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疫」常的一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1/04 第35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此生的圓滿句點
證嚴上人專區 竹筒歲月一念心
慈濟脈動 病人自主 生死兩安
焦點專欄 我不想當老大
此生的圓滿句點
在高齡化社會中,如何面對死亡,是愈來愈多人須深思的課題。

醫療科技挽救生命,卻也模糊了生與死的分野。《紐約時報》記者凱蒂.巴特勒(Katy Butler)在《偽善的醫療》書中指出,自一九六○年代維生系統問世以來,創造了半死不生的生命狀態,產生「植物人」、「腦死」的新詞彙。儘管治療令生命品質低落、醫療成本高昂,醫病關係緊張,醫護人員也難以脫離「救命」的角色責任。

為了結束痛苦,包含許多末期病人在內,感覺自己走投無路之下就會嘗試自殺,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研究皆指出,每十到五十名嘗試自殺者當中,只有一名會成功;不論成功與否,都令親人受苦,社會資源也受到影響。

在華人社會中,死亡常是避談的話題。病人在親友密切的網絡關係中,滋生面對疾病和死亡時的複雜情緒;尤其在「孝道」的家庭倫理影響下,病人未必能夠自由決定生死。曾有媒體調查反映,九成以上民眾願意在末期時放棄維生醫療,但六至七成的人卻希望家人能多活幾天。家人在經歷情感上的不捨和煎熬時,也可能因彼此意見相左,而不敢承諾,難以真正尊重病人意願。

因此,「適時死亡」成為有識之士奮力爭取的目標。所幸《病人自主權利法》終於在二○一九年元月上路,讓人們在意識清楚時,能夠針對日後病重時,預先選擇接受或拒絕的醫療照護,透過與專業醫療團隊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此舉可望緩解病情無法逆轉時的道德困境,翻轉《醫療法》架構下,病人無法拒絕各種延長生命措施的單一立場。

本期主題報導中,臺北慈濟醫院第一批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者中,有慈濟志工朱文姣。她在照護不同親人的經歷中,深感需坦然面對死亡,也持續和家人談論生死,相互了解內心的想法感受。

協商過程的可貴,在於彼此共同創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生命誠有限,但在終點前回顧人生旅程,會發現一步一腳印的無憾,以及還有機會表達的愛與善念。

在身體健康時發揮良能,有病痛時預先自主決定如何劃下生命圓滿的句點,這是人人可以為講師的生死教育。如此一來,往昔令人畏懼與忌諱的死亡,將轉化為饒富意義的「善終」,啟發生者產生勇於面對日常的力量。

竹筒歲月一念心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
日存五毛錢,克難做慈善,

最初那一念真誠沒有偏差,

五十五年後的現在,

有慈濟人的地方就有「竹筒歲月」,

小錢行大善,愛環繞全球。

二○二○年歲末祝福十一月開始,從臺北走到臺中、再走回臺北,十二月六日回到花蓮;這三十幾天,天天身邊圍繞了很多人、很多的愛,轉身看見的都是菩薩。在人群中的見與聞,有說不完的「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所說的都是付出無所求的大愛;也有人分享過去有過愛恨情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某個因緣接觸慈濟,轉迷為悟,轉凡夫心成菩薩心。

人生走過、做過,很真、很實,而且勇於說出來,就是最美的故事。這次出門所聽到、所看到,是世間無法形容的美。慈濟五十五年了,慈濟人、慈濟事,是一篇篇精彩感人的故事,也是能夠教育人心的教材。

在臺中歲末祝福中,南投志工分享,投入慈濟二十幾年的曹美英老師,十一月十一日往生,捐贈大體成為「無語良師」,實現了自己的心願:「做慈濟做到最後。」她說「做慈濟,永不後悔」,希望生生世世都能跟著師父在慈濟菩薩道上。

看到鏡頭中,她人生走到了最後,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失落;但也覺得,她一心一志,發願而且如願把握了時間去實行,是最美的人生。

