2台核電機組投入商運。

2023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89092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333.71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6%。

與燃煤發電相比,2023年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12339.5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2329.64萬噸、二氧化硫104.89萬噸、氮氧化物91.31萬噸。

2023年1-12月,中國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7661.08小時,平均機組能力因數為91.25 %。

 
逾2.5萬宗 港負資產暴增 創19年新高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不僅股市持續下挫,樓市也跌勢不止,香港住宅房貸「負資產」,即房價已低於抵押貸款額的件數大增,創近十九年來新高,迫使港府最終同意「減辣」。香港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相關修例,調整早前為抑制房價而開徵的額外印花稅。

香港樓市「負資產」湧現,意味著業主可能放棄還貸,銀行只能將相關樓宇法拍。上次香港樓市「負資產」湧現是在金融風暴之後。

香港「負資產」住宅抵押貸款件數,去年第四季已增至兩萬五一六三件,按季多了約一點三倍,創二○○四年九月後的新高。

面對房市跌跌不休,市場一直呼喚港府放棄先前為壓抑樓價而徵收的額外印花稅等「辣招」,但直至一月卅一日,香港立法會才終於三讀通過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樓市「減辣」措施相關修例。

此次修訂措施包括: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由三年縮短至兩年,即業主若持有兩年後出售住宅時無需繳納房價百分之十的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至百分之七點五;合資格外來人才的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由「先徵後退」改為「先免後徵」。

香港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由於「負資產」數字滯後,加上銀行估價趨向審慎,發展商傾向以低價策略推售新盤。即使今年上半年房市成交量可能回穩,但可能是「價跌量升」,「負資產」個案恐會超過三萬件。

 
西部新通道 廣西物流大幅增長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1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通報,2023年,廣西累計完成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項目投資732億元(人民幣,下同),通道物流規模實現大幅增長。

中新社報導,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中國大陸西部省區與新加坡合作打造的貿易新通道,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通達世界各地。

據廣西發改委介紹,2023年,廣西以鐵路、港口重大項目建設為關鍵支撐,以海鐵聯運一體化運營為重點,統籌財政資金超過400億元,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和事項取得突破性進展,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802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開行9580列,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完成8.7萬噸。

鐵路方面,廣西推動貴陽至南寧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將川渝黔及西北地區與廣西沿海、粵西、海南等地串聯,構成西南地區新的交通大動脈。同時,廣西推動歷經十餘年規劃的黃桶至百色鐵路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南地區通往北部灣港的貨運骨幹通道。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由線到面,織就一張以鐵路為主幹線,覆蓋中國大陸18省(區、市)、70市、144站的交通物流網絡,成為連接西部地區和東協的重要紐帶。   

通過完善多式聯運「一口價」服務收費模式,廣西不斷降低通道綜合物流成本,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廣西金融部門投放「通道貸」176.05億元,惠及企業134家。   

廣西發改委表示,2024年,廣西將推動完成通道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超過800億元、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9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開行量突破10000列,助力廣西加快打造大陸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工信部發布 培育綠色工廠辦法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30日對外發布《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旨在發揮綠色工廠在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的基礎性和導向性作用,加快形成規範化、長效化培育機制,打造綠色製造領軍力量。

中新社報導,綠色工廠是指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業,是綠色製造核心實施單元。

綠色工廠梯度培育是指從兩個維度建立培育機制:縱向形成大陸國家、省、市三級聯動的綠色工廠培育機制;橫向形成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帶動園區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的培育機制。

大陸工信部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截至2023年底,累計在大陸國家層面創建綠色工廠5095家,產值占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7%。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工程,2024年力爭新培育國家層面綠色工廠1000家,完善綠色製造服務體系,試點推行企業綠碼。   

工信部負責大陸全國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工作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組織制定評價標準,遴選發布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推動發布相關配套政策。工信部表示,作為今後開展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的行政規範性文件,《暫行辦法》將進一步引領綠色製造標桿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大陸學者:拚內需 上半年將降息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1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不如預期,品點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表示,大陸通貨緊縮壓力持續存在,經濟動力依然低迷,預估人行將在今年上半年降息以提振內需。

