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國政府除了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亦加碼財政擴張政策,以大幅舉債對抗疫情衝擊;但各國擴大舉債卻讓政府預算赤字加劇,累積債務占GDP比不斷提升。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即指出,全球平均公共債務占GDP比將從2019年的83.7%,升至2021年的98.9%,某些已開發國家更從2019年的103.8%,續升至122.5%,引發各界對政府債台高築將危及財政永續運作、債留子孫的討論。奇怪的是,近幾年全球平均公共債務上升屢創新高,卻未聽聞利率上升、通膨失控與匯率崩潰等情事出現(尤其是美國),一反過去的經驗與認知。於是,新債務樂觀主義者遂認為,以往緊盯債務對GDP比的思維已過時,當前居高不下的政府赤字及債務並不需要擔心,理由有三:
首先,債務利率減去長期經濟成長率後的數值才是關注重點。由於當前利率甚低,央行的貨幣政策已難有效解決景氣低迷的問題,必須仰賴財政政策的刺激。近年來實質利率又一直低於長期經濟成長率,政府大可發行債務來籌措資金,甚至可不斷地將債務展期,且因利息增幅不大,使負擔減輕,而無需徵收新稅。
第二,應以實際利息支出占GDP比(分子以名目利息支付的未來現金流計,分母以GDP的未來現金流計),取代負面觀感較大的債務占GDP比。尤其是在長期低利率下,財政激勵政策帶來未來產出增加的現值將較高利率時為多,而債務還本付息則較高利率時為少,使赤字預算激勵經濟變得更划算。
第三,過去認為較高的政府債務將推升均衡利率,導致財政危機或通膨失控(或兩者皆有)的說法恐是被誇大了。
目前的擴張性財政支出主要用在需要長期支持失業勞工和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對經濟的助益甚大,且在現有的寬鬆貨幣政策及低利率下,一旦經濟成長加快,通膨壓力雖將隨之提高,但由於名目所得增加,財政收入也將超過預期,此時再開始提高利率或重新研擬財政收支計畫也不遲。
然而,有別於新債務樂觀主義者的論述,對政府維持赤字預算激勵經濟持保留看法者亦所在多有,並直指前者押寶實質利率長期不變的賭注過於冒險。
像是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費雪即認為,在疫情肆虐下,強力的財政作為雖有必要,但沒有終點的開放式支出將是悲劇,政府仍應追求財政的永續性,並保有三項堅持:一是一國應呈現基本(不含債息支出)財政盈餘,不能是基本財政赤字;二是財政支出應導向生產性投資,而不是用在消費;三是實質利率要維持在低檔。以美國為例,在聯邦稅收未顯著增加下,存在許久的財政赤字仍將持續。同時,在疫情爆發前,聯邦支出即已偏向消費,即使現在美國大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但在面對龐大退休金和醫療費用的負擔下,未來幾十年美國財政支出仍將偏向消費而非生產性投資,使美國財政不符合前二個持穩要件。至於實質利率,目前的低利率水準也不是永恆不變,一旦其上升機率高於下降機率,美國財政穩定性必將受到衝擊。
由此可知,新債務樂觀主義者倡議財政擴張可增進GDP,而不會過度增加債務和利息支付的論述,看似會引發一場財政革命。惟若執政者任由財政赤字擴大、政府債務累積過多,不只易引發通膨遽升的風險,更是其莫大的道德缺失。
因此,先不論這場論戰結果如何,執政者面對疫情衝擊,擴大財政支出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在利用當前的低利率舉債之時,仍有應堅持的原則,亦即儘量從事生產性的基礎建設投資,既可緩解疫情對經濟之害,並促進就業,也可誘發民間投資,創造所謂的擠入效果(crowding-in effect),增強未來經濟生產力,舒緩政府債務累積及經濟復甦帶來的通膨壓力,才是上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