不只是曹美英老師,好幾位慈濟人身體有病痛,或者環境很不好,都堅持一念心做慈濟,行善不落人後;這都是給師父最大的供養,給我很大的力量。

最近常說,我這一輩子沒有後悔。五十五年前,看到世間無常,貧窮苦難是這麼多,因緣很及時,我的師父要我去嘉義,但花蓮有一群人希望我不要離開,我就說,如果大家能幫助我做慈善,及時照顧貧困苦難人,這樣我留在花蓮的生命才有用處。於是大家省下買菜錢,每天出門前先在竹筒投下五毛錢,就此開始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救濟工作。

大家點點滴滴會合,入溪河、入大海,小錢行大善,能成就任何一個地方的好人好事,也讓愛環繞全球。當年的「五毛錢」,五十五年後的現在,有慈濟人的地方就有「竹筒歲月」,在六十三個國家地區有慈濟分支聯絡點,志工就近付出,關懷足跡也走到一百一十九個國家。

不是等著被人幫助,能去助人就是有福的人。即使是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孩子也能響應,無論是海外的災難,或者是臺灣花蓮或南臺震災,這幾年來都踴躍捐錢幫忙賑災。有人開出一張「支票」,是一張白紙,上面寫捐一元;雖然他沒有錢,但有心。敘利亞的孩子們很真誠,這分力量最大,這念心最感人!

五十多年前的我那一念心,就如同那孩子的一念心,以這一念心一直走到今天,方向沒有偏差,還能與這麼多人結一個真誠的好緣。每當看到天下的苦難,掛心煩惱,心會很沉;但是看到許許多多慈濟人共同一念心付出,我就又提起生命的價值,生命還是有用的。五十五年前,假使沒有那一念,集中大家點滴的愛,就無法救援這麼多人。更重要的,不是給了多少物資,而是開啟了他們的心門,心中有愛,就地取材去付出。

期待人人多了解人間事、天下事,多用一點心關心苦難人。現在大家不只開讀書會,慈濟網路平臺都很通透,拿起手機,指頭按一下,你們隨傳師父就隨到,馬上可以說話給大家聽。

太陽最美最溫柔的時刻過後,就要下沉了,就像無常人生、人生無常。舊的一年將過去,生命被時間帶走了一天,就少了一天;但每一天造福,過一天就多一分的福。請大家多用心!

病人自主 生死兩安
撰文•李委煌 攝影•蕭耀華
臺灣上路兩周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

是亞洲第一部以病人醫療自主權為核心的專法,

它也開啟了更多生命與尊嚴的對話,

提醒人們與家人彼此了解,

在此生將盡的艱難時刻,走向圓滿、不留遺憾。

隨著全球每三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失智,以及國人「癌症時鐘」加快到每四分多鐘便有一人罹癌,再加上臺灣高齡化、少子化問題嚴峻,攸關人生最後一程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似乎應該更為人們所關心,並正視「善終」這門生命必修課。

家住桃園的林美榕,二十年前被宣判胃癌末期,手術切除了胃、膽與脾臟;療程結束後,她抱著病體到醫院的安寧病房當志工,以自身經驗陪伴重病患者及其家人。

這段經歷促使她簽下「預立安寧緩和及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俗稱不急救同意書),未來生命末期時不以人工方式延長死亡過程;而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實施後,她也在先生陪同下前往臺北慈濟醫院掛號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並在諮商後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 AD),預先安頓好隨時可能戛然而止的人生終點。

根據安寧照顧基金會二○二○年十月發表調查結果,臺灣傳統醫療「急救到底」的思維已漸被翻轉,對於末期病人在臨終前的急救醫療,有近七成民眾認為不需要;調查中也顯示,雖然民眾對死亡議題的關心度較十年前調查時提高,有更多人思考若罹患重病並可預見生命存活時期,近五成受訪者希望能自主安排剩下的日子,有九成七的人都贊成預立遺囑,但其中近六成的人沒有任何行動。

臺灣安寧緩和醫療,早在一九九○年即開始推動,堪稱全球最先實行安寧緩和醫療的地區之一。在「安寧緩和條例」實施二十年後,亞洲第一部以病人醫療自主權為核心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二○一九年元月在臺灣正式施行,年滿二十歲的完全行為能力人,可在醫療機構中與諮商團隊共同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書面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未來,在五種臨床條件發生時,能夠依照個人意願選擇重要醫療決定。

