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惠風醫言堂】把拔加油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9/01 第405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惠風醫言堂】把拔加油
【青春名人堂】阿蘇卡/菲律賓奶奶的哭聲
飢餓的毛蟲
金玉涼言
 
 
 
心情札記
 
【惠風醫言堂】把拔加油
文/洪惠風/聯合報
五歲的大女兒斯文內斂,非常有耐心,一直沒有出聲,

另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兒活潑可愛,

在她爸爸一坐下來,我還沒開始問診時,就在旁邊大聲吶喊:「把拔,加油!」

醫生鼠叔加油?

也許是放暑假小孩沒人帶吧,有的病人來看診時會帶著小朋友一起來。這些小朋友有的一進診間就號啕大哭,有的調皮搗蛋,每個東西都要拿起來摸一下,也有的只會害羞地躲在大人背後,探出半個頭來,好奇觀察醫生的每個動作。

門診看到下午兩點多時,一位複診病人帶著兩個女兒進來,他們大概已經等很久了,卻沒有不耐煩的樣子。五歲的大女兒斯文內斂,非常有耐心,一直沒有出聲,另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兒活潑可愛,在她爸爸一坐下來,我還沒開始問診時,就在旁邊大聲吶喊:「把拔,加油!把拔,加油!把拔,加油!把拔,加油!」

我又好氣又好笑地看著這個小朋友,我只不過是要幫她把拔看病而已,又不是要跟她把拔比賽腕力或是桌球。

小朋友加完了油,安靜下來,乖乖巧巧地站在把拔身邊,看著她把拔跟醫生叔叔之間的比鬥。

問診稍微告一段落,小女兒馬上又跟網球賽中場一樣,再度打氣起來:「把拔,加油!把拔,加油!」

我覺得有些人單勢孤,忍不住轉過頭來,尋找支持我這邊的粉絲。一眼看到了病人的大女兒,帶著一點點的期待,問這個姊姊:「妳怎麼不一起喊?或者妳可以喊,醫生鼠叔加油?」

她有些靦腆地回答:「我……不好意思。」失望的我,只好看著球賽一面倒向了病人那一邊。

但轉念一想,還好沒有人真的喊出「醫生鼠叔加油」,因為要是真這樣喊,反而像是在籃球場中有人喊出「裁判加油」一般,不是真的加油,而是在喝倒采。

看完了診,目送病人帶著他兩個寶貝女兒離開診間,我感受到了這個家庭的甜蜜與幸福。這個爸爸心中大概想著:有女兒,真好。

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其實,醫生與病患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相互競爭的,而是大家肩並肩、一起合作對抗著共同的敵人。

我小時候住在小南門的植物園旁邊,有一群年齡相近的鄰居整天玩在一起。放假時,我們每天都會決定當天的遊戲,人數夠就到附近學校的籃球場打籃球,或把家旁總醫院防空洞的側邊跟兩根廊柱之間,各當作一邊的球門,踢起我們的世界杯足球賽;有時也會在植物園中找個沒有長草的祕密空地,指定幾棵樹為一壘、二壘(通常人數不夠,沒有三壘),打起棒球,作起遠征威廉波特的夢。

其中最常玩的,是「殺刀」。不需要任何器具,四個人分作兩邊,把防空洞的兩側當作各自的基地,根據自己發明的規則,有殺、有俘虜、有救人,有時還會把左手藏在衣服裡,假裝自己是獨臂刀王,作著大俠的夢。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戰爭遊戲。假裝自己是美軍,小朋友們一起進攻前方想像中的德軍陣地,沒有真正看得見的敵人,但大家分工合作,包抄夾擊,假裝中槍,又很快地爬了起來。最後的結果,永遠是敵軍大敗,我方大勝,一路高唱著凱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吃飯。

也許,這就是我現在從事醫療這個行業的原因吧。醫療這一行,病魔是我們共同的、可怕的、看不見的敵人。雖然有時病魔會勝,但更多時候我們可以成功地打敗它。在這個戰爭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與病患,肩並肩,槍桿對外,瞄準著共同的敵人,醫護與病患的關係,是同僚,是夥伴,是命運共同體,不是對抗。

所以,我很想跟病患的小女兒說,不要喊「把拔加油」,也不要喊「醫生鼠叔加油」,只要喊「加油加油加油」,就可以了。

【青春名人堂】阿蘇卡/菲律賓奶奶的哭聲
今日登場/阿蘇卡/聯合報
作為一位長期關注東南亞移工、新住民的新聞工作者,許多人問我:「你跟他們非親非故,和東南亞也沒有關聯,為何願意一直為此發聲?」

這要追溯到2013年秋天,我跟當時的夥伴一起前往桃園龍潭女子監獄探訪東南亞受刑人。

台灣人犯法必須入監服刑,東南亞移工、新住民亦然,有的在不知情下誤觸法網、有的一時衝動鑄下憾事,各種理由將他們限制在這個異鄉牢籠內,默默過著數饅頭期盼重獲自由的日子。

然而,相較其他年輕的東南亞受刑人,一位白髮蒼蒼、個頭嬌小、臉上掛著微笑的菲律賓奶奶更引起我的注意;她看起來就像一位親切的鄰家婆婆,完全無法跟「受刑人」聯想在一起。況且,這年紀應該在家含飴弄孫呀,為何會在裡面蹲苦窯?

