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自說自畫】Noveala/自己做羽織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21 第5130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自說自畫】Noveala/自己做羽織
斐然/公車上的溫暖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不想過年的人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鍾邦友/學英文的曙光
 
 
 
今日繽紛
 
【自說自畫】Noveala/自己做羽織
文/Noveala/聯合報

帶著這個想法,我開始挑戰製作羽織

羽織作為傳統和服的外套,具有和服那般乾淨俐落的美感與細緻的縫製工藝,和平時穿著的外套類似且好搭配,一直有一群愛好者。幾年前,本來就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我,意外地在臉書上看到這種看起來像和服的外套,對羽織的興趣立即被點燃。

比起全新的羽織,中古的價格對外國人來說更好入手,但過去日本人的身形較現代嬌小,那些市面流通的中古羽織對我來說並不合身,長袖往往變成了五分袖。也不是說這樣就不能穿,在和洋混搭的復古穿搭世界裡,羽織怎麼穿都可以,但我非常好奇穿上完全符合自己身型的羽織,會是什麼感覺?

帶著這個想法,我開始挑戰製作羽織。日本和服裁縫,被稱作「和裁」,透過這個詞,我發現無論是和服或羽織,都有許多獨特的部位名稱。例如「身八口」(Miyatsukuchi)這個部位,只出現在女生和服、羽織中,是用來將和服整理整齊的必備洞口。也發現了和服和羽織的結構,不像表面上看到的完全正方,裡頭藏了許多細小的斜縫,但一定左右對稱,因此收納時能夠很平整地對折成一個大方塊酥--衣服能折得正方實在令人舒暢!

日本的文化與美,就藏在細節之中

製作過程大略是這樣:準備好和服布料、針、同布料色系的絹線、熨斗、尺筆等基本裁縫用品後,照著和裁書上的裁剪方式,將長長的和服布料切分成兩片袖子、兩片身體、一片領子。縫合的順序為製作兩只袖子、將兩片身體布料接合在一起後與袖子縫合,最後接上長長的領子,就完成啦!

短短幾段文字,僅能粗略介紹,實際上裡頭還有許多要注意的眉角。製作第一件羽織時,我因為不懂原文的講解,只能一邊看圖猜測製作方法,一邊對照著買回來的中古羽織,看看自己是否做的一樣。完成後,我發現即便兩者看起來極為相似,但在縫製的細節差異極大。例如,原本以為要縫九十度的直角,其實應該是斜角,而正是這個斜角造就了羽織的俐落。還有讓我很驚奇的事:羽織的領子是用一塊長方形的布經過特定方式折成。在研究製作方式之前,還以為領子裡頭塞了一條很厚的帆布,沒想到只是用折疊的方式就能讓羽織的領子如此硬挺。

製作過程裡,我也多次感受到日本的文化與美,如何藏在細節之中。日本傳統的布料一條長12到20公尺、寬約35到39公分,稱為「反物」;一卷反物可以製作一件和服或者羽織,製作完成後幾乎不會剩下布料,多的布料會縫入衣服內,可作為日後修補之用。起初很納悶為什麼和裁書上標注的尺寸需要這麼長,例如製作袖子時,明明只要做五十公分,書上硬是多加了五公分。我非裁縫本科,又初學日文,無法馬上理解這個用意,就卡在這五公分內攪盡腦汁,思考五十五公分怎麼變成五十公分的?後續製作了很多件羽織後,才赫然發現原來是如此貼心的縫製方式。

由於和服羽織要做到裡外無縫線,或無法察覺縫線的程度,幾乎只能全手工縫製,對耐心也是考驗。身為插畫自由工作者,製作羽織只能是完成一天的工作後,大約兩到三個小時內。當身體時間感還處在急流之中,一拿起針,就像急流進入水庫般降速,工作的緊繃感隨著一針一線放鬆。比起穿上合身羽織的期待,最後我更享受在重複的縫製動作裡,讓自己回歸平靜、感受當下的專注。

斐然/公車上的溫暖
文/斐然/聯合報
趁著月初忙完大量工作及年底前要將休假排完,我開始進行久違的回診及生活瑣事。

回診那天一早出門,直到午後才完成所有的檢查及問診,我輕鬆搭上公車準備回家。沒想到,在司機旁邊的位置坐定後,只記得司機先生示意要記得繫上安全帶,而我閉上了眼睛,竟瞬間就陷入了久違的舒眠狀態,幸好維持著些微的警醒,驚覺到該準備下車了。起身站至車門前,司機先生突然關心地問:「剛下班嗎?很累喔。」

幾天後再次搭上公車,依然選坐司機旁的單人座,這次我很主動地繫上了安全帶,開著車的司機忽然比出一個「讚」的手勢;原來,我遇到同一位司機先生了。今天他欣賞了我的手織毛帽,說:「很有原住民的風味喔。」短短幾站路程,就從我的毛帽聊到他的一天生活。

雖然只是這樣簡單的閒話家常,但我仍感受到預料外的溫暖。司機先生說,在一個小小空間中度過每一天,如果偶爾有人可以說說話,會有提神效果。我沒有告訴他,其實他的噓寒問暖,對於習慣總是一個人跑來跑去的我而言,亦是宛如收到一位陌生人給予的善良。

