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大摩:晶圓代工恐遭砍單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9/16 第52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大摩:晶圓代工恐遭砍單
記者黃力、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示警,半導體市況不再緊俏,終端需求被高估,將使得台灣晶圓代工廠產能短缺情況結束,台積電、力積電等業者第4季面臨遭客戶砍單窘境。大摩是此波半導體景氣出現雜音後,第一家示警晶圓代工廠將遭砍單的外資券商。

台積電將在今天除息2.75元,昨(15)日為除息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受外資開出示警遭砍單第一槍影響,參與除息觀望氣氛濃厚,股價以平盤開出後一路走低,終場跌6元、收當日最低價607元,周三早盤ADR跌1.2%。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台積電最後一盤4,800多張賣單以內盤成交,占當日總量逾二成,凸顯投資人觀望情緒,選擇棄息,外資也由買轉賣,單日賣超約341張。

大摩最新報告看空晶圓代工業的觀點是,先前電源管理IC與微控制器(MCU)大缺貨,使得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產能供不應求,主因是馬來西亞疫情嚴峻,導致當地封測廠產能開出有限,下游怕拿不到貨,瘋狂下單晶圓廠而導致。

大摩分析,全球晶片封測14%產能位於大馬,其中不乏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M)、安森美(ON Semi)及英飛凌(Infineon)等美、歐整合元件(IDM)大廠產能。

受疫情影響,大馬當地封測廠6月開始實施部分封鎖,9月上半月的產能利用率平均僅47%,致使下游廠商超額下單電源管理IC、MCU等晶片,並使得實際需求遭高估。摩根士丹利與後端供應商談過後,供應商認為馬來西亞的晶片產能可在11、12月明顯改善,將使得先前超額下單的影響浮現。

就整體半導體市況來看,摩根士丹利指出,LCD驅動IC、利基型記憶體及智慧手機感測器存在庫存問題,顯示無論智慧手機、電視或個人電腦等終端需求已下降,部分記憶體價格下降即是跡象之一,因此,預期台積電及力積電等代工廠訂單最快會在今年第4季削減。

對於大摩的報告,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認為,半導體市況雜音多,一是受疫情影響,上下游半導體供應鏈步調不同,因而導致供需狀況失衡,如車用晶片即是因東南亞產能停擺而吃緊;二則有因電視、筆電出貨下降,使8、12吋晶圓需求下滑的情況,12吋晶圓尤其明顯。

 
財經專題
大摩唱衰晶圓雙雄 半導體業反駁
記者黃力、簡永祥/台北報導聯合報
外資再掀半導體景氣大論戰。摩根士丹利證券最新報告認為,半導體需求恐被高估,晶圓雙雄台積電、聯電最快第四季面臨砍單,但國內半導體業者昨天同聲反駁,強調台積電、聯電受到晶片業搶產能,已通知第四季再漲價,預估到明年產能仍吃緊,供不應求局面恐非短期可舒緩。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稍早曾出具一份「記憶體寒冬來臨」報告,示警DRAM景氣浮現反轉訊號,一舉引爆市場話題,卻也讓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動怒,直言這份報告完全「沒有知識」、「邏輯不通」,甚至認為是炒股行為。他強調,旺宏看到的訂單還是非常好,並直言會以更好財報,讓這家外資無法對市場交代。

這次大摩又選在台積電除息前夕,發布看空言論,台積電和聯電都表示,不對法人報告做任何評論,強調有關半導體景氣動向和預測,一切以法說會公布為主。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馬來西亞封測廠因疫情導致產能低迷,成為汽車及伺服器供應鏈的主要瓶頸,研判相關晶片實際需求已高估;而基於終端需求下降,維持半導體產業市況緊俏情況不再的看法,預期台灣的晶圓代工不再處於短缺狀態。

國內半導體業則認為,大摩看空論點欠缺有力的立論基礎,主因是晶圓代工才宣布第四季漲價,怎會突然又因部分產業需求轉弱,就被砍單,「邏輯根本不通」。

聯電總經理簡山傑表示,雖市場傳出雜音,但目前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且明年景氣仍旺,客戶已在洽談明年產能。

 
SEMI抗空頭 半導體還在擴張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昨(15)日發布最新報告,估計從2020年到2022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罕見連三年創新高,到2022年時總規模將近千億美元(約新台幣2.8兆元)。

法人指出,近期半導體市場出現部分雜音,且一路從下游延伸到上游,惟設備投資是反映景氣發展重要風向球,SEMI預估晶圓廠設備支出一路創高,意味整體半導體景氣仍處擴張期。

