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一起來築夢】蘇之涵/IA. AI--青年導演的科幻旅程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8/30 第5750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一起來築夢】蘇之涵/IA. AI--青年導演的科幻旅程
【青春名人堂】謝文賢/真有這樣的人!
 
 
 
今日繽紛
 
【一起來築夢】蘇之涵/IA. AI--青年導演的科幻旅程
文/蘇之涵/聯合報
蘇偉恩(左)與劇組確認拍攝細節。照片/IA.AI 科技短片團隊提供

1993年一位科學家預言,「三十年內,我們將擁有創造超人類智慧的技術,不久之後,人類的時代即將結束」,超智慧電腦將把人類推往「科技奇異點」。

科技奇異點的發生,在於當人類與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慧)的運作互利共生,形成Intelligence Amplification(IA,智能放大)。屆時,人類世界將重新定義。

那是什麼樣的光景?蘇偉恩導演的概念前導片《IA. AI》,用十五分鐘為我們拍出穿越科技黑洞後的世界。

十歲開始的電影夢

蘇偉恩是世新大學廣電系升大三的學生,年幼跟著從事外交工作的媽媽在紐西蘭、奧地利長大,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回到台灣繼續完成教育。

他從小立志當導演,因為「電影是會動的畫面,可以傳達很多訊息,呈現一個新世界的樣子」。這個啟發來自學校的閱讀比賽,讓他在小說裡看見創作的無限。但為什麼不是當小說家呢?他說,「文字寫不出來的,畫面會把故事說完」。

二十歲的偉恩明亮樂觀,帶點老派紳士的特質,鏡頭前總是體面端莊。他偏愛2000年以前的電影,那是膠卷與數位拍攝的分水嶺。

早期電影的時代感特別明顯,加上膠卷的珍貴,讓電影工作者對每一個拍攝片刻都格外謹慎,可在數位時代裡,電腦科技、網路連線直接改變電影產業和觀眾的關係,拍片成本、方法從此走向不同的道路。

偉恩喜歡膠卷時代的精神。製作方法雖然局限,許多經典卻因此誕生。帶著這樣的嚮往,他在畫面美感和傳達給觀眾的訊息上,下了許多功夫,他希望電影作為傳遞正面能量的工具,除了創造好的觀影經驗,也希望帶給觀眾信心和希望。

這次以科幻片為題材創作有幾個原因。除了自己喜愛,也因偉恩在國外求學期間,同學知道他的背景,經常主動提到台灣科技進步的印象。加上近年全世界對人工智慧的看好,他也想說一個以台灣和AI為主題的故事,讓台灣的科技實力透過不同媒介參與這波潮流。

企畫與執行的距離

然而,完成劇本只是第一步。電影製作成本高,從場景搭建、人力到後製技術,動輒數百千萬,籌措足夠的經費是第一道關卡。偉恩與夥伴敲了許多門,向不同對象尋求支持,包括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

相較於音樂和表演作品,台灣電影創作的養成更為挑戰。製作特性、產業環境,加上學生作品不易取得關注,對於新人、支持者雙方都是門檻。偉恩說,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願意以獎金鼓勵不同類型的夢想,對於團隊就是實質的肯定。不過,基金會想得更為深遠,從團隊送出申請計畫開始,入選隊伍會經歷一關關的培力與評審,基金會亦針對不同主題,安排合適的業師與顧問陪伴摸索。有了這層引導,偉恩團隊縮短了企畫與執行間的距離,提升了預算與規模的掌控。

這部短片使用與好萊塢同步的LVS(LED Virtual Stage)虛擬科技,在智能攝製棚搭建實景,透過後製,讓畫面場景展現更多可能。只是虛實結合的布景,特別是木工搭建,在初期就帶來成本考驗。團隊詢問多家廠商都找不到符合預算的報價,即使是熟人介紹的開價,仍幾乎等同於所有募到的資金,只能回頭調整劇本結構。

修改後的劇本仍有預算缺口,怎麼辦呢?顧問很務實地鼓勵團隊繼續拓展連結,尋找其他的支持可能。這讓團隊更廣泛地向外接觸,練習自我行銷。偉恩說,每次提案簡報,皆是磨練自信和意志力的機會,形塑出更清楚的定位。

預算同時開源也節流的結果,最後花不到市價一半的成本完成需要的拍攝。團隊不只募集到資金,在場地和道具尋找上也都遇到願意鼓勵學生的好心人。除了感謝,偉恩說,「低成本是一種挑戰,練習維持合理的花費,以後才有能力做更大規模的電影。」

放棄與成長的距離

行政事務的溝通亦是關卡。擁有影像天分是幸運的,想做出成功的作品,則還需要協調整合能力,因為劇組加臨時演員高達七十人,一半學生、一半業界工作者,每次拍攝期程確認或變動皆是龐大的聯繫工作。參與者有各自的需求,要獲得眾人的認同、配合意願,同時兼顧產出品質,他們得妥善回應所有的人情世故。

喊出「action」,開始錄下第一幕,是偉恩最開心的時刻,他說直到那時才有身為導演的真實感。在此之前,團隊得隨時接招各種「驚喜」:例如兩個多月前已經確認的主要拍攝地,開拍前兩周臨時被通知無法使用,他們只能硬著頭皮重新協調人員;例如開拍前一晚,才終於完全到位的美術道具;例如開拍當天,設備因為四月連續地震造成故障,導演必須立即應變,微調進度。

