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上月宣布,禁止美國廠商向中國中興公司出售半導體等零組件、軟體及技術七年,理由是該公司未能遵守與美國政府簽訂的認罪和解協議。有輿論預測,中興供應鏈被切斷之後,將走投無路,宣告破產。果真如此,近年來積極提升中國高科技實力的官方及民間努力,將因此蒙上陰影。
中興個案凸顯中國高科技產業目前的三大挑戰:
一、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是否遵守國際遊戲規則。二○一六年,美國向中興提出起訴,因為該公司逕自向北韓、伊朗等禁運國出售含有美國零組件的商品。
二○一七年,中興承認違反制裁規定,在和解協議裡同意支付美國政府巨額罰款。但中興並未依協議處罰違反禁令的卅五人,反而謊報相關處罰,讓美國政府抓到把柄。
中興或許對美國的相關制裁禁令與出口管制規定不屑一顧,公司內部機密文件更條列出迴避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方法;此文件後來落入美國政府手中,成為控訴證據。
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須深思,在中國無力改變國際關於制裁禁令與出口控制的規範前提下,遵守遊戲規則,是拓展商機、維繫商譽的必要條件。
二、中國電子製造業極度依賴外國元件的困境。中興遭制裁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須加速突破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眼下的事實是,中國電子製造產業必須自國外購買大部分的半導體,做為基本元件。二○一七年,中國就進口超過二千五百億美元的半導體,是單一工業種類裡額度最大的產品。
中國近年動用國家資源,在開發中央處理器上進展神速;二○一六年登上全世界最快超級電腦榜首的中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半導體都是中國自主研發製造。IC Insights統計顯示,中國半導體二○一七年的自給率約為十三%,而中國政府的雄心壯志是在二○二五年提高到七十%。
但目前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計公司仍由美國主導,台灣的半導體設計實力則排名全球第二。中國前十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要能迎頭趕上,恐難一蹴可幾。此案凸顯出中國電子製造產業依賴外國元件的窘境,中國要在短期之內逆轉此態勢,並非易事。
三、在現今國際局勢中,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緊張關係。國際關係學者針對「中國崛起」的議題,發展出不同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但在高科技領域的實證研究共識是,美國仍領先中國。然在超級電腦領域上,中國已在全球超級電腦排名勝過美國;在人工智能及量子科技上,也顯露其野心和發展實力。
任何國家如在上述三個領域取得先機,便能利用其軍民兩用技術的特質,推動民技軍用,提升該國軍事實力。中興被美國切斷重要供應鏈,其5G技術發展的雄心大志不但灰飛煙滅,更間接頓挫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超越美國的夢想。
形勢比人強,中國用民族主義語言,數落美國政府的不是,反倒忘記東窗事發於該公司的違法行為。從長遠來看,中國企業如果能從中興慘痛經驗,學到寶貴一課,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