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快步緩行 動中修靜的生活智慧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3/04 第30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自營心地風光
證嚴上人專區 藉事練心
慈濟脈動 快步緩行 動中修靜的生活智慧
焦點專欄 櫻花飄落 請帶走我的祝福
自營心地風光
現代人身處快速變遷的環境,常被「來不及」的焦慮所驅趕,體會不到生命該有的恬適,反而倍感疲憊沈重,該如何自處呢?值此生機盎然的春季,大地給我們許多靈感。凝視如松針般垂掛的露珠,靜觀日常細微事務,我們皆可無處不自得。心念不隨境轉,在剎那當下的時間密流中,我們可自營無限的心地風光。
藉事練心
畫作/黃逸樵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1.02~03《農十二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藉人我事相警惕自心,解開煩惱無明。

以和為貴

  關渡園區建物老舊,即將拆除重建。二日與北區志工及人文志業中心同仁座談,上人述及當時在雨中踏勘,轉瞬十多年,接引無數人間菩薩。感恩魏杏娟、劉寶足師姊捐贈土地,北區、新竹、桃園慈誠隊合力整地,人人不分身分地位、生活貧富,付出無所求。

  而今人文志業中心矗立其上,發揮傳播清流的良能。人文志業承擔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留傳大藏經的使命,作全球耳目,報真導正,傳播愛與善,也傳播佛法。

  上人請師兄師姊合和互協照顧園區,用「人和」做好工地人文,也與人文志業中心相互支援,共同成就智慧道場,世世代代傳續法脈。

  「社會需要好人出力做好事;好人多,社會自然更祥和,就能人人安居樂業,健康平安。」三日桃園歲末祝福,上人感恩志工們身心投入志業,利益大眾、照顧大地。

  呂春桃師姊上臺分享,家�媢L去以檳榔為業,收入豐厚,成為慈濟會員、聽聞道理後起懺悔心,認為不該為了牟利而破壞山林、損人健康,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轉換職業,許多人也因她的帶動而響應捐款行善。

  上人期待每位護持慈濟的人,都能因投入慈濟而更加了解佛法、獲得法益。「佛法為眾生指引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人人都能身體力行,社會就能祥和、平安。要把握因緣說法、傳法。」

  許多人談論高齡化現象的種種問題,上人認為,社會風氣改變,倫理道德觀念愈漸淡薄,才有諸多社會問題產生。許多高齡慈濟志工為大地人群不斷付出,非但不是社會負擔,還是社會之寶。

  大林慈院神經內科曹汶龍主任曾分享,老人要走入人群做喜歡做的事,與人互動、交談;聽好話、說好話、做好事,有益身心健康。上人表示,最好的安養院就在每個人的家。年輕人白天忙於學業或事業,可由民間與政府安排課程學習,或到慈濟環保站做事,讓老者有生活重心,晚上回家與子孫共享天倫樂;孫輩看見父母如何照顧、孝養祖父母,是最好的人倫教育。

修福持慧

  安置在約旦邊境的敘利亞難民,近六年來棲身帳棚或窄小的簡易屋�堙A缺乏物資、醫療,生活環境惡劣。許多在難民營�堨X生的孩子極需動手術治療,約旦慈濟人已幫助一百多位重症孩子開刀,還有三百多位在等待。

  下午的歲末祝福,上人談及約旦慈濟人不辭勞苦救助貧病苦難,但難民人數眾多,志工資源有限,陳秋華師兄曾動念暫停發放,全力投入孩童醫療協助,當晚就夢到師父對他說:「濟暉,不要放棄,我願意用我的血供養難民。」他虔誠懺悔,堅持難行能行。

  臺灣慈濟醫療團隊近日甫自約旦義診發放歸來,上人表示,臺灣平安,有能力幫助世界苦難人,是有福的人。「要惜福,還要再造福。」

  今年度歲末祝福主題是「修福,粒米藏日月;持慧,毫芒有乾坤。」上人期待大家飲水思源,莫忘初心──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累積點滴愛心,成就了如今的慈濟志業,這分精神永遠不能忘失。

  全球慈濟人日日精進「薰法香」,上人期勉身在法脈起源地的臺灣慈濟人,更要精進聞法,力行於生活中,增長道心與慧命。

  「修行,就要走入人群磨練。聞法入心,通達道理,就能面對眾生煩惱而不受污染,還能運用佛法開解眾生心。」上人勉眾借力使力修行,藉別人現出的相警惕自己,解開煩惱無明。

快步緩行 動中修靜的生活智慧
撰文•李委煌 攝影•黃筱哲

為了維持生活,人們被許多「不得不」推著走,

被各式貸款奴役,被網路資訊綁架,

面對震盪的環境趨向無奈無力,

眾聲喧嘩時渴望離群索居,靜下來又覺得慌。

如何穿透兵荒馬亂,看到心靈那片靜定桃花源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中國古代哲人老子,彷彿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即為未來人間做了準確預言──

現代社會外在環境刺激多,尤其網路世界聲色迷人,讓人心思散亂,著魔上癮到行為難以自抑;在低頭滑動的手機螢幕�堙A比昂首所面對的人際社會更加真實與熱絡。

一九七○年代,將佛法帶入北美的丘揚創巴仁波切,也寫實了現代人的心思與矛盾:「世界動得太快,人們被生命潮流困住,難止息的思緒、欲望不斷產生,心靈生活和日常生活,好像成了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現代人普遍心浮氣躁,粗糙地對待自己久了,心就漸漸地不太敏感,不易察覺環境的變化與危機;只聽得見各種雜音,卻無法靜靜地傾聽心底的聲音。