SEMI在最新全球晶圓廠報告指出,隨著數位轉型與其他新興科技趨勢驅動,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半導體設備投資總額將近1,000億美元新高,年增約8%,以滿足市場對電子產品不斷提升的需求,超越2021年的900億美元,今年年增率估計高達44%。

歷經一年多供應鏈強勁拉貨後,近期市場漸有雜音,不過因應中長期客戶需求,不少晶圓廠仍依計畫擴產。雖然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在過往歷史周期性趨勢,通常是一至二年擴張期後,緊接著有一至二年的增長下降期間,但接下來卻可能出現連三年創新高狀況。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晶圓廠設備支出估計連三年創新高,全球正在見證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罕見紀錄。數位轉型是半導體技術主要驅動力之一,市場將不斷提升對晶片的倚賴程度,大幅推升半導體設備相關需求。

SEMI提到,2022年時大部分晶圓廠投資將集中晶圓代工部門,支出超過440億美元,其次是記憶體部門,將超過380億美元。

如果從地區別來看,SEMI評估,韓國將是2022年晶圓廠設備支出的領頭羊,規模將達300億美元。其次是台灣的260億美元,中國大陸近170億美元,日本以近90億美元居第四。

 
IC設計十強 台廠占三席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15)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2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營收合計達298億美元(約新台幣8,344億元),年增逾六成。台灣有聯發科、聯詠、瑞昱搶進前十大,以聯發科排名第四最佳。集邦預期,本季相關業者營收成長幅度可能有限。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推升晶片價格上漲,集邦表示,第2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增至298億美元,年增幅60.8%。

前五名排序與首季相同,依序是高通、輝達、博通、聯發科與超微。

第六名為聯詠,接著由於邁威爾(Marvell)完成收購Inphi,營收大幅成長,排名自第1季的第九名於第2季躍升為第七名,賽靈思及瑞昱排名第八與第九,戴樂格排名第十。

如果以第2季業績年增率來看,超微以接近一倍的成長率居冠,聯發科與聯詠緊接在後,三者年增率都超過96%。

集邦指出,營收排名第一的高通,處理器與射頻前端等成長強勁;物聯網部門持續受惠新冠肺炎疫情衍生的需求,逐漸成為高通另一營收主力,帶動其整體第2季營收達64.72億美元,年增率達七成。

輝達排名第二,受惠遊戲顯卡與資料中心營收帶動,第2季營收58.43億美元,年增68.8%。博通第三名,營收主力來自有線網通與無線晶片,第2季營收49.54億美元,年增19.2%。

聯發科排名第四,營收主力的行動產品線年增率超過1.4倍,其他產品部門營收年增率也達兩位數,推升第2季營收達44.89億美元,年增98.8%。

聯詠排名第六,在系統單晶片與面板驅動IC表現出色,第2季營收12.19億美元,年增96%。瑞昱排名第九,第2季營收8.34億美元,年增44%。

 
下季IC設計市況 現在很難說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C設計業在新冠疫情驅動的數位轉型環境中,經過一年多供應鏈強勁拉貨,不少業者都繳出亮眼成績單,有業界高層坦言,第3季業績成長沒什麼大問題,但第4季「現在還很難說」,畢竟外在環境變數大。

目前IC設計端報價到第3季止,大致還能轉嫁上漲晶圓代工與封測等成本,甚至部分廠商還能繳出五成以上高毛利率。面對近期市場雜音,業界人士表示,依現階段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情況,IC價格可不可以續漲很難說,但欲跌不易。

IC設計業者指出,下游客戶庫存準備程度不一,且因長短料問題,有重複下單部分難免調整訂單或延遲拉貨,但整體庫存水位還不到很充分地步。

 
國際財經要聞
達里歐:若比特幣大獲成功 監管機關將出手封殺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15日表示,如果比特幣大獲成功,他相信監管機關最終會出手管控比特幣。

達里歐在財經媒體CNBC的Squawk Box節目上說:「到頭來,如果比特幣真的大獲成功,他們(監管當局)將會封殺它,試圖封殺它,而且我覺得他們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有法子封殺它。」

他指出:「有薩爾瓦多接受比特幣,也有印度和中國禁止比特幣,美國則討論如何規範它,及討論比特幣仍然可控。」

在投機活動引發加密幣價格大起大落而吸引投資人目光之際,美國監管當局已加強監管加密幣市場。美國證管會(SEC)主席Gary Gensler 14日說,正在加班制定一系列規定,盼透過更好地監管新數位資產和貨幣,來保護投資人。

