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記憶藏寶圖】理髮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2/21 第412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理髮
【青春名人堂】小熊老師/校園裡也有田園
深夜的空中遊樂園
一句好話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理髮
文/胡坤仲/聯合報
小時候剃頭可沒有理髮店,都是等剃頭師傅來村裡……

剃頭擔子一頭熱

理髮,以前叫剃頭,用剃刀剃掉頭上的毛髮。曾聽過這樣一則笑話:有個人去學理髮,從剃西瓜皮學起,刮啊刮,師傅要他去打雜,他便把剃刀往西瓜皮上一插,做事去,等回來再繼續。後來師父讓他上陣幫客人剃頭了,有一次剃到一半,忽有要事,他就把剃刀往客人頭上一插……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剃頭可沒有理髮店,都是等剃頭師傅來村裡。師傅不知住哪,每隔一陣子就挑著擔子吆喝:「剃頭喔。」村裡的人便紛紛出來,拿著大小椅子聚集在大樹下,等他剃頭。所謂「剃頭擔子一頭熱」,師傅的擔子一邊放剃刀、圍布等,一邊是用炭火燒的熱水;先將圍布圍上脖子,以免頭髮落進身子裡疼痛刺癢,再用毛巾沾熱水擦頭、擦臉。大家乖乖坐著,不敢有任何逾越,深怕一不小心自己就會掛彩,即使碰上蚊子、蒼蠅襲擊,也咬牙苦撐。

每次師傅大概會理上十來個頭,可很少說話,頂多和大人敘寒溫,接著就專心剃頭,結束了就挑著擔子離開,大約一個半月或兩個月再出現。

年紀漸大,剃頭改為理髮,剃頭師傅慢慢消失了,理髮店興起。也是這時候,學校規定一個月要檢查一次頭髮,太長的會被記過,只好按時進理髮店。店裡的椅子不是木板凳,而是柔軟的沙發椅,前面還有鏡子,理髮師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我的髮型很簡單,只要理成三分頭就可以,不必任何修飾,所以起初雖會對著鏡子東看西看,後來無聊便閉目養神。不同於現在多是電動推子,那時是人工手推,比用電剪時間長,可我卻得以從中約略知道推的順序和方法。

師校畢業後,我被派到山地鄉的國小任教,學生的父母多在深山種作、打獵,忙得沒時間照顧子女,使得他們頭髮又長又亂。於是,我買了推子和指甲剪,每隔一段時間就幫學生理髮、剪指甲。剛開始理髮有些卡卡的,也常見學生齜牙咧嘴,還被同事笑說有如狗咬的。但一回生兩回熟,慢慢熟練了,可以理出不賴的頭了。這份「兼差」直到我被調離山地後才中斷。

理髮順便聽八卦

我自己大約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理一次髮,而且都在同一家,老闆娘一人顧店,做最多的是女性美容美髮。店裡有三張椅子,有時三張客滿,要不髮上布滿髮捲在燙髮;要不正在吹風,髮梢濕濕的。不過,我的髮型因為用電剪,速度很快,尤其又不刮鬍子、不修臉,不到十分鐘就解決,所以有時她會要別人等一下,先處理我的。

漸漸熟悉後,還可聽到一些八卦。像昨日去理髮,一位婦人問怎麼好久都沒見到老闆娘的父親,老闆娘就大吐口水,說自己有三個兄弟一個妹妹,老大在台北有好幾棟房,卻以中風為由,對父親不聞不問;其餘兩兄弟各有家庭,也有不錯的工作,卻把老大當榜樣;而妹妹東飄西蕩,亦對父親不理不睬。最近父親住院開刀,沒人來探視,一切都是她在處理,饒是如此,還常被父親嫌東嫌西……說到後來她哽咽不已,婦人們忙附和很多家庭都這樣,長輩把在身邊服侍的人嫌得一無是處,對離得遠遠的、偶爾回來一次的眷戀不已。她們勸老闆娘別傷心了,人在做天在看,好心會有好報的。

此外,各家子女問題、社會問題,在這裡都可聽到不少,所以理髮對喜歡搖筆桿的我來說,還多了一種享受,能窺見人生百態,獲得不少寫作材料。

不過,最近我愈來愈懼怕上理髮店了,因為老闆娘很老實地告訴我:「你的『地中海』有愈來愈大的趨勢。」

我左看右看,真是如此,不覺有些傷心,深怕有一天老闆娘宣布:「你以後都不用來理髮了。」

【青春名人堂】小熊老師/校園裡也有田園
今日登場/小熊老師/聯合報
第一次在校園裡看見田園,是在鄰近烏溪河畔的光正國小。學生僅有百來位,相對於麻雀雖小的校舍規模,操場和校園周邊的農地顯得巨大。校地邊角的畸零地,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利用方式,熱血教師靈光一閃:「何不闢為菜圃?」阮志偉校長立馬支持:「那我們就來試試看吧!」

有那麼容易嗎?老師不一定很會種菜耶!誰來幫幫忙?

