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派系世代交替,神主牌仍是那尊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7/04 第37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薄瑞光是不是白目
聯合報社論 聯合/派系世代交替,神主牌仍是那尊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台塑越鋼事件對新南向政策的考驗
民意論壇 真正系統性失靈…僑宴重於誤射?
誤射攸關民安 算什麼機密
中研院院士應有引領台灣學術的使命
中研院「政教不分」的錯誤一步
聯合筆記/民粹主義與全球災難
齋戒月恐攻 IS傷害伊斯蘭
最高法院「作案」 作掉司法公信
政治標語入賽場/別害台灣選手被制裁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薄瑞光是不是白目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竟傳出他否定了九二共識。綠營說,「九二共識已吹熄燈號」。

約一年來,美國對九二共識的反應有幾種類型。一、卜睿哲認為,北京堅持蔡政府必須清楚接受九二共識。二、董雲裳說,美國政府對九二共識不持立場。三、梅健華承認,九二共識曾是兩岸對話基礎。四、施藍旗指蔡英文雖未說「九二共識」四字,但實際上已接受了所有重要元素。各類說法,無一否定九二共識。

薄瑞光其實也未超逾此線。他說,九二共識是二○○○年才開始使用的,在此以前「從沒管它叫九二共識」。這個說法其實沒錯,當年確無「九二共識」四字,但今日亦無人可以否認這四個字是對當年兩岸函電內容的事後命名。

因此,薄瑞光又說:九二共識的問題,無論它是辜振甫口中的「九二諒解」或其他說法,這跟我們(美國)沒有關係,我們不應該發表意見。這可解釋為:一、他並未「否定」九二共識。二、也仍對九二共識不持立場。

謂「薄瑞光否定九二共識」,恐是斷章取義。連蔡英文現在都不再「否認」九二共識,她只是這四個字說不出口;難道美國政府會比蔡英文更激進,居然由薄瑞光為九二共識吹熄燈號?

是否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當局正在進行「看誰先眨眼」的博弈。如果美國居然否定九二共識,那不啻是火上澆油,將使雙方更不肯眨眼。薄瑞光有這麼白目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派系世代交替,神主牌仍是那尊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民進黨將於月中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由於這是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第一次全代會,所受到的關注自然不同於以往。尤其是屆時將要登場的中執委、中評委和中常委的選舉,更被認為可能具有黨內權力結構調整的關鍵意義。不過,這樣一場盛會,所受的關注和其未來影響是否能成正比,恐怕還是得打上個問號。

依照民進黨的黨內規章,中執委將由六百六十五位全國黨代表選出三十位中執委和十一位中評委,再由中執委選出十位中常委。總計中執委部分共有三十八人登記參選,中評委也有十六人。從人數來看,並不特別激烈,較受外界關注的,倒是原本擔任中執委的謝長廷、游錫堃等派系大老,都已經淡出第一線,改由其他人披掛上陣。而在現任中執委當中,竟只有不到一半的十三人爭取連任。中評委爭取連任的,也只有四人,交替之快,令人驚訝。

但進一步分析,這些即將進入民進黨權力中樞的黨內新貴,與其說是「權力接班人」,不如說是「派系代理人」。其組成來自「七大派系」,包括泛英系、菊系、謝系、蘇系、綠色友誼連線、游系和所謂的「海派」。是否能夠當選,除了派系實力,更重要的可能還有彼此間的合縱連橫和權力交換。

最有趣的地方,是民進黨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宣示「解散派系」,但從在野到執政,幾年下來派系依舊,只是換湯不換藥。如「福利國」變成了「謝系」,「美麗島」變成了「綠色友誼連線」,「新潮流」變成了「菊系」而已。所謂的「解散派系」口號,在民進黨執政後,更顯諷刺。

而在諸多「派系」裡,最引人注意的,是由某電視台老闆代表的所謂「海派」,也被認為推出了兩人參選中執委,並是下一階段中常委選舉時,可能被各派系拉攏的對象。但眾所周知,「黨政軍退出媒體」和「反媒體壟斷」,一向是民進黨高舉的社會正義大旗之一,如今竟有媒體在執政黨內「自成一派」,企圖赤裸裸分享權力、參與決策。對此,不知民進黨內要如何自圓其說?

