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黑布事件:亡國感能閹割社運的監督權?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閱讀幾米繪本,經歷心靈的旅行,再到生活的各種新嘗試,【幾米Spa電子報】將成為你最溫柔貼心的陪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2/02 第46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共諜鬧劇如何收場?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黑布事件:亡國感能閹割社運的監督權?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總統大選帶來的市場風險
民意論壇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競技場
學習歷程 學生擠破頭參加營隊…
聯合筆記/怎樣在美中對峙下求生存
反滲透vs.反併吞…台商保護法 才是真興利
韓國瑜應固本 給高雄人一個「奇檬子」
妻女代理鎮長 民進黨曾「明文」規定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共諜鬧劇如何收場?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對「王立強案」見獵心喜的民進黨,恐怕要尷尬了。在陸方兩度揭露王立強是詐欺犯後,澳洲《每日電訊報》報導,澳情治機關已告知內閣,王立強提供的只是低階情報,並稱此案是一場「中國間諜鬧劇」。至此,把此案炒得沸沸揚揚的蔡政府,要想一下善後了。

另一份《澳洲人報》也說,此案是澳「反中派」議員海斯提一手安排,他未等情報部門驗證王立強說詞真偽,即逕安排他上節目爆料,使事情鬧大。綜合兩澳媒的說法,王立強的供述情報價值低,表面上雖符合澳洲反中的氛圍,卻也可能導致澳洲搞烏龍丟了顏面。事實上,澳洲情報組織從未認證王立強的身分,這也是迄未提供他政治庇護的主因。

問題是,蔡政府「聞機起舞」,立刻限制了王立強稱為「上級」的向心夫婦出境,又找不到羈押理由,只好讓他們繼續住五星級飯店。若王立強案是「鬧劇」,蔡政府要用「炒房」的罪名辦他們嗎?

澳洲把王立強的情報稱為「低階」,意即沒什麼利用價值,正常的國家不會為個小咖鬧這麼大。但台灣為這個來路不明的案件大動干戈,雖炒熱一周的選情,但真相不斷露餡,變鬧劇就不是很容易收拾。

蔡政府前年抓了小陸生共諜周泓旭,便害得李明哲被依「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五年。這次陸方又如法炮製,宣布枋寮鄉政顧問李孟居觸犯「為境外刺探國家祕密罪」被捕。至此,民進黨要怎麼自圓其說?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黑布事件:亡國感能閹割社運的監督權?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社運與民進黨之間的愛恨情仇與權力糾葛,是台灣民主化歷程值得書寫的專章。蔡英文最近成立全國競選總部時,老牌社運團體在鄰近大樓掛出「小英不修礦業法、國土敗光光」的黑布條,正是個重要隱喻。這次「黑布事件」,昭示了民主進步黨的墮落:它在完全執政後反而丟失「民主」與「進步」,成了沒有價值與理想的選舉機器。

政黨造勢最在乎「好彩頭」,社運團體竟掛黑布觸綠營霉頭,甚至播放挖礦錄音,還用大聲公高喊「蔡英文儘速兌現承諾、民進黨盡快修礦業法」,民進黨當然難以忍受。綠營支持者立即高喊「二○二○台灣要贏」反制,以音量壓制對方,並質疑抗議者「為什麼不關心香港的議題?」

更不堪的是,警察立馬衝入社運團體的辦公室,搶走抗議布條與麥克風,理由是違反《集會遊行法》及《社會秩序維護法》。動用這兩項法律,正當性其實相當牽強,警方阻止人民抗議又粗暴強闖民間團體辦公室,是出於政治判斷而不是法律判斷,是濫用公權力幫蔡英文及民進黨維護顏面。

試問,總統選舉期間,人民就要自動喪失抗議、監督政策的權利嗎?立法院尚未休會,正式競選活動尚未開始,《礦業法》修法正需臨門一腳,關心國土的環保社運團體若不趁此時直諫總統要求她實踐四年前的競選承諾,更待何時?人權團體也質疑:不論是《警察職權行使法》或《特種勤務條例》,哪一個條文授權警察可搶走布條和麥克風?