大陸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1月新訂單分類指數為49,連續第四個月萎縮。外部需求疲軟也拖累了製造業活動,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2,連續第十個月萎縮。

為刺激經濟成長,人行總裁潘功勝在上周出人意料宣布下調銀行存款準備率。面對房地產低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通貨緊縮壓力和全球需求疲軟情況,大陸當局試圖透過降準來重振經濟,但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

不過,大陸服務業景氣仍優於製造業,大陸國家統計局稱,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在內的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去年12月的50.4,升至今年1月的50.7,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

服務業PMI分項指數在經兩個月收縮後恢復成長,但建築業PMI成長明顯放緩。

1月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在內的綜合PMI達到50.9的四個月高點,而12月為50.3。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無論如何,這都進一步證明大陸增長勢頭正處於新一輪復甦,儘管基礎仍然不穩固,而且一旦當前政策支持削減,就不太可能持續下去。

 
大陸人行:首套房貸利率下調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主任呂進中表示,首套房貸利率下調基本完成,其中,已認定需調整利率的存量首套房貸餘額達人民幣2,692億元(約新台幣1.1兆元),涉及27.1萬筆貸款。

中證報報導,人行上海總部昨(31)日舉行記者會介紹上海去年金融運行情況,呂進中在會中指出,截至去年底,上海地區已認定的需要調整利率的存量首套住房貸款餘額為2,692億元、27.1萬筆,目前利率下調幅度約為54基點,預計每年為借款人節省利息支出合計約人民幣14.5億元(約新台幣63億元)。

呂進中提到,2023年全年,上海對重大策略、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的支持力道持續加強。從數據來看,截至去年12月底,上海市本外幣貸款餘額人民幣11.2兆元,年增7.3%。

 
蘇寧易購虧損縮減七成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擁有家樂福中國的蘇寧易購在業績預告指出,估2023年歸屬母公司的虧損人民幣32.5億元至42.5億元,虧損縮減73%至79%,虧損主因是家樂福中國業績不佳。

蘇寧易購指出,去年第4季不考慮公司部分聯營企業依照權益法提列的當期投資損失、閉店產生的賠償等費用支出等影響,公司第4季可能虧損人民幣1億元至獲利1億元。報告期間內該公司非經營性損益項目合計增加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約人民幣9億至12億元,主要由於公司使用權資產處置收益等帶來的影響。

此前,蘇寧易購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營收人民幣486億元年減12%;歸母虧損人民幣26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縮減42%。據此推估,去年第4季歸母預估虧損人民幣6.4億至16.4億元,相較前年同期的虧損116.7億元,虧損縮減85%至94%。蘇寧易購子公司蘇寧國際2019年9月以人民幣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八成股份。

去年家樂福中國虧損原因有二:一、公司在2023年對家樂福中國業務實施瘦身調整,推進店面關閉調整,帶來銷售收入大幅下降,閉店產生的賠償等費用支出金額增加;二、公司對家樂福中國業務帳面包括商譽在內的長期資產進行減損。

 
迎戰超高齡社會 銀髮族保險規劃7大問答一次看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至少有1人超過65歲,如何儲備足夠退休金流及因應醫療支出成首要課題。尚未屆滿65歲的「準銀髮族」如何檢視自身保險保障是否足夠?超過65歲還能買保單嗎?本次整理7大常見問答一次看。

Bandwidth、Wavelength、Radar…在商業對話中,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Tom在科技公司負責銷售,年底公司很忙,客戶一直來催。他問產品部門是可不可以趕快出貨。同事回答:"We need more bandwidth to get all the work finished."需要更多「頻寬」?公司上網速度那麼快,難道頻寬會不夠嗎?這個藉口未免也太拙劣了。錯了!Bandwidth在這裡可不是指頻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01 第53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2023美國專利申請揭曉: 三星蟬聯榜首、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長最快!
   