各派系如此煞有其事地競逐黨職,但從權力分配的角度來看,權力的中心仍在總統府,而不在黨中央。此外,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都已「完全執政」,行政體系有行政院和地方政府,民代體系有中央到地方的立法院、議會黨團,並設有各種黨政協調平台。在這種黨政分野下,要說中執委、中常委真能扮演什麼權力角色,恐怕也只是如過去國民黨執政時中常會的「各言爾志」罷了。

但有一點,倒是民進黨的黨務體系最可能扮演角色之處,就是對未來黨的路線甚至黨綱的討論。畢竟,民進黨諸多意識形態的「神主牌」,包括台獨建國、台灣前途決議文以及正常國家決議文等,都是透過黨內機制的決策產生。假如民進黨要在意識形態的路線上有所調整——不管是更往中間靠攏或者向獨派傾斜——都必須透過黨內機制完成,才具有「轉彎」的正當性。

當然,在黨內權力定於蔡總統兼蔡主席一尊的情況下,若真的有黨綱的修正,也必定是來自黨內最高層的授意或至少是默許,才可能推得動。但儘管這些歷史文件已經綁住民進黨的手腳,讓兩岸關係在可預見的將來無法再向前推動,甚至連「維持現狀」都不可得;然而,目前看來,改變神主牌的可能性仍幾近於零。

這一次民進黨全代會,已有黨代表連署提案制訂新黨綱,想用「維持現狀」取代民進黨的「三大決議文」。平心而論,這樣的討論無論成功與否,都比「派系權力分配」的中執委、中常委、中執委選舉重要得多。可惜在民進黨高層已經定調將會冷處理的情況下,這些提案終究只會變成「狗吠火車」,讓這場民進黨的全代會,淪為派系的大拜拜而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台塑越鋼事件對新南向政策的考驗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台塑越南河靜鋼廠因為排放有毒廢水導致魚群死亡,被越南政府裁罰5億美元(新台幣161億元),此事不僅關乎台塑公司及投資人權益,而且對蔡英文總統揭櫫的「新南向政策」亦構成嚴酷的考驗,未來如何發展,深值關注。

台塑越鋼廠是越南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投資金額分兩階段共約155億美元,但從2008年開工動土迄今,連續遭遇到重大事故,2014年5月因為中國大陸在南海爭議海域設置石油鑽井平台,引發5月13日越南反華暴動事件,台塑越鋼廠遭當地暴民包圍並進廠打砸搶燒,造成傷亡及可觀損失,而延宕建廠時間。當時越南政府在國際壓力下,雖保證懲凶並賠償外資損失,但迄今並無具體結果。

今年4月越鋼廠設置地點越南河靜省附近200公里海域,出現大量魚貝類不明原因死亡,台塑越鋼堅決否認是其排放廢水,當時越南官方亦指魚群暴斃應為「赤潮現象」造成,但在失業漁民及地方民眾激烈抗爭下,越南官方態度180度大轉彎,不僅展開調查,而且擱置核發鋼廠運轉執照,甚至要求越鋼補稅7,500萬美元;6月30日越南政府公布調查報告,直指越鋼廠為4月海域魚群死亡的汙染源,並開罰5億美元;越鋼董事長陳源成隨即在越南電視台坦承「因下包商作業疏失所致」,並向所有越南人致歉。

從近日媒體報導顯示,在調查報告公布前,越南政府曾和台塑集團進行協商,但媒體傳出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赴越南似遭「扣人施壓」,越鋼董事長陳源成在電視上7分鐘逐句翻譯的公開致歉,亦讓人有「被道歉」的屈辱感覺,因而可研判台塑公司為讓已投入106億美元的越鋼廠能順利運轉,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在國際上,跨國企業因製造汙染而與地主國進行協商和訴訟的例子,並不罕見,重點在於是否有公正客觀的第三方參與調查,以及當事企業和地主國政府間不對等的權利義務關係,能否因母國政府協助而取得適度平衡。

然而,觀察越鋼廠汙染事件始末,很顯然並沒有公正第三方參與調查,而我國和越南因非邦交國,可以協助的空間也極其有限,台塑越鋼吞下汙染禍首責任,雖然有助鋼廠及早取得執照開工點火,但越鋼廠尚未進入正式量產階段,4月汙染事件時連小幅試產都沒有,卻被迫採取向政治妥協而認罪的做法,在越南民間排華情緒有增無減下,未來鋼廠運作恐怕會事件不斷,這樣的風險台塑集團能夠承受多久?

