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在台灣已經成為一個被賦予各種濃厚政治意涵的日子,各方政治勢力無不在這一天透過活動來彰顯各自的政治主張。中國大陸也選擇在這個特殊日子,發布被稱為「惠台大禮包」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此次推出的惠台新措施,基本上是呼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去年19大報告中所提出的,「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在19大後僅四個月左右時間,包括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內的31個黨政相關部門就整合出31條最新惠台措施,行政效率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而能有如此強大跨部門統合能量,毫無疑問,絕對是來自最高領導人的意旨。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基本上分為兩部分,一是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一是為台灣民眾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民眾同等待遇,亦即對台灣企業與民眾進一步落實「國民待遇原則」。
儘管當中有些內容早已在執行中,例如,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可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鼓勵台灣教師到大陸高校任教等等,但當中確實仍有不少「含金量」甚高的新開放作為。
例如,長期被視為「外人慎入」的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合資合作、併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大陸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申報大陸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等,如今都對台資企業與台灣民眾敞開大門。
此外,大陸對於易涉及思想與意識形態的影視文化作品與產業,向來嚴格控管,但這次針對台灣影視文化產品與產業,以及多項專業人士在大陸執業等的開放程度,甚至還超越因2014年春天那場「太陽花學運」而遭束之高閣的「服務貿易協議」。例如,開放台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播電視台、視聽網站和有線電視網引進台灣生產的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對台灣圖書進口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流程;同時段進口的台灣圖書可優先辦理相關手續。
同時,開放台灣民眾可報名參加大陸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其中,除允許符合條件的台灣醫師可在大陸執業,對於在台灣已獲相應資格的金融從業人員,在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時,甚至只需通過大陸法律法規考試,無需參加專業知識考試。
四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擋下了服貿及後續的貨貿,卻無法阻止今天大陸片面對台施惠。而北京如今不計較經貿往來基本互惠原則,願意單方面對台灣開放市場,也自然有其政治考量。
陸委會隨即回應稱,中國大陸對台政策主張未有改變,近期不斷對我緊縮施壓,並同步釋出所謂「惠台措施」拉攏我民眾。陸方長期以來反覆推出多種類似措施,旨在提升其單方獲益的經濟發展目標、吸納台灣的資源,並期以利益換取我方的政治認同,此為其整體對台政策之一環。
但眾所周知,若非出於政治上的目的,台灣又如何能平白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享有較其他競爭者更多的優惠待遇?即使明知對岸的意圖,台灣能應變的籌碼仍然有限。
在台灣無須對等開放下,即能享受較服貿為優的待遇,即便當初反服貿人士,除了批評大陸「統戰」,似乎也很難提出更多反對理由。況且,若非台灣自身經濟與薪資長期停滯不前,大陸意圖吸納台灣企業與人才大量西進,也不是提出一些優惠措施就能輕易達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