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校園超連結】鍾宜芬/新班級的開啟方式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1/15 第5066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校園超連結】鍾宜芬/新班級的開啟方式
南豐/鄰居阿伯的祕密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原來這叫都市狩獵啊,不然我們都說是拾荒
 
 
 
今日繽紛
 
【校園超連結】鍾宜芬/新班級的開啟方式
鍾宜芬/聯合報

養分來自過去點滴

不得不承認這個工作的迷人之處,在於儘管操著差不多的課表,卻無法預測每一天將會被如何開啟。這安放了我求穩定也期待變化的矛盾心理。

我的人生標竿出現得晚,走進這個圈子之前,曾經狂妄地以為只要努力,做什麼都能有一番成績,現實則讓泡影喚來一次又一次的無力,這些太年輕的天真值得反省,揪著衣領的歷練,卻不會白白浪費,兜來繞去的岔路劈開幾片風景,風在野性的吆喝下吹散迷霧,它們引領我用堅定步伐走上教育之路,使我習得在效率之外耐心等待事情的發展,學習欣賞成長中的矛盾、困惑與掙扎,明白百川最終都有它可以歸屬的海。

這些從混亂開啟的小窗在單純的小學校園,有時派得上用場。不只一位前輩告訴我,孩子們的青春期已經大大提前,除了各種精緻食品、炸物、甜品在生理上的推波助瀾,網路吃到飽的服務,也讓刺激的聲光、碎片化的知識、真假交雜的訊息,一起參與了孩子的成長。童年的蜻蜓安靜地消失了,藍天綠地也在走遠,好奇的眼睛定焦在五、六吋的手機世界裡,孩子們追著瞬息萬變的潮流,訊息量如海嘯般巨大,琳瑯滿目的選擇卻也伴隨著更多的不安全感。

初印象的設計

新手上路,本該小心慢行,可在人力不足的偏鄉小校,需要即戰力,不會有什麼容錯的蜜月期,尤其是班級導師,入班的姿態必須抓穩,可以小心,但沒有慢行的本錢。開學的這一個月是形象經營的重要關鍵,也大概能預測往後是愈來愈輕鬆,還是日日舉步艱難。

因著新冠疫情不得不展延的漫長三個月暑假,我只用來思考一個問題:「面對新班級,我打算用怎樣的面貌出現?」即將接手的這個班級有點陽剛,輸贏以拳腳較量,過往幾個大大小小的事件,我想確保孩子的安全是第一要務,也許不苟言笑、公事公辦是帶來穩定的一條路?但同時這個班級又有點特別,幾個孩子的資料壓上醫師的診斷,公平與彈性其實是必要共存的。

老實說只蒐集耳聞並閱讀輔導紀錄,我很是慌張,考慮許久,還是決定不假裝,用最真實的自己面對孩子。

我誠實地告訴孩子自己的經驗並不豐富,算是教育圈圈的菜鳥,我示弱請求全班一起幫忙,但仍堅定踩住底限,拒絕以牙還牙的暴力相向;我定下領導的大方向,且在細節上開放創意與溝通;我接受理性的討價還價,但你得帶著更好的方案討論取代。我拿那些在教育圈圈外獲取的經驗,安頓自己和學生面對未知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可以跟孩子談貓、談動漫、談網路的花花世界,也可以跟孩子談如何善用小聰明,可以明白孩子害怕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的魔咒,也可以同理孩子面對空白作文簿也總是一片空白的小腦袋。

我決定向孩子們展示的是:老師也害怕,但仍勇敢面對;我用真誠直球對決未知,而當你害怕的時候,我會陪你,也一直都在。

南豐/鄰居阿伯的祕密
南豐/聯合報
巷口鄰居陳伯伯往生第二年,聽說他家人要把房子賣掉,離開傷心地。

順仔和我一起長大,從小玩在一塊,那天特地去拜訪他,了解他們準備搬去哪裡。聊著聊著,我告訴順仔,十多年前有一回去借棒球用具,看見陳伯伯一個人在修理自己臥房的木隔間。我當時好奇地問他,怎麼沒請裝潢師傅來處理?他表示只不過是撞破一個小洞,而且年輕時曾做過木工,這點小事難不倒他。

隔天早上順仔神祕兮兮地打電話給我,說:「昨天你走了以後,我動手拆掉爸爸的隔間,發現藏在裡面的金條。拿去給店家估算,大約六百八十萬元,真是要感謝你。」我問他謝什麼?順仔說:「我爸爸根本不會木工。」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原來這叫都市狩獵啊,不然我們都說是拾荒
高耀威/聯合報
之前有一本雜誌請我撰寫移居台南十年的生活觀察與轉變,在十二項後天養成的習慣中,有一項是「路邊採集」,也就是「拾荒」。對此,維基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拾荒,雅稱為撿字紙,俗稱撿破爛,指從他人所棄置的物品當中,拾取仍可使用的物品自用或轉售的行為。進行這種行為的人稱為拾荒者或撿破爛的,他們多數是貧窮的弱勢社群。拾荒者出現於街道、商場、住宅後巷、垃圾堆填區等。從人類社會產生的廢品中,尋找有剩餘價值的物料,交二手市場、廢料回收商或收買者,換取收入。」

