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生活進行式】陳幸蕙/斷、捨、離


你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愛好者嗎?你是否對週遭充滿了好奇?【科博電子報】歡迎你一同來發掘大自然的奧秘。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24 第5133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生活進行式】陳幸蕙/斷、捨、離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林揚/還有人寄卡片嗎?
【青春名人堂】張英□/痠痛的滋味
 
 
 
今日繽紛
 
【生活進行式】陳幸蕙/斷、捨、離
陳幸蕙/聯合報

所謂的壯士斷腕

在某雜誌上讀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位馬拉松跑者從二十六歲參賽到五十六歲、跑了一百多場全馬賽事後,某年元旦,他下定決心,把幾十座獎杯、獎牌和相關紀念物,一股腦兒全裝進塑膠袋,丟進垃圾桶,永遠告別它們,也永遠告別了馬拉松!

所謂「壯士斷腕」,是否就是這樣的心情呢?

身為一名跑者,我回想自己五年前決定不再參加馬拉松賽,甚至,也不再跑42.195km的全馬里程後,我告別這兩件事的第一個儀式性作法,也是把過去所有用心蒐集的練跑相關資料,從抽屜內取出,將它們全部紙類回收。

嘆息不捨中,幾個月後,我所採取的第二個儀式性作法,是將書房內一系列馬拉松書籍:《輕鬆跑馬拉松》、《馬拉松練跑祕笈》、《有效率的馬拉松訓練法》、《馬拉松完走不是夢》、《邁向馬拉松成功之路》……從書架取下,做過最終巡禮後,送至二手書店。

嘆息不捨的當下,再三摩挲這些曾用心讀過的書,我不免想起三國時代曾叱吒風雲的周瑜與諸葛亮。因為周瑜書房無書,他「讀一冊,即燒一冊,故無書」;至於學識淵博、屢出奇策的諸葛亮,其隆中臥龍崗草廬內,也只有一冊實用性的「黃曆」而已。如此手頭不留一書,迥異於常人的作風,真是把「斷、捨、離」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啊!

但我並不欣羨,或打算效法如此極端、徹底的作法。並且我想,我也應該不是不捨那些馬拉松書籍。我所不捨的,其實只是已逝的歲月、過去的人生罷了。

但,整理人生需用減法,不是嗎?

就像日本知名的「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所說:「要斷絕生命中不需要的東西,要捨棄生活裡多餘的廢物,要脫離內心中對物品的執著。」如若不能破除我執,卻反而多所羈絆,一再眷戀回顧不捨,人生將如何順利前進呢?

那麼,還有什麼懸念呢?

於是,我告訴自己,既然已決定開始跑另一種馬拉松--以前在跑道上跑,以公里為單位,跑距離;現在,在歲月裡跑,以恆心、毅力、堅持為動力,固定於每周的跑步日,簡單自在跑短程--跑一種全新且對我個人而言更有益,也更有意義的馬拉松,那麼,在展開生命中的新馬拉松時代、新馬拉松生活時,難道我不該也有新思維、新作法,不該重新確立自己新的跑者定位、運動模式和閱讀方向嗎?

「不要讓自己被過去所定義。」心底一個友善、理性的聲音這樣告訴我,且引領我這個非基督徒想起了《聖經□新約》〈提摩太後書〉有一段名言:「那值得競爭的賽跑,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應當跑的全程,我已經跑過了;應當守的信仰,我也守住了。」

那麼,還有什麼懸念呢?我自問。

終於,放下心中執著,我先是由衷感謝這些馬拉松書,在往日歲月如此親切地啟發、幫助、教育了一個曾痛恨跑步的人如我,成為馬拉松跑者外,復在一個有陽光的日子裡,親手將它們完整打包,送到二手書店,祝福它們都能去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找到同樣愛它們的新主人,之後,轉身離去。

在時光中,無論對人、事、物、一段或長或久的感情、一場或深或淺的緣分,所謂斷、捨、離,啊,我現在開始明白,都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功課。

「那就勇敢、智慧、快樂去面對,並做出抉擇吧!」心底那友善、理性的聲音(哎,感謝!)又這樣對我誠懇建言了。

如今,我過去參賽的獎牌、完跑證明、相關紀念物,都仍完整置放於書房玻璃櫥櫃內,自成一時光風景,標誌著生命中曾有過的一段雋永有趣的歲月,與值得懷念的馬拉松經驗。

當與它們斷、捨、離的時刻來臨,溫柔將它們打包,深情地緊緊擁抱住它們後,我決定,要從容、微笑與它們--告別。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林揚/還有人寄卡片嗎?
林揚/聯合報
那天,兒子看到我寫好一張賀年卡尚未寄出,問我需不需要幫忙,然後加了一句:「現在還有人寄卡片嗎?」

的確,在社群通訊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寄手寫信或卡片的人逐漸消失,難怪以他七年級生的眼光來看,這事顯得極不尋常。記得很久以前,年節收到的卡片可以排滿整個電視櫃來當裝飾,那樣的盛況如今變成只剩唯一一張賀卡的蕭條了。

寄給我們卡片的是我和妻子的大學同班同學,每年年終她總會寄來一張寫滿文字的信函,附上一張全家福照片製成的賀卡,數十年如一日的祝福沒間斷過。為了回應這樣難得的盛情,我專程跑了幾家書局,才在一家連鎖書店地下一樓的侷促一隅找到了應景的賀卡。接著騎上腳踏車跑一趟郵局買郵票,寫好後還待寄出□□這麼費工,難怪年輕人疑惑:「何不用Line傳出訊息或貼圖,對方還可即刻收到?」

哈哈,他可能無法體會,Line上每天貼的早安圖可比不上我同學每年一張的賀卡來得溫暖有感啊!