若拋開越鋼遭遇到的非經濟因素不談,就區位和經濟條件來看,越南一直是台商進軍東協國家首選之地,根據統計,迄2015年底止,台商在越南投資金額達293億美元,居對東協國家投資首位,遠超過第二名印尼的171億美元。再加上,近來美越關係大幅改善,越南已加入並簽署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今年5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越南更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出售武器禁令,跨出美越關係正常化的最後一步;這些發展大為提高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也是新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利基。

但話說回來,中國大陸和越南因南海主權爭議及美越同盟而關係日趨緊張,內部排華情緒有增無減,而兩岸同文同種,越南反華情結無可避免會波及台商,加上越南政府在這次越鋼汙染事件上明顯以台商作替罪羔羊,這些非經濟因素風險大增,自然大大抵銷越南對台商的吸引力。

在越南政府發布越鋼事件調查報告後,新政府只能透過外交部向台商喊話,呼籲所有台商企業應勇於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但切割無助保護越南台商權益,更無助「新南向政策」推動,未來要如何扭轉企業日益薄弱的信心,將是新政府最嚴酷的考驗。

   
民意論壇
真正系統性失靈…僑宴重於誤射?
羅智強/野台發起人(台北市)/聯合報
七月一日早上八點十五分,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政府方面表示,人在洛杉磯的蔡英文總統和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在事發後十分鐘獲報,若此節為真,則蔡英文在八點廿五分即知雄三飛彈誤射。

然而,蔡英文是何時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進行危機因應呢?根據政府釋出的訊息,是台北時間七月一日中午一點,離事發逾四個半小時才以保密通訊方式,召開臨時國安高層會議。如果,這是蔡英文因應重大危機的心態與作法,這將比雄三飛彈誤射,還要讓人捏把冷汗。

二○一○年三月,北韓擊沉南韓天安艦,兩韓對峙升高、東北亞局勢緊張,當時人在帛琉訪問的馬英九,接到消息時,正在和媒體茶敘,第一時間,馬英九即向媒體致歉,表示有要事處理,必須離席。隨即召集隨行的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與外交部長楊進添,立即與國內相關單位連線,了解詳情、並下達指令。

事後,綠營雖然批評馬英九反應過度,但至少反映了馬英九對於區域情勢,有備無患、不敢心存僥倖的謹慎。

天安艦危機,台灣尚不是直接捲入衝突的當事國,馬英九卻不敢掉以輕心,立刻放下手上次要事務,召集國安首長,緊急應變。

然而,此次飛彈誤射,先別說台灣是飛彈發射方,且造成我國漁民傷亡,已屬重大危機,蔡英文無由輕忽對待;另一方面飛彈誤射,正逢中共黨慶敏感時間,以兩岸目前互信之低,猜忌之深,尤其雙方熱線已因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而停擺,溝通管道中斷,台灣誤射飛彈引起對岸誤判,進一步連鎖引發軍事衝突的機率並不低。三軍統帥第一時間的深入掌握,運籌指揮,並斷然下令要政府開通一切管道,向對岸明確保證確為誤射,絕無針對性,闕為防止危機擴大的重要關鍵。

然而,值此黃金時刻,在事發後四個半小時中,蔡英文在做什麼?蔡英文選擇參加僑宴!

不是說僑宴不重要,但事有輕重緩急,可能一觸即發的飛彈危機與接受僑胞歡迎的僑宴何輕何重?豈不明白?遇此大事蔡英文即便不出席或派人代為出席,或至少先召開會議,待要務處理告一段落再出席僑宴,僑胞必可諒解。

如果蔡英文因為遠在重洋之外,無法準確判斷輕重,她的國安幕僚也必須善盡提醒義務。

馬英九為了天安艦危機,當機立斷結束媒體茶敘;但一再拍胸脯保證會確保兩岸和平的蔡英文,卻對重大危機如此怠慢,豈不讓人心驚。雄三誤射,雖然離譜,但尚可謂是一次性的失誤。可是國家元首常態性的輕忽心態,那才是蔡英文口中的「系統性失靈」,那比雄三誤射,更讓人擔心!

