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說來的確如同一場戲。
我們在某些人面前表現的嚴肅而專業,有時候又在另一些人面前表現的隨意、易於親近。這種扮演不同的角色的過程,不只讓我們的人格得以成熟、豐富,也培養我們的同理心,幫助我們有彈性的面對人際關係,與其他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問題。
換言之,許多我們人生的困境,其實都發生在我們僵化於其中一兩個角色的時候。我們感受到與他人的相處方式受限的同時,無法自由選擇自我生命的無力感,自然也就伴隨而來。
這也是為何心理學家常常從家庭的故事裡尋找解決人生問題的線索。家庭作為大多數人價值觀的源頭,只要觀察每個人在家中習慣扮演的角色性格,以及相處時彼此給予對方的自由度,很多時候,就能成為我們理解自我,進而嘗試改變自己生活境遇的鑰匙。
以下是心理學家喬治•博伊德(George A. Boyd)整理出的七種家庭中常見的僵化角色,有沒有你看起來很熟悉的呢?
(1)幹將。只知道照顧別人的人。
這種人若是跟不負責任的人結婚後,很能擔當對方的問題。對方賭博欠了一屁股債,或者因為酒後駕車撞了人,不論對方闖了什麼禍,出了什麼問題,「幹將」都能將它擺平,絕不讓配偶有麻煩。「幹將」也會對不負責任的配偶懷有怨恨,但是「幹將」不會袖手旁觀,而是覺得日子還要過嘛,忍不住要越俎代庖。這類人在照顧別人的同時,往往會付出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的需要從來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是家庭的「殉道者」。
(2)英雄。這一類人特別有責任感、事業心。
他們獲取的成就給了家庭驕傲和自信的源泉,使得家庭能夠掩蓋「功能紊亂的和諧」,繼續運作下去。但是,在他們的內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負疚感,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沒有能夠解決家庭的問題,他們心裡那種要成功的強烈動力,往往驅動著他們工作像拚命三郎,也患上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對父母的孝心,得到外界的稱讚,成為孝順的典範。他們的內心感覺孤獨: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也沒有辦法體驗親密的關係。但他們是家庭的「靠山」。
(3)替罪羊。在家人看來,他們是不聽話,麻煩不斷的人。
他們內心其實很受傷:他被父母忽視了!家人並不關注他,也不看重他。譬如,父母喜歡男孩子,或者把注意力都放在家裡那個成績好、讓父母得到榮耀的孩子身上。他們沒有能夠像「英雄」一樣,討父母喜歡。結果,他們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好!做盡讓家人傷腦筋的事情,以叛逆的行為,成為家裡數落的對象。「本來這個家庭挺好的,就是這個傢伙搞得全家不得安寧!」這類人在外面倒是很有領袖才能,他們的聰明能控制別人,也討人喜愛;但他們往往被視為家庭的「頭痛」。
(4)沒人要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特點是害羞、安靜、孤獨。
他們完全被父母和家人忽視,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外人。他們要不到外面找朋友,要麼生活在自我想像的世界裡。他們不善與人溝通,也不會跟人親密,但他們的身體卻會用生病來吸引父母的關注。長大以後他們也難以交到朋友,難找對象。
(5)開心果。他們的「小丑」或者「多動」表現讓大家都開心。
他們可能被溺愛,但是內心有很多焦慮和恐懼,長大了也不會成熟。遇到問題不會解決,而是裝瘋賣傻,或者改換主題。他們會讓朋友們開懷大笑,但是他們容不得別人的批評和拒絕。他們表現出的狂熱的社交活動,其實是一種抵抗內心焦慮和緊張的防衛性機能。
(6)小情人。
視孩子為「小情人」可以用文化習俗當「擋箭牌」,但這是家庭情感和心理一種極度的不健康表現。心理學家叫這種情況為「情感亂倫」:孩子成了父親或者母親情感上的依賴對象。這個後果是,孩子為了滿足父親或者母親的情感需要,犧牲了童年,因為這個孩子必須隨時為父親或者母親提供情感服務。
(7)能人。這一類人以他們的才幹,養活著一大家子人。
他們有超強的責任心,夾雜著負疚感,總認為做得不夠。為了家庭,他們可謂付出一切,往往讓自己精疲力竭。家人對他們的付出並不是太感恩,有點理所當然的味道。他們就成了工作狂,並且試圖從工作中和家庭之外,滿足自己情感需要、自我尊重的需要、愛的需要、所屬感、自信心和實現自我的需要。
其實沒有一種真正不好的角色。有時快樂、有時沮喪正是我們生活的常情,是我們累積經驗,豐富生命的一個過程。
真正必須注意的依然是角色的僵化──僵化的「幹將」得到壓力的疾病,僵化的「小情人」產生情感的相互依賴,失去自我獨立的能力……一旦失去變化的可能,內心的健康必定會出現警訊。
我們發現自己或家人習慣扮演的角色之餘,應該思考的是自己給予的是「一定必須如此」的限制,還是給予彼此「不一定需要如此」的自由與可能性。
畢竟、真正的愛不是附加於特定行為、物品、與觀念的承諾,而是我們希望對方變得更好的關懷。
文章參考自《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華滋出版•楊虹。
◆藝術延伸閱讀
《佛洛依德談戀父情結:少女杜拉的故事》 / 《成功者的關鍵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