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冷資源熱效應 陸冰雪產業看俏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1/28 第53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冷資源熱效應 陸冰雪產業看俏
胡錫進批陸媒 不敢報敏感事件
疫情多點散發 陸工業利潤年減3%
大陸房企、國際評級機構 掀分手潮
從投行看大陸/台灣CFC實施台商應注意事項
港車北上 將免海關擔保
消費、房地產、平台經濟 陸官員:應加強政策拚經濟
上海數商協會揭牌 數據交易加速形成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冷資源熱效應 陸冰雪產業看俏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聚焦後奧運·推動冰雪產業國際合作」為主題的2022中國(河北)國際冰雪產業發展大會日前在河北石家莊開幕。與會者普遍認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給冰雪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空間,後冬奧時代中國大陸冰雪產業未來可期。

新華社報導,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在視訊致詞中表示,中國大陸將在奧運遺產可持續利用方面樹立世界典範。北京市從2008奧運會到2022冬奧會一路走來,已成為向世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中流砥柱。河北省張家口市作為舉辦了大多數雪上項目賽事的城市,冰雪產業在這裡蓬勃發展,與冰雪相關的旅遊業也蒸蒸日上。

在25日舉行的大會開幕式上,涉及冰雪、文旅、農業、大數據、大健康、裝備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22個重點項目線上集中簽約,總金額302億元人民幣。

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下,大陸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高漲。以河北省為例,目前河北全省已建成滑雪場109座、滑冰場202座,實現省市縣三級滑冰場館全覆蓋。據統計,目前河北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達近3500萬人。

冰雪運動已不再是大陸北方的專屬,南方各類室內冰雪運動場館和培訓機構大量湧現,大江南北的青少年紛紛參與冰雪運動。

國際雪聯主席約翰·埃利亞施表示,中國大陸通過籌辦冬奧會,成功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推進冰雪產業飛速發展,推動冰雪運動從小眾轉向大眾,從區域推廣全大陸,從冬季擴至全年。

「中國冰雪產業未來可期。」約翰·埃利亞施表示,今後國際雪聯將不斷參與北京冬奧遺產轉化利用,廣泛引入國際頂級賽事到張家口崇禮等城市,開展大眾滑雪普及推廣活動。

河北省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地區冬季降雪量大、存雪期長,是大陸最具優勢的滑雪地域之一。

作為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要競賽場地之一,崇禮已建成太舞、富龍、雲頂等多家大型滑雪場,以及多個配套齊全的冰雪小鎮,形成了極具吸引力的河北冬季旅遊產品。

為加速釋放後冬奧時代冰雪旅遊紅利,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了冬季遊崇禮的十大冰雪優惠產品包,包括住溫泉酒店,看雪如意、打樹花表演等。同時還推出了「冬奧雪國,激情之巔」「海濱溫泉,山海盛宴」等10條冰雪旅遊精品線路,邀請廣大遊客冬季到河北暢享冰雪之美。

昔日冰天雪地的「冷資源」正逐步釋放出經濟發展的「熱效應」。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表示,借助北京冬奧會帶來的發展契機,大陸冰雪產業乘勢而上,不斷加強數位賦能、科技賦能、文化賦能,盤活了會展、旅遊、裝備、賽事等冰雪產業全業態,未來將努力做好「冰雪+」文章,把奧運效應轉化為新的經濟增長極。2022年大陸冰雪產業總規模預計將突破8000億元,2025年預計達到1兆元。

 
胡錫進批陸媒 不敢報敏感事件
記者陳言喬/綜合報導/聯合報
被封控五天的大陸媒體人胡錫進出關了。針對近來因防疫出現的各種群眾敏感事件均由網上(網媒和社群)率先披露,胡錫進稱,媒體基本靠邊站了,這不正常。

大陸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所住的北京社區出現陽性病例,導致整棟樓被封控五天。他對廣東佛山勒流街道一社區核酸採樣點傳出疑似「踩踏事件」表示,儘管不能與韓國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相提並論,但核酸檢測點首先要確保採樣過程的安全。

他還建議,如今做核酸的人實在太多了,今後是否可讓一些人不做核酸,而只讓以上班族為主體的頻繁流動人群做核酸。他認為是值得探討的,需要專家和政府方面共同研究。

胡錫進還稱,佛山的這件事發生兩天了,最早曝出來的又是互聯網,媒體沒有報導跟進,最後又是由官方的通報來回應網上的追問。

他直言,現在大陸各地出什麼事都由官方直接回應網上輿論,媒體基本靠邊站了,「大家想想最近各地發生的多起敏感事件,哪一個不是這樣?但這不正常。對於講清楚那些敏感事件,緩解輿情都是不利的。這種缺少主流媒體角色的輿論格局需要打破,應該把媒體在社會大溝通中的位置和作用還給它們」。