或許當日子回歸正常作息,我將很難再遇到這位不吝於給予「讚」的司機先生,但我想我會記得,在這樣的寒冬,我收到了他者的關懷。

【青春名人堂】高耀威/不想過年的人
今日登場/高耀威/聯合報
對於過年的一切安排,我算是相當積極的人,同時也是個不想過年的人。過年就是要圍爐的觀念,自小深深種在我心裡,但後來家庭不得不分裂,每到過年那種「圍爐的必須」而讓一切顯得侷促時,為了顧全所謂的大局與年節該有的氣氛,往往弄得心力憔悴,年過得好辛苦。

記得當兵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可以順利排到假好返家團聚,我常自願留守軍營,享受軍中難得放寬的自由時光。除了豐盛的餐飲之外,上級為了體恤留營的阿兵哥,也會給予許多實質或精神上的獎勵,那時候一點也不覺得過年留守很苦,反而因為能理所當然地「脫出過年常軌」,有種賺到了個人時光的感覺。

回到社會軌道後,依然會照著社會期待,在年節汲汲營營地協調張羅,使得照理說該是一年一度的大休息,演變成為了迎合團圓的面面俱到,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這時候,內心不免會浮出「趕快回到日常生活吧」的期待。和朋友聊起,發現滿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大家各自想出解套方案,比如過年選擇小家庭一起過,或個人出國旅行。

當我於長濱開了一間打工換宿的書店後,更常遇到設法「暫離脫離社會期待的軌道」的人,他們可能是基於喜歡書店或偏鄉海濱生活,或是一個適逢轉換職場的人、剛畢業的徬徨少年、想與配偶短暫分離的人……有時候也會想,是不是因為我從年輕時就是個很需要「脫軌者容身之處」的人,後來才會開這樣的書店?某次收到一個換宿需求,是指定過年期間的媽媽,我尚未擺脫「過年就得大魚大肉好好團聚」的慣性,關心地提醒對方,獨自在異地小村過年,飲食沒什麼選擇,能耐得住寂寞嗎?對方告訴我,這就是她想要的,就算在便利商店用餐也覺得很好,能盡情享受自由與不拘。

在那之後,陸續收到指定過年期間換宿的人,不只是不想再洗碗的家庭主婦,也有不想再被問東問西的年輕人。可能是順著這個趨勢與生命體悟,我愈來愈積極於把打造的空間提供給這些淺逃者,在台南與朋友合租的一個工作室,就有這樣一個房間,也會在過年前收到「家人都回來,我失去容身之處了,可否讓我申請換宿」的請求。

雖然這個年已經過完了,但我明白那些不想過年的人們,讓我們來去天涯海角享受空寂美好的時光吧。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鍾邦友/學英文的曙光
文/鍾邦友/聯合報
四十年前,在親友的恭賀聲中,考取高雄首屈一指的高中。我原本在鄉下國中總是名列前茅,沒想到,首堂英文課深深感受到的,竟是城鄉差距的可怕震撼!老師以全英文講授,我鴨子聽雷,卻有同學能談笑風生,以全英文回應老師。第一次月考,慘遭滑鐵盧,此後兩年英文成了最害怕與最想逃避的科目。

艱澀難懂的英文教材,把我困鎖在學習的陰暗迷宮裡,高三時灰頭土臉轉組,遇見了新的英文老師蔣騰瑜先生。他有別於過去那些把我們當成優等生的其他老師,第一堂英文作文課,便要我們拋開「藉著繁複句型偽裝自己程度很好」的思維,回歸現下可以好好掌握的簡單句型,表情達意即可。我試著寫出他指導下的第一篇作文,居然得到前所未有的A++,他還要我當眾朗讀,讓我受到極大的鼓舞。

他讓我們把那些困難的參考書全部丟掉,還說不要以為自己是明星高中的學生,就只能讀那些高不可攀的艱深教材,倘若一頁要查四、五十個單字的讀本,你還有心情讀下去嗎?

因為蔣老師,我調整了原本不知變通的學習策略,重新選擇了適合自己程度的英文教材,月考旋即擺脫滿江紅的噩夢,接著又在大學聯考考出高於高標準二十幾分的優異成績。日後遭逢各項英文考試,非但不再是弱科,反而成為過關斬將的強項,實在感謝蔣老師當年的教導!

 
 
 
訊息公告
 
 
 
 
改變職涯 不用一切從頭
許多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都有轉職的念頭,但一想到得放棄百般努力才得到的資深地位、從頭開始,實在叫人心就涼了半截;於是他們也就繼續待了下去,有時候甚至是不快樂地待著。有些方法可以讓人無須放棄目前的專業地位,也能轉換職位、甚至轉換職涯。

古籍中細品溫泉流轉:文人探溫泉
從創作文學〈溫泉賦〉到史籍正典《舊唐書》,處處皆可見溫泉之名。中國古人對於溫泉的喜好沿續至今,加上幅員遼闊的特色,相異地形型塑了迥然不同的泉質,使得享受溫泉有了更多樣的方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