感謝她,讓我每年至少一次能進入書店重溫挑選卡片的樂趣,到郵局和久違的郵票重逢,並感受到將卡片投入郵筒時發出「咻——」一聲的喜悅。

【青春名人堂】張英□/痠痛的滋味
張英□/聯合報
最近看到臉書上許多寫作或畫插畫的朋友,皆陸續更新一把數萬元的科技椅,據說坐在上面整天都不會痠痛。不過,仔細思考,如此的高科技結果有利也有弊,因為好坐,黏在電腦前的時間便會不自覺加長--我突然慶幸自己或許因為長跑的關係,目前還能坐在咖啡店的普通椅子上工作。

由於要照顧孩子,我的寫作方式是一次集中精神兩小時,一天分成兩次書寫時間,其他則多利用各種空檔,一次只寫一、兩百字的進度即可,以「螞蟻搬大象」的方法完成目標。畢竟如今的我,只要打字時間超過身體負擔,便會馬上轉化成各種疼痛。

是的,或許「用電腦打字」這件事情對許多人來說,看起來就是坐在那邊噠噠噠敲鍵盤,就是老一輩所謂「坐辦公室」的工作型態,有什麼辛苦可言?但對身體來說,漫長且專心地久坐打字,對肌肉是一種巨大負擔。

大概十八年前,我還在就讀碩士班的一上,上課間媽媽突然打電話來,說她在某某電視購物上看到一台筆記型電腦好像很厲害,女主持人正在吶喊,說現在要倒數計時、只剩最後十組,再晚就買不到啦……所以她忍不住買下這台筆電給我,要我回家去拿。永遠記得當年那台要價三萬、十五吋的筆電相當粗壯,足足有3.5公斤,配上充電器和提袋,接近4公斤。那時大家都不知道打字竟是如此重要之事,需要反覆測試鍵盤與身體負擔的界線,那台粗勇筆電未經測試就購買,鍵盤位置十分高,一個月過去,手腕提太高便開始痠痛,姿勢不佳造成肩頸痠痛,最後整個背部彷彿觸電般痠麻難受。

由於看中醫西醫都無效,我只能常常用痠痛藥膏塗滿肩膀、背與腰際來緩解。當然,自己也知道病因就是打字,但不知道如何修正,這讓我成為玻璃腰背,只要一坐上稍不適合的椅子就觸發腰痠背痛,直到多年後更換一個鍵盤高度較適合我的小筆電,終於不藥而癒。

總以為在進度表的控管之下,不會再犯疼,但2017年底,我必須專心用一個月將已思考多年的長篇小說寫完,由於可支配時間有限,整個月都在久坐追進度,全身肌肉過於僵硬,小說快寫完那幾天,在走下板橋一個地下道時,我踩下樓梯的瞬間突然腰際抽痛,差點失去平衡,趕緊伸手抓住一旁的扶手,這才穩定腳步,卻一時間動彈不得。

去骨科檢查,原來我已罹患「梨狀肌發炎」,這塊肌肉的位置在腰臀部,痛起來時讓人以為是坐骨神經痛,所以又稱為「偽坐骨神經痛」。它影響了我走路,當孩子奔跑到前方時,我連追上都沒辦法,只能像個有步行困難的阿公原地呼喊孫子:「欸,等我啦──」

那陣子我撐著登山杖當拐杖,經過吃藥與泡澡舒緩三個月後才痊癒,之後我再也不敢趕稿久坐;其他寫作的朋友們則告訴我,最近流行「站著寫」,就是想以此避免久坐的傷害。

其實在我開始使用適合的小筆電、長跑及進度平均控管後,多數身體狀況都不藥而癒,也因為疼痛切身,讓我對「書本」有不一樣的感受:儘管大家都認為書店是作家的靈感匯聚之地,但我總想,書店或許也是作者腰痠背痛的具象化之處吧。每次看到書本很厚,我總想:「唉,寫這本書的時候,這個作家腰一定很痠吧。」

 
 
 
訊息公告
 
 
 
 
職場闖蕩別瞎忙!十大升遷加薪的關鍵絕對要把握
歲末年終的時候,總會回顧一下自己在職場上的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同時也會有不少人開始思考,要不要換個環境試試看、要不要期待一下升遷?薪水好像卡關很久了,要不要趁著新的一年開始為自己開口爭取看看?

Geography 台灣的地理
台灣島山巒起伏,玉山高達3,952 公尺,是東北亞第一高峰。貫穿全島中央的則是綿長的中央山脈,全長340 公里。台灣的山路風景優美,但駕駛經過這些路段時,要小心謹慎,因為有時會有土崩的狀況出現。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