比特幣今年稍早飆破60,000美元關卡後,價格幾度崩跌,但近來已迅速回升,比特幣在過去12個月來翻增逾三倍,15日盤中報48,169.09美元。

 
英通膨加速 估明年升息兩次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3.2%,寫下逾九年來最大年增幅,在英國通膨壓力加重的情況下,交易員預料明年底前英國央行可能會升息兩次,共計調高40個基點。

英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8月CPI較去年同期上升3.2%,寫下2012年3月來最大升幅,且增幅遠大於7月的2%,也高於經濟學家推估的2.9%。

英國8月物價竄高的主因,是去年餐飲業者獲政府補貼而降低餐點價格,形成低基期效應。然而,英國更持久的通膨跡象,促使市場預料央行鷹派官員將在激辯利率決策時占上風。如今決策官員擔憂缺工、缺料可能導致通膨更加持久,且未來數月能源價格可能大漲。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經濟學家透納表示,英國的最新通膨數據,將使英國央行維持鷹派立場,為明年上半年調高利率奠定基礎,就此而言,英鎊前景仍佳。

但英國最新通膨數據出爐後,僅帶動英鎊兌美元匯價盤中升值0.1%至1英鎊兌1.3822美元。貨幣市場現在預估,央行明年可能會升息兩次,其中明年5月調高15個基點,明年底前再上調25個基點,使利率升至0.5%,高於目前的0.1%。

目前英國央行仍透過規模1,500億英鎊(2,08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畫,來帶動經濟復甦,而這項購債計畫將在年底前結束。英國央行總裁貝利本月指出,經濟情勢已滿足刺激計畫退場和升息的條件。英國央行預估,到年底前通膨率將竄高至4%,比設定通膨目標高一倍,然後於明後兩年降溫。

 
歐能源費飆 牽動綠色新政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能源價格漲個不停並飆上歷史新高,衝擊區內消費者,不僅給政府帶來與日俱增的壓力,歐盟抗氣候變遷計畫也因此飽受批評,能否如期達標備受質疑。

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14日同步續漲,在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漲上新高價位。在荷蘭交易的歐洲指標天然氣期貨暴漲8.5%,漲上每千度(MWh)66.46歐元,改寫歷史新高;在英國,10月期貨躍漲8.7%至每10萬英熱單位166.64便士。

天然氣價格大漲推升電價。德、法的明年電價都躍上歷史高峰。西班牙的次日電價14日漲上新天價,過去半年來電費已三倍跳,飆上每度172.78歐元。義大利上季電費激增20%,第4季可能再飆40%。

各國政府已紛紛採取行動,緩和能源價格狂飆對消費者的打擊。西班牙政府13日宣布,將對公用事業課徵暴利稅,藉此限縮消費者須繳的能源費。希臘宣布對所有家庭提供能源補貼,第4季每戶用電300度以內電費都在補貼範圍內。

法國財長勒麥爾表示,政府正考慮緩和消費者能源費壓力的措施。法國政府已廣發「能源支票」——近550萬貧戶年領150歐元(177美元)左右。

花旗集團預測,歐洲家庭能源費可能再漲20%,這將迫使更多國政府介入。物價高漲加深通膨顧慮,升高經濟復甦脫軌風險。

能源價格扶搖直上,反映經濟從疫情低潮復甦帶動需求大增,不巧正值供應吃緊。使電價漲得這麼高的另一因素,是政府政策限制碳排,採用化石燃料的發電廠須支付排碳費,以每公噸計,今年來這項成本增近90%。

歐盟執委會堅稱,能源價格飆升主要反映天然氣飆漲和歐洲電力市場結構問題,並非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的錯,但擔心歐盟淨零碳排「綠色新政」(Green Deal)計畫可能背黑鍋,對歐洲議會辯論中的「降低55%溫室氣體排放方案」(Fit for 55)氣候提案平添路障。

 
搶先特斯拉 Rivian電動皮卡出廠
編譯季晶晶、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電動皮卡新創Rivian宣布,旗下首輛電動皮卡已組裝出廠,也取得監管機關的核准,因此可以開始販售給美國消費者,等於搶在特斯拉、通用汽車(GM)等競爭對手之前,在這個競爭將日益激烈的領域率先插旗。

CNBC報導,Rivian創辦人兼執行長史卡連奇(R.J. Scaringe)14日在推特上說,為消費者打造的電動皮卡R1T,一早已駛離位於伊利諾州諾默爾的組裝廠。他興奮地表示,迫不及待要交車到顧客手中。從推文附上的照片可看到,組裝線上數輛R1T旁的員工一同歡呼。

Rivian發言人證實,這款車已經可以在美國市面上販售。根據他的說法,Rivian已取得包括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環保署(EPA)、加州空氣資源局(CARB)的核准,而該公司發表的電動車都準備好在美國50州開賣。