學校位處傳統農村,缺什麼工具,隔壁借一下就有。在網路上建個群組,知識雪球愈滾愈大,「阿罩霧自然農」、「熊肯作農場」等知名自然農團隊的達人紛紛加進來分享寶貴經驗。校園菜圃規模太小?霧峰農會不但提供民生故事館外頭的自然農學園讓小朋友取得更豐富的體驗,還邀請學童到「五甲地」契作香米田去撿福壽螺,當下對社區產生實質貢獻。孩子走累了腰痠了,但好有成就感。

發展健康農業,就從落實無毒種植開始,建構新知,勇於實驗……並非農村的孩子就不需在校園學農,友善土地的觀念,得從幼苗開始啟蒙,這些孩子有機會帶著「對的方法」回家,慢慢影響他們務農的父母,這是農村校園施行「食農教育」的重大意義。

位於城鎮蛋黃區的大校,都會性格較強,譬如省議會旁的霧峰國小,校舍高聳,廣場好幾面,但多是水泥地。這樣,也能種菜嗎?陳榮錦校長拍拍胸脯,有志者事竟成。從事園藝工作的家長游南軒,搬來好幾落空心磚,排成六畦園圃,鋪上隔離布,再倒入培養土,蔬菜的溫床便成形了。接下來,要有「人」來種,由六個有興趣的班級自主報名參加,擔任先發列車,高低年級都有。

於地方上推行自然農法不遺餘力的張有明博士是最佳「專業幫伴」,張博士告訴大家:種什麼菜,因時因地制宜。大人先做給孩子看,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做:堆肥、播種、澆水、施肥、除草、防蟲。看似不難,有些細節不可不慎,譬如苗不能蓋頭,澆水要少量多餐。為了誘引學童愛上澆水,學校特地準備了大象鼻子造型的可愛澆水壺,果然奏效!但也會遇到副作用,有孩子一早到校快哭了出來:「是誰給我的菜偷澆水?」不知哪位同學澆到別人家的菜,澆太多導致排水不良。

而蟲子是要好好抓的,一開始有老師說:「連我都不敢抓,學生怎麼敢!」後來孩子不但不怕蟲,還認真地問:「爺爺,蟲可不可以吃?」張博士答:「當然可以,有人把肥肥短短的雞母蟲炸來吃喔!」也有孩子興起惻隱之心,不忍菜蟲餓死,收留起來摘菜葉餵養,想呵護牠長大成蝶。這下子張博士得扮起心理學界的「張老師」,處理生命教育課題了。

校園田園作為可食地景,也有美學課題。種草莓時,還動員美術老師帶學生彩繪回收保特瓶作為種植盆,一排排吊掛起來,成了一面充滿塗鴉趣味的裝置藝術牆。最開心的,莫過於收成時刻。一年級的莧菜率先收成,孩子親手拔菜洗菜,配著熱騰騰的湯麵,大喊:「好好吃!」老師們笑回:「自己種的,當然好吃呀。」

深夜的空中遊樂園
米居/聯合報
對於廣播,我是又愛又恨。因為一時的好奇,我不小心闖進了廣播這個遊樂園,小學六年級就懂得熬夜,只為了收聽十點到十二點的節目。

那時的我每天快到十點,就會奮力地調整天線位置,不容許一點雜訊壞了遊園興致。一本參考書擺在桌上,整副心神卻都在收音機的異次元空間裡。然後,主持人開始念起一則則今日聽友留言,若有幸被選中並播放我點的歌,便會開心傻笑,比中什麼獎都興奮。至於Call-in節目,有回我拚了命打進聽友塞爆的滿線,害羞地說了一聲「喂」--那是我第一次在空中聽到自己的聲音,就像好不容易站上演講台拿起麥克風的孩子,結巴裡藏著醞釀好久好久的期待。

後來在一次談心節目裡,我為了一枝被朋友誤拿忘了歸還的筆,強說愁地吐苦水,未料主持人卻請我節目結束後,再打一次電話留下地址。我半信半疑地照做,幾天後,真的收到了一枝白底搭配淡綠點點的油性原子筆。當然不是我遺失的那隻筆,也不是什麼名貴的筆,可對我而言卻是珍貴的寶物。如今原子筆早已沒水,卻始終和那個印著電台logo、泛黃的直式信封袋放在一起,捨不得丟。

成年後因緣際會參與師長主持的廣播節目,第一次窺見這座遊樂園的真面目,主持人以清晰口條訪問來賓,播放歌曲,不時搭配玩笑,整個節奏行雲流水。唯一讓我悵惘的,是一切進行得太快,教人措手不及,只能自己慢慢回味。

現在的我一有空就是逛逛網路,接收著五花八門的訊息,已很少收聽廣播了。可是童年的那座遊樂園,仍舊在空中燈火通明地營業著,彷彿在等我。哪天,再回去走走吧。

一句好話
洪金鳳/聯合報
忘卻不快,

必得安適自在。

 
 
 
訊息公告
 
 
 
 
偶然遇到新物種 真令人興奮
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卡久拉教授是十七年前發現這種鯊魚的研究者之一。他說:「全世界大約只有五百三十種鯊魚,很難發現新種。在這麼大的海洋�堙A偶然遇到這麼小的新物種,真令人興奮。」

糖飲引發糖癮?!台灣人該戒糖了
國人對於糖份的攝取量,逐年升高,比二、三十年前,增加好幾倍。防微杜漸,從小應避免讓幼兒養成飲用含糖飲料的習慣,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一旦養成重口味,非甜不可,就可能形成糖癮,難以戒除。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