對照動盪半年的香港或人民只能表態愛國的大陸,蔡總統不是常沾沾自喜:「台灣人民絕對有表達意志的自由」?但她競選總部成立這天的「黑布事件」,恰恰是個反證。

除了警察濫權之外,「英德配」支持者更在網路獵巫,四處碾壓異見者,酸語諷刺社運左膠搞不清狀況。「英粉」護衛隊也攻進相關環團的專頁,把它們抹紅成「中共同路人」。這些網軍的立場是:蔡英文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反中護台」,這是「超越礦業法的第一大事」;社運人士此時出來鬧就是替韓國瑜助拳,「還國土咧,台灣被賣掉的時候,哪裡來國土?」

抗議現場的衝突,網路上的延燒,以及大量停止捐款,呈現了台灣社運當下的困境:台灣的亡國感愈重,社運對政府的監督制衡就愈艱難。任何對蔡政府的批評,任何對民主或進步政策的要求,都會惹怒「護國」主義者,強扣上各色大帽抹黑、抹藍、抹紅,理性討論變得毫無可能。「亡國感」閹割了所有的社運能量。

很顯然,不需要敵人,人們已被恐懼感綁架,讓民主走上自我桎梏之路。不僅《礦業法》,也不只環保團體,前兩年的婚姻平權法案也遭遇過類似情況,彷彿要求蔡英文兌現她的承諾就是壓制「台派」力量,就是「背叛台灣」的罪人。競相出籠的利多政策已讓國庫成了籠絡選民的提款機,具有理想價值的法案則因唯恐得罪金主而停審,選舉儼已變成一場「不對稱戰爭」。然而,綠委把蔡英文連任之路的一切障礙怪罪社運團體「拚命加蔥到整鍋壞掉」,顯示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早已背棄社運盟友。

有名嘴恫嚇說,台灣與香港「只剩一張選票的距離」;但是,民主及制衡被剝奪的台灣,不會是更大的災難嗎?如果用亡國感綁架人民,用恐中挾持社會運動,只會讓權力加速腐化。

民進黨執政,不少社運人士搖身變成政治新貴,遭到收編。而今選舉到了,社運不是投靠就是被收買,僅存的社運能量則被「亡國感」閹割。蔡英文必須嚴肅面對社運團體的監督,約束支持者的反民主行徑;更要保證爭取連任不只是為了政黨利益,而是為了守護大家共同的台灣價值。這道民主題,蔡英文請限時作答。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總統大選帶來的市場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前的兩黨提名戰愈見火熱,下架川普的可能性成為新話題。尤其是持續近二年來貿易戰僵局遲遲未解,全球貿易緊縮的副作用也已浮現,致使美國經濟表現持續放緩。在聯準會三度預防性降息下,今年第3季經濟季增率仍僅2.1%,為四年來的次低水準。由於施政成果不彰,加上近來支持彈劾川普的聲浪日高,皆讓他的民調支持度始終徘徊谷底。

相形之下,近期民調顯示,就全國支持度而言,民主黨無論是由何人出馬,都能在得票率上超越川普,這意味著藉由2020年總統大選終結川普執政並非不可能之事。

首先,在民主黨陣營的總統參選人中,各界期待曾擔任歐巴馬總統副手長達八年的拜登能讓美國的政策方向「回歸正途」,一舉扭轉現行的貿易保護主義,並廢除川普政府的諸多隱性歧視政策,是以拜登在黨內民調以約27%的支持度領先,華倫(E. Warren)與桑德斯(B. Sanders)則以各約20%的支持度名列二、三。尤其華倫的政治主張對川普選票基本盤(如鐵鏽帶搖擺州及藍領工人階層)具吸引力,有急起直追拜登之勢。

不同於拜登主打的撥亂反正,作為民主黨內左翼派系的華倫,在經濟政策上極度強調分配正義,除了積極引入富人資產稅之外,也力主推動美國形式的全民健保、推動免費大學教育,並恢復川普時代所廢除的諸多環保政策。更讓金融市場高度關注的是,華倫認為當前美國一些科技公司過於龐大,經濟活動已被嚴重壟斷,就如同1890年休曼法案(Sherman Antitrust Act)問世時的洛克斐勒石油王國,也形似1984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拆分前夕一般,故華倫承諾若能獲得執政,將透過立法、行政命令等方式,對Google、Facebook、Amazon等主要科技公司進行拆分,甚或限制銷售或服務對象,並對諸如Facebook併購Instagram和WhatsApp等舊案重新審查。華倫也認為2010年所建立的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還有未竟之處,必須加以修改,若其當選將把強化金融機構管理視為執政要務。

