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芝山綠園重開幕 踏尋台北盆地變遷


【今周刊電子報】提供讀者易懂易上手的投資理財資訊及趨勢,最快速經濟脈動、專業政經報導,廣闊國際視野。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25 第53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台北市焦點 雨連下20天 北市道路坑坑洞洞
芝山綠園重開幕 踏尋台北盆地變遷
新北市焦點 樹林新增納骨塔 八里、鶯歌規畫中
鶯歌16路段停車格 3月1日起收費
議員促調義交待遇 警方:將報市府
 
雨連下20天 北市道路坑坑洞洞
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春節過後,台北市一連下20多天雨,許多民眾投訴馬路出現大小坑洞,甚至高架道路也有類似情況。圖/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提供
春節過後,台北市連下20多天雨,市區道路出現上千坑洞,巷道也破損,這段期間以來,新工處自行修補坑洞案高達1038案,民眾向1999陳情的通報件數也有151案,擔心道路大小坑洞影響人車安全,質疑道路品質沒有首都的水準。新工處回應,正全力投入修復,但受天候影響,雨一直下,坑洞才會那麼多。

市府自行修補和民眾通報的坑洞數據,都反映馬路坑洞嚴重,甚至實際坑洞數應該高於官方統計,成為馬路潛藏殺手。但北市府強調北市道路品質是全國最優,中央考評都是第一。

「補了又壞,下雨就是照妖鏡。」有民眾說,連日下雨就知道台北市的道路有多糟糕。市議員李明賢質疑,這些坑洞對機車騎士真的很危險,投訴電話接不完,雨勢當然對馬路工程是考驗,但若坑洞寬達半公尺,騎車經過難保不摔車。

「環東大道、高架道路也有坑洞,恐危及人車。」實際到內湖成功橋查看,發現橋面膠條外露,非常危險,倘若機車快速輾過,後果不堪設想。

新工處養護隊長李家龍指出,台北市2月1日開始放春節,雨也開始下,且雨勢很大,一直下到2月23日,中間只有2月21日是陰天,道路使用難免出現坑洞,但1千案修補是指預防性處理,包括巡查時發現,或快產生坑洞先處理。

李家龍強調,坑洞會造成行車危險,但因春節供料廠也放假至元宵節,修補需工料,所以這段時間會先做臨補,等供料、天候正常就會開始大面積永久性修復。

至於議員反映高架橋膠條外露,李家龍說,露出的膠條是用於伸縮縫,防熱脹冷縮,不會影響結構,但可能影響行車安全將切除。

李家龍強調,路道修復填補會在2周內完成,其實台北市路面品質,與其他縣市相比,中央考評都是第一,全省瀝青路面若遇上長時間下雨,難免出現坑洞,市府對道路品質非常重視,一定會先做臨時補強。

芝山綠園重開幕 踏尋台北盆地變遷
記者徐偉真/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去年進行展示館整修,昨日重新開幕。圖/芝山綠園提供
台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去年進行展示館整修,昨日重新開幕,管理單位期許園區成為台北的區域型自然史博物館,記錄台北生態城市人與生態環境的互動點滴,並以行動追求永續未來,帶領民眾以公民科學家的角度,一起感受芝山岩的歷史風華及豐富生態。

園方表示,芝山岩遺址是台灣唯一有七個文化層,也是台灣考古史上最早被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忠實地保留記錄著台北盆地的環境變遷;見證並保有六千年前、台北湖時期至今的植群遺留與人類足跡。芝山綠園由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2005年12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

去年新冠疫情嚴峻時,芝山綠園曾經關閉,園方表示,去年雖然經歷新冠疫情衝擊,在台北市文化局的支持下,進行展示館整修,工作人員也沒停下腳步,邀請民眾走出戶外,踏訪台北市7家藝文館所,探索台北綠色祕境生態。

根據園方介紹,芝山綠園是全台灣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原為軍事情報局彈藥庫,2002年釋出後,經過台北市文化局陸續整修園內建物,並且規畫為教育展示、休閒遊憩的空間。

樹林新增納骨塔 八里、鶯歌規畫中
記者李定宇/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納骨塔約有22萬塔位,去年使用超過17萬,多數呈滿位狀態。殯葬處上周點交樹林生命紀念館2期納骨塔,新增2萬9千塔位,今年將陸續於八里及鶯歌新建納骨塔,約可新增5萬個塔位,預計2026年完工。

