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為什麼把病人收進來?
開刀房的門口,通常擠滿了病患家屬,有的默默禱告,有的焦急向醫師詢問病情。一日,我查房走到開刀房門口,發現一位穆斯林婦女在走廊上不停地走著,在黑紗之下,那驚慌又無助的眼神讓人不捨,因此我用簡單的英文向她詢問家屬病情。原來,她尚在襁褓中的新生嬰兒,正在開刀房裡做包皮割除手術。
說起行割禮,一般人比較知道的是是猶太人的習俗。《聖經》記載,割禮是信徒與上帝立約的印記,以及與神的連結。而新生嬰兒神經系統發展尚不完善,做包皮割除手術,沒有痛感最易執行,且猶太人的這一習俗,讓猶太婦女有全世界最低的子宮頸癌罹患率。至於伊斯蘭教的《古蘭經》裡,並沒有規定男孩必須行割禮,但是中東不少伊斯蘭國家都有此習俗。
新生嬰兒的包皮割除手術,非常簡單易行,數分鐘即可做好,可是這位穆斯林婦女卻說她的兒子進開刀房已五個小時了,還沒有出來。她一面說一面抽搐,因此我答應她進開刀房一探究竟。
穿戴好無菌衣帽進手術室,強烈的冷氣讓我打了一個寒顫,進入割包皮小嬰孩的手術間,我不禁怒從中來--小男孩躺在手術床上,因麻醉而熟睡,兩位穿著手術衣帽、戴著無菌手套的年輕醫師,卻正在有說有笑,而未執行手術。我責問他們為什麼不趕快進行手術,讓家屬在外頭焦急守候?兩位醫師竟說他們不會開這個手術!天啊,不會開為什麼要把病人收進來?我咆哮起來。
此時不是究責的時刻,處理小病人是第一要務。我開始向他們示範割包皮的環型切割手術,很快地做完、包好傷口,把小嬰兒抱還給母親,我永遠都無法忘懷那感激的眼神。
我們都知道醫事人員養成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要到教學醫院去實習,但在教學醫院看過多少刀?真正上過多少刀?同時,每所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有第一名及最後一名,醫師亦不例外,但是病人不能問醫師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你是在哪家教學醫院實習的?你學過開什麼刀?病人也更不敢問醫師你是第幾名畢業的?雖然這是一個科學昌明、醫學進步的時代,但看病會碰到什麼樣的醫師,則是個人運氣,所以一般病人都會到處打聽醫師的醫術與醫德。而這一切,對那位穆斯林婦女來說,卻是一件很難的事啊!
正常情況下,手術是不應該有問題的
由開刀房回護理部處理了一些公文,剛想喝口水,電話卻急促地響起來。另一端傳來開刀房護理長驚慌的聲音,我丟下話筒,奔赴過去。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實習護生垂著頭,站在牆邊微微地顫抖著。她的模樣讓人不忍心苛責,我輕拍她的肩膀,示意不要太緊張。
處理病人是最優先的事。手術台上躺著一位六十歲開痔瘡的爺爺,他的一般身體情況良好,並且不是緊急手術,正常情況下,手術是不應該有問題的。這一台刀的刷手護士是一位實習的護生,由她負責遞皮膚消毒劑及局部麻醉藥物給主刀醫師,俟病人麻醉後再遞開刀器械給醫師。問題就出在實習護生在皮膚消毒完成後,誤將皮膚消毒劑當作局部麻醉劑遞給主刀醫師,當病人注射數針之後,仍沒有麻醉效果,才驚覺此一失誤。
誠實地面對失誤,並做適當的補救是當務之急。我們告知病人及病人的家屬後,陳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案,除了免除病人的所有費用外,也在手術後持續追蹤半年,沒有發現任何後遺症及併發症才結案。實習失誤的護生則通知學校,由校方處理;開刀房失職的護理人員,則接受再教育及懲處。天啊,又是驚魂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