由此看來,對於金融市場從業者與自由主義者來說,雖然川普的政策令人厭惡,但華倫的政策內容無異也將是一場震撼。

更值得注意的,在民主黨內民調位居第三、2016年亦曾參加民主黨初選的參議員桑德斯,其作為著名的左派社會主義信徒,雖說與華倫意欲在資本主義體制下尋求社會公義的信仰有所差異,但諸多政治評論指出桑德斯與華倫之間的政策主張和支持者皆相近,且兩人在初選中並沒有出現競爭關係,反而互相稱頌對方政策主張,甚至顯露出合作的可能性。換言之,若華倫與桑德斯決定合作,當中一方幾可望完全吸納另一方的選票,使「華桑」合體後的黨內支持度將超過40%,一舉打敗拜登,代表民主黨出馬角逐總統大位。

對華爾街的自由派來說,若是為了擊敗川普而讓華倫或桑德斯出線,那麼華倫所主張的加強金融管制、開徵富人稅、企業拆分、削減國防支出,以及實施綠色新政等,只怕會震撼金融市場。但務實地來看,華倫的主張也非全然會帶來負面影響,譬如她強調的提高最低工資、加稅挹注全民健保、限制信用卡利率上限等,無疑能改善中低階層群眾的生活品質,而拆分大型企業的主張,也可能帶給中小型企業新的發展機會,或可作為扭轉當前美國式資本主義弊病的解方。

目前而言,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無論是川普連任,且繼續「言而有信」地兌現各種極端型政見或打破各方的「不公平貿易」關係;還是川普遭民主黨下架,由「華桑」合體後的新勢力入主白宮,金融市場都將面對大大小小的擾動與挑戰,投資人必須審視各種政經變化的可能性,並將這些可能納入其風險雷達幕上。

   
民意論壇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競技場
呂清夫/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聯合報

你很難想像在一個單車競技場中,一群群單車呼嘯而過的同時,居然有男女老幼夾在其間散步,這就是台北河濱公園的寫照。由於能走的道路都畫滿腳踏車道的交通標誌,行人沒地方走,只好混入車道上散步,因之險象環生,腳踏車又多半騎很快,簡直像單車競技場。

有個朋友去九號水門散步,黃昏時刻被腳踏車撞到,騎車的人雖然緊急煞車,但是被撞的朋友已經整個人摔倒又被壓,頭部後腦撞到水泥地!從此以後一直昏迷不醒!最近我的親人也遭逢腳踏車禍,由於市府宣傳古亭河濱公園有花海,我們也去看看熱鬧,結果被一個小朋友撞得四腳朝天,尾椎重重著地,左手肘破皮,後腦勺再撞到柏油路,一時痛到爬不起來,約過兩三分鐘,可站起來,但尾椎還在隱隱作痛,不找醫生不行。

這是哪門子的公園?《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公園裡不能騎腳踏車,難道河濱公園不算公園?乾脆說是「腳踏車運動公園,行人止步」,現在宣傳市民去看花海,且花海還要展示到到明年春節前後,然卻跟隨著重重危機,民眾可要特別小心。

其實一般公園也不例外,有位媽媽帶著小朋友到公園玩,結果小朋友在人行道嬉戲時,被車速過快的腳踏車撞倒,原本以為只是擦傷,結果後腦勺都是血。媽媽說,「現在小朋友看到腳踏車就會說很危險。」更可怕的是市政府一直增加U-bike,公園口的U-bike更常被租借一空,都跑進公園去了。一旦發生事情,官員會說無法可管、無法可罰,偶有民事和解,受傷民眾要求賠償一百多萬,還被加害者(小朋友)的母親覺得不可思議。但你知道日本腳踏車撞到人要陪多少錢嗎?九千五百萬日圓(約台幣二六四四萬)!

這是六年前日本一個小五學童撞倒了一個六十七歲的婦人,至今傷者整天躺在床上,意識不清,故被神戶地方法院判定高額賠償,專家也覺得合理,學童的母親則提問高額賠償的明細何在?結果是未來的照護費用四千萬,受傷後不能工作的賠償金兩千多萬,傷害後遺症的慰問金三千萬。這些賠償足以讓當事人破產,也讓大家警惕,不敢造次。就像開車一樣,我在日本住了五年,一開始朋友就警告我,開車千萬小心,否則發生事故會讓你賠一輩子!