受到新冠疫情和全球晶片短缺的影響,Rivian先前至少延後生產兩次,如今終於排除萬難。Rivian還計劃在今年秋季某個時間點推出另一款電動車R1S。根據史卡連奇寫給顧客的信函,R1T會在9月開始交車,R1S則是在「不久之後」。

雖然Rivian拔得頭籌,但接下來也將面臨許多競爭對手,預計通用汽車今秋推出GMC悍馬電動皮卡,而電動車新創Lordstown Motors、福特、特斯拉明年也都可望推出電動皮卡。

在特斯拉發表電動皮卡Cybertruck後,雖接獲無數訂單,卻一再延後上市時間,最近特斯拉又將Cybertruck的交車時間,從今年延到明年底,而且未提出明確的量產的時間表。

根據報導,Rivian幾周前私下向監管機構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文件,並尋求上市時估值達到700億至800億美元間。目前Rivian背後金主包含福特和亞馬遜,而亞馬遜不僅是Rivian的金主,也是大客戶,先前向Rivian訂購10萬輛送貨專用的廂型車,而預計Rivian將在今年開始交車。

 
要聞
林伯豐 促凍漲基本工資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針對基本工資傳出有意再度調漲,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疫情期間勞動政策需要合理調整,現狀不宜調漲基本工資,應該等到疫情減緩後再調漲基本工資。

三三會昨日舉行每月例會,林伯豐在致詞時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言。首先針對基本工資部分,林伯豐強調,政府調整勞動政策,不宜調整基本工資,應等疫情結束後再行討論。

他並表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政府應補助差額,給予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人才培訓以及薪資補貼。

此外,針對能源議題,林伯豐也指出,政府應促進碳交易制度,以及再生能源綠電評證,將核電列入電力選項之一,因應聯合國2030年減碳目標,應建立國家能源轉型政策以及2030年能源發展路徑圖。

針對疫苗題議,林伯豐也重申日前的呼籲,並強調為了振興國內經濟,建議政府採購經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合格的疫苗,讓全民施打第三劑疫苗,這樣才有助工商業儘早恢復正常運作。

另外,他也表示,台灣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對外貿易,需要與各國維持良好關係,親美、友日,更應「和中」,以期維持兩岸和平共存;同時,為了吸引國內外企業擴大投資台灣,林伯豐也建議持續進行稅(費)制改革。

 
資金匯回實質投資 突破千億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19年8月起實施二年《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已在8月16日落日,經濟部工業局昨(15)日公布,匯回資金投入實質投資已突破千億元大關。

據財政部統計,境外資金申請匯回二年來共累計3,559億元;經濟部昨日公布數據意味著,已有近三成匯回資金投入實質投資。

工業局表示,截至今年9月14日,受理境外資金匯回核准實質投資共核准443件,投資金額1,014.7億元。其中,直接投資核准427件,投資資金995.03億元;間接投資核准16件,投資資金19.67億元。核准實質投資案件又以營利事業申請占大多數,約868.26億元;個人申請則為146.44億元。

為鼓勵境外資金匯回台灣進行實質投資並帶動經濟成長,於2019年8月15日施行《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個人與營利事業只要向經濟部申請實質投資,最低得享有稅率4%(原始20%)的優惠措施。

除了實質投資,間接投入國內創業投資事業,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重要政策領域產業等,也能享有減半課稅的租稅優惠。

各類實質投資中,又以設備投資居冠;直接投資申請案件中,設備支出占七成,金額為665.1億元;建築物占二成,支出金額為307.75億元。

工業局分析,不少廠商運用既有廠區重新規劃生產線及汰換設備來擴大產能,同時帶動周邊供應鏈成長,對於國內產業發展多有助益。

工業局也補充,境外資金返台都必須做實質投資才可以享有優惠稅率,因此長期觀察下來,並未發生資金來台炒地皮的疑慮,而是貨真價實的投資。

而以產業別分析,電子資訊業300.46億元,包含電子業、光電業等;民生化工業266.81億元,包含化材業、醫藥業等;金屬機電業221.27億元,包含金屬製品、汽車零組件製造業等;其他業別206.49億元,包含電信業、太陽能發電業、運輸業等。

工業局表示,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為鼓勵個人及營利事業將境外資金匯回投資,依此條例進行實質投資並取得經濟部完成證明者,得退還一半稅款。

