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看醫生了,雖不到雨天喜孜孜衝到外面淋的程度,往公保大樓看診那一路就像剛拔出石中劍的小亞瑟,整條街道都在歡呼──是的時隔多年我早已忘記醫師的樣子,倒是記得每次候診都能看完整部迪斯奈卡通(Disney正名為迪士尼還是後來的事)。診間呈現的是醫師的心意,全套家家酒廚具是基本款,搖搖馬也是必備,而搖搖馬經濟規模之大我們甚至成立了應援基金──當有把拔馬麻忘了帶錢包時,不是醫生叔叔借你的,是門口的搖搖馬借的。有些醫師的診間掛滿西洋複製畫(對某種美好生活的想像),有些喜歡水墨山水(這通常是自己畫的),也有整櫃書牆(那些選書常有醫生的用心),我則把每個月的專欄剪報護貝,貼在走廊角落的位置。
寫專欄成為診間日子的新重心,將大大小小的事更看進心底,美眉收到戒指時燦亮的眼神、底迪在寶可夢卡與恐龍之間二選一的艱難抉擇,醫生叔叔的腦內酒廠開張,每月一釀將診間光影發酵成文字。
敲鍵盤很快,初稿完成後像好吃的牛肉要熟成十天,細修兩三次才發出給編輯。編輯接力挑錯字潤飾語句、發給插畫家繪圖、美編排版……正式印刷成為大家看到的專欄,其實是一個月後的事了。偶爾接到委婉語氣的修改建議,沒什麼的,當年發表口頭論文被台下教授群質疑都挺過來了,一面亂怪罪這月的小朋友不爭氣沒素材(可以這樣亂講話嗎?),一面靜下心來讓內容更好。
刊登前幾天收到魔法般的電子檔都是開心,經常向編輯聒噪:「哇,這次的插畫怎麼畫得這麼像我!等等插畫家一定有看過我的粉絲頁,知道我戴黑框眼鏡及用藍色聽診器。」、「這個月的配色完全打到我,可以大圖輸出掛我家嗎?」
見報那日必然會早起,總是猶豫著要把方圓一公里的報紙買光還是留一點給人看,邊哼歌邊拿去護貝,貼在走廊,下一輪的專欄又要開始思考了。
這個月恰逢聯合報七十周年,寫專欄後我明白,這是一日一日的累積,是珍貴的心意。
●彥醫師的下班筆記:https://www.facebook.com/DrYanNo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