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世界在我腳下】蘇冠昇/紗帳裡的臥佛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旅讀or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01 第5135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蘇冠昇/紗帳裡的臥佛
【青春名人堂】黑糖/告別舊愛
【繽紛超連結□網路徵文】選擇的兩難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蘇冠昇/紗帳裡的臥佛
文/蘇冠昇/聯合報
紗帳裡雙眼微張的臥佛。攝影/蘇冠昇

佛教從印度北傳,到了中國開枝散葉

剛到上海,每個星期都走一趟玉佛寺。這次數,簡直比初一、十五定時燒香禮佛的信眾還虔誠。不過話說明白,其實,當時尚未適應「濃油赤醬」的上海菜,而玉佛寺清爽可口的「香菇麵筋」齋麵,搭配一盤「素香酥鴨」,絕妙組合真教人朝思暮想。

美味齋菜,並非玉佛寺獨有。在華南,廈門南普陀寺的「天下第一素宴」更是名聞遐邇。一個人擺不了宴席,就買張飯票,免點菜,當天僧侶吃啥,香客就跟著吃啥,同樣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佛教從印度北傳,到了中國不僅開枝散葉還綻放出美麗花朵:無論建築、雕塑、繪畫、音樂,皆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藝術。而齋食僅是生活日常,因此鮮少被提及,但出家眾「不事生產、飯來張口」的修行方式,使得國家賦稅收入驟減,也屢屢惹來危機。歷史上曾經發生「三武一宗」:由帝王發動的四次滅佛事件。其中,北周武帝滅佛,光是五台山就有四萬座寺院改作民宅、三百萬僧尼被迫蓄髮還俗……可見,當時佛教徒人多勢眾足以撼動國本,難怪當權者要除之而後快。不過,每次滅佛慘劇發生之後,皆引來更多皇室顯貴加入佛教信徒行列,並且主導開鑿石窟。可以同時造像、刻經文、彩繪壁畫的石窟成了維護佛教文物的安全堡壘。敦煌、龍門、雲岡……走過歲月依然完好的石窟,如今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菜鳥背包客初上路就勇闖尼泊爾

「一座石窟等同一個佛國」,是人們常用來形容「佛法僧」融於一處的石窟。周遊無數「佛國」,印象深刻且具震撼力的當屬天水麥積山石窟及重慶大足石刻。前者開鑿於山體三側的懸崖峭壁上,進入山區就見到善男信女沿途跪拜;後者以刻工精緻備受讚賞,尤其,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布滿整座石室,警世意味、工藝巧思兼備。

觀世音菩薩本是阿彌陀佛的脅侍,與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妙法蓮華經□普門品〉提及,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變化身,這個說法給了藝術創作者無限空間:十一面、水月、送子、灑水觀音等民間傳說,因而有了「實相」。

同屬北傳大乘佛教的「密宗」教派,融合本土苯教儀軌在中國藏族地區興起,觀世音菩薩的造像同樣以多面、多臂呈現,最大的不同則是藏傳佛教裡,銅塑、鎏金的觀世音菩薩皆為男身。

那年,造訪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豔陽中一道道金光與寺院金頂相互輝映:從各地前來進修的喇嘛,不分年齡大小,正聚在廊下擦拭幾尊拆解後的銅塑神像。漢族「浴佛」,藏族為佛「拭身」,同樣展現崇敬之意。

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於尼泊爾的藍毗尼,在印度菩提迦耶悟道,多次南下斯里南卡傳道。我的南亞遊蹤正巧如此排序……

菜鳥背包客初上路就勇闖尼泊爾。進了城卻發現,加德滿都盆地如一座碗型大廟,裡頭裝滿無數小廟,每天逛廟總是雙腿痠麻才歇息,因而見識到藏傳佛教回流加德滿都的盛況:有太多喇嘛逃離中國落腳尼泊爾!

斯里蘭卡是南傳小乘佛教相當知名的據點,每年七、八月由裝飾華麗的大象,背著佛牙匣子在坎迪遶城遊行的「佛牙節」,最受世人矚目。距離可倫坡約四十分鐘車程的卡拉尼亞(KELANIYA)神殿,在佛教南傳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佛牙寺,據說,佛祖曾三度到此沐浴、傳教。

卡拉尼亞神殿,砂岩牆面雕刻著侏儒、動物和象神十足印度風格。神殿旁一尊坐佛、一株茂盛的菩提樹,教人遙思莊嚴肅穆的菩提迦耶。進入神殿走過大廳,隔著一層白紗帳,金色臥佛映入眼簾。信眾從神像足部往前,先是看到佛祖雙眼微張,走到頭頂處,佛祖已闔上雙眼進入涅槃……

