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加快對接RCEP 雲南行動計畫出爐


2022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1/28 第52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加快對接RCEP 雲南行動計畫出爐
吳介民:中國研究命題轉變 台灣可從中找契機
45家企業贊助北京冬奧 贊助收入超越歷屆
春運10天 旅客發送2.6億人次
留瓊過年台胞相聚 兩岸視訊拜早年
廣州實際使用外資 破500億元人民幣
北京控美反補貼案 勝訴
陸護工商個體戶 禁大企業搶市場

兩岸新聞
加快對接RCEP 雲南行動計畫出爐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雲南省政府27日披露,「雲南省加快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行動計畫」日前推出。計畫明確聚焦RCEP關稅減免,深化與東協國家貿易合作、創新發展邊境貿易等。

中新社報導,在深化與東協國家貿易合作方面,行動計畫提出:以首年減稅至零的商品和新增減稅商品為重點,促進水果及堅果、蔬菜、花卉、菸草、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出口;加大機電產品、化工產品、運輸設備、家電產品、紡織品、金屬製品等出口。

同時,要積極創建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加快口岸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建設;支持金屬礦砂、煤炭、天然橡膠、天然氣、原油等大宗商品和水果、水產品、肉牛、木材等特色產品擴大進口。同時,支持與周邊國家電力貿易,擴大電力交易範圍和交易規模。

在創新發展邊境貿易方面,行動計畫明確,推動周邊國家水果、蔬菜等農產品檢驗檢疫准入風險分析工作,豐富邊民互市商品的種類;加快邊民互市貿易進口來源地清單落地實施,發展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完善邊民互市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鄰接口岸的加工、物流園區以及專業市場。創新發展「互聯網+邊民互市」,引導企業線上推廣、線下交易,鼓勵出口周邊國家所需的食品、日用百貨等商品。

此外,行動計畫還提出加快貿易企業集聚園區、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強化與緬甸、老撾(台灣稱為寮國)、泰國、柬埔寨等國開展農業園區、商貿物流園區、加工製造園區和文旅園區等投資合作;開展茶葉、果蔬、鮮花等特色商品市場採購貿易出口試單。

與此同時,要加快東協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建設;積極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推進中老鐵路國際班列、中緬印度洋新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等。業內人士表示,行動計畫的推出,將推進雲南與東協國家的合作,形成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的合作關係。  

   
吳介民:中國研究命題轉變 台灣可從中找契機
台北27日電/中央社
受中美對抗局勢,以及中國大陸自身的政經社轉變影響,「中國研究」命題有了新的改變。中研院學者吳介民今天說,「中國研究」面臨不確定的未來,但台灣可從中發現契機。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今天在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的線上講座,以「中國研究在台灣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當前中國研究正面臨不確定的未來,且「相當不確定」。

他指出,目前的中國研究學者感受到最迫切的問題,是中國大陸的學術審查。相較過去,外界與中國的學界交流、田野調查訪談的困難度都上升,不只台灣,西方學術界也常在討論。

不過,因應時代進步,在進出中國相對困難的情況下,中國研究學界也可從過去案例、以網路為主的跨境調查、宏觀比較研究等方面著手。此外,「中國研究」這個議題本身也發生很大變化,中國內外情勢的改變,使中國研究的議題隨之變化。

吳介民說,中國的國際形象在2017至2020年間快速變化,過去被推崇的「軟實力」變為「銳實力」,這點,孔子學院的評價轉變是最典型的例子。同時,美中關係從對抗到新冷戰,加上香港抗爭、疫情肆虐,中國的形象轉變讓「中國研究」命題焦點轉向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及操作。

而在中國內部,極權復返,且更廣泛運用數位工具,達到更全面的監控,並壓縮公民社會空間,這使國際更加關心中國政治與社會體制、國家數位控制等命題,也在近年累積出愈來愈多研究。

台灣早年作為中國研究的前沿與替代,現在的角色也有所轉變。他說,身處中國周邊的台灣,受不同力量拉扯擠壓,台灣的「中國因素研究」就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國研究,提供國際屬於台灣的獨特視野,也已與國際接軌,互相滲透、參照。

吳介民表示,美中對抗的新情勢下,台灣的能見度變高,台灣學者應利用歷史契機,加強外文發表及國際學術合作數量,能快速提升台灣在世界的位置。

   
45家企業贊助北京冬奧 贊助收入超越歷屆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聯合報
北京冬奧組委近日發表的報告顯示,北京冬奧會已簽約45家贊助企業,既包括中國銀行、中國石油等大型央企,也有首鋼集團、燕京啤酒、安踏、科大訊飛等國企和民企,以及普華永道等有海外投資背景的企業。對照國際奧委會歷屆冬奧會贊助收入數據,北京冬奧市場可實現的贊助收入,已超過以往歷屆冬奧同類數據。

