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 星期一

【今文觀止】張作錦/譚嗣同偽造家書救了父親一命——「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英雄,為革命捨身,救親救國一肩擔

聯副電子報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9/14 第717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今文觀止】張作錦/譚嗣同偽造家書救了父親一命——「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英雄,為革命捨身,救親救國一肩擔
【慢慢讀,詩】崔舜華/瘋狂的城鎮
【剪影】陳煌/吊床說

  今日文選

【今文觀止】張作錦/譚嗣同偽造家書救了父親一命——「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英雄,為革命捨身,救親救國一肩擔
張作錦/聯合報
湖南省瀏陽市的譚嗣同故居。(圖/取自維基)
瞻仰「戊戌變法」先賢的歷史遺蹟,我曾到山東和廣東拜訪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故居,去天津看了梁啟超的書房「飲冰室」;隨後又走進湖南省瀏陽市北正街98號「譚嗣同故居」,覺得這位中國革命史上了不起的英雄,正與我同在,與我一同呼吸,我默誦他的遺言: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百載以下讀之,猶令人壯懷激烈。

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與遼東半島,並賠款兩億兩白銀。國人對此悲憤難抑,正在北京應試的舉子,在康有為和梁啟超的領頭下,上書光緒皇帝,反對簽約,並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史稱「公車上書」。因為漢代以公家車馬送士人入京考試,後人就以「公車」作為入京應試舉子的代稱。光緒採納了康、梁這一群士子的建議,開始推行新政,譚嗣同也積極參加,這就是「戊戌變法」。但此舉觸犯了慈禧太后及守舊大臣,乃發動政變,軟禁了光緒,並逮捕維新派成員,康、梁避走海外,但譚嗣同置生死於度外,在多方營救光緒未成之後,決定留下以身殉道。他說: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他一點都沒有認為避難的人有何不對。留者去者,各有其責,各盡其分。這樣博大的胸懷,非英雄豪俊,何克臻此?

譚嗣同「鐵漢柔情」最使人難忘者,是故居中展出他的一分「偽造家書」,這封信救了他父親一命。

譚嗣同1865年出生在北京,他父親譚繼洵在京師任官,嗣同13歲回老家湖南瀏陽掃墓時,留下讀書,並從「大刀王五」(王正誼)習武。1896年回北京,從事辦學、辦報等社會活動;後以四品章京入軍機處,參與維新運動。那時他父親譚繼洵已官拜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是「封疆大吏」。變法失敗,譚嗣同決定留下,對維新革命生死以之。但他也知道,「造反」是「滅九族」的罪,於是他模仿父親的筆跡,替父親寫了一封「訓子家書」,擱在書房裡。他知道官府會來搜查,這封信是寫給慈禧看的:

你大逆不道,屢違父訓,妄言維新,狂行變法,有悖國法家規,故而斷絕父子情緣。倘若不信,以此信作為憑證,爾後逆子伏法量刑,皆與吾無關。譚繼洵

譚嗣同為了維護變法的精神而選擇留下。可是為了不連累父親,卻說了很多言不由衷的話,甚至否定了自己用生命維護的變法大業。不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譚繼洵只是被罷了官,沒有被殺,於1901年終老於家鄉瀏陽。

譚嗣同參與康、梁的變法維新,當然被視為「改革派」。但1932年有學者在他故居中發現他的一本日記,卻對此有深一層的看法。

眾所周知,康有為主張依靠光緒皇帝,以變法強國,是維持大清國祚的「保皇派」。而在譚嗣同的日記中,他卻沒有絲毫的「忠君」思想,相反的還痛責清朝皇帝的暴虐無道。日記中反覆回顧清軍入關以來對漢人百姓的種種暴行:

馬足蹴中原,中原墟矣,鋒刃擬華人,華人糜矣,……錮其耳目,桎其手足,壓制其心思,絕其利源,窘其生計,塞蔽其智術,繁拜跪之儀,以挫其志節,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書之禁,以緘其口說,而文字之禍烈矣。

一方面,滿清在開國初期,對江南百姓殺戮過多,揚州十日、江陰之屠,犯下很多重大的罪行;同時,為了維護自己的異族統治,竭力打壓士人的思想,製造了慘烈的文字獄。在譚嗣同看來,對於中國的落後,滿清統治者應負主要責任。

此外,對「中興」清廷的曾國藩、左宗棠等湖南籍名臣,同為湖南人的譚嗣同也極為不滿,指責他們效命異族「乃不以為罪,反以為功」。

譚嗣同那麼憎恨清朝,為何不直接選擇武裝革命,反而還和康有為一起維新變法呢?原來,康有為的一句政治口號,深深將他吸引。這句話便是「保中國不保大清」。他希望利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打入清廷內部以謀未來更大的革命事業。所以,他在從事維新運動時,就利用各種手段,希望將社會大眾潛移默化成革命黨。例如,他在開辦新式學堂時,常將《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反清書籍,祕密散發給學生閱讀。