   
誤射攸關民安 算什麼機密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主任(新/聯合報
針對雄風三號飛彈誤射事件,前立委蔡正元第一時間於網路社群發布相關訊息,故有輿論質疑是否涉及洩密,行政院長亦指示法務部徹查此事。只是,針對誤擊的消息傳播,算是機密嗎?

根據刑法,故意洩漏國防機密者,可處一到七年有期徒刑,即便過失,依據國家機密保護法,仍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於洩漏國防機密乃屬外患罪之範疇,一審須由高等法院審理,故由高等檢察署偵查與起訴。

惟檢察署在組織上,雖隸屬於行政院法務部,但對於犯罪案件的訴追,乃具有獨立性。故除了檢察總長、檢察長基於檢察一體,並依據法官法第九十三條所規範的範圍內,才可對檢察官的具體個案為指揮與監督。法務部長,甚或行政院長,無權對個案下指導棋。也因此,行政院長對於誤擊事件所涉及刑事不法的調查,就僅能向檢方告發,不能為任何的指示。

此外,國防機密與否,並非行政機關說了算,須依據國家機密保護法為核定。故針對雄三誤射一事,是否在第一時間,就由主管機關核定為機密,就屬於洩密罪成立的前提要件。其次,就算此事被核定為機密,惟依國家機密法必須是基於國家安全與利益有受損害之虞者,才得核定為機密。且機密核定,不能是為掩飾違法或行政疏失,更不能是為拒絕或延遲本應公開的資訊。

所以,就雄風三號的操演,並非是處於真正的軍事演習,更因是誤射,實已與軍事機密無關;卻因此會對一般船艦造成威脅(事實也的確造成傷亡),則基於人民生命、身體、財產等的保護,軍方早應在誤射後,迅速發布警告訊息才是。

若軍方事發後,沒有緊急處置,更未立即發布相關消息,現在卻要對民眾發布的訊息,究責洩密罪,不僅是本末倒置之舉,更令人有掩飾諉過之感。

   
中研院院士應有引領台灣學術的使命
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台/聯合報
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孕育於國難需才孔殷期,歷經內戰與國運顛沛流離,隨著研究經費增多、單位擴編及台灣近年成為中華文化傳承、尊重民意及政府公開資訊的前哨站,中研院所肩負的時代使命,愈形重要。今天召開的院士會議,中研院的體制革新、未來健全發展與此次研討議題是否符合國人殷殷厚望,再度成為焦點。

中研院院士早期較多人文社會通儒,宏觀思考廣;隨時代變遷,近廿年來已轉變為學有專精的科學家居多,但若橫向聯繫、跨領域研討及主動發掘人才的多元化不足時,較難蹦躍腦力激盪後的「整合新思維」,再加上海外院士習於國外體制,對國內學術紮根持久耕耘力較弱,更遑論提升台灣學術在國際的前瞻影響力。

本屆會議,誠請院士能在下列議題多集思廣益建言:

一、中研院與大學之間如何相輔相成,引領學術新領域,拓展新思潮,而非僅是「競合關係」:因國內束縛,合聘上不了軌,年輕新血多的大學近年因科研經費少,與監察院深受紅眼症學者之累而緊盯申請科技部計畫件數上限的奇特作風,許多教授無法聘研究助理,更難國際崢嶸!

二、中研院院士應帶動跨領域學習風潮:大部分學者出自單一領域,加上許多新觀念與醫藥衛生重大決策講求實證的新做法,大大推翻過去理論或經驗法則,尤其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新興傳染病、民主化社會躁動及各國自保升溫等挑戰,院士應帶動國內跨領域學習蔚為風氣,跳脫往昔僅諮詢顧問的被動角色。

三、針對我國重大問題,需以學術客觀數據分析為後盾,推動改進之道:如極端氣候與海平面上升後的災難應變、健保的醫療人才四大皆空、禽流感在國內生根、人文教育普遍低落、學術發展長期資源妥置及政治脅迫下的學術自由維護等。