殯葬處推估,樹林生命紀念館塔位至少可供20年使用,但住在較遠行政區如石碇、淡水或八里等地民眾,可能較不方便,今年將陸續在八里及鶯歌新建納骨塔,滿足需求。

上周新北市新工處會同樹林區公所、殯葬處點交樹林生命紀念館二期工程建物,第二期工程包括B、C兩棟納骨塔,規畫共2萬9千塔位及1萬2千牌位,加上1期工程1棟建物,樹林生命紀念館共3棟納骨塔。

殯葬處表示,目前樹林生命紀念館已啟用2棟,以每年約使用2千個塔位計算,還可以使用8年,加上尚未啟用的第3棟納骨塔,樹林生命紀念館至少還能使用20年。

另外,八里跟鶯歌地區也正在進行納骨塔興建工程前置作業,鶯歌第二納骨塔將設置在第一公墓內,總經費約4.6億元,約可新增5萬個塔位,預計2026年完工;八里目前是素地,目前仍在規畫設計階段,招標順利今年即可開工。

鶯歌16路段停車格 3月1日起收費
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鶯歌區人口逐年成長,公有免費停車格常遭占用,淪為私人停車位。從3月1日起,鶯歌區鶯歌路、鳳鳴路等16條路段將納入收費,總計866格,收費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7時至18時,4小時計次收費 ,小型車30元,大型車60元。

停車營運科長許芫綺表示,為提升停車格使用周轉率和公平分享,交通局會勘後決定轉型收費管理,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

3月1日起,鶯歌龍三路、龍五路、鶯歌路、鳳一路、鳳三路、鳳七路、鳳福路、鳳鳴路、二橋街、公園街、光照街、高職南街、高職西街、高職東街、高職東街19巷、中正三路福德巷共16條路段,總計866格納管收費。

收費時段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7點至晚上6點,4小時一次計次收費 ,小型車每次30元,大型車每次60元。

議員促調義交待遇 警方:將報市府
記者劉懿萱/新北報導聯合報
新北義交待遇不如北市,協勤費已10年未調整。記者劉懿萱/翻攝
新北無黨團結聯盟昨開記者會,要求比照北市,增加10年未調整的義交協勤時數、費用及健康檢查費3500元;也爭取具身心障礙資格的低收入戶障礙者免費搭乘復康巴士。警方表示評估後將提報市府;社會局則擔心會遭中央扣減補助款。

新北無黨團結聯盟黨團總召蔡錦賢、議員李翁月娥、金中玉、游輝□開記者會,要求為全市1200名義交提高協勤時數從23小時35小時,時薪從200元到230元;同時建議讓具身心障礙資格的低收入戶免費搭乘復康巴士,約2萬人。

蔡錦賢表示,新北義交不論風雨,每日穿梭車陣中指揮交通,待遇卻不如北市,協勤費10年來都沒調整,也沒有健康檢查費,難怪都找不到人。

新北警察局副局長黃勢清表示,將盡快把訴求提報市府,初估約增加1千多萬預算。但新北城鄉差距大,板橋、中和、新莊及三重義交的協勤時數需求較多,其他地方可能較少,無法一體適用。

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說,初估將增加2086萬元,但若自行增加預算,中央將扣減同額的補助款,一進一出,新北反而損失4173萬元,且人口逐漸老化,預算會持續成長,若讓身心障礙者中占7.4%的低收入戶無限免費搭乘,對預算衝擊很大。

許秀能說,目前提供身障者搭復康巴士僅需自付3分之1費用,且2011年起已經提供低收入身障者8趟次免費搭乘,應該比台北市優惠。

味蕾飛躍一萬公里 道地北非料理在台北就吃得到
沙漠、駱駝、湛藍色家門、紅褐色天花板的壁畫,勾勒出濃濃的摩洛哥氣息,位在通化街附近的「塔吉」是開業10多年,台灣唯一一家的正統摩洛哥清真餐廳。內部的壁畫出自於老闆老陳與朋友之手,將當地的特色濃縮在用餐的空間中,大大小小的塔吉鍋、銀壺、皮件與裝飾品也都來自於北非,無論是裝潢或是餐點,都充滿道地的摩洛哥味呢!

陽台上的循環雞舍-我的剩食做飼料,雞蛋為我加菜
新創青農沈致軒以「雞」為本,想盡辦法將冷冰冰的陽台打造成模擬大自然的環境,例如在瓷磚地上鋪上防水布、再蓋一層沙土,讓雞可以沙浴,排泄物也能直接落入土中分解。雖然陽台雞舍的空間只夠養一隻雞,但沈致軒設計的雞舍達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人吃不完的食物變雞的食物和土壤肥料、雞吃飽了生蛋給人吃、土地夠營養就能長出人吃的植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