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民主選舉幾乎難以避免政黨對決戲碼,從英、美到日本再到台灣,幾乎如出一轍。但台灣選舉史的第一場政黨對決,說來也不過才三十年前。各位看官們不妨趁熱來回顧一下。
1986年底的增額立委、國代選舉,是6年一次的「二合一」中央民代增額選舉,執政黨與黨外都十分重視,黨外對外雖稱仍是沿襲前幾次選舉的「黨外後援會」模式,推薦特定候選人,並展開聯合競選,但實際上卻是悄悄進行組黨工作。
1986年9月28日,黨外原本在圓山飯店要舉行選舉後援會的推薦大會,會議中卻變更議程,改為組黨的討論會,並通過黨章、黨綱,新政黨定名為「民主進步黨」,同時推薦了年底選戰的增額立委候選人19名、增額國代候選人25名,而國民黨則在早一個月通過提名增額立委候選人60名、增額國代候選人61名,這場1986年的年底選戰,也等於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對決。
民進黨的成立,是繼中國民主黨、美麗島事件,臺灣民主人士對於戒嚴體制下黨禁的第三次挑戰,但此次執政黨並未如以往數次的強力鎮壓,總統蔣經國對此明白表示將開放黨禁,並在1987年7月15日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11月開放探親、隔年1月開放報禁,而一直被病魔纏身的蔣經國,在其晚年用最後餘力完成這些改革開放後,於1988年1月13日病逝,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
蔣經國晚年的放手,可能與國內外情勢有關。中壢事件後,國民黨由鷹派王昇主導,其在1983年被外放至巴拉圭擔任大使,外傳與蔣經國之子蔣孝武爭權有關,1984年的江南案,臺灣情治系統在美國槍殺筆名江南的劉宜良,引起軒然大波,更讓美方不滿,也迫使蔣經國於1985年宣示蔣家第三代不會競選總統,並於1986年將蔣孝武外放至新加坡。而1980年代國內層出不窮的社會運動以及1985年的十信事件,也說明臺灣已經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時刻。
此次選舉為民主進步黨成立後首次選舉,可說是政黨選舉的濫觴。兩陣營從選舉活動開始,就透過政見會互相辯論,在選前,1986年12月2日,前桃園縣長許信良企圖搭乘菲航闖關返台失敗,但仍引起支持者在桃園中正機場與警方發生衝突,更升高此次選戰溫度。
選舉於1986年12月6日舉行,增額國大部分應選出84席,執政黨國民黨當選68席、民主進步黨當選11席、民社黨當選1席、無黨籍4席。增額立委部分共選出73席,中國國民黨贏得59席、民主進步黨獲得12席、無黨籍2席,中國國民黨仍具有優勢。執政黨仍掌握大半席次,但初試啼聲的民主進步黨也已具備與其競爭之實力。
每隔四年的熱情響應,讓台灣民主刻畫下哪樣里程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