身不由己時

這兩年來,知名作家張曼娟、資深藝人譚艾珍,分別偕著父母及女兒,一同前往醫院諮商並簽署;作家龍應台在社群平臺分享自己的簽署心情等新聞訊息,都引起不少人對此法的關注與討論。

或許一般人會覺得「病主法」立意很好,「但這個法關我什麼事?」

人在健康時感覺不到無常,多數人比較在乎自己倒下來後的醫療費用或保險理賠,卻不太在乎「想如何被對待」的醫療處置問題;然而,當這一天來臨時,身體如何被救治或處置,往往已由不得自己了,重要的醫療決策,都是由家人決定。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過去生病沒錢醫、沒藥醫的窘況,在臺灣已相對少見,反而常見聞的現實是「想走也走不了」。

另一方面,一旦因為民眾未與家人事前討論善終議題,當家人面臨拔管及停止治療兩難抉擇時,必定陷入天人交戰的煎熬。若家人間無法達成共識,也將造成親情的撕裂與對立。因此,民眾參與諮商,常見原因是想要生命自主、避免無效醫療的痛苦,「免除家屬的決策壓力」也相當常見。

「病主法」的主要推動者前立法委員楊玉欣,以及她的丈夫、臺灣大學哲學系孫效智教授,長年致力於醫學倫理與生命教育。被媒體譽為「罕病天使」的楊玉欣,因自身患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肌肉會逐漸萎縮直至全身癱瘓、器官衰竭,因此人如何活、如何善終成為她一生關心的議題。

身為罕見疾病患者,她相當關注與自己相似的病患,以及他們在臨終前可能面臨的困境;事實上,這也是一般人可能會遭遇的處境──在生命的盡頭,是否要接受可能只會徒增痛苦的維持生命治療措施。她認為「醫療不足」或是「醫療過度」,都是不合醫療倫理之事,因此「如何善終」,是人人都需面對的「終生大事」。

需家屬支持

「病主法」上路兩周年,截至二○二○年十二月初,全臺已累積近兩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簽署與健保卡註記;但是許多民眾或是專業醫護人員,對於「病主法」相關內容依然模糊,門診諮詢的可近性也仍待提升。

目前全臺逾一百八十家醫療院所有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需要透過電話或網路提前預約,許多醫院一週只有一或兩個諮商門診時段;一次諮商需要六十分鐘,並需至少一位二等親家屬陪同諮商與兩位見證人簽名見證;且因健保未給付,民眾須全額自費,種種因素,多少影響了民眾使用諮商服務與簽署的意願。

政府針對特定族群予以補助,甚至提供免費諮商,但是使用程度仍偏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會工作室主任楊君宜提出分析,截至二○二○年七月,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七院區總和)的三千多例諮商者中,只有百分之十八是免諮商費的身心障礙、重大傷病、中低收入戶、失智、獨居及街友等族群;而中低收入背景者也僅有八十八位。

全臺目前高齡化程度百分之十六、共有逾三百七十萬位老人,在臺東縣東河鄉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五。位於該鄉的都蘭診所賴瑋伶醫師說,即便在臺東全縣,也只有三個醫療院所能夠執行預立醫療諮商及簽署,因此發展「在宅諮商」、「在宅善終」將會是必要趨勢。

全臺三百六十八個鄉鎮市區,最老的地區是新北市平溪區,根據二○二○年五月內政部人口統計,老年化已逾百分之三十。慈濟醫護志工長年固定前往平溪義診、往診,對當地長者獨居、老化嚴重的現實與問題並不陌生。

二○二○年三月,臺北慈濟醫院開始支援平溪衛生所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但或許因為收費關係及民眾觀念保守,目前仍無人預約。近年致力於推動「病主法」的臺北慈濟醫院常佑康醫師坦言,他知道有九十高齡的平溪老人想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卻約不到家屬同行諮商,而無法如願。