由於譚嗣同是個真正的革命派,他在維新運動中,表現得最為積極。例如策動袁世凱發動政變,抓捕慈禧和榮祿。正是這種膽氣,讓譚嗣同毅然留下慷慨赴死。或許在他看來,自己的鮮血有助於國人認清滿清的腐朽、愚昧與不可救藥。後來的許多革命黨人,確實是感動於譚嗣同的犧牲,才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譚嗣同被關進大牢,有〈獄中題壁〉詩,豪情溢於筆端,讀之教人熱淚盈眶: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張儉、杜根都為歷史人物,但「兩崑崙」卻是難解,連當時的梁啟超都說不清楚,今天就更難以尋索。不過,後人只要懂得、記住「我自橫刀向天笑」這一句,也就夠了。

其實,譚嗣同早在18歲時,就寫過一首教人印象深刻的詞:

〈望海潮□自題小影〉

曾經滄海,又來沙漠,四千里外關河。

骨相空談,腸輪自轉,回頭十八年過。

春夢醒來麼?對春帆細雨,獨自吟哦。

惟有瓶花,數枝相伴不須多。

寒江才脫漁蓑。剩風塵面貌,自看如何?

鑒不因人,形還問影,豈緣醉後顏酡!

拔劍欲高歌,有幾根俠骨,禁得揉搓?

忽說此人是我,睜眼細瞧科。

這首詞,充分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但壯志未酬身先死,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與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等「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義。臨刑前,譚嗣同猶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變法維新人物中,因譚嗣同態度最為激烈,所以慈禧銜恨最深。據後來胡志廷《譚嗣同就義目擊記》記載,慈禧令以鈍刀行刑,總共砍了三十幾刀,譚始斷氣,非常慘烈,但他始終未哼一聲,誠感天動地也。與他平生風義兼師友的「大刀王五」,是清末十大武林高手之一,曾偕同志謀劫法場以救嗣同,但清軍戒備極嚴,未能發動。

慈禧對譚嗣同的殘忍,並不出人意外,歷史上認為她是一個沒有仁心的「女皇帝」。甲午戰後,中日簽馬關條約,中方代表本另有他人,但日本的伊藤博文指定要李鴻章去。慈禧授予全權,日方的條件都可答應,於被迫同意割台之後,在賠款三億兩白銀上,李鴻章堅不讓步,希望中國能減少損失。在僵持中,日本「憤青」對李鴻章開了一槍,幾乎送命,此時國際輿論一片大譁,日方建議訂約談判暫停,讓李先療傷,鴻章不從,帶傷赴會,日方終於同意,賠款從三億兩降到兩億兩。

李鴻章在談判桌上受盡屈辱,回來後又遭國人「喪權辱國」的唾罵。他帶著染血的黃馬褂上朝陛見。鴻章乃中樞重臣,以垂老之年,為國效命,幾至喪生。照理說,當國之人總應表示一些同情、慰問之意才對,但慈禧卻說了一句到現在仍令人感到冷嗖嗖、寒到心的話:「難為你了,還留著。」

譚嗣同詩文著作不少,最著名的是《仁學》這部書,是一部融合儒、釋、道、墨等各家學術的哲學典籍。他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仁」的作用,故稱他的哲學為「仁學」。最早由梁啟超在日本出版。

《仁學》指斥二千年來專制制度為「大盜」,並猛烈抨擊三綱五常「鉗制天下」,它說:

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

譚嗣同的言論和行動,在在說明他不是保皇的維新派,而是道道地地的革命派。與孫中山一同奔走革命的黃興,1912年應袁世凱之邀到北京,9月16日在湖南同鄉會的歡迎會上,有這樣一段講話:

中國革命,湖南最先。戊戌之役有譚嗣同,庚子之役有唐才常,其後有馬福益、禹之謨諸君子。萍醴之役,廣州之役,我湖南死事者,不知凡幾。又如陳天華、楊篤生、姚宏業諸君子,憂時憤世,蹈海而死,所死之情形雖異,所死之目的則無不同。兄弟(編按:黃興自稱)繼諸先烈後奔走革命,心實無他,破壞黑暗專制,躋我五族同胞於平等之地位而已……。

黃興已將譚嗣同直接納入革命譜系了。

後來的「中華民國」革命成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革命也成功了,譚嗣同泉下有知,拿他「仁」的標尺來衡量,對這兩次革命的過程與結果,不知他滿意否?