不過,留言區的許多網友似乎並不領情,有人留言說:「老胡,你說句心裡話,今天的中國還有記者嗎?」還有網友質疑:「現在還有輿論監督的內容?連央媒都不敢,還指望地方媒體?」「媒體只做兩件事,轉發新華社和轉發人民網」。

 
疫情多點散發 陸工業利潤年減3%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受到大陸疫情多地散發、工業生產者指數(PPI)年增率由漲轉降等因素影響,大陸前十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降幅持續擴大。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為人民幣六點九八兆元,年減百分之三,降幅較前值百分之二點三,擴大○點七個百分點,為二○二○年九月以來最低。

在統計期內,四十一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十九個行業利潤總額按年增長,廿二個行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進汽車消費的帶動下,汽車銷售保持增長,同時帶動汽車製造業利潤增長百分之○點八,今年以來累計利潤首次由降轉增。

另一方面,跌幅最大的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和燃料加工業,其利潤暴跌百分之七十點九。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百分之二點九,紡織業下降百分之十六點四,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約兩成。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近期大陸疫情多點散發,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工業企業效益恢復面臨較大壓力。中國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表示,由於大陸需求整體疲軟及部分製造業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工業利潤繼續承壓。

 
大陸房企、國際評級機構 掀分手潮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陸房企與評級機構迎來分手潮。綜合陸媒報導,2021年下半年至今,標普、惠譽和穆迪這三大國際評級機構,至少撤銷70家大陸房企的評級。以穆迪為例,據21世紀經濟報導,百強房企中,有32家已與之「分手」。

近日,大陸房產巨頭碧桂園跟上分手潮引關注。標普8日發布報告稱,應碧桂園要求,撤銷其發行人信用評級。次日惠譽也宣布,經與惠譽友好協商,碧桂園主動撤銷其信用評級。

10月開始的新一波分手潮,幾乎都是大陸房企主動出擊。真正導火線可能在於,房企評級被接連下調。這三大評級機構具權威性和壟斷性,下調房企評級的威力巨大。一是直接影響市場信心,導致房企股票、債券價格大幅下跌;二是增加房企境外融資的難度;更重要的是,還加速了存量債務到期,使得房企債務違約規模愈來愈大,形成惡性循環。

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認為,目前評級機構對於房企融資基本沒有幫助,避免疲於應對評級下調的輿情,減輕維護評級負擔,專心處理債務,主動撤銷評級是房企較佳的選擇。

一般而言,房企要發行美元債,無法繞過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以穆迪而言,2021年百強房企中有58家與穆迪建立合作關係。在銷售排行前十強中,除了央企招商蛇口之外,其餘九家都在穆迪客戶名單上。

 
從投行看大陸/台灣CFC實施台商應注意事項
劉泰麟(富拉凱投資銀行協理)/經濟日報

海外台商應針對台灣CFC於明年1月1日實施後進行新稅務規劃。

台灣的受控外國公司法(CFC)將於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台灣CFC適用對象為台灣公司或台灣稅務居民對境外公司持股50%以上,或是具重大影響力者皆在CFC範圍內,明年起,台商設立的境外公司只要符合CFC資格要求,就必須備妥依台灣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報表、股東名冊等文件向台灣國稅局申報課稅。

台商要先需釐清符合CFC定義的境外公司有哪些,一般來說,台灣公司都有會計師查核簽證或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會計師在查核過程中,就會協助公司盤點才能正確申報營所稅。

此外,在CFC規定下,台商還要特別注意,香港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需依據公司淨值課徵千分之2.6的印花稅,核稅時還需向香港印花稅署提交,經香港會計師查核的最近一年度審計報告及最近期自結報表,台商過去設立的香港公司,若長期都沒有委託香港會計師審計,那就需考量香港會計師費用,及查核需要的時間,以符合架構重組規劃時程。

還有,台商不論直接或間接轉讓大陸公司股權,都可能涉及大陸股權轉讓所得稅,若僅是集團架構內重組,還要研究是否夠符合大陸59號文或7號公告的豁免課稅規定,同時要注意適用59號文的豁免規定有12個月、36個月不得再次轉讓的限制。

若台商設立的境外公司本身有貿易或理財所產生的利潤,如不調整,這些利潤未來可能在台灣被公開,課徵20%的營所稅或個人最低稅負。很明顯,台商倚重的境外公司將逐漸喪失節稅功能,加上防制洗錢趨嚴,資金匯進匯出的操作,將因銀行要求檢附各種佐證資料證明資金用途而更麻煩,也會帶來資金調度的困難。

可以預見,未來境外公司功能將因CFC和各種反洗錢規定而逐漸弱化,台商將被迫將採購、銷售或理財等功能移回至實質營運地,並在考量兩岸公司稅率差異後,調整人員和其他資源的配置,類似過去透過境外公司發放薪水以降低個人所得稅的作法,將會受到更多挑戰。