該條例規定申請匯回期限已於今年8月16日屆期,但已獲財政部核准並匯回境外資金之個人及營利事業,仍可在資金匯回後一年內向經濟部提出實質投資申請。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資金申請匯回至核准並實際匯回及提出實質投資計畫,還需要一定程序及時程,預計實際匯回及從事實質投資金額將持續增加;此外,隨著核准實質投資,也會有違規遭補稅等情況,專法入帳稅收會隨之調整。

 
iPhone 13亮相 史上最弱升級
編譯陳家齊、季晶晶、記者劉芳妙╱經濟日報

蘋果昨(15)日舉辦線上秋季新品發表會,如預期推出iPhone 13系列新機、兩款新iPad,以及最新智慧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7。

在最受矚目的iPhone 13新機方面,儘管蘋果執行長庫克在會中自豪地說:「我們持續讓iPhone更強大。」但彭博卻大澆冷水,直言iPhone 13設計與iPhone 12相似,可能是「史上最弱升級」。

彭博科技專欄作家金泰(Tae Kim)認為,「iPhone 13改進性能讓人大失所望」。受「新機無亮點」的言論影響,蘋果周二收盤跌1.43%至148.12美元,表現為大型科技股中最差,周三早盤續跌約0.7%。

台灣蘋概指標股台積電(2330)、大立光、玉晶光、穩懋等昨天也都收黑,玉晶光大跌6%,大立光更收在逾六年來新低價2,520元;僅鴻海受惠電動車題材逆勢收紅。對岸蘋概股表現也失色,紅色供應鏈指標廠、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立訊盤中跌逾2.3%;在港股掛牌的高偉電子盤中更重挫7.2%、丘鈦科技也跌逾2%,比亞迪則大跌5.1%。

蘋果此次共推出四款iPhone 13系列新機。金泰指出,其中僅有一些「些微的」改進,包括更快的處理器、更好的相機、更長的電池壽命以及更好的顯示效果。但新機在設計上與2020年的設計雷同,只有螢幕頂端的「瀏海」變小,而且售價相同。兩款Pro手機還具有更高畫質的影片錄製功能和更流暢、更頻繁更新的翻頁顯示,並將儲存容量擴大到1TB,是去年最大容量的兩倍。

金泰認為,在去年5G大規模升級後,今年增量性質的改進可能會讓人感到失望,iPhone 13沒有任何「必須擁有」的新功能,讓果粉沒有購新機的動力,對iPhone 12的用戶來說更是如此。不過金泰指出,對於iPhone 11或是更舊機型的果粉,購買iPhone 13可能還是值得。

金泰指出,花數百美元使用速度更快的5G網路以及最新晶片的體驗,對社群媒體創作者和影響者來說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需要最新影片和照片功能才能維持與同業的競爭力。但是調查顯示,消費者不太傾向為微幅改進的功能砸大錢換新機。

蘋果此次共推出四款新iPhone,名為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全都搭載最新的A15仿生晶片,以及兩款新iPad與Apple Watch Series 7。但未如預期推出新款AirPods。

除了效能更快更強且電池續航力更久,iPhone 13系列主打更強大的照片與影片拍攝功能。Apple Watch Series 7有更大的表面可顯示內容。而新款iPad mini有更大、更亮麗的螢幕,並且搭載強悍的最新處理器晶片。

去年升級5G後,今年新iPhone可能略嫌亮點不足。用戶到底該不該升級?要看情況。對於拿iPhone 12的人來說,很可能不,因為iPhone 13欠缺「必須擁有」的新功能;但對於iPhone 11和更舊的iPhone來說,升級也許很值得,尤其當電信商提供具吸引力的舊換新優惠方案時。

 
新iPhone下周五開賣 零元購機有譜
記者張剛瑋、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昨(15)日凌晨發表iPhone 13系列新機後,國內電信業者陸續啟動預購活動,並將在下周五(24日)與全球同步開賣。各家電信業者搭配新機資費也保密到家,預期搭配高資費方案可望零元購機。

中華電信宣布,今天下午14時到18時開放iPhone 13全系列限量網路預約,並祭出「iPhone 13全系列線上預約返購」抽獎活動,將送13個大獎、價值20萬豪禮。

台灣大宣布17日晚上20時起,包括實體、網路門市與電商myfone購物、momo購物網,全通路開放iPhone 13系列新機預購,24日正式開賣,預繳3,000元訂金,並於10月31日前申辦5G指定專案,最高送3,000元momo幣。

遠傳將在24日在全台直營、加盟、德誼及網路門市開賣。昨日上午11時開放預約,預約登記活動開跑5分鐘,吸引破萬人搶進網站。根據遠傳統計,iPhone 13 Pro預約占比超過四成,容量256GB預約占比近六成,七成預約戶選全新顏色「天峰藍」,128GB版本性價比最高,占預約用戶兩成。

