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搖盆二三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3/02 第417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青春名人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3月話題:快速充電指南】疲累居然能充電
【記憶藏寶圖】搖盆二三事
 
 
 
心情札記
 
【青春名人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今日登場/石芳瑜/聯合報
你大概不記得自己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是什麼時候、買些什麼了吧?我還記得喔,很了不起吧?

一定是妳媽告訴妳的啦。你想。

不好意思,也不是喔。

揭曉這個看似無聊的謎底前,或許你還記得小時候讀過一本繪本。筒井賴子所寫、林明子所繪的《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書上五歲的小惠,第一次幫媽媽上街買牛奶,那可是個肩負重任的大冒險。一下子有腳踏車衝過來、一下子又跌倒,零錢滾到了馬路上……我記得當時讀給女兒聽,她也握緊了拳頭。畢竟一個人過馬路買東西這件事,對小朋友來說實在太刺激了。

我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當然也很刺激。倒不是因為要過馬路,我只需拐出巷口,走一段路就到目的地。我是去藥房幫自己買奶嘴。不是幫弟妹,也不是幫任何人,不是奶瓶的奶嘴,是我成天含在嘴裡的安撫奶嘴。

我至今仍記得我心愛的奶嘴美好的形狀。它是橡膠做的,黃色,個頭頗大,口感Q彈;它不像後來那些小個頭、塑膠材質的白色安撫奶嘴,中後段還有一塊圓圓的板子,那個氣勢實在太弱了。我的「小黃」材質較厚,呈中空形狀,它渾然一體,吸起來非常有力。因為後面是空的,我甚至會裝水,把奶嘴拿到冰箱的冷凍庫冰起來。夏天做成「奶嘴冰」,吸起來更清涼帶勁了。

我對自己在奶嘴的吸法上不斷求新求變,感到非常得意,小小年紀,簡直天才。但這件事情對我父親而言刺激更大!因為我已經五歲了,居然還在吃奶嘴。傳說一直吃奶嘴嘴唇會翹、門牙會暴(那時還沒有口腔期不滿足這個說法),當時也沒有齒列矯治的技術,我父親死命要改掉我吃奶嘴的惡習,就怕我長大成了大暴牙。他先是在奶嘴上塗辣椒、薄荷油,不斷嘗試塗上各種刺激物。但,一個五歲的孩子難道不會拿去洗嗎?後來父親不得已,便狠心把我的奶嘴前端打個洞。打洞的奶嘴只能拿來喝牛奶,含在嘴裡就吸空氣了啦。於是我再也顧不了女童的羞恥心,自己上街買奶嘴。

倘若你問我奶嘴一個多少錢?啊,如今我的記性往往如金魚般短暫,但仍記得那個可愛的、發著黃金光芒的奶嘴,一個五毛錢。我像小惠一樣,手中握著五毛銅板,心臟噗通噗通跳,自己上街買東西,鼓起勇氣跟老闆說:「我要買奶嘴!」彼時我大概五歲,民國六十一年左右的事吧。

或許你會問:「少騙了,妳爸爸不給妳吃奶嘴,妳哪來的錢買?」

啊,這又是另一個勵志的小故事了。

石芳瑜,大學讀圖館系、碩士讀大傳及東華華文所。任職過公關公司、有線電視與電台。有時寫作、有時讀書,人生常轉彎,目前開設永樂座書店。翻譯過幾本書,著有小說《善女良男》、散文《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

【3月話題:快速充電指南】疲累居然能充電
芸礐/聯合報
「你不是說工作很忙嗎?怎麼愈來愈胖?要運動啊、運動!明天跟爸爸去爬山。」幾個月才回家一次的我,一進門就接到任務。別說爬山,心情直接盪到谷底。工作已經很累,為什麼不讓我好好休息?

隔天如工作日般六點被叫醒,不甘願下了「枕頭山」,穿上雨鞋、運動服準備外出。我帶著比素顏更慘的臭臉出發,一路上本想抱怨,卻因為太久沒運動而氣喘吁吁。多次想要停下,但見前方的爸爸仍挺直背前進,我也不敢多說,捏著拳頭跟上他的步伐。

終於抵達山頂,一望無際的開闊讓我早起的委屈、身體的痠痛一下子釋然,工作壓力也拋到腦後,也理解爸媽的用心良苦。

下山時,爸爸依舊在前方,他問:「累嗎?」我愣了一下,回答:「很累、非常累!」但有一句話沒說出口:「我好像又有力量繼續努力了。爸媽,謝謝你們。」

【記憶藏寶圖】搖盆二三事
文□攝影/蕉來媽/聯合報
喜歡翹孤輪的圈圈。
直到現在我仍覺得自己不是老闆的料,不會找通路,也沒有生意頭腦,只會傻賣,而且還常常鬧笑話......