台灣因為罰則太輕,執法不力,硬體不足,所以交通大亂,酒駕、超速永遠無法杜絕。這裡最基本的還是硬體建設,像河濱公園之亂根本是規畫不當。如像紐約中央公園的腳踏車道雖長達十公里,但是放在公園的最外圍,且只有單行道,如果不是這樣騎車,就很容易跟其他單車相撞或撞到人。如果你想看景點,通常要騎到最接近景點的車道上,然後下來牽車走過去。

河濱公園如果不想掛牌「行人止步」,就該好好規畫人車分道,目前在精華區的花海路段看不到人行道,規畫就要讓騎士與行人井水不犯河水!否則發生事故大家可能想要提出國賠!

   
學習歷程 學生擠破頭參加營隊…
林澤/教育工作者(台南市)/聯合報

一一一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各校系將以「學習歷程」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作為第二階段的重要參考資料。

報載有高中校長說,大學端在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時,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從高一開始就要趕快探索,找到人生的目標,培養看待事情的態度與價值觀。也有高中校長說,高中三年就是學生探索人生的關鍵階段,就算高一、高二到高三,志向有所改變也沒關係。

筆者不禁想問,這些校長們真懂高中學習歷程嗎?有看見自身學校學生每年寒暑假擠破頭地參加特定校系推出的熱門營隊嗎?

以工科為例,學生如果在高一、高二這兩年的寒暑假營隊沒有參加工科相關的營隊,他有可能會被大學端審查認定他不夠熱愛工科。同樣地,未來想選填獸醫系的高中生,在平時不但要選修相關的課程,假日最好還要常常參加流浪狗等保護動物協會的活動,寒暑假的營隊也要參加各大學獸醫系開設的營隊,才能凸顯出自己在獸醫系這方面的強烈特質與高度興趣。

上述現象都是現今大學推甄現況,同樣思維也反映在高中學習歷程上。校長要學生多探索,志向改變也沒關係,恐將讓學生在大學推甄時陷入極大險境。

此外,筆者想問這些高調倡議多元探索的教改專家們,您們何時決定自己的工作志向?職涯探索有著個人能力條件、志向興趣、社會環境與職業未來性等諸多因素干擾,強迫高中生在懵懂的年紀做出選擇,合理嗎?反觀許多大學紛紛在大一、大二開設不分系的學士班,期盼學生能以時間換取空間,找到一個兼顧自己志趣與能力的領域學習,減少學生未來產生「學用落差」的現象。

給學生多元探索的機會與空間,卻用「考招制度嵌入學習歷程檔案」的分數思維來加深學生、家長乃至於第一線老師對於新課綱的恐懼,不正是教改者屢屢推動教改的最大盲點?

   
聯合筆記/怎樣在美中對峙下求生存
郭崇倫/聯合報

美中的矛盾似乎越來越尖銳,亞太國家惶惶不安,但日本似乎是個例外。防衛相河野太郎預備於十二月中旬,時隔十年後首訪中國,這是整體中日關係改善的一環,同月下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中國後,明年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日本國是訪問,屆時兩國關係將完全恢復到最高級。

這並不是日美關係出現了變化,與美國的安保條約仍是外交的基石,也才簽訂第一階段的美日貿易協議,但日本與美中同時來往的目的是避險。這與印度總理莫迪已與習近平舉行兩次非正式會晤,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不可盡信美國,必須同時要與中國大陸交往,以增加戰略縱深,避免在美中衝突時必須選邊的尷尬。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可以這樣做的,必須是中等強權,才能得到美中兩國的尊重;如此國力水準,連南韓都達不到,中國與美國都不允許首爾的避險操作,南韓同意部署美國薩德飛彈防禦系統的後遺症,至今猶存,處境十分狼狽。

文在寅的國家安全特別顧問文正仁日前訪問台北時,特別提到了首爾學界正在討論的幾種美中之間的求生之道:首先是老方式權力平衡,繼續與美國保持聯盟,對抗崛起的中國;但這個做法,韓國是嘗到歷史教訓的,朝鮮王朝在大清崛起之際,仍然奉明朝正朔,丙子之役後,被迫城下之盟,對皇太極行三跪九叩的君臣之禮。如今美國像是衰落的明朝,中國大陸則是來勢洶洶的清朝。

