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潛水中的洞穴潛水
洞穴潛水很特別,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載具或機器可以代替人類進行探索。你得親身進到這個空間,就像一百多年前探險南極一樣,人類一步一腳印地走過去。而當你到達上個潛水員設置的導引繩盡頭,將你的導引繩綁上,繼續往前,轉過下個拐角,你就成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到達這個角落的人類,就像以往那些探險家一樣,達成了一項新的成就!
--Phil Short, IANTD UK訓練長
不同於休閒潛水的陽光、沙灘、比基尼,技術潛水往往在風險較高的環境裡進行,像是大深度的海中、狹窄的沉船通道,或是距離出水點非常遠的洞穴系統。因此,作為一名技術潛水員,除了必須有過人的技巧、充足的知識、完備的計畫和沉著的頭腦,還要嚴格遵守紀律,才能安全穿梭在這些吸引人的魔幻空間。
2005年,我開始從事技術潛水,一向離經叛道的我,就這樣被潘朵拉魔法般的黑色力量緊緊纏住!
2015年底,我在佛羅里達參加了生平第一次的DEMA潛水展,意外受邀至IANTD(一個專注在技術潛水的教育機構)總部,參加第一次全球區域經理會議,與世界各地的經理人一起開會。會後,總部邀請多家廠商在藍洞(Blue Grotto)舉辨循環水肺試用會,我很幸運地由IANTD UK經理Tim陪伴做了第一次的淡水洞穴潛水。
Blue Grotto並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洞穴,它只是一個凹洞,最深三十多公尺,裡面大部分的角落都可以看到洞口的光線。想體驗這樣的潛水,一個人雖要繳交約四十四美金的費用,但同時也表示此處環境受到維護,有很大的涼亭、完整的裝備整理台、停車位,人到下水的地方都有樓梯可以走,水下也有平台讓人上課。
人生首次面對兩隻十五公升的鋼瓶,我連把它們搬到架子上都沒辦法;IANTD總裁Tom Mount在一旁指著我笑,說氣瓶都比我重了。幸好,下水後重量有浮力分攤,和習慣的鋁瓶沒有太大不同。
學著在險境中活著離開
Tim在水裡看著我一兩分鐘,確定沒什麼不對勁,以手勢確認ok後,便帶著我往洞裡去。接下來的景象,注定了我日後要不斷地為它魂牽夢縈:被水流經過千萬年切削出來的石壁、時不時出現的狹窄夾縫,以及寬如聖堂的地形……我就像一架優雅的小飛機,輕鬆滑翔在這少有人得以進入的奇景之中。
接下來的課程,包含了IANTD Cavern、Intro to Cave、 Cave三項,統稱全洞穴潛水員課程,大部分的教練會要求至少上課八至十天;當然,如果學員的狀況不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可能在最後得到「未通過」的結果(技術潛水沒有保證上課一定過這檔子事)。
至於課堂內容,則是各種關於洞穴潛水的知識,了解可能會發生的危險與應變方法,並如同多數技術潛水課程,花很多時間在陸地上練習該有的技巧。比方說在陸地上拉線,然後一群人蒙著眼、拉著導引繩,走來走去,你推我,我推你,學習在最糟狀況下(洞穴內的沙全揚起來了、你什麼都看不見了、有人沒氣了),怎麼活著離開泂穴!
等真的下了水,除了早先規畫好的潛水計畫,就是一連串的技巧練習、無限迴圈的故障排除--你可以把它想成「洞穴的五十道陰影」,玩死你又爽死你的教練與一天到晚出問題的潛水員,兩者之間的「恨鐵不成鋼」和「我要衝出洞穴」的水下動作片。
身為一位技術潛水教練,坦白說我不認為技術潛水適合所有潛水員,與休閒潛水相比,它畢竟要很有紀律、充滿對知識的渴望,以及了解自己的極限,然後一直砥礪技巧。最重要的,是潛水員應懷抱對水的敬畏,永遠記得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是靠著熟練的技巧、知識與裝備,才能進入這個世界。即使如我這般潛超過十年了,也依然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每次新課程開始,都是一次醍醐灌頂。但,如果你真心喜歡探險、喜歡水,願意了解更多相關知識、磨練技巧,技術潛水的世界,絕對會讓你沉浸其中,無可自拔。
謝坤霖,2005年開始學習技術潛水,取得到達100米深Trimix潛水員執照,並在2006年成為技術潛水教練。2007年起,連續六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技術潛水訓練執教。2015年在IANTD美國總部支持下,圓夢成為洞穴潛水員,並取得多項教練及教練訓練官資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