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來,陸續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美國大幅升息影響下,世界經濟逐漸出現衰退現象,這對於以外銷為導向的台灣經濟,造成很大威脅。今年以來個人電腦及手機需求下降尤為明顯,於是坊間出現以電動車取代伺服器、個人電腦、手機,成為台灣企業生產主力的期待愈來愈高。然而在做這樣的設定前,需要確認幾個基本前提。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這三類產品的數量並不在同一個等級。個人電腦每年全世界的需求大約3億台、手機則更達到10億支,可是電動車的需求到2024年卻大約只有1,000萬至2,000萬輛。即便電動車內使用的半導體晶片可達數百枚,但其總數仍然無法與手機及個人電腦堪相比擬,故十年之內,電動車無法取代手機成為台灣廠商的製造主力。
其次,電動車不像手機或個人電腦,集中在幾個少數品牌,而且經過20年的產業結構演化,生產與銷售已高度分工。到目前為止,除特斯拉外,絕大多數的電動車仍然掌握在傳統車廠手中,且這些電動車廠都是自產自銷,短時間之內看不出產銷分工的趨勢。
或許有企業希望成為特斯拉第二,但是時空背景已然轉換,除了蘋果、谷歌、亞馬遜等世界級企業或許尚有機會之外,台灣企業已經沒有可能。
再來,電動車的生產雖然比傳統燃油車簡單容易,銷售和維修卻需要有龐大的網路據點,在大型市場如美國、中國、歐洲、印度、巴西、印尼、俄羅斯等地,其交車及維修門檻並非台灣企業所能跨越。
最後,電動車可能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2035年之後,有可能被真正節能減碳的氫能汽車所取代。氫能汽車雖尚有技術困境需要克服,但歐洲、日本、澳洲,近期在氫能汽車的研發均有不錯的進展,前景相當可期。
面對這種種的挑戰與限制,台灣產業應如何因應呢?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在世界電動車產業的定位與限制,努力切入以傳統車廠為主的電動車生產供應鏈,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環。
其實台灣過去在傳統燃油車的供應鏈中,已有很不錯的表現,只需要順藤摸瓜,應該不難切入這些品牌車廠的電動車供應鏈。
其次是投入更多的研發資源在電動車輛所需要的智能化模組,包括自動駕駛、電控系統、車聯網、資安系統、智能通訊、智能娛樂等,繼續以質優價平的MIT特色,提供給全球的電動車品牌廠商。
與此同時,政府所支持的研發法人,如工研院,應該採取跳蛙策略,直接跳過電動車,進行氫能汽車的技術研發,俾爭取2030年之後的世界汽車市場。同時,台灣企業不能放棄燃油車的市場,畢竟它還有至少15年的發展時間。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為了水中的彩票,丟掉了手中的扁擔。
在技術平台方面,台灣應該與世界主要系統結合,爭取組成策略聯盟.避免閉門造車,重蹈WiMAX覆轍。
不論政治情勢如何發展,中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過去如此,未來仍然如此,我們不應該在這個龐大市場缺席,應該盡力爭取在中國市場扮演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
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汽車固然不是同義詞,但自動駕駛技術勢必成為電動車的標準配備,台灣必須在這方面急起直追,取得良好的切入點。人才更是世界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環顧台灣,沒有一所大學下設汽車開發的相關系所,未來是否比照半導體學院的設置模式,設立新能源汽車研究學院,值得有關部會慎重考量。
要言之,產業發展應該短中長期兼顧,手機與個人電腦是我們的短期重點,中期以電動車為目標,長期則捨氫能汽車其誰。
為山九仞,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必須精心研擬30年的車輛產業展策略,依據短中長期目標,產學研分工合作,按部就班地落實執行,方有可能在未來為台灣再造一座護國神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