據澎湃新聞,報告指出,在保持銀行服務、航空客運服務、乳製品、體育服裝、通信服務等25個傳統贊助類別的基礎上,新設立了城市更新服務、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創意光影秀服務、發電、生物可降解餐具等11個奧運贊助新類別,為更多企業贊助冬奧、開展冬奧行銷提供了機會。

可以看出,北京冬奧會的贊助企業類型豐富合理,既有中國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國航這樣的大型央企,也有首鋼集團、燕京啤酒、順鑫農業等北京市屬國有企業,還有安踏、青島啤酒、恆源祥、河北廣電、科大訊飛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及普華永道、士力架等有海外投資背景的企業。

北京冬奧組委在2021年7月傳出的消息就顯示,對照國際奧委會官方網站公布的歷屆冬奧會贊助收入數據,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可實現的贊助收入,已經超過了以往歷屆冬奧會同類數據。

在北京冬奧會市場開發收入創造歷史的同時,也為中國企業增強實力,走向世界創造機遇,搭建平台,實現了共贏發展。

北京冬奧組委還引入「聯合排他」市場開發策略,先後促成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同時簽約成為官方油氣合作夥伴,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同時簽約成為官方啤酒贊助商,既擴大了企業參與奧運的機會,也增加了冬奧會的贊助收入。

報告指,贊助企業的贊助模式也由單純廣告,轉向企業內部資源縱向整合,著力精準營銷。如中國銀行作為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夥伴,為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十餘個省區市的冰雪項目提供授信支持,其中包括國家速滑館、首鋼滑雪大跳台、延崇高速等冬奧重點項目。截至去年9月,核定授信總量613億元(人民幣,下同),累計投入298億元。

   
春運10天 旅客發送2.6億人次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劉鵬飛27日在記者會上披露,截至1月26日(春運第十天),大陸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2.6億人次,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46%,但較疫情發生前2019年春運同期仍處於中低位水平。

中新社報導,大陸交通運輸部預計從1月27日至1月30日將進入春運節前高峰時段,客流量峰值預計出現在1月30日(臘月二十八)左右;節後出行需求相對集中,預計節後將在2月5日(正月初五)至8日(正月初八)、16日(正月十六)至17日(正月十七)迎來客流高峰。

大陸交通運輸部稱,2022年春節假期,大陸全國收費公路繼續對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以及允許在普通收費公路行駛的摩托車免收通行費。具體免費時段從節假日第一天(1月31日)零時開始,節假日最後一天(2月6日)24時結束。普通公路仍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高速公路仍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劉鵬飛指出,受國內外疫情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今年大陸春運期間公眾出行主要以中、短途為主,預計日均車流量為2800萬輛左右,同比基本持平。從流量變化看,呈「節前平穩、節中反彈、節後回升」的特徵,預計除夕為流量最低點,正月初六、正月十六前後出現兩個流量高峰。

從天氣情況看,今年春節期間大陸各地天氣總體較好,大部分地區氣溫基本接近常年水平,可能出現一定範圍的低溫雨雪天氣。

春運期間,針對務工人員、學生等出行群體,將加強相關部門協同,制定針對性措施,在從嚴從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提供有力保障。

   
留瓊過年台胞相聚 兩岸視訊拜早年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許多在瓊台胞選擇就地過年。1月26日恰逢中國傳統南方小年,海南省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文盛邀請數位留瓊過年的台商及陸配相聚,共迎新春佳節。

中新社報導,在大陸打拚多年的台商張岳玄說,海南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在大陸過年沒有孤單感。

十多年前嫁到台灣的瓊籍陸配謝泳春今年頭一回與丈夫相隔兩岸過年,聚會當天她也與身在台灣的丈夫視訊通話,互拜早年。在海南從事花道藝術的謝泳春說,她去年在台南舉辦了一場插花與繪畫藝術聯展,她希望今年將這門藝術在海南推廣。

在謝文盛看來,台胞拜年因疫情有所改變,但是親情的聯繫、感情的交流不變。

台商在交談中感慨,老一輩到瓊創業的台商以從事農業、旅遊業為主,而當下「闖海南」台商不斷順應時代潮流,將投資領域越拓越寬。如今,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農業等正在成為台商投資海南的重點領域。

海南自貿港建設吸引愈來愈多的台灣青年來瓊創業就業。「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敢於創新,老一輩台商是他們的堅強後盾。」謝文盛說,近年來,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正是台胞在大陸發展的好機會,他鼓勵台青抓住機遇,大膽探索創新,在這片熱土上發揮專長。