可以做個碗狀的嗎?

從做出第一個貓用「搖搖盆」到現在,也有五、六年了。

最早的小抓板發展成搖搖盆,其實是湊巧。當時最想做的是圓形平面的抓板,一方面覺得圓形好酷呀,另一方面是外面的圓抓板多半只有纏繞沒有黏,所以貓抓一抓就會散,若由自己做,可以一圈圈黏牢,讓它更耐操。

做出來後,我興奮地給朋友看相片,有一個朋友問:「可以做個碗狀的嗎?」他想送給剛領養幼貓的友人。於是,我開始找家裡的各種東西嘗試,雖然順利完成,但糟糕了,它會搖來搖去擺不平……不過,聽說那兩隻小貓很活潑,還是送去試試看好了。

沒想到,寄去之後回應很熱烈,小貓每天在裡面跳進跳出,玩得很開心。就這樣,小抓板慢慢地發展成為搖搖盆了。

老實說,直到現在我仍覺得自己不是老闆的料,不會找通路,也沒有生意頭腦,只會傻賣,而且還常常鬧笑話。

有一次匯款給紙廠,因為當天轉出很多筆,腦袋只記得這是什麼錢、那是什麼錢,於是就直覺地在LINE裡面寫給人家:「上個月的紙錢過去了喔。」不知道對方看到心裡有沒有:「呸呸呸……」

還有一次,我想趁著出貨寄書給朋友,卻搞錯人了,寄給名字很像但根本不認識的買家,那位買家還特地私訊問我是不是寄錯。這實在太糗,我決定嘴硬:「是特地寄給你的,謝謝你的回購。」(好牽強。)然後這位買家再也沒有跟我買過東西了,我猜他可能很討厭我寄去的那本小說(印象中是推理小說)。

再不然,就是半天找不到剪刀,事後推理,大概是包貨時被推進紙箱,跟著貨品一起寄出了。由於不知道到底寄給了誰,只能在粉絲頁上寫公告:「如果有人收到搖盆,紙箱裡面夾帶剪刀,請不用還我。」

吵吵鬧鬧的氛圍剛剛好

「希望在一間公司當一個小小螺絲釘。」小時候的我曾如此發願,並寫進了〈我的志願〉作文裡,怎麼一回首,現在每天都在看商品賣多少、這個月貓狗醫療費可以還多少呢?記得那篇作文還被老師點名,說太沒志氣,不看看其他同學都要當太空人什麼的。(老師啊,你都不知道現在生活很困難,能在一間公司做到退休相當不容易好不好?)

這幾年為了工作方便,全職做貓抓板,我搬過幾次家。第一次搬家,當時有二十幾隻貓、兩隻老狗、兩個人,要兼顧居住和工作,預算有限之下,租了一棟屋齡四十年的三層樓透天厝。房子位於大馬路旁邊,縱然有點吵,但吵點好,反正做木作也吵,貓在陽台打鬧也吵,吵吵鬧鬧的氛圍很適合我們。在這裡,我們住了四年,元老貓狗陸續離世。

現在貓口比較少了,但狗變多,一樣窮。我們又搬了一次家,讓家和工作室分開,狗住工作室,貓住家裡。搬家到現在四個多月,大家都慢慢適應了。

養狗和養貓不同,對我來說養貓是我受虐(我家貓很多都很兇),養狗是我受虐後看到狗的笑臉,多少獲得療癒(笑)。即便不知道這份工作可以繼續多久,不過看到家裡的貓狗吃好睡好,就很開心。

 
 
 
訊息公告
 
 
 
 
手機軟體助你克服飛行恐懼
運用科技消弭飛行恐懼已經成為趨勢。手機軟體「Turbcast」能預報航線將遇上的亂流,「Flightradar24」顯示飛行地圖,看到有多少飛機同時在空中飛行,並且安然抵達目的地,會讓許多像我一樣的旅客感到放心。

千禧世代改變誰?
1976年到2004年出生的千禧世代去年扼殺了許多產業,這群人不結婚、不裝門鈴、不買餐巾紙,早餐也不吃麥片。西方媒體更以「千禧世代正在殺死XXX」造樣造句下標題,形容年輕人消費型態轉變,讓部分行業或品牌消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