這兩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起起伏伏,全台廟埕的「紅龍」收攏又拉開,在百姓最需要心靈慰藉的時刻,卻得小心翼翼地保持人與神的距離,如此情況,總讓我想起卡拉尼亞神殿紗帳裡的臥佛:雖然有著距離,但千百年來祂始終陪伴人們度過饑荒、戰火和瘟疫。

【青春名人堂】黑糖/告別舊愛
今日登場/黑糖/聯合報
感情一但走到盡頭就不能藕斷絲連,分手要乾脆徹底,否則人生就會拖泥帶水,永遠沒有新的開始。

愛情如此,創作也是。

紀錄片拍攝需要耐心、毅力以及超乎常人的決心,具有如此個性的人,絕不輕言放棄,也因此能夠花上漫長的時間好好經營一個題材,願意陪伴故事不斷轉變,等待柳暗花明、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一般臉皮薄、性子急的人,鐵定做不來,再好的題目到手上,往往也不了了之。

「繼續拍下去應該還有更棒更精采的東西出現吧?」

「就這樣結束,被攝者會不會覺得被遺棄、冷落了?」

「也許等我找到新的題目時再結束吧?」

因為投入了時間、心血和真感情,我看到許多紀錄片創作者往往會有不知「何時結束」以及「如何結束」的苦惱疑惑。這個問題,當然我也親身遭遇過,如同與愛情相遇的過程一樣,辜負過人也被傷害過,曾經依依不捨、不願放棄,但也曾經不知所措、落跑走人。後來才慢慢發現,原來愛上一個人比不愛一個人容易,好好結束一段感情比展開一段戀情困難。就像拍片一樣,攝影機拿起來,創作就開始了。何時該放下攝影機、放下滑鼠、關上電腦……讓故事畫上句點,才是最難的。

我有一部拍了六年、累積了大量素材的作品,當時人正暗無天日、如火如荼地閉關剪接,但一聽到主角們有新的風吹草動,忍不著提著攝影機就趕出門。後來我的監製終於看不過去,直接告誡我,再這樣拍下去,片子就沒有完成的一天。

我也有一部題材難得、叫好叫座,影展也獲得佳績的作品,十年後大家都在詢問導演是否能推出續集?那種心動的感覺就像和舊情人多年重逢一樣,但此刻的我們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理智思考後,我也放棄舊情復燃的機會,把時間留給新的題目、新的可能。

「老師,我可不可以繼續拍這個主角,另外做一個長片版?」

「老師,我想再拍個兩三年,看看這個球隊會有什麼新的發展。」

紀錄片課程上,常常會有學生提出相似的問題和需求,通常我的回答是無情的。

「羅蘭.巴特說:『作品誕生,作者已死。』既然你已經死了,為何還要對舊愛糾纏不清呢?」

慧劍斬情絲,這是許多愛情專家的一致名言。和你曾經投入熱情與真心的題材主角好好告別,讓作品、文本獨立,發展出自己的後續可能,也是黑糖老師對學生們的苦言相勸。

這樣,我們也才能無所惦記地開展新的戀情、新的作品、新的人生。

●黑糖,本名黃嘉俊,紀錄片導演。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

【繽紛超連結□網路徵文】選擇的兩難
主辦單位/聯合報繽紛版協辦單位//聯合報
擁有選擇是快樂的,也是困難的。人的一生總在做出各種決定:這餐吃什麼、去哪所學校念書、到哪間公司就業……有時候我們甚至得面對更深層的考驗,也許是親密之人的作為與自身原則牴觸,又或是環境友善的選擇和長年消費習慣之間的衝突。在做出判斷的一刻,思緒如何在你心中千迴百轉?牽動出什麼回憶?

請在「繽紛超連結」部落格「選擇的兩難」徵稿文案下留言,每篇500字內為佳,首段附上題名、作者名,文末附上e-mail信箱,每人不限投稿篇數。

評審團隱匿、小美將選出精采留言,選登於繽紛版,優勝者除稿酬外,可獲得《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一本(黃宗慧、黃宗潔著,麥田出版)。即日起開放貼文,3月18日截稿,5月公布優勝名單,詳情請見:http://blog.udn.com/benfenplay

 
 
 
訊息公告
 
 
 
 
3大面向征服Z世代「薪」與「心」
Z世代約佔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少子化的日本則佔15%左右。進入2020年代,Z世代一詞已然成為解讀日本經濟與產業未來趨勢的關鍵。解讀Z世代對於日本經濟產業未來影響之際,一般可從下列3個面向切入。

社群百萬人氣 未必能轉化為書籍買氣
當出版社決定是否出書時,作者的追隨者數量成了算式的標準部分。追隨者數量能影響誰會獲得出書合約,以及作者能拿到多少預付版稅,尤其是非虛構作品。不過,儘管追隨者數量很重要,判斷書籍實際銷量時,卻愈來愈不可預測。就算社群媒體追隨者數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也不能保證什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