四、人才培育刻不容緩:近年我國政府、產業、民間機構所需的人才,已與大學教育有相當大的差距,未來五年、十年所缺人才,需有更廣泛思考與周延規劃,及早未雨綢繆。

中研院有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歷史傳統,對我國近年學術多元發展,也有推波助瀾的貢獻,如何跳脫政治鴻溝,前瞻未來急需,團結海內外志士,在台灣尊重學術自由民主學風中,厚惠全球福祉,是全國的衷心期盼。院士不僅是終身榮譽,更亟需引領國內學術展翅,飛得更高更遠。

   
中研院「政教不分」的錯誤一步
黃光國/台大心理學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中央研究院今天將召開院士會議。六月下旬,曾被列為中研院長候選人的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在《高等教育怎麼辦?》新書發表會上,直言主張「教研合一、政教分離」。

他舉例說,台灣有一百六十五所大學,帶給社會極大困擾。這些困擾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當初擴充大學,把許多優秀的專職教育,如工專、商專、師專等,統統轉成大學,這是「政教不分」的後遺症。政治政策跟教研應該是分離的,政治人物的手應該要離開大學、離開高等教育,政教不分要怎麼談創新?

郭校長沒有明言的是:今天台灣教育之所以會搞成「政教不分」混沌狀態,是一九九四「教改」啟動之後,一幫「自由派」發起「造神運動」的結果。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二○○六年卸任時,不顧自肥議論,主導修改內規,讓特聘學者得不受七十歲退休之限制,使他繼續以「特聘研究員」身分,月領五十萬元,比擔任院長時還高,也超過總統薪水。「造神運動」的「神威」未褪,能談什麼「政教分離」?

在陳水扁執政末期的二○○七年,當時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中研院長翁啟惠和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等人,將《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交給立法院長王金平協助在立法院通過。蔡英文卸任後不久,就成立宇昌生技公司,二○一二年她參選總統,在媒體名嘴及藍委交相批評下,才由尹衍樑出面收購。但蔡家目前仍然是浩鼎公司的第五大股東。

中研院原本是「純學術研究」的機構,李遠哲擔任院長任內,中研院開始跟政治勢力緊密結合;到了翁啟惠時代,更進一步與大財團結合,形成產官學「三位一體」的利益結構。

李遠哲擔任院長之初,中研院預算三十億。其後二十幾年,預算增加五倍。一○四年度耗用一百九十多億預算,而台灣高等教育總預算不過一百六十九億!今天的中研院已經變成大金爐,不斷在燒納稅人的錢。金爐的真正操控者,其實是有本事製造「超級諾貝爾獎得主」的「股市巨鱷」!

郭位指出,中研院未來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成立大學部、研究部,讓「教研合一」;二是把資源與研究併到各個大學,「政教分離」,讓中研院虛級化,成為能為政府提供建言的機構。

郭位的主張是正確的。問題是:在這次院長寶座爭奪戰中,他已經被打成「親中派」,而宣告出局。新院長似乎只想在現有政經結構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修訂「利益衝突揭露機制」,面面俱到照顧各方利益。蔡英文在選擇院長人選時,已經走出「政教不分」的錯誤一步。今起登場的院士會議,會不會有人拿出「擋服貿」的精神,來據理力爭?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聯合筆記/民粹主義與全球災難
郭崇倫/聯合報
不久前車禍身亡的中國大陸前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生前最後一篇文章「當今哪兩股思潮特別值得警惕」提到,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兩大思潮正在全球氾濫,美國的川普現象,以及英國脫歐公投,正是這種現象的反映。

無獨有偶的,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盧斯公投前也一語成讖:如果英國人愚蠢到選擇脫離歐洲,也許美國人真會瘋狂到選舉川普當總統。他的解釋是,幾十年來,美英兩國的政治趨勢相互追隨,無論是雷根與柴契爾的新保守主義,或是布萊爾與柯林頓的新中間。現在鮑里斯.強森的光榮孤立,就等同於在美墨邊境修築高牆的川普。

如果英國脫歐,讓我們覺得全球大亂,真正的大災難還沒有臨頭,美國的總統大選就正像一次對領導人的公投選擇,所有英國公投前所呈現的情緒、不滿與混亂都存在,川普之前沒有人認為有機會選上,現在則是沒有人敢打包票,說他不會選上。