深入報導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華為線上商店下架Mate60:可能受產能限制影響
   
智財管理 台灣國家關鍵技術清單及各國政策布局
對商標的多個類別提出異議,但只對一個類別提出理由可以嗎?2023年ULC Monastery v. 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 案
   
 
2023美國專利申請揭曉: 三星蟬聯榜首、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長最快!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根據專利服務公司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 (IFI CLAIMS)統計,2023年美國專利的申請量比2022年略為上升,並再次創下歷史新高;不過美國專利授權量則下降3.4%,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日本、韓國是2023年美國授權專利最多的國家,三星自從打敗IBM之後,已經連續第二年穩坐美國專利授權榜首,二、三名分別由高通及台積電拿下。2023年台灣不僅有台積電表現亮眼,在多數國家獲證量衰退之際,台灣還逆勢成長3.8%。

2023年美國專利排名及變化

專利申請是衡量科技公司追求創新的最佳指標,2023年美國的專利申請量為41,8111件,比2022年略有上升,並創下歷史新高。IFI統計2023年美國50強排名發現,專利晶片巨頭在2023年專利獲證量的排名上升,韓國三星電子連續第二年拿下榜首,美國高通名次上升到第二位,台積電則超越IBM上升到第三位。IBM曾經連續29年佔據榜首,直到2022年被三星取代,2023年最新排名為第四。第五到第十名分別為佳能、三星顯示器、蘋果、LG電子、美光科技以及英特爾(詳見圖一)。

雖然三星保住了第一名的位置,但獲得的美國專利數量從2022年的6,248項下降至6,165項,年減 1.3%。高通以3,854項專利上升五位來到第二,較上年成長47%。台積電以3,687項專利位居第三,成長22%。排名第四的IBM,2023年專利數量下滑16.8%,是因為IBM繼續實施「更具選擇性」專利戰略的結果;蘋果則是排第七,比2022年成長約11%。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9期: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特斯拉2024:技術創新與市場挑戰的展望
林宗輝╱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隨著2024年的來臨,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源自於多個方面,包括市場競爭的激烈化、政府對電動車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消費者需求和預期的轉變。

首先,市場競爭方面,其他汽車製造商如大眾、通用、寶馬等都在加速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這些新進入者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在價格和功能上與特斯拉展開了正面競爭。這種競爭不僅限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新興的電動車公司如NIO、小鵬等亦在迅速崛起,這使得特斯拉在原本相對獨享的市場中面臨壓力。

其次,政府補貼的減少或調整也是一大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正在發生變化,這可能對特斯拉的銷售造成影響。補貼的減少可能會使得電動車的總體成本上升,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而隨著市場的成熟和消費者對電動車認知的提升,對電動車的期望也在逐步變化。消費者不僅僅在乎車輛的續航能力和加速性能,更加關注價格、內飾質感、駕駛體驗等綜合因素。這要求特斯拉在保持技術創新的同時,也要關注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特斯拉在2024年需要應對市場競爭的加劇、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這些因素將對特斯拉的市場策略、產品定位,乃至於整體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激進的價格調整策略

進入2024年,特斯拉在價格策略方面進行了顯著調整,這一策略的變化對公司的長期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產生了重要影響。特斯拉降價的舉措可能是對市場競爭加劇和政策變化的回應,但這也引發了對其經營策略和未來發展的討論。

舉例來說,特斯拉的Model 3 Standard Range RWD,作為公司最便宜的車型,其價格從41,990美元降至39,990美元。這是特斯拉首次推出不到40,000美元的全新電動車。此外,Model 3的其他版本也同樣見證了價格降低,其中Rear-wheel drive和Long Range版本分別降價1,250美元,Performance版降價2,250美元。這使得Model 3成為有史以來最便宜的新特斯拉車型​​​​。這些降價行為也同樣發生在其他車型上,而且遍及全球。

特斯拉降價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和競爭力。隨著其他汽車製造商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型,特斯拉可能需要通過降價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此外,隨著電動車補貼的減少,特斯拉降價也可能是為了彌補政府支持的減少,保持其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然而,這種價格策略的改變也可能對特斯拉的利潤率產生影響。降價可能會短期內提升銷量,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價值造成壓力。此外,這種策略還可能引發市場上的價格戰,導致整個產業的利潤率下降。