太多的為什麼,讓我忍不住去找這位菲律賓奶奶談話。她一開口,笑容從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止境的哭聲。

情緒崩潰的奶奶,用簡單英文向我訴說她的過去:她原本是一位無憂無慮的菲律賓女孩,在故鄉有穩定的工作,雖然家裡窮了點,但一家人住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當時的她,壓根沒想過要離開故鄉去別的地方生活。

三十年前,台灣社會興起從中國和東南亞娶外籍新娘的浪潮,許多婚姻仲介用花言巧語哄騙這些女孩:「嫁去台灣可以獲得一大筆錢,老公也會愛妳疼妳。」讓她們帶著美好想像嫁給素未謀面的台灣男人,踏上寶島土地後,才發現是幻滅的開始。

年輕時的奶奶也是因為同樣理由嫁來台灣,不幸的是她嫁了一位品行不良的丈夫,沉迷女色愛喝花酒,縱使兩人先後生下一對兒女,丈夫卻愈來愈不想回家,最後在外頭有了小三,逼得傷心絕望的奶奶跟他離婚,獨自扛起撫養兩個孩子的責任。

但,一位語言不通的東南亞人,在台灣生存的難度超乎想像,奶奶四處求職四處碰壁,最後去工廠當作業員領最低工資。龐大生活壓力加上撫育兩個年幼孩子的重擔,讓她一時衝動把靈魂賣給惡魔--奶奶跟藥頭批發毒品,賣給工廠裡的菲律賓人賺外快,最後失風被捕,遭重判十年徒刑,也與她最愛的兩個孩子分離。

哭泣的奶奶說:「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絕對不會再做這種事。或著,也不會選擇嫁來台灣。」

時間不能重來,再多悔恨也無法彌補過去的錯。然而,如果我們的社福體系能在她人生最低潮時給予足夠的支持,或是有人願意去了解她的處境並伸出援手,我相信本性善良的奶奶不會走上岔路。

從此以後,我便立志撰寫東南亞移工、新住民在台灣的故事,讓本地居民更了解他們。這一切,為的是不要再看到東南亞朋友像這位奶奶一樣,在獄中流下悔恨的眼淚。

飢餓的毛蟲
何茹/聯合報
飢餓會讓人狂戀食物,而我因兒時嚴重缺乏閱讀,如今嗜書如命。

中學離鄉到城市就讀,初識圖書館,雀躍不已,一櫃櫃圖書像香甜美食,引發強烈食慾。我每每在下課緊湊的十分鐘,匆促瀏覽玻璃窗內的書籍,默念它的書名,想像它的內容,然後快速填單,跟隨管理員叮叮咚咚掛著書櫃鑰匙的腳步,取書捧在懷中,急不可待地翻頁展讀。

早期圖書館是閉架式的,非得書拿到手,否則無法預知內容。許多有著奇怪書名的書籍,如《推銷員之死》,就這樣進入眼簾。即使如此不便,那時的我仍快樂得像找到一棵樹的毛蟲,只覺滿櫃的書籍都熱情向我招手。

大學圖書館是開架式的,我像偷竊成性的賊,乍然進入不設防的金庫,看見滿坑滿谷的金銀珠寶任我占有,富裕到不知所措。最難過的是寒暑假,學校規定一人只能借閱五本,對返校不便的我簡直是折磨,徘徊書架間,一再琢磨哪五本書值得一讀再讀,足夠伴我度過整個假期。於是,《紅樓夢》、《追憶似水年華》就這樣跟隨我回到家鄉。

現在,接觸書籍的機會更多了,各式各樣如繁花盛開,這是曾飽受飢餓的書蟲如我預料不到的。想起有一個機智問答:如果像魯賓遜漂流荒島,什麼東西是你非帶不可的?我的答案無庸置疑是「書」;即使是荒山野嶺,一本書就能讓我瞬間進入想像的異域空間。

電影《明天過後》描述地球末日,紐約的居民被極端氣候困在市立圖書館。我想,如果是我,這種末日並不難熬。只是,被困在圖書館的機會應該不大,所以我該未雨綢繆,想想當洪水襲來,要準備哪些書來度過諾亞方舟上的日子……

金玉涼言
■居隱/聯合報
以前人看到鬼屋,

立刻閃遠點;

現代人看到鬼屋,

揪團去探險。

 
 
 
訊息公告
 
 
 
 
帶孩子聽音樂會,不能不知的三件事
多數家長帶領小朋友接觸古典樂的方式,都是在家裡看影片或聽唱片。想要帶孩子參加正式音樂會場合,常常不知如何是好。讓專門撰寫親子教育文章的Ida Lieszkovszky帶你了解小朋友去現場音樂會聆聽的注意事項。

《情留波爾圖》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第一眼,她就知道是他;第二眼,他也清楚是她;第三次見面,兩人決定離開孤單的咖啡廳,或許發展得超乎想像,但在浪漫的海港城市波爾圖,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