民粹主義往往會打著民意的旗號,綁架從政者。而民粹主義的極端表現,則是民族主義以及極端愛國主義。川普在最近的演講中就自認,他和希拉蕊之間的競爭,是在強硬的民族主義和「崇拜全球化的領導層」的政策之間的選擇。

他說,如果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同意重新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進行談判,他會讓美國退出NAFTA;他認定中國就是匯率操縱國,並要對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全球都陷於如此的瘋狂混亂,在西方民主社會,我們看到脫歐與川普,但在中國大陸,我們則看到了環球時報與解放軍。吳建民是社會中少數的聲音,過去他一直警告,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都有很大的欺騙性,他最近更點名批評了「鷹派名嘴」羅援、《環球時報》及其總編輯胡錫進,胡錫進與軍方媒體隨後猛烈回擊。

吳胡論戰是近年來少見的中國外交辯論,不是因為涉及多高深的理論,而是代表兩種不同態度,大陸自由派向來對環球時報非常不齒,把胡錫進比成領導人的走狗,要牠咬誰咬誰,吳建民的說法不是高論,是常識,但他講這個話是需要勇氣的。

他因為車禍悲劇身亡,也讓大陸自由派知識分子特別有感觸:人之已死,其言也善。但是知識分子不能退居「天佑全球、天佑台灣」之類的保守心態,任憑民粹媚俗的主張滿天飛,該講的話,還是要講。

   
齋戒月恐攻 IS傷害伊斯蘭
亞瑟蘭/穆斯林作家(新北市)/聯合報
時值伊斯蘭齋戒月,所有正信的穆斯林都謹守齋戒功課,深居簡出,花比平常更多的時間內省與沉澱自我;在伊斯蘭早期歷史,如果戰爭期間遇到齋戒月,也會止戰。

伊斯蘭齋戒月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要讓我們藉由親身體驗飢餓,激勵人飢己飢的慈悲精神;形而上的意義,則是要我們學習敬畏;對世間慈悲,對造物主敬畏。

自IS崛起至今,從未看過這個以伊斯蘭為名的暴力團體,對世間有任何慈悲心,如今甚至在神聖尊貴的齋戒月裡,發動土耳其機場恐怖攻擊,如此傷害世界、傷害伊斯蘭之舉,人神共憤。

懇切呼籲,在分析IS組織與行為時,務必了解伊斯蘭教義重視生活實踐的入世本質,如此才能從心理、社會、政治、經濟等其他層面去剖析IS,而非把信仰當原罪似的解讀伊斯蘭與IS。

   
最高法院「作案」 作掉司法公信
張升星/法官(台中市)/聯合報
張鶴齡與外遇蘇玉真共謀殺妻,蘇玉真購買乙醚,張鶴齡潛入妻女住處,以沾滿乙醚毛巾悶縊妻口鼻致其休克,嗣後十二歲長女驚醒,張鶴齡亦悶縊口鼻致其休克;再以相同手法,悶縊八歲次女。然後製造瓦斯中毒之意外假象。張鶴齡殺人過程使用行動電話與蘇玉真通話live直播。

九十八年,士林地院根據兩次法醫鑑定報告,認定三名死者係「外力悶縊口鼻,吸入大量乙醚及微量一氧化碳而死亡」。張鶴齡兩次冷血殺害妻女三人,事後誤導偵查,未與被害人家屬和解,罪無可逭而判處死刑。上訴後,高院仍判死刑。

九十八年,最高法院首度撤銷發回,認為姊妹先後死亡,應係兩個殺人罪(合併殺妻則為三次殺人)。高院更審依其見解改判,仍然判處死刑。

九十九年,最高法院二度撤銷發回,質疑被告是否採取「乙醚迷昏及瓦斯洩漏」一個殺人行為,同時造成妻子及長女死亡?死因究係乙醚致死或瓦斯致死?高院更審認定三次殺人,仍判死刑。