面對這些,偉恩有時也會在選擇的路口猶豫,「是要放棄原本的規畫,還是想辦法有效提升資源運用?」多虧顧問與業師的提問,刺激他持續突破自我,「如何最大化我現有的資源,是讓我成長最多的部分,長保旺盛鬥志,持有第一天心態。」

短片到長片的距離

這部作品之後要參加國際影展。結果公布之前,照例不能公開放映。我問,是像Netflix短劇《黑鏡Black Mirror》那樣灰暗又帶點詭異的情節嗎?偉恩笑了,「我的結局是明亮的,不是人類無處可逃的故事,而是人類會因此更茁壯,跟人工智慧生活在一起,會是一個『白鏡Bright Mirror』的結局。」

面對已經完成拍攝階段的《IA.AI》,偉恩正在處理後製,想讓每一格畫面呈現前後一致、最具美感的色調。對細節的追求不只是對作品的負責,也想傳達更積極的訊息--他想將這部短片擴展為完整電影的決心,不錯過任何吸引支持者的可能。

過去一年,偉恩對電影的信念和熱情受到多方肯定與支持,這是來自眾人的推力;從企畫到影片的產出,遇到的局限和磨練則是現實的拉力。一推一拉之間的學習,讓他成為更靈巧成熟的電影工作者。他將帶著穩健踏實的心法,朝更遠大的夢想前行。

●你有夢想嗎?有一件一直放在心中,卻遲遲尚未去做的事?參加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跨出你夢想的第一步!第九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永續 由 我們決定」開跑囉!即日起開放網路徵件至10月15日止,築夢總獎金300萬元!詳細資訊請上官方網站https://tsmc-udreamer.org查詢。

【青春名人堂】謝文賢/真有這樣的人!
謝文賢/聯合報
1989年,電影《悲情城市》尚未公開上映,已經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影片金獅獎,話題造成,電影正式推出後果然大賣,票房是出奇的好。因為合約裡有分紅,導演侯孝賢便拿這筆錢為攝影師陳懷恩、剪接師廖慶松與錄音師杜篤之,分別添購了高階的硬體設備,其中,光是杜篤之開出的錄音設備費用就高達一百八十萬。

這時,我車子正在快速道路上奔馳,時速約在九十上下,旁邊依然有許多車子超前我而去,我在人群裡,速度永遠太慢。時值夏日傍晚,夕陽如卵,天色洗鍊,台中市區的高樓橫列,像一口沒長齊的黃牙,有些蛀得黑了,有些鑲金。

手機連線汽車音響,我正聽著一檔Podcast,張大春訪問杜篤之。

收到侯孝賢送的錄音設備大禮,杜篤之說:「這是我這一生最大的轉變,這個轉變不只我的工作、工具,包括我對人的那種,態度……受到侯導的那種,感染那樣……」這套百萬錄音設備運到台灣,落地後,開機錄製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那個下午,我是受邀到某單位給一群孩子上課,故事講得大概還可以,結束後孩子開心與我道別,主辦單位還送了一點小禮物,算是賓主盡歡。回程已是黃昏,但還不到開燈時間,天上雲少,有幾隻鳥,路上車也少,我方向盤輕鬆握,吐納舒適,心脈輕盈,覺得自己真是很好的人。

「隔了好久,我才輾轉聽朋友跟我講說:哎呀,侯導其實沒有分到分紅,那筆錢是他借來給你的……」杜篤之接著說,「而侯導從來沒有再提過。」

□張大春隨即「哇嗚」了好沉一聲,說,「這是侯導會做的事情……」

我端起坐姿,握緊方向盤,心裡也哇嗚了一聲,真有這樣的人!

兒子很小很小,小得還要人牽手才能走穩的時候,長得可愛。隔壁巷子裡有一位老先生,年紀恐怕有七、八十,身型瘦條,頸背微駝,出門總是Polo衫,腳上一雙黑皮拖鞋,走路慢慢的,聲氣俱寂。

那時我不過二十七、八,還不太懂老。

老先生常來敲我家門,堆笑問「弟弟」在不在?我家兒子聽見他聲音,會默默走出來探看,老先生便說,走,去買餅乾。這兒子木訥,也乖,會拿眼睛詢問我。我說,你想去就跟阿公去吧,兒子便會走去牽老先生手。我站在門口,像一顆長鏡頭,固定鏡位看兩人走到對面雜貨店,不幾分鐘又走回來,兒子手裡會抱一包乖乖或孔雀餅乾。老先生把孩子交還給我,誇兩句可愛,揮揮手便要回家去,我邀他進門喝茶,他總笑著推託,從沒走進半步。

這樣三天兩頭見一次面,一次買一包餅乾,前後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包。

兒子沒斷奶,老先生過世了。

這是近二十年前的事情,兒子連任何一包餅乾都不記得,我連一杯茶都沒請他喝過。

□2023年,侯孝賢說生病了,這年,《悲情城市》數位修復版重新上映。

 
 
 
訊息公告
 
 
 
 
「讓座」說成"let seat ",老外聽不懂!
最近博愛座的話題鬧得沸沸揚揚,Jack和他的來自紐約的同事聊起這件事,他問同事:�籺o you let seat in New York?�苤兵et the seat?"老外一臉懵懂,不知他是什麼意思!讓座的「讓」不是用let!

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五台山 走讀順治出家之謎
順治帝過世時才24歲,確實太年青,以現在眼光看才研究所剛畢業,正是身強體壯的年紀,加上朝廷沒明確宣布順治死因,清史稿世祖本紀上記載,只有寥寥數句,連病因都沒提,以致臆測謠言四起;民間傳言有稱順治其實未死。傳言沸沸揚揚,順治出家之迷被認為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