最後,KY回台上市的台商也須注意,台灣財政部於11月份特別說明,KY上市的大股東仍可透過規劃股利政策,將盈餘保留於控股公司,以產生股東遞延課稅的效果,也就是KY公司仍須納入CFC的適用範圍。由於KY公司的股權常較為集中,未來大陸實質營運公司在利潤分配時,開曼公司上層控股股東就需要在台灣申報課稅,但因開曼公司無實質營運,資金需求都依賴大陸子公司利潤分配,除發放股利外,開曼公司還須支付薪資、會計師公費等費用,都將形成大股東還未收到股利,卻要承擔稅負的情況,未來KY公司的股利政策須納入對大股東稅負的影響。

(本文發自台北,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港車北上 將免海關擔保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25日批准「港珠澳大橋(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下,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的海關免擔保政策。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廣東省政府和大陸相關當局敲定「港車北上」計劃的實施安排細節,以便視乎兩地疫情防控要求等因素,爭取盡快公布詳情和實施時間。

香港中通社報導,發言人指出,衷心感謝大陸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批准「港車北上」計劃下香港私家車的免擔保政策。

有關政策對增加港車北上計劃的吸引力至為重要。因應這項更為簡便的海關程序,當局相信更多香港市民會有興趣參與港車北上計劃,對促進大灣區內各城市的交流及更好善用大橋帶來巨大裨益。  

海關免擔保政策可讓參與港車北上計劃的香港私家車無須向大陸海關申報、繳付關稅或辦理擔保安排,簡化了有關的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公布,正全力推進港車北上計劃,待疫情受控和大陸與香港人員正常往來逐步恢復後,允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可在無須取得常規配額下,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

香港特區政府已與廣東省政府就港車北上信息管理服務系統進行粵港跨境聯調測試,並會繼續配合廣東省相關單位的工作,以期盡早進行有關演練,為計劃實施作好準備。

 
消費、房地產、平台經濟 陸官員:應加強政策拚經濟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26日稱,今後應針對消費、房地產、平台經濟採取更多有力措施,促中國大陸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

中新社報導,楊偉民在當天線上舉辦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年度論壇上說,疫情發生三年來,大陸經濟平均增速持續低於潛在增長率,這對經濟的內在衝擊很大,對發展後勁也造成不小影響。當前需及時扭轉這一態勢,使經濟增長重新回到合理區間。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大陸在百年變局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他進一步解釋稱,要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從2020年起第一個五年,大陸年均經濟增速應爭取達到5.5%,第二個五年5%,第三個五年4.5%。在此情況下,未來五年特別是2023年,推動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楊偉民認為,今後應針對居民消費、房地產和平台經濟這三個影響大陸經濟增長的關鍵點,採取更有效、更有力度的政策措施。

他表示,擴大內需政策應從擴大投資為主轉向擴大消費為主,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如實行對居民讓利的金融政策,給居民減稅降費的財稅政策等。

近期,中國大陸已推出了促進房地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楊偉民表示,應盡快制定綜合性、長期性、制度性的房地產新政。此外,應加快出台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給平台經濟以穩定預期,盡快扭轉其發展動力減弱態勢。

 
上海數商協會揭牌 數據交易加速形成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2全球數商大會25日在上海開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宣布大會暨首屆數據交易節開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致詞,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新加坡智慧國數位政府辦公室首席數據技術官曾昭河視訊致詞。

中新社報導,數位經濟的浪潮激盪在浦江之畔,數據要素的澎湃動力正在逐漸形成。

上海數據交易所成立一周年之際,會上,上海數據交易鏈、數位資產跨鏈互信實驗室等數據要素市場重大示範項目全球首發,上海市數商協會正式揭牌成立,張江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建設方案暨浦東新區支持數據交易若干政策重磅推出。

會上,多家全球主要企業共同簽署上海新加坡數商合作備忘錄暨國際數商企業戰略備忘,上海數據交易所聯合國內外機構共同發佈《國際數據流通合作夥伴上海倡議》,數位資產浦江共識發布暨數位資產集中發行。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為,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出席。

本次大會以「數聯全球、商通未來」為主題,由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上海數據交易所主辦,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等聯合主辦,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元宇宙形式,打造1個開幕式及主論壇、1個數據交易節,在上海、新加坡、重慶、深圳、合肥等地舉辦20場主題論壇,組織超過100場主題演講、圓桌討論和重要活動,邀請200多名發言嘉賓、500多家數商企業、超過1萬名專業觀眾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擦亮「日之丸半導體」招牌 2025年日本半導體的復活戰略
日本的策略是透過資金支援、企業重組的雙重策略下,能於2025年在國內建置2奈米晶片製造基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並且在記者會上直言:與美國牽手合作(半導體),令其感受到命運的神奇。這一席發言,引發長期關注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專家們感觸良深。

3歲童性早熟 竟是「修護霜」所害!
有不少醫師發現,門診多了一些幼齡的孩子,都因為乳房隆起,而被家長帶來求診。幾位醫師詳細追問後,找到一個共通點,發現這些孩子都有使用一種被歸類為「修護霜」的保養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