一○○年,最高法院三度撤銷發回,不再挑剔死亡原因及殺人次數,但語焉不詳指責高院量刑辯論不夠精緻、妥適。高院更審認定三次殺人,仍判死刑。

一○一年,最高法院四度撤銷發回,重新質疑法醫首次鑑定死因「乙醚及一氧化碳中毒」,二度鑑定則認「主要死因仍為悶縊口鼻窒息」,死因不明。此外,再度指責量刑辯論未臻妥適。高院更審認定三次殺人,仍判處死刑。

一○二年,最高法院五度撤銷發回,不再挑剔死亡原因及殺人次數,但又突發奇想要求調查「教化可能性」,指摘高院應「盤點存貨」逐一檢視。高院更審認定三次殺人,但因被告心智混亂、婚姻乏味、屈從小三、並無前科、心理創傷及仍未賠償等一切情狀,因此「並非完全泯滅良心、罪無可逭」,改判無期徒刑!

雖然檢察官上訴,但最高法院必然駁回上訴,上下相賊。只要拆穿最高法院以拖待變的作案手法,司法公信力低落的罪魁禍首,就會無所遁形。

從認定兩次殺人改為三次殺人,罪責卻越判越輕,其理安在?在保留死刑現行法制下,最高法院硬拗兩公約作為免死金牌,舞文弄墨的狗屁理由,就是「罪刑不相當」的違法判決。

如果要談人權公約,那麼《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同樣規定具有國內法效力,兒童權利公約宣示兒童固有之生命權,締約國應確保兒童存活與發展。只有《兩公約》才是人權公約?最高法院是眼睛瞎了?還是腦袋殘了?

面對這種亂象,司法院卻繼續增員最高法院,打造全球「人數最多、比例最高」的終審法院。按照最高法院「盤點存貨」的指示,我認為這批人長期盤踞最高法院,顛倒是非,錯亂價值,荼毒社會,只能砍掉重練。

本案母女三人到底怎麼死的,我不知道;但是最高法院絕對是笨死的!

   
政治標語入賽場/別害台灣選手被制裁
李政達/科大體育講師(台南市)/聯合報
二日在屏東舉行的LLB亞太區次青少棒賽,中華隊與大陸隊的比賽中,因台獨團體在賽場內懸掛政治性標語旗幟,遭到大陸棒協抗議,一度停賽造成賽事延宕。

繼上月在高雄舉行的亞洲杯男足資格賽後,又一次政治干預體育的實例,發生於我國主辦的國際競技賽場上。此舉不僅造成主辦單位困擾,更可能遭到國際奧會及所屬單項運動總會開罰,嚴重時甚至有可能剝奪我國運動團體日後的參賽機會。

誰不想看到各項運動賽場上,國旗飄揚的場景?包含亞奧運及各單項協會舉辦的國際賽會,當我國選手奪牌時,所升起演奏的並非國旗、國歌,看在奪牌選手及廣大台灣運動迷眼中,是多麼令人扼腕的事,但這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試問我們能否在今年里約奧運的開幕式上,持自己攜入的青天白日國旗(或乾脆是綠底的台灣旗)繞場嗎?如此一來,恐怕所要面臨的不僅是奧會的制裁,台灣選手及運動團隊將無緣各式的國際賽會。

頂尖運動員的養成殊屬不易,要取得奧運參賽資格更是難上加難。一九七六年蒙特婁奧運,加拿大政府與中共建交不發給台灣簽證;一九八○年台灣追隨美國抵制蘇聯入侵阿富汗,缺席莫斯科奧運。連續兩屆,我們的選手都被排除奧運門外,而這期間至少經過八年。對運動生命有限的選手而言,有多少個八年的時間得以蹉跎?

做為一個體育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經年累月辛苦訓練的選手們,有一個和世界一流選手同場競技的舞台。就讓政治的歸政治,體育的歸體育。任何抗爭行動,請不要影響我國選手的權益!

   
學巴菲特打敗不景氣
巴菲特的投資除了上市公司股票外,還有保險業、固定收益投資、現金、私人子公司等7大項,圍繞的就是資產配置的風險護城河概念。理解、學習巴菲特的資產配置概念,對我們增加自己帳戶中的數字有大助益。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DNA是從哪裡來的?眼睛是怎麼演化出來的?意識是什麼?我們又為什麼會死亡?生命為什麼是現在的樣貌?這些問題,現在終於有了最好的答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