特斯拉的這一價格策略還反映了對未來市場趨勢的預判。隨著電動車技術的成熟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未來電動車的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提前調整價格策略,可能有助於特斯拉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而截至目前為止,特斯拉的價格調整策略雖然損傷自己的利益,少賺了很多,但其他競爭者為了跟上,有不少已經開始賠錢賣車,比如說中國的電動車業者僅有少數有賺錢,銷售量最大的比亞迪其獲利遠遠不如特斯拉。若利用價格戰把對手排擠出市場,或者是推動技術革新以降低成本,都能對電動車產業帶來正面影響,也有利於維繫特斯拉的產品競爭力。

技術革新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9期: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華為線上商店下架Mate60:可能受產能限制影響
林宗輝╱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自華為Mate 60系列推出以來,造成的爭議就沒有中斷過,首先,其使用的晶片麒麟9000s是透過中芯的7nm的製程製造,原本產業認為中芯的製程實力僅為14nm,但是在梁孟松的領導下,透過多重曝光等技術成功達到7nm製程能力,跌破了不少專家的眼鏡。然而中芯的7nm良率極低,根據業界評估,可能不到30%,這使得晶片的供應極不穩定,加上中國還有不少包括企業或者是軍事國防單位也都在搶7nm製程,讓華為已經相當困難的手機供應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是華為做出停止線上商店銷售決定的關鍵。

Mate 60系列可能因供應鏈問題而停止在華為線上商店銷售,即將推出的P70手機可能是停售事件的元凶,因為二者共用很大一部分的晶片產能。

P70手機原本計畫採用3nm的麒麟9010晶片,但因為華為受到制裁,與台積電關係中斷,麒麟9010原本的設計被終止。華為決定挪移部分麒麟9000s的產能給P70推出特殊版本,使得原本就已經緊張的供應鏈問題更顯雪上加霜。

觀察華為Mate 60系列停售原因,除了供應鏈問題以外,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因此不僅需要考量華為內部的生產與銷售策略,還要關注外部的市場與技術環境。

華為Mate 60停售

華為Mate 60系列的暫停銷售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背後,主要有三個可能的原因,分別是供應鏈問題、技術故障,以及銷售策略的轉變。

首先,供應鏈問題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於晶片短缺的影響,華為的生產能力受到了嚴重限制。尤其是麒麟9000S晶片的生產,受到了美國制裁的影響,這直接導致了華為Mate 60系列智慧型手機的供應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可能不得不暫停銷售,以確保有限的生產資源可以滿足將來P70訂單增加的需求。

當然,除了晶片缺貨以外,中國媒體認為產品故障問題過多也可能是導致華為Mate 60系列暫停銷售的原因之一。作為一款旗艦機型,華為Mate 60 Pro整合了相當多中國供應鏈的技術,部分元件可能不夠成熟,導致產品問題相當多。華為可能需要時間來進行調查和修復,這可能導致產品暫時下架。

最後,銷售策略的轉變也是一個可能的原因。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產品佈局的改變,華為可能在重新評估其生產與銷售策略。這可能包括產品生產線的調整、甚至是產品組合的重新規劃。這種策略上的調整可能導致暫時停售,以便華為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重新布局。舉例來說,華為可能為了生產足夠的P70手機,暫停了Mate60的生產線。

供應鏈問題對華為和產業的影響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9期: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台灣國家關鍵技術清單及各國政策布局
Sheryl Lu╱產業分析師

隨著全球局勢日益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如部分國家帶有政治考量的經濟手段已對他國造成經濟威脅,各國為掌握戰略技術的自主性、保持經濟韌性,「經濟安全」的概念愈趨受到重視,自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角度出發,確保國家技術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美國、歐盟、澳洲、日本、韓國等國皆已祭出經濟安全戰略和政策,台灣亦透過國安法等政策,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防止營業秘密外流。

台灣公布核心關鍵技術清單

基於確保國家安全、提升產業競爭優勢、保護營業秘密等考量,台灣在2021年7月推出「國家安全法」,以防止損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外流,同時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管制從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之人員的赴陸行動,並於2023年12月公布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國防及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等四大技術領域。

國防及太空:考量國家安全及國際公約規範而納入,關鍵技術包含軍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衛星操控技術、太空規格主動式相列偵測技術等。