據海南省台辦介紹,三年多來,海南全省新增台資企業302家,實際利用台資3.08億美元。2021年1月至12月,海南新增台企160家;去年1月至11月,瓊台兩地貿易額達17.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4%。

謝文盛稱,下一步,海南省台資企業協會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增進台商台企之間的團結聯誼和交流合作。

   
廣州實際使用外資 破500億元人民幣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廣州商務局26日公布,2021年廣州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破500億元人民幣,連4年實現跨越式能級提升。

中新社報導,該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實際使用外資543.2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0%,較2019年同期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8.7%。這是該市年度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80億美元,已連4年每年跨越一個「10億美元」台階。

2021年度廣州市新設外資企業4048家,同比增長50.2%。外資企業以占全市企業總量不到2%的數量,貢獻了全市超過50%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超過60%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值和35%以上進出口總額,成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2021年世界500強企業在穗增資超400億元人民幣。目前,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330家,累計投資項目1468個,近七成項目實際使用外資1億美元,包括阿斯利康、現代汽車氫燃料、聯合利華等一批龍頭項目在穗落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服務業新設外資企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51.7%和16.4%。超過一半的實際使用外資集聚在大陸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等大陸國家級開放平台。

   
北京控美反補貼案 勝訴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月26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宣布,中國大陸控告美國反補貼案(案件編號:DS437)勝訴,中國大陸每年可對價值6.45億美元(約新台幣179億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

美中這起貿易爭端裁起源於2012年,當時因美國對中國大陸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鋼絲等22項產品徵收反補貼稅,北京在WTO控訴美國。經歷近十年全部程序,包括原審專家組審理、原審上訴、合理執行期仲裁、執行之訴專家組審理、執行之訴上訴、貿易報復水平仲裁等程序,是中國大陸經歷世貿爭端解決程序最完整的一個案件。

報導稱,此前WTO已裁決美國相關措施違反WTO規定,並得到上訴機構的支持。此次「每年6.45億美元」的裁決應是最終決定,美國無法對該決定提出上訴。

路透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隨即回應指出,對WTO這一裁決深感遺憾,並凸顯WTO迫切需要推動改革。但中國大陸原本要求WTO授權其對價值24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

路透表示,爭議的核心是,美國政府是否應該視大陸官方擁有多數股權的企業為國營企業。美國官員宣稱,中國大陸一方面享有WTO的優惠,同時又對當地產品進行補貼,再向全世界大量傾銷。

   
陸護工商個體戶 禁大企業搶市場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官方27日發布調查顯示,中國大陸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解決了2.76億人的就業。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蒲淳指出,個體工商戶面臨的「五大問題」,其中之一是網絡平台企業利用資本、數據和技術等優勢無序擴張,抬高收費標準,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不斷擠壓個體工商戶的生存空間。

蒲淳指出,近年受疫情反覆、消費低迷等因素影響,個體工商戶的生存質量普遍不高,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調查顯示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預期不穩、發展信心不足;招工難、用工成本上升等問題嚴重;疫情加上供應鏈中斷,導致大宗商品、物流等成本上漲壓縮了利潤空間;資金鏈緊張問題依然嚴重等。

此外,網路平台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創造不公平交易條件,同時擠壓個體工商戶的空間。

蒲淳稱,要「加強反壟斷監管,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禁具有優勢地位的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擠壓個體工商戶生存空間。」

中新社報導,截至2021年底,大陸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也是歷史性突破1億戶。其中,九成集中在服務業,主要以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居民服務等業態為主。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顯示,2021年大陸新設個體工商戶1970.1萬戶,同比增長17.2%。

「2021年個體工商戶新設退出比為100:50,與近幾年數據基本持平,並未出現大規模市場退出潮。調查顯示,個體工商戶平均從業人數為2.68人,以此推算,(大陸)全國個體工商戶解決了2.76億人的就業。」蒲淳表示。

從各類市場主體的情況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和餐飲業加速恢復,2021年新設市場主體305.9萬戶,略超2019年304萬戶的水平,較2020年增長14.8%。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加速恢復,新設市場主體52.3萬戶,同比增長44.1%。

   
讓我們一起在PARTYON 嗨唱一整晚
搭上元宇宙熱潮,利用5G低延遲高頻寬技術打造娛樂產業元宇宙中的KTV!XRSPACE在今年推出了 PartyOn,新鮮的全息體驗,讓你唱歌不孤單,以自己創造的模樣在元宇宙中活動,社恐也能盡情嗨唱!

迎接 Alpha 世代 Generation Alpha
「嬰兒潮世代」一詞描述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十九年內出生的人。嬰兒潮世代之後的世代分別被賦予字母名稱,像是 X、Y 和 Z 世代。然而,自從最新的一群世代被稱為 Alpha 世代以來,一個新的命名系統似乎已經出現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