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認為已成歷史的「紅色精神」死灰復燃。有關中共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正率領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走向何方,對此中國國內正發生激辨。劍指科技巨頭的「整改運動」、演藝界醜聞、網絡游戲泛濫、教育領域弊端叢生,更促使極左派強烈要求「清掃屋子」,更激進地修正路線。其批評者則警告發生「新的文化大革命」,憂慮時光倒流,國家重返混亂。
不久前,退休編輯李光滿發表一篇火爆文章,抨擊「娘炮男」、演藝明星、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和「資本圈」的操控、「崇拜西方文化」,一時聲名大噪。作者稱,當局的一系列整治動作顯示,中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經濟領域、金融領域、文化領域到政治領域都在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或者說是一場「深刻的革命」。
他寫道,這次變革將「蕩滌一切塵埃」,歡呼「紅色回歸,英雄回歸,血性回歸」,「向著社會主義本質回歸」。而「蕩滌塵埃」之謂正是眾所周知的一個文革用語。該「檄文」最先是在左派網站上發表,但很快被《人民日報》這樣的中共重要宣傳喉舌轉載。不能不讓人想到,這是最高層授意之為。
溫和派人士不寒而栗,提醒人們注意1960 年代針對文化精英的類似批判正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76)的先聲。其時,「永遠的革命家」毛澤東利用國內情緒,煽動大眾,炮轟黨內對手。
第二次文革 vs. 推動公平正義
這就是何以警告之聲旋即而至的原因。一名前新華社編輯批評說,該文作者是要告訴大家,「改革開放40多年,是大錯特錯。……他幾乎是在高呼: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太有必要了!」就連長年來頗具爭議的人物——《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指責作者「是用誇張語言」,「造成誤導」。他寫道,當局近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推進共同富裕,強化公平正義建設」,而不是什麼「革命」。
對此問題,爭議未歇:中國真的將發生「新文革」?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專家德林豪森( Katja Drinhausen )認為,「當然不是毛澤東所發動的那樣的深層意識形態運動,那場運動攪亂社會十年,奪走了數十萬人的生命。因為習近平要的是國內政治穩定,確保黨的權力、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和技術強國。」
德林豪森說,「作為該願景的一部分,所有人——干部、企業家和公民——都必須謹遵政治路線,它涉及對立場、敘事和行為的控制,防止發生社會動蕩。」不過,她指出,當下,針對異見者所使用手段和詞匯「與毛澤東時代的政治運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習近平:中國的未來在於對經濟與社會的集中控制
文革期間,習近平的父親——屬於第一代革命家的習仲勳——亦成數百萬受迫害者中的一員。現在的這位黨首當年也被送往鄉下。三年前,習近平曾判斷說,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經濟瀕臨崩潰」。
但是,今天的習近平認為,中國的未來在於黨的再度壯大和對經濟與社會的集中控制。因此,國家再度進入早就退出的那些領域。突然間,習近平也呼籲要「共同富裕」,頗讓富人們驚愕。國家代替市場,黨替代資本。在華德企和其它外企憂心忡忡,不知所措。
此情此景迫使劉鶴副總理不得不表態,稱當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也在頭版發表題為《堅持監管規範和促進發展兩手並重、兩手都要硬》的評論員文章,以「三個沒有變」重申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對外開放態度不變。
美國卡特中心中國事務顧問、「中美印象網站」主編劉亞偉認為,「這場爭論顯示,共產黨內,關於改革和開放的價值、對當今中國的社會和政治穩定狀態、以及對中國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國家的爭論,相當激烈。」
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也認為,毛澤東和習近平這兩位新老「偉大主席」頗有相似之處。在接受《外交官》雜志采訪時,他指出:「毛澤東和習近平都是獨裁者。這兩人都不能容忍不管是來自哪個層面的不同意見和不服從態度,——而且, 兩人都是鐵腕統治。」
(德新社)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