農業:考量民生經濟及出口外銷而納入,關鍵技術包含品種育成及繁養殖技術、農業生物晶片技術。

半導體:考量國家競爭優勢而納入,關鍵技術包含14奈米以下製程之IC製造技術、異質整合封裝技術。

資通安全:考量資通安全為國安及科技發展核心而納入,關鍵技術包含晶片安全技術、網路主動防禦技術。

對國家關鍵技術的保護,已成為國際政策發展趨勢

以發展和保護國家關鍵技術、強化國家經濟韌性、保障國家安全及利益為目標,美國、歐盟、澳洲、日本、韓國等國皆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法案,並定義關鍵技術領域。

美國
2020年10月公布「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 (The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CET)」,以推動國安創新基礎及保護技術優勢,其中包含20項關鍵技術,並於2022年2月發布更新,擴大關鍵技術清單;後續為增強競爭力和國家安全,並持續定義和驅動未來市場,白宮於2023年5月公布「關鍵和新興技術的國家標準策略(National Standards Strategy for The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提出通訊、半導體、AI、數位身分基礎建設/分散式帳本技術、潔淨能源、量子科技等技術領域之標準,期望引領全球合作,此國家標準策略具有四大戰略性目標:

投資:提高關鍵和新興技術的研發資金,並致力於制定符合風險、安全和韌性的標準。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9期: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對商標的多個類別提出異議,但只對一個類別提出理由可以嗎?2023年ULC Monastery v. 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 案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

一個商標可指定使用於多個商標服務的類別。過去美國聯邦商標審理上訴委員會(TTAB)認為,一個商標註冊於多個商品服務類別時,倘若第三人對該商標的多個商品服務類別提出異議,卻只針對其中一個商品服務類別提出異議理由,則視為放棄對其他商品服務類別之異議。2023年11月底,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Universal Life Church Monastery v. 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案中提出,如果TTAB要改變過去的看法,應該提供「合理的解釋」。

「GET ORDAINED」商標指定使用於神職服務和線上零售商店服務

環球生命教堂修道院(Universal Life Church Monastery,簡稱ULC Monastery)在提供神職服務的網站上使用「GET ORDAINED」這個標誌,以供個人成為牧師,以及在線上零售店服務網站上,銷售服裝、塗抹油和其他神職產品。之後,ULC Monastery向美國聯邦申請「GET ORDAINED」為註冊商標,指定使用於第45類的「神職服務」和第35類的「線上零售商店服務」兩個類別。

GET ORDAINED(獲得任命)這個詞的意思本身就是獲得神職授權的意思。因此,美國婚禮事工組織(American Marriage Ministries)對「GET ORDAINED」商標指定用於教會服務和零售商店服務,提出異議。其主張,「GET ORDAINED」對於教會服務領域,僅是一種描述性描述,並未發揮商標來源指示的功能。但是,美國婚禮事工組織並未對「GET ORDAINED」用於「線上零售商店服務」類別的異議,提出任何具體論點。

對商標的多類別提出異議卻只針對一類別提出異議理由

根據TTAB自己的程序手冊(Trademark Trial and Appeal Board Manual of Procedure)的說明, TTAB對於單方異議程序的既定慣例是:「針對指定使用於多類別的商標提出異議,如果一方在其異議書中未提及已陳述的主張或正面抗辯,委員會將會對該主張或正面抗辯視為已放棄。」TTAB過去的異議案例中曾指出:「每個國際分類在實質上獨立,幾乎就像是一個獨立的申請,TTAB必須對每個獨立的商品服務類別做出決定。」

ULC Monastery主張,美國婚禮事工組織對第35類和第45類都提出異議,可是在異議書中只說明對45類的教職服務提出理由,但對第35類的「線上零售服務」的異議並沒有提出任何理由。故ULC Monastery主張,根據TTAB程序手冊§ 801.01.的說明,則其對第35類的異議應該被視為放棄(waived)。

但TTAB在兩個服務類別中都認為異議成立,認為「GET ORDAINED」只具有描述性功能,故撤銷該商標在這二個類別的註冊。

由於ULC Monastery的上述主張在TTAB的決定中被忽視,故ULC Monastery對TTAB之異議決定提起上訴。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49期:實踐工設系系主任林曉瑛:設計專利就是企業競爭的核心!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