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的餐會上,一位同事說,她在高鐵上,被後座的孩子拉扯頭髮而父母只顧滑手機,不聞不問,她決定以後坐商務艙,花錢買安靜;另一個同事卻說不值得,因為商務艙也好不到哪去,現在孩子沒家教,到處都一樣。前幾天大陸有祖孫三人去科博館看展覽,走累了,坐在二樓走廊的椅子上休息;九歲的女孩在椅子上跳,因為跳得太高,翻過後面的欄杆,摔落廿呎高的大廳,母親急伸手去抓,身體失去重心也跌了下去一起摔死了。大家聽了都嚇一跳,紛說這些大人怎麼不出聲禁止?有人回答:現在的孩子管得住嗎?講得聽嗎?說起日本孩子舐壽司再放回去、高雄國中生把整罐胡椒粉倒入自助餐的湯鍋……大家都沉默搖頭。但是,孩子應該是可以教的,只是要從小教。
孩子的教育是從他一出生就開始,不是進小學後才開始,尤其是情緒控制和習慣行為(habitual response)。育嬰假給二年的原因,就是從懷孕到二歲這一千天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間,也是塑造孩子行為最好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習機制是模仿,大人不必教,孩子只要眼睛看到,自然就會。所以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大腦中負責模仿的鏡像神經元一出生就在運作了。
掌管情緒的機制也是:實驗者在嬰兒的舌頭上滴糖水,他的左前額葉皮質會活化起來,這是掌管正向情緒的地方;滴檸檬水,右前額葉皮質會活化,這是負向情緒的地方,跟成人一模一樣。雖然幼兒的大腦尚未成熟,但持續的使用大腦前額葉皮質,可以加速它的成熟;當父母鼓勵孩子控制脾氣時,這會不斷刺激大腦抑制負面情緒的細胞,使這些細胞更敏感、更容易被激發。就像電視如果一直開著,就不需要熱機,影像馬上會出現。
同樣的,那些很少活化控制情緒神經迴路的孩子,長大後不會控制情緒;因為這些神經迴路在發展的關鍵期沒得到適當的營養與照顧,被別的功能占去用了。
因為幼年的學習是模仿,你打他,等於教他去打別人,所以不要打孩子;三歲以下的孩子做錯了,只要做對的給他看就好了。三歲以後父母可以開始說道理,讓他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取悅父母,所以他們會努力去做出討好你的行為,一個行為做久了就成為習慣。所以父母要多說「為什麼」,少說「不可以」。一個孩子若沒有學會控制情緒,到青春期時父母會很辛苦。
其實青春風暴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親子的溝通管道暢通,而這個暢通決定於孩子幼年期的教養。幼年所花的教養時間絕對是一本萬利,遠勝過以後去警察局保他,或去監獄探監。
情緒和態度是教養的重點,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罩門。研究發現幼年的經驗會深入到DNA的層次,影響孩子一輩子;講起來,打基礎的幼教其實比高教還更重要,不知為何幼教的經費卻少得可憐?
現在少子化得厲害,政府何不把補貼生育的錢拿來提升幼教水準呢?父母只有不必為孩子煩惱時,他們才敢去生啊!(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