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8月出席產業數位轉型合作平台記者會表示,後疫情時代生活型態、消費行為、經濟運作模式都已改變,產業想持續發展,數位轉型最重要。然而政府在防疫、紓困、振興以及轉型四個階段中,花太少力氣在轉型,因此台北市引入新加坡輔導產業轉型的作法,與資訊服務業者一起建立平台,提供中小型零售餐飲企業轉型所需的資源與輔導,希望在一、兩年內台北市的攤商、夜市都可以有效數位轉型。防疫、紓困、振興及轉型,的確是現階段政府在產業發展上應該關注的重點。在防疫上,如何確保所有從業人員的健康與安全,需要政府的努力與廠商的配合;在紓困上,這兩年雖然資通訊產業及部分電商、物流產業表現不錯,但許多內需產業,如住宿、餐飲、旅遊等行業遭到重創,去年雖有紓困救急,但今年金額比例大幅降低,無薪假及失業問題嚴重,仍須政府正視。
在產業振興方面,因為邊境管制仍未鬆綁,雖要振興但力度有限,應設法在防疫與經濟振興間求得平衡;更棘手的是全球經濟開始反轉,前兩年屢創新高的高科技產業庫存水位不斷升高,俄烏戰事仍無停歇的跡象,各國高通膨壓力持續存在,極端氣候造成限電及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各種挑戰,攸關產業是否能夠振興。
更重要的是數位轉型的腳步,在前面幾項因素仍待解決的情況下,腳步顯得蹣跚。除了中小企業人力與資源有限的問題之外,如何讓中小企業在需要顧問輔導時找到合適的平台與專家,完整的轉型生態體系必須建構,以整合第三方獨立專家與顧問、資訊服務業者,以及政府的輔導工具與資源,才能有效竟其功。
事實上,針對上述轉型問題,不僅地方,中央政府也有許多輔導計畫正如火如荼的在進行。我們樂見中央與地方政府在產業振興與轉型上的努力,但從規劃與執行的層面上,仍有許多可以精進的空間,分述如下:
首先,誠如柯文哲市長所言,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在防疫、紓困、振興以及轉型四個階段中,花太少氣力在協助產業轉型,不但計畫規模小,而且以短期的為主,像煙火一樣,計畫結束,相關行動就無法持續,殊為可惜。
其次,不同產業應有不同的振興、轉型計畫,也應有輕重緩急及合理的KPI。舉例而言,製造業及服務業、高科技與傳統產業、中小規模企業與小微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完全不同,如何建立完整的輔導專家與資源平台,產政學研應該共同努力,中央與地方也應該攜手合作。尤其如何建立適當的輔導目標相當關鍵,數位轉型非一蹴可幾,但政府計畫常要求一年半載就要有績效,成果報告每每淪為演講及作文比賽。
再者,相關資源應該統合。以中央部會而言,不同的部會都有其施政目標與紓困振興轉型方案,如何盤點與協調以進一步整合,讓規模變大,專長分工,互補有無,以形成綜效,政府應責成專門單位進行相關的協調溝通。
最後,建議政府應推出大格局的產業轉型計畫以提振產業信心並加速產業轉型。歐洲近年有所謂的2030數位歐洲及綠色新政計畫,南韓有國家級的數位新政計畫,也是兆元級的規模;美國才剛通過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以及2,800億美元規模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在在顯示出這些國家對產業未來發展的企圖心。
面臨新的世界局勢與挑戰,除了在整體經建發展上應有新的思考之外,目前政府剛改制的國科會,以及剛掛牌的數位部,我們也期許其能為國家未來轉型發展提供更宏觀的戰略思考與部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