台灣之星昨日開放消費者預留資料,針對VIP老客戶於預購期間搭配指定資費申辦成功者,可半價購買Anker真無線藍牙耳機。

亞太電信預計17日中午12時展開預約登記,預約成功者在申辦時可現折1,000元早鳥優惠,24日開賣,在Gt智慧生活台北三創門市舉辦限量首賣,排隊頭香申辦指定專案,送出內含無線充電盤、藍芽耳機等價值2.3萬的大禮包。

通路業者全國電、燦坤等促銷方案仍確認中,德誼則規劃在周五公布對於蘋果新機觀察趨勢及促案等,遠傳旗下電商friDay購物也宣布將與蘋果官方同步開放線上預購,並在開賣日當天挑戰3小時急速到貨。

 
iPad mini 6 兩年來最大改款 望刺激買氣、帶旺台鏈
記者張剛瑋、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最新亮相的iPad mini 6,堪稱是今年蘋果秋季發表會的最大亮點,這是iPad mini兩年多來最大改款,包括8.3吋螢幕、A15晶片、5G、USB-C、Touch ID置頂,以及四種新色等六大特色,預期將刺激果粉買氣,帶旺供應鏈營運。

法人指出,蘋果平板供應鏈包括組裝廠鴻海(2317)與仁寶、處理器代工廠台積電、觸控面板供應商GIS-KY與TPK-KY、PCB廠臻鼎-KY、SMT廠台表科、提供封裝服務的日月光投控,以及供應背光模組的瑞儀等。

遭點名的供應鏈均拒絕評論單一產品與客戶。蘋果平價版平板電腦主力供應商仁寶則表示,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旺季來臨,隨客戶發布新產品,第3季智慧裝置等非筆電產品需求逐步回溫,估計出貨將季增一成以內,第4季可望再季增逾一成,不過,仍要觀察料況供應是否影響實際出貨量。

根據市調機構IDC最新報告,2021年第2季蘋果 iPad全球出貨量達1,290萬台,年增3.5%,以高達31.9%的市占率位居平板市場第一,超過第二名的三星與第四名的亞馬遜市占總和。

相較今年iPhone 13「擠牙膏式」的升級表現,網友戲稱iPad mini 6才是這次秋季發表會中的主角。尤其蘋果在iPad產品上首度搭載最新的A15處理器,讓網友在產品升級上感到誠意十足,滿足許多社群用戶最大的期待。另外,不像iPhone已停止附充電頭,iPad產品皆附有20W 的USB-C電源轉接器。

若把iPad mini 6與前一代iPad mini 5相比,iPad mini 6 取消實體Home鍵及3.5mm耳機孔,過去的7.9吋LED顯示器也大升級,處理器則由A12晶片直接跳到最新A15晶片。iPad mini 6搭載8.3 吋的Liquid Retina顯示器,支援5G行動通訊及wiFi 6,Touch ID移至頂端按鈕,手指即可解鎖畫面、登入App及使用Apple Pay。

iPad mini 6也支援第二代Apple Pencil,可依靠磁力直接吸附於iPad機身上,可以無線充電與配對,iPad mini 6提供USB-C接口 ,速度比前一代版本快上十倍,可支援最快5Gbps的資料傳輸。

 
南山人壽:銀髮族養老 要準備590萬元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加速高齡化,預期國人長照需求將在五到十年內大幅成長。南山人壽昨(15)日與工研院合作共同發布長照產業白皮書,洞察國內長照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對既有的長照2.0政策,不到二成民眾認為足夠,銀髮族每月生活花費3萬元到3.5萬元,平均需要準備580萬到590萬元來支應生活費用。

「台灣銀髮長照白皮書」針對台灣35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長照感到憂心且資源不足,但是民眾的準備卻明顯不同。

超過九成受訪民眾擔心未來老年照顧問題,僅不到二成的民眾認為既有的長照2.0政策足夠,其中以「補助金額不足、服務時間少與服務人力不足」這三大項目最需補足;至於民眾自認最需要使用的長照服務項目分別是居家照顧與護理服務、喘息服務及交通接送服務。

調查也顯示,老年每月平均花費約落在3萬至3萬5,000元之間,但在老年生活預備上,受訪民眾認為平均應準備580萬元至590萬元才足夠因應付老年照顧生活,但民眾實際每月針對老年醫療及長期照顧的準備金僅約6,000元至7,000元,遠不及預期需要準備的額度。

至於如何規畫準備金,調查也發現不論是年齡介於35歲至54歲的青壯族或是55歲以上的樂齡族,皆偏好透過購買醫療險、儲蓄、投資理財做準備;此外,調查也發現有近四成的青壯族群尚未開始準備老年生活預備金,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收入可支配。