於是有人主張第二種搭順風車,順應時勢,看誰強,倒向哪一邊,不要被既存的盟約給綁死;但是大國都靠不住,誰也不知道何時會被出賣。所以又有第三種,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真的要能獨立,要像日本與印度一樣夠大,或是發展核武,像北韓這樣,大家都怕它,否則即便宣稱自己是中立國,甚至聯合國登記有案,大國根本不甩。

既然要中立很難,第四種就是機會主義,看哪邊對自己有利,就選擇哪一邊,這也是目前東亞小國最常見的方式,既要中國大陸的市場與經濟機會,又仰仗美國的安全保護。

機會主義是不好聽的說法,靈活機動則是好聽的描述,這需要高超的外交手腕,其中以新加坡最為外界稱道,但即使是新加坡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二○一六年南海仲裁案,新加坡發言強調中國要遵守國際規則,北京認定新加坡站在美國這邊,九輛裝甲運兵車在香港被扣,次年李顯龍總理未被邀請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都是大陸施壓的方式。

台灣適合哪一種方式?蔡英文總統的四年無怨無悔的選擇了與美國結盟,呂秀蓮曾經苦口婆心的主張台灣應該是永久中立國,宋楚瑜則對靈活外交手段充滿信心,韓國瑜沒有透露他的因應方案,但這是各候選人不容迴避的議題,也是亞太各國面對的共同難題。

   
反滲透vs.反併吞…台商保護法 才是真興利
楊穎超/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在選戰的最後階段,國民黨推出了《反併吞中華民國法》(反併吞法)草案,正面對決民進黨逕付二讀的《反滲透法》。目前大環境對主張兩岸和平的國民黨不利:香港反送中事件、王立強共諜案,加上川普總統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等法案,系列事件節奏緊湊;民進黨官員又廁身於澳媒對王立強的訪談節目中,被質疑民進黨政府早就得到消息,因此要炮製反滲透法加碼演出。國民黨不欲參與這場棋局而不可得,因此提出反併吞法,也算是順著潮流而行。

從反併吞法草案內容看,應能達到有效反擊綠營抹紅的指控。因為可以加深國民黨在台灣人心中護主權的立場,又對人權的保障更為周全;尤其處罰向中華民國憲法宣示效忠卻亂改國名、企圖借殼上市的公務員,更是頗有新意的撥亂反正之舉。

但不論是反滲透法或反併吞法,都讓外界有「打假球」感覺。綠營將反滲透法取代中共代理人法,主因是台商等支持兩岸交流力量的壓力太大,使中共代理人法遲遲推不出來,現在為炒熱選情想出的替代方案。但台商認為,反滲透法是變相的中共代理人法,換湯不換藥。過去的壓力民進黨政府擋不住,現在台商還是這麼講,除非總統選情告急,否則真會過關嗎?

此外,反滲透法內容,是一個早有相關規範的疊床架屋法律,該法主要從政治獻金法、公職人員選罷法、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等相關條文拼湊而來,最多是出現或加重罰則,顯然現行法律架構不是不能規範兩岸交流。那為何要獨立立法?恐怕還是宣傳至上。

至於反併吞法,缺點則在該法對兩岸交流仍是妨礙,國民黨立院黨團要求併案審查,民進黨如果採用國民黨版部分條文,這責任算誰的?而沒有定義中華民國內涵,現在蔡政府仍可自辯是在中華民國立場,只是這個中華民國是從民國卅八年起算,這個法律似乎仍無法處理借殼上市與偷換概念等問題。

中共黨政組織規模龐大,兩岸交流不可能牽不到官方,這樣競爭立法,參與交流的人民就會提心吊膽:一旦遇到蓄意阻礙兩岸交流的政府,萬一哪天這些法條用在我身上怎辦?這些法條最大的功能,就是阻礙兩岸交流。政治力對台灣發展,就此事看來,還真的是「生雞卵無,放雞屎有」。

那麼政黨該立什麼法來保護台灣?台灣的根本在經貿,而台商對我國經濟貢獻至大,遺憾的是仍有遭境外政治力不當限制的問題。美中貿易戰裡,台積電是否被要求選邊?而前幾天仍有台商刊登廣告,談到兩岸政府幾乎已不相往來,喊話政黨出面協助。建議國民黨可以把輿論導向國計民生,在健全經貿關係上應該在立法院提出「台商保護法」,在法案中課政府、貿協與海基會責任,要求他們調查並每年向立法院提出報告,告訴人民他們為保護台商做了多少事、解決多少問題。為台商興利,也為人民爭取最大利益,這才是選民最想要的執政黨。