【慢慢讀,詩】崔舜華/瘋狂的城鎮
崔舜華/聯合報
你唯一窺外的窗並不在地圖上的任一點上

你藏匿鹿屍的小屋亦非世上任何一場雨水

足以潤濕的獵者的獸徑


房間裡有一千張鏡子

全數頭重腳輕地反懸起來

映照出鋪床的女僕纖細的腰身

針鉤地毯上,大雪之內枝鱗暗匿

沙漏的膠捲重複播映病院的紀錄片

無聲的字幕照亮你的額前葉

今晚,那是你唯一可仰靠的星象


你無法同時懊喪與行軍

我生長的海邊的小鎮正面臨荒年

裸體的珊瑚和魚翼的青筋張狂地袒露岸邊

黑辮的嬉皮搭起漂流木的營火

崇拜並窺探月亮:一枚青障的獨目

如永恆凝視著我們的母親的瞳孔


永恆的字母猜謎和無止盡的野餐

人們都走光了,將西裝禮貌地藏進客房

宿命的探險家即將動身

神將被妊娠,縐癟的身軀像解凍的鮭魚

祂發出幼鷹的啼哭,驚懾了正替烤肉翻面的男人

在夏日的林間,遺失時間的情慾


此刻,一條精神的鏈鎖

正牢牢綑綁著我扁平的腹部

我仰賴它,像仰賴我所生產的躁鬱和囈語

我明白你要的不多,對我來說也不算什麼

但我是天降的獵手,是柔軟肥沃的野兔

我是洪水,也是荒地

我是暴雨,也是微風


你是否曾認真聽我談過童年?──

我在一座衣不蔽體的小鎮長大

村屋個個光裸著腹腿

日以繼夜地啜著自釀的私酒

(火車,軌道,港邊棄船的哀鳴

迢迢地征服田畝中的勞動防線)

凌晨,我的祖母從上鎖的舊衣櫃內搖晃著意識的機器

雨下了一整日,我蹲在後院

蹬著一雙斷了半邊繫繩的塑料拖鞋

埋首於里爾克與赫拉巴爾

涼鞋上逼真細緻地描畫著中國的金緞牡丹

教我不得不從廢料廠與林蔭道之中

輕微地分神瞥視那性感的庸常景象


我瘦骨嶙峋,心智蒼老,但意志堅貞

瞞騙著螞蟻般的眾人,懷抱巨大的啟示且佯裝無事

做家務,吃摻砂的米,佐以彼此醃製的瘋狂

清晨,父親抬起鐵製的水盆

徒手扭斷雞頸

盆裡注滿太陽咳嗽的鮮血


【剪影】陳煌/吊床說
陳煌/聯合報
吊床說。(圖/陳煌提供)
當年,西班牙艦隊登上被誤以為是印度的美洲(那時稱為西印度群島)之後,西班牙的殖民者就發現,美洲原住民使用一種樹皮編織的吊床。美洲原住民之所以發明吊床,是用來防止毒蛇與蠍子,以及毒蟻的侵咬。後來,哥倫布又帶著幾個人和吊床到今天的巴哈馬,最後將美洲原住民的吊床介紹到了歐洲。

然則,大自然的吊床被鳥類發明的時間則更早,早到可能人類尚未出現之前,甚至我們審視這懸吊在枝葉間如一只小如嬰兒拳頭般大小的吊床鳥巢時,不但感覺其隱藏性,透氣性,舒適性和遮蔭性俱佳,而且向四處枝枒伸出絲線吊繩的編織結構也十分堅實與穩固,即便是人類任何一張吊床都無法比擬。

當我們自覺舒舒服服躺在一張吊床時,很少會想起吊床發明者美洲原住民,和自然界的吊床鳥巢,想的只是睡覺,和作夢。

(本欄歡迎投稿,文長以300字為度,附照片一幀,稿寄:lianfu@udngroup.com)


  訊息公告
詹慶齡:50歲後懂圓融 升級成大人2.0
對比自己50歲前後的變與不變,詹慶齡大笑說:「我幼稚這部分沒變啊,例如我還是很愛看動漫,像是海賊王,我的手機殼、筆記本全都是海賊王。」儘管中年後不擺大人架子,不過她開始更有意識提醒自己,對人對事要更圓融周全,有些事、有些話得想好再行動,她認為自己終於升級成大人2.0。

李香蘭與屏東:檳榔樹下,石板屋前
出生於遼寧的日裔女星李香蘭,來到臺灣南端的屏東,留下了一幀充滿熱帶風情的寫真:只見李香蘭頭戴紗巾、身著旗袍並趿著一雙魚口涼鞋,滿臉掛笑的她且微微傾身,一手搭在筆直的檳榔樹幹上,另一手則扶觸穿著原住民傳統服飾的小姑娘,背景處更錯落著各式豐茂植被以及古老的石板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