南山人壽代總經理范文偉表示,此次領先業界攜手工研院率先發表業界第一本「台灣銀髮長照白皮書」,期待深入結合產業與研究的力量,前瞻台灣長照需求與趨勢,為長照缺口提出解方。南山人壽期許要成為台灣長照領域的最佳保險公司,只賣真正定義的「長照險」保單,今年上半年壽險長照險新契約保費12.4億元,南山人壽就有6.3億元,市占率逾50%。

南山人壽也針對內部的保戶年齡、長照險購買額度進行分析,發現有超過七成的長照險保戶超過35歲,主要客群與本次調查的目標族群相符;然而,保戶購買的長照險額度平均每月僅約2萬元,與調查的老年平均每月花費3.5萬有很大的落差。幫助保戶建構更完善的長照保障,南山人壽持續轉型創新,發展全新的長照商品服務策略,朝向銜接長照2.0、實物給付、事前預防服務、照護復能服務方向發展。

 
生技條例大翻修 兩大亮點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日前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案,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5)日指出,本次修正有二大亮點,首度將受託開發製造(CDMO)產業型態納入適用租稅優惠;新增設備投資抵減優惠,包括「研發製造」與「受託製造」皆能受惠。

現行生技條例將在年底屆期,新版草案大幅翻新後,租稅優惠也將延長至2031年底。安侯建業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主持人蘇嘉瑞昨天表示,本次修正與以往最大不同在於,將「研發」之外的「製造」功能,也納入租稅優惠的範圍之中。

蘇嘉瑞表示,舊版生技條例較著重於創新型藥物、高風險醫材的研發,但為符合台灣產業環境,特別是接受委託製造(代工)、掌握關鍵製程等優勢,本次修法首次將CDMO納入,開啟了「研發製造」與「受託製造」兩類並重的模式。

新版條例新增設備抵減,是針對新增投資於生產製造所使用的全新機械設備,其支出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部分,可選擇以支出5%抵減當年度的營所稅額;或是以該支出的3%,抵減該年度起三年內的營所稅額,各年度最高可抵減應納稅額30%。

蘇嘉瑞表示,設備抵減優惠符合受託製造的產業型態需求,也是修法一大利多。

由於未來受惠對象分流為「受託製造」與「研發製造」兩類公司,蘇嘉瑞表示,二類公司在其餘的租稅優惠上存在若干差異,首先,針對研發投資抵減,僅限於「研發製造型」公司適用。

其次,在股東投抵上,蘇嘉瑞說,法人股東若要投資「受託製造」型的公司,僅能投資未上市櫃公司,或設立未滿十年的上市櫃公司。

 
法人匯出 人民幣存款大減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法人戶琵琶別抱、匯出海外投資,使國銀人民幣存款水位下滑。中央銀行昨(15)日公布,8月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2,378.37億元,終止連兩升並跌至九個月新低,月減人民幣41.68億元。

央行外匯局行務委員洪櫻芬指出,8月外匯指定銀行(DBU)存款餘額為人民幣2,079.51億元,月減人民幣11.57億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存款為人民幣298.86億元,月減人民幣30.11億元,不論是DBU還是OBU,均較前一個月下滑,其中又以OBU單月減幅達9.15%,衰退幅度較大。

央行指出,兩者合計,8月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2,378.47億元,減少人民幣41.68億元,減幅為1.72%。

洪櫻芬表示,進一步分析DBU的人民幣存款結構,不論法人戶或個人戶均為減少,活存與定存也全都衰退,其中又以定存的減少幅度較大。

洪櫻芬說,「觀察這個月DBU的人民幣存款,法人戶減少比較明顯,主要是法人匯出人民幣到境外去投資長期債票券,導致法人戶的人民幣存款減少。」

在OBU方面,人民幣存款8月大減人民幣30億元,主要是銀行的電子業客戶將人民幣存款轉存成其他外幣後,匯到國外投資。

洪櫻芬說,8月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較7月大減人民幣40幾億元,不論是個人與法人的存款都呈現衰退,其中法人戶為匯到國外投資,進而導致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減少。

央行觀察到,這些公司將手中的人民幣存款轉成美元等其他外幣後匯出,推測可能是公司研判,國外有比人民幣存款報酬率更好的投資工具,才會捨棄人民幣、出走海外投資。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國銀人民幣存款均在人民幣2,378億元至2,464億元之間、不到人民幣100億元的區間波動,走勢算是相當穩定。