   
韓國瑜應固本 給高雄人一個「奇檬子」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主任/聯合報

日前韓國瑜使了一記怪招,要求韓粉在接到民調電話時都說「唯一支持蔡英文」,企圖反制假民調、鞏固軍心與欺敵於蔡英文。畢竟坊間民調真假難辨,有些民調顯示韓與蔡的差距愈來愈大,韓營既沒達到上月中「黃金交叉」目標,反而帳面數字愈來愈低,若再無反制,情勢不容樂觀。即便有策略考量,但在大選中明白指出回應民調的教戰守則,要比初選中競爭政黨低調動員支持對手陣營中較弱者,更難影響選情。

首先,初選及大選的性質全然不同,影響大選的變數比初選多得多,民調支持度並非單一決定勝負的關鍵,最重要的變數則是選票的多寡,而民調只是帶動彼此聲勢的評估指標之一;政策的喜好度、造勢動員的熱度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選票多寡,敵對陣營不可能控制全部變數。反觀初選全民調提名是勝負的關鍵變數,競爭政黨針對此初選機制來進行操弄,動員自己支持者,為對方弱者灌票,只要能影響百分之五,便可創造有利結果;但大選中決定勝負的則是中間選民,而非初選中只要深色選民動員便可增加達標率,況且現今中間選民比率愈來愈高,更難影響,策略有效性當然遞減。

其次,選民在大選中的各項決策會複雜得多。畢竟初選非正式大選,選民在心態上會較單純且無壓力,競爭政黨要影響對手初選則較易動員,但此招若用於大選,被動員的選民則會瞻前顧後、壓力叢生,使韓呼籲選民「唯一支持蔡英文」的欺敵目標或許便難達到;因為他們會擔心,若真照此回答,蔡的民調愈拉愈高,在聲勢上韓就陷極端弱勢,不僅「輸人已先輸陣」,反而可能影響游移選民「西瓜偎大邊」,順勢拉高了蔡的得票,助其當選。況且在大選熱戰的階段中,選民所接收的資訊已然超載,搞不好連韓回答民調的動員令根本都無法充分下達,要真能產生影響,恐有懸念。

最後,從結構來看,策略要奏效,還要有一個所謂的「弱者」,畢竟這種欺敵策略是要亂對方選情,讓弱者出線,敵對的第三方因此得利,被動員的人才會有動力,意義才能凸顯;但在大選中,根本沒有「讓弱者出線」這個邏輯,韓丟了這個議題,未必會造成對韓有利的效果,弄得不好,韓聲勢直落,連宋楚瑜都拉高,反而建構了「棄保」的可能,豈不弄巧成拙?

總括來說,韓與其弄險,不如先從高雄選區開始固本,特別是針對自己跳攻總統職位給高雄市民一個「奇檬子」,向他們說聲「對不起」或「拍謝」,給高雄市民一個「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參選論述,以減少高雄本盤區的後座力。

   
妻女代理鎮長 民進黨曾「明文」規定
王洲明/反賄選研究室負責人(台中/聯合報

新竹縣竹東鎮長羅吉祥因違反選罷法遭停職,縣府指派羅吉祥的太太張順朋代理鎮長,地方議論,民進黨批「吃相難看」。

廢省之前,類似縣市長或鄉鎮市長停職的職務代理,省縣市政府大都派出職等相當的一二級主管下鄉。一來職等較高才有權威號令下屬,二來具行政經驗以免外行領導內行。

地方首長停職,指派家屬代理,新竹縣竹東鎮並非首例;早在十一年前的嘉義縣就連續發生兩個案例:

一、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嘉義縣大林鎮長李秀美因為賄選案遭停職,縣長陳明文說,縣府依「法律面」、「制度面」、「代理面」等專業考量,縣府指派李秀美的女兒黃貞瑜代理鎮長。

二、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嘉義縣布袋鎮長蔡啟東病逝,縣府指派其遺孀英文行代理鎮長。

上述兩案例發生的時間,剛好都是民進黨籍陳明文執掌嘉義縣政。

嘉義縣的兩個地方首長(大林鎮長、布袋鎮長),同時都出現由家屬代理,可說是民主時代的巧合、法治年代的奇觀。而上述兩個代理案,確無不法,但內政部也認為確實不宜,因為社會觀感不佳。大林鎮長涉賄選下台,未經補選,直接由女兒上台代理,嚴重打擊檢警調的查賄士氣。以後還需要查賄嗎?

