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分隔對峙近七十年,兩岸交流互動逾卅年,或兵戎相向、你死我活,或隔空撂話、彼此叫陣,或把酒言歡、元首峰會,在跨越幾個世代,波濤起伏的對局中,多的是政權爭奪算計,少的是傾聽黎民心聲,雙邊互信難立,終究脫不開兩岸糾結不清的政治關係定位。
今年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在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卅年的反右鬥爭、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以及上千萬人被迫害的政治運動,似乎就此拋諸腦後。鄧小平所領導的中國大陸,如睡獅乍醒,朝向現代化目標一路飛奔,在快速富起來之際,也逐步成為可與世界大國較量的強權。
去年舉行的中共十九大,正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黨章,中國大陸在習核心領導下的「新時代」,不但成為熱門語彙,也同等標誌著大陸在思考對台關係上,可能牽引出新的政策與手段。
如今兩岸綜合實力的差距逐漸拉大,以強對弱的態勢,自然容易予強者更多政策自信與彈性操作空間,或謂「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然而相對的,得意之時難免任性,也更容易誘發「以(軟硬實)力服人」的霸道思維傾向。
近來大陸「訂定兩岸統一時間表」的意見再度浮現,使用軍事手段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武統」的聲浪多有所聞,對於台灣人民或有恫嚇之效,但對於習近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反而有害無益。
雖然目前中國大陸仍以和平為對台的政策基調,但因認定兩岸協商缺乏共同政治基礎,刻意迴避應由雙邊官方共商處置的事宜,透過「單邊片面」的立法、修法、規定與政策作為,來律定兩岸人民往來的原則與方式,進而逐步侵蝕兩岸對等協商的政治關係。
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大陸對台出手更重,我們僅有的正式邦交頻傳危急警訊,針對性軍事演訓與心戰交叉恫嚇;即使是有爭議的M503航路,也不願依國際民航慣例,由兩個飛航情報區的主管官署進行協商,令人感到「硬的更狠」。大陸的「惠台」措施,也從過去想盡辦法協助台灣本地產業的「送過來」,轉變成吸納台灣高端人才赴大陸就業發展的「吸過去」,手段從「買台」、「窮台」幾乎演成「笨台」,真有「軟的更陰」的感覺。
如今大陸又以「新時代」為名,認為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要有新理解。我們堅定認為,不應是以「降旗、撤交、廢軍」為終極目標的設計,而應該從習近平「兩岸一家親」以及「心靈契合」的主張中來理解。即使要談,也要在誰也不吃掉誰的對等基礎上,共商並有創意的豐富其內涵。
倘若「和平統一」是大多數大陸同胞的真誠願望,如果「和平共處」是大多數台灣同胞的現實期待,那「和平發展」就是雙方攜手處理「新時代」的兩岸關係的路徑,雙方也就更有必要好好的坐下來談。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