 
中鋼:金九銀十榮景遞延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中鋼(2002)昨(15)日開盤,10月除電磁鋼片調漲500元外,大宗底材熱冷軋全部平盤;而第4季鋼板、棒線最高每公噸漲1,500元,月盤、季盤合計平均漲幅1.32%。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金九銀十」的榮景沒消失,只是遞延,鋼市先蹲後跳,看旺到明年上半年。

法人指出,第4季是鋼鐵傳統旺季,中鋼新盤價溫和中醞釀動能,有利中下游用鋼產業內外銷拚訂單,上市櫃鋼廠第4季營運表現獲得支撐。

翁朝棟表示,亞洲鋼市應該進入「金九銀十」的榮面,但因為疫情衝擊東南亞,尤其越南鋼價下修整理,造成傳統9月、10月的需求熱潮延後釋出,鋼市先鐏後跳,11月、12月有機會進入另一波高峰。

翁朝棟說,美國、歐盟、大陸、印度陸續啟動數以兆美元計的基礎建設,國際鋼鐵需求沒有消失,加上亞洲各重點地區鋼廠進入歲修、大修潮,鋼市供需吃緊,因此對旺季依然看好。

翁朝棟表示,當前疫情攪局,造成下游資金積壓、產銷略顯混亂,中鋼10月的月盤以平高盤定調,季盤補漲到合理水位,給下游動能拚訂單,鋼市樂觀看到明年上半年。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強勁,今年全球GDP成長率可達6%,而美、中、歐、印度等國積極推動大型基礎建設,奠定全球鋼材需求榮景。行政院通過的「國際商港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預估將帶動3,200億元公民營投資,加上台商回流及科技業擴廠,引領廠辦建案不斷釋出,國內投資與消費力道穩健上揚。

黃建智表示,9月起美歐亞主力鋼廠步入歲修高峰,帶動鋼價創新高,美國熱軋流通價每公噸突破2,100美元、冷軋逼近2,400美元。日本製鐵與豐田汽車達成協議,下半年度(10月至明年3月)鋼材每公噸調漲2萬日圓(約181美元),漲幅為10年來最高,連動家電、建築及造船等終端用鋼產業採購價格,強冶金煤大漲至每公噸350美元以上,創10年來新高,各項煉鋼副原料成本攀升,支撐國際鋼價穩健運行。

 
上半年虧2.5億 傳微風圖減租求生
記者林海、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今年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百貨營運大受衝擊,精品百貨微風集團上半年破紀錄大虧二點五四億元,近期更傳出微風積極尋求房東降租求生存。對此微風昨表示,「礙於與房東雙方簽有保密協議,無法多做回應。」據了解,壽險房東已逐步降租,但若疫情不改善、人潮回不來,營運壓力恐難馬上消除。

微風集團目前十館全都集中在台北市,同時更有如台北車站、台大醫院、三軍總醫院等五個據點以美食廣場形式為主的據點,其餘各館餐飲比例也不低,因此三級警戒期間內用全面中止後,微風營運更是雪上加霜。

據了解,微風今年第一季就虧了近兩千萬元,第二季虧損擴大至二點三五億元,累計上半年虧損超過二點五億元;過去微風在激烈競爭環境中仍能獲利,這次卻不敵疫情,市場也傳出微風董事長廖鎮漢幾乎廿四小時不睡覺,並積極奔走,希望房東降租。

但是否有尋求降租,微風低調表示,與房東有保密協議,因此不便透露。而百貨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所有百貨業績表現都比去年衰退,也都向房東要求能夠降租以共體時艱,「有些有正面回應,但有些也不願意,但無論如何,百貨都在咬牙苦撐等待復甦。」

微風信義店的房東國泰人壽表示,從去年四月疫情剛發生時,就率先針對飯店、影城、航空公司、旅行社等衝擊較大產業逐步降租,希望協助租客度過難關。對於微風信義店,於疫情期間視營業衰退幅度,評估進行租金調降。

新光三越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昕陽日前也透露,從五月中開啟三級的疫情期間,百貨因為有確診者足跡而閉館消毒的天數共廿一天,因此每天都睡不好。據了解,新光三越每閉館一天,損失就是數百萬元。

但微風也說,在百貨虧損之外,集團的轉投資如阿舍食品,卻在疫情下逆勢成長,去年銷售超過一億包,今年至今銷售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這方面的挹注並未認列在百貨財報內,因此以整個集團來說,虧損並沒有那麼多。

微風更說,靠著微風精品線上的加持,以及八月降成二級警戒後報復性消費爆發,當月就獲利近四千萬,對於接續的周年慶檔期及政府即將發放五倍券帶動的消費潮有信心。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