民進黨批評國民黨執政的新竹縣政府「吃相難看」,殊不知由家屬代理、帶頭惡劣示範的就是「民進黨明文規定的」。

   
林中斌/中美較勁新局
林中斌/聯合報

十一月廿四日香港區議會選舉,心向美國的泛民主派壓倒性勝利,親北京建制派大敗。廿七日,美總統川普簽署兩項涉港法案,正式支持香港民主。廿六日兩岸政策協會對台灣總統大選民調顯示:華府實質屬意的蔡英文獲五十趴支持,遠超過被懷疑親北京的韓國瑜廿八趴。同月四日,印度退出將成立的世界最大(但由中國主導的)貿易夥伴集團RCEP。

然而,北京在節節受挫的現象下,全球情勢另有一面:

●十月十日,數十年聯美抗中的日本,邀請解放軍神盾艦前來參加閱艦式,創歷史首例。而且《讀賣新聞》去年十二月廿三日披露:同年十月底,媒體稱為「中國情報頭子」的國安部部長陳文清密訪東京。

●與美國長期國防合作而且港口及機場提供美軍使用的新加坡於十月廿七日,同中國簽訂國防協定。新、中兩國軍隊未來正式交流,包括雙邊演習、課程交接與軍艦入港等。

●十一月十七日,美國近七十年的軍事盟友韓國與中國簽署防禦協議,雙方同意多設海軍、空軍之間的熱線,以及修改軍事備忘錄。

●十一月十五日,自詡為「熱帶川普」的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與中國簽訂九項協定,由反中變親中。去年他競選期間,疾呼「中國正在買下巴西」,給政敵貼共黨分子的標籤。

●十一月廿七日,澳洲智庫(Lowy Institute) 公布中國在全球外交據點(大使館、領事館、常設代表團)總數已達二七六個,首度超過美國。

●九月卅日美國非營利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對全球各大洲共卅二國人民的民調「你喜歡中國與否?」意料中的是:多數人民不喜歡中國的有美國、加拿大、西歐、捷克、斯洛伐克、日本、越南等。多數喜歡中國的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大多東歐國、全部中東及非洲和中南美等。總平均四十一比卅七,喜歡略多於不喜歡。但是喜歡的國家綜合人口數多、面積大。

意外的是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人民高達六十六趴喜歡中國,只廿五趴不喜歡。不只以色列兩大港(也停以、美兩國潛艇)將於廿一年交中國經營廿五年,許多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已讓中國收購,包括圖像辨認公司Cortica,以及感控集團Extreme Reality等。

以上諸事件不能否認是中美較勁下北京的突破。至於美國重挫中國的貿易戰呢?根據《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今年十一月號論文(The Unwinnable Trade War),貿戰對中美皆不利,但美國損失更多。川普發動貿戰目的至今無一達成:

●美對中貿易赤字擴大:一八年增加十二趴,一九年頭八月再增加八趴。

●美消費者負擔上升:美對中貨品增關稅使每家庭每年多付六百廿美元。而中對美貨品增關稅卻減少他國貨關稅,又不動美半導體及醫藥關稅,其消費者負擔降低。

●美製造業衰退:今年九月相較一年前,製造業成長減少零點九趴,是連續三個月下滑。

●中出口依存度暴降:中國GDP成長靠對美出口,在零五年是十一趴,至一八年已降至少於四趴。

美中較勁,台灣香港屬前線,戰場整體,別具風貌。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人臉辨識引爆商機
隨著iPhone X導入Face ID功能,人臉辨識的熱度就居高不下;同時,調研機構Variant Market Research數據顯示,人臉辨識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154億美元。

漫遊京畿道 邊地逍遙遊
位在京畿道加坪郡的晨靜樹木園是座擁有卅三萬公頃的庭園,遊走在葱鬱恬靜的樹木園中享受森林浴的感覺格外舒壓,難怪獲CNN 選為韓國五十個必去景點之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