我並不以此維生,但生活中確實有非常多東西是自路邊撿回來的。以前在北部生活時,沒有培養出這樣的眼光與觀念,認為會要用人家用過的,是因為沒有錢買新的。移居台南開店後,住進老房子裡,慢慢看出舊物之所以存在的昔日情調,在地朋友也經常帶我去逛古物店。

某天,我在路邊看到兩張215公分的木製等候椅,堆在一堆棄物中,等待環保局派車來回收。心想:「啊,這不就是在古物店有時候會看到的物件嗎?」我是街頭拾荒的新手,怯生生地四處張望,再三觀察,與附近的人確認,才回家開車過來載。我的車向來被我用來載貨,後座及副駕椅背皆可打平,一張長椅順利塞上車,另一張則通知同好來載。完成了第一次路邊撿寶的任務後,膽子慢慢大起來,視光及手法逐漸培養熟練,瞄到好貨在路邊,能當機立斷地從容靠邊,現場定奪取捨。不確定是否為棄物時,就到附近人家探問,或至大樓管理室詢問警衛。

有一次在家附近看到幾個櫃子,品項不只完好,幾乎可以說是優良。當時正開始下雨,眼見櫃子們在路邊淋雨,整組就要壞壞去了,心有點急,按了物品後方房子的門鈴,卻無人回應。打開櫃子的抽屜看裡面塞滿垃圾,我幾乎可以判斷是棄物,但不想成為散步賊,還是按了隔壁鄰居的門鈴;一位阿嬤出來應門,說這戶人家要搬走,但她也不確定這些櫃子是否不要了,無法為我擔保。

不忍心老櫃子泡水殞命,我寫下自己的電話、名字,貼在門口告知櫃子我先搬回家,若屋主仍打算保留,打電話給我就送回來。後來它們在我家放了好幾天,等無消息,我才著手安置。過沒多久,那棟老房子整修重建,拉皮後煥然一新,誰知道曾經相伴的老櫃子沒有隨之而去,它們目前是我的書桌,看到的朋友都誇我「好會撿」。

經年累月,臉皮愈來愈厚,街頭散步時,會走去正在整修的老房子工地,問問現場的工人能否帶走丟在外面的圓凳?通常都會被允許,有一次師傅還說:「這個電扇要不要順便搬走?」撿一送一地得到一台外形優美的國際牌立式老電扇。

最近在讀《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作者□口恭平是位建築師,有感於現今社會蓋的房子,很多人買不起租不起,在質疑居住正義存在與否時,發現住在河邊的遊民用撿來的廢棄物蓋房子:索取淘汰的廣告招牌,取得防水帆布;向工地要邊料,取得木材;連發電設備都是去加油站要廢棄汽車蓄電池自己加工。一切生活所需,可說是俯拾即是;他稱這為「都市狩獵」,就像上山獵取山產,下海捕撈海產,在城市裡採集都市物產。我讀到這邊不禁拍案叫絕,非常有共鳴。

都市物產不僅能於路邊撿拾。前幾年我在台灣各地旅行、住朋友家,某次住進金山的朋友家中,看到一組很特別的雜誌櫃,好奇詢問是訂做的嗎?朋友說是某個展覽結束時要來的。仔細想想,現今策展人為了凸顯展覽的美感、增加造訪率,經常花很多心思營造空間的特殊性,展覽結束後,這些特殊規格的櫃子、展架或是展品,會流落到哪去呢?至少我知道除了回收場之外,其中一個到了朋友家。我也曾得到一個奇異的展後物產,玻璃纖維製的巨大蜈蚣頭與尾,那時候我正與朋友們打造「廢柴遊樂園」,正好用來與廢輪胎組合成「蜈蚣摩托車」。

現在我在台南的空間「白日夢工廠」每月舉辦「免廢市集」(因應疫情暫時停辦),主張「你的廢物是他的寶物」,鼓勵大家把廢物拿來供人免費帶走;原本是打算三個月辦一次,但回響實在太熱烈,只好順應時勢每月舉辦。這時候不得不提醒一下朋友們,買東西時請務必慎思,都市物產太過豐盛,似乎也是一種病。

 
 
 
訊息公告
 
 
 
 
誰擋住女性晉升之路?衝破性別無形障礙的3個做法
持續的性別偏見,往往破壞領導人養成過程中的學習,本文建議以三種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每個人都了解第二代性別偏見;創造安全的「身分空間」以利晉升;培養女性把焦點放在領導使命感上,而不是女性給人的觀感。

從島至島的味蕾饗宴:祥雲龍吟 X 稗田良平
臺灣,多數高檔日本料理店都標榜使用「原產地直達」的食材,唯祥雲龍吟堅持使用本土食材,堪稱異數;而連年獲獎以及來自饕客再三的肯定,使得龍吟主廚山本徵治以及祥雲龍吟料理長稗田良平確信:「日本料理」實不須受限於產地食材,亦能夠因地適性、結合當地風土特質,開展獨特的日料風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