身處瞬息萬變的世間,在動態的日常生活中學習、掌握內心靜定之道,似乎要比靜默地打坐數個小時來得務實可行。丘揚創巴仁波切強調:「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個外在的世間,就幾乎沒有修習禪定的可能了。」禪宗︽六祖壇經︾:「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認為想要修行了悟,是不能離開世間而求得。

丘揚創巴仁波切提出「工作禪定」或「外向禪定」,也就是常有人說的動態禪、生活禪等;所謂的禪定、靜定心境,並不一定要藉由長年苦修或進入出神狀態,而是結合善巧的方便與智慧投入日常生活。

一般所謂的靜修,主要是往內觀察自己。而慈濟志工則是反向從外,藉由投入慈善服務並親近人間苦難、「映現」出真實的自己;也就是說,他們換個方式來認識、看見自己。

慈濟志工在共修中也會靜坐,卻不強調長時間的打坐;他們每天清晨也聆聽證嚴上人講經,卻不強調佛法經典在知識層面的執著研讀。

志工們遵守「慈濟十戒」(註),是「規矩」而非「框限」,一定程度地「保護」了日常身心的安全與安頓。

看似傳統、制式的循規蹈矩,保護了他們在勞動忙碌之際,心念不致因外境人事而狂亂。他們學習靜定,並非讓內心不動不變,而是在勞動中從容自得,那就沒有一定要什麼時間才能靜定了。

動中取靜

渴望靜定的那分心,是不該跟日常生活切開來看的;動與靜若是截然的兩件事,就像說話是一回事、行為又全是另一回事般分裂荒謬。

試想,身體靜坐卻思緒紛飛,是動、是靜?在日常勞務時心無旁騖,又是動或靜呢?

「有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中國當代哲人南懷瑾強調:「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把修行融入你的工作,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

櫻花飄落 請帶走我的祝福
攝影/ 陳清漢
國道五號 遊覽車翻覆意外

撰文•何陳美盈、蕭惠玲

深夜寒風刺骨,合掌誠念佛號,凝視前方遺體一具具不斷增加著,

從未見過這樣的畫面,讓我們淚水無法停止。

句句佛號聲迴盪在寬闊的天際間,化成聲聲祝福,讓往生者帶走吧!

這一夜 慟

二月十三日晚間九時許,一輛武陵農場賞櫻團所搭乘的遊覽車,回程行經國道五號接國道三號、南下往木柵的大轉彎處時翻落邊坡,造成三十三人罹難、十一人受傷的重大車禍。

當晚,南港區志工何陳美盈剛結束讀書會,一進家門就接到電話,一位不認識的記者先生,用急促的口氣確認名字後,即告知國道發生重大車禍,希望南港慈濟人能就近給予協助。

時值深夜,事故發生地點偏遠,消息也尚未明確,但我們沒有遲疑,立刻按照那位不具名記者先生傳來的訊息前往。

志工許睦燦開車,載著何陳美盈、蕭惠玲、陳秋蓮及宗教處同仁許美雀,十點多由南港橫科交流道上高速公路趕往。沿路呼嘯不斷的救護車,以及遠遠就封鎖管制的道路指示,讓我們意識到這個事故非常嚴重。

把車子停在封鎖線外,走入管制區,國道警察一看到我們穿著慈濟制服,立刻過來幫助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我們手腳並用,爬上落差極大的坡道。

進入現場,馬上被救難人員告知,有往生者需助念;而映入眼簾的第一幕,是出乎想像的慘烈景象──

車體翻覆於山壁,救護車、大型吊車一旁待命,探照燈下救難人員兩兩合力陸續扛出罹難者,以及靜置於冰冷地上,只有一層薄薄藍色不織布覆蓋的大體,距離我們只有一線之隔。

我們啟動社區關懷網,聯繫精進組陳美利、葉美雲等人,通知更多志工來助念,祈願瞬間遭難的罹難者遠離驚慌怖畏;也請志工陳秋蓉準備煮薑湯、供應礦泉水及麵包,為救災人員補充體力及禦寒。

二○一五年,南港附近發生復興航空空難,整整九天搜救期間的援助,讓我們在承擔中學習更多,在此深夜,仍能快速集結物資與人力。我們不在意形式表面,只真誠付出實質關懷。

罹難者的親人還來不及趕到,我們在第一線讓佛號聲不斷。三十位藍白身影接續出現,攀過高牆,一個接著一個;參雜著大吊車機械聲,有人啜泣,有人臉頰淚水滑落,但沒人退縮、沒人畏懼,只有莊嚴的佛號聲。

事故現場,消防隊救災前進指揮所,標記著十二位傷者分別被送往仁愛、慈濟、三總、北醫、汐止國泰、臺北國泰、萬芳等七所醫院。雖然已是深夜時分,但志工心疼傷者,馬上啟動醫院訪視,每所醫院都有志工前往,後續陪伴也不間斷。

凌晨兩點前,全部罹難者均已挪出車體;一輛輛黑色車輛駛入現場,接運遺體前往北市第二殯儀館安置。當每位罹難者離開時,志工以九十度鞠躬之最敬禮恭送。除了現場助念,也馬上動員志工前往第二殯儀館助念。

一場大車禍,讓人體悟無常隨時就在身邊。即使我們非常不願意見到重大災難的發生,但在遇到眾生需要的時候,勇氣與承擔成為我們的本能。如此近距離面對脆弱扭曲的遺體,不僅完全生不起恐懼之心,腦海中想起《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佛陀路經白骨,告訴阿難,這些眾生可能都曾是我們累生累世的父母。

將眾生視為親人般對待疼惜,正是我們回報上人教誨,回報眾生恩德所該做的事。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03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