「善終」,其實是普遍被認同與支持的,但具體實行仍有細部理念及操作面的詮釋、價值差異處;在臺灣,「病主法」的精神內涵仍需繼續被介紹、宣導與推廣。民眾打破死亡禁忌,與家人討論善終議題,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只是起點,除前述諮商費門檻效應、門診可近性及政府宣導待克服外,諸如醫師的醫病溝通能力與照顧生命末期病人的知識與能力、安寧病房床數、在宅醫療與在宅善終等結構性議題,更值得社會各界重視與討論。

「平和、安寧的善終是可能的。」在一場「病主法」座談�堙A楊玉欣這麼強調,「否則,生命便成了無意義的荒謬。」她希望「病主法」能成為「自主善終」的一個契機;從生命「終點」開啟思考,讓生命回歸愛的起點。(參考資料來源/安寧照顧基金會、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我不想當老大
撰文•李秋月(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
插畫•鍾庭嘉
問:每次聽到爸爸或媽媽說,我是老大,應該當弟弟妹妹的模範。但這樣的我感覺很累。

答:個人深深理解當這樣的老大的辛苦與無奈,尤其是父母常常說:「你是老大,要讓弟弟、要照顧弟弟……」、「妹妹不懂事,你是姊姊怎麼可以這樣!」這些話真的會讓老大無形中增加壓力、也會有無力感,覺得爸媽偏心,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要怎樣做,才能讓老大快樂、減少壓力,甚至沒有心結呢?

給父母的建議

平等對待:當孩子吵架或搶玩具時,不問原因先斥責老大,老二或老三不會學到尊重。

孩子小的時候,若性別相同,玩具、衣服等用品最好買一樣的,以免有比較心;若性別不同,購物前先讓孩子自行挑好各自要的,可避免為了搶玩具、衣服而吵架,平等對待會讓手足相互學會尊重。

當家�埵雪s成員時,要先告訴老大:當初懷老二時,為了讓老大接受他,從懷孕時,就告訴他會有新弟弟(妹妹)降生我們家;胎動時讓他摸肚子,感受小Baby的存在;嬰兒降生後讓他幫忙拿尿布、遞奶瓶,無形中完全接受新成員,他就不會害怕被取代了。

別因為老大長大了,就忽略他:很喜歡一個家長的教養方式,為了不讓老大有被冷落的感覺,每週和老大單獨約會一次,去吃飯、吃點心、逛街、講悄悄話,獨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每次一個小時就足夠了;因為這樣,他家老大更愛弟弟或妹妹。

父母們若覺得一週一次做不到,至少一個月一次,老大一定會非常珍惜這樣的約會,親子關係會更親暱,手足的感情會更好。

常讚美、鼓勵老大:人的眼光天生容易被外型比較美好的人、事、物所吸引,平日家長就應多用心去發現每個孩子具體的特點與擅長處,當孩子們都在現場,朋友卻只稱讚其中一個孩子時,家長可以主動跟對方說:「謝謝您的讚美,您有沒有發現我們家老大牙齒很漂亮,笑容很迷人,講話很有條理!」聽到父母這樣讚美,老大就算沒有當場開心地笑出來,也一定會在心�堸蔓滿I

給老大的建議

可以開誠布公地跟爸爸媽媽說你真的不喜歡「你是老大……」這些話,也要選擇適當的時候表達你真實的感受。

但是要避免說:「都是妹妹搶走你們對我的愛」、「我就是討厭他」或「我不要當老大」;你可以說:「我真的很喜歡他,請讓我慢慢學會如何當老大,請不要給我壓力。」相信父母聽到你的告白後會自我提醒,也會改變對待你的方式。

孩子畢竟是孩子,沒有人天生就會當老大,就像父母也不是天生就會當爸爸媽媽一樣;記得用同理心對待老大,也要讓老大發現父母永遠愛他。平常可以製造機會讓小的幫大的做一些事,讓孩子知道:兄弟姊妹是要「相互照顧」的,不是相互爭寵、競爭的。

有句話說得好:「老大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老二則是看著老大的背影長大。」如何讓老大、老二和諧相處是個學問,也是個藝術,請父母一定要重視,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日後兄弟不鬩牆,手足沒有心結!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50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