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社會事—權勢者的勝利手冊:台灣地方政治史的50個關鍵字》
內容簡介:第一本從50個關鍵字認識台灣地方政治專書!黨國結構.地方派系.黑金利益,生猛躁動的台灣選舉有效之術!五十篇關鍵字文章,揭露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地方派系與選民之間利益交換的恩庇侍從體制,細數地方政治盤根錯節的愛恨情仇史。【砂石.暴力.配合款】、【宮廟.樁腳.農漁會】、【圍標.回扣.保護傘】,回顧台灣「西西里島」化的90年代社會氛圍,見證錯綜複雜的地方派系、盤根錯節的黑金利益,以及牢不可破的恩庇侍從體制的進化、潛行與瓦解。台灣地方政治何以成為國民黨的禁臠?直擊撨代誌(tshiâu tāi-tsì)與搓圓仔湯(so înn-á-thng)血脈噴張的第一衝突現場繪圖。
☆一舉掌握1970年代以降台灣政治勢力變動圖,從一黨獨大到兩黨抗衡,看台灣如何走過既動盪又寧靜的民主化時代。
【關於本書】中華民國支配的選舉遊戲,造就台灣現今的權力分贓,揭開台灣民主化的幽暗面,端看地方黑金派系的鍊成陣
台灣從日治到民國以降,外來政權皆企圖以地方選舉攏絡仕紳菁英與地方派系。這樣的收編扶植,的確對鞏固政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地方派系累積實力後不願再任憑國民黨支配,加上一九八ま年代民進黨成立和經濟飛速成長的社會環境,造就了國民黨與黑道結盟出馬競選、商人為鞏固事業拉攏黑道進入商場、國民黨選舉時再與商人金主合流牟利——國民黨、黑道、金主三位一體的「黑金政治」時代。
進入一九九ま年代,台灣開放立法委員全面改選,然而關係著國家整體發展的立法院,卻成為了地方勢力與商賈巨富透過買票賄選向上晉升,玩弄權力與金錢的「黑金殿堂」。與此同時,地方上的候選人在神明的「見證」之下,協商買票金額,擔任縣市議員的黑道大哥大筆一揮,把掃蕩八大行業的預算通通刪除,而普通老百姓只因為選舉當天「投錯人」,一離開投票所就被小弟抓去痛毆一頓……
本書將這些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地方上各種光怪陸離的政治現象,彙集成四大章節總共50個關鍵字,以淺顯易懂的故事一一分析那些鎂光燈焦點之外的權勢競爭細節,包括了:候選人在選舉期間,究竟是透過那些組織團體匯集選票與經費?競選團隊如何無視選舉法規,利用種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手段贏得選舉?政治人物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要怎麼操縱媒體,樹立形象?以及那些從政背後的真正目的:以政治權力為手段,到底能帶來多麼驚人的利益?
這50篇關鍵字透視出的,是我們這一代台灣人所不熟悉,卻也必須了解的地方政治歷史,也是今日持續發生,無法逃避的選舉真實面貌。
作者介紹:張辰漁,現為世界柔軟數位影像文化總監,致力於開發具台灣元素及人文精神的作品以推行歷史普及。創作含影劇、動漫畫、桌遊、社會設計等領域。目前正推動「漫談台灣」台灣史系列漫畫及以諷刺方式反映社會真實脈絡的跨領域創作「社會事」系列。
莊岳燊,台東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目前任職於世界柔軟數位影像文化。相信「故事是生活的隱喻」,希望透過創作讓大眾發現社會的更多面向,並期許藉著說故事發揮影響力。
曾沅芷,台大歷史學碩士,自從人生脫離學術界之後就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目前結合研究能力與寫作技巧,以文字工作為人生道路,希望能在這條路上不斷精進。
許雅玲,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著有《圖解台灣史》(晨星,與王品涵、郭婷玉、莊建華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
吳昌峻,台大歷史所博士生,曾鑽研近代史中外關係,領域擴及政治、商業、交通與宗教,亦曾為教科書以及「故事」網站撰寫歷史文章,對歷史普及有高度興趣。
陳力航,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著有《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前衛)。與他人合著則有《圳流百年》(方寸)、《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不能只有我看到!台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
搶先試閱:〈流水席〉
紅色的圓桌鋪著塑膠布,上頭擺滿了各式菜色:熱湯中的雞肉和蘿蔔早已燉的軟爛,大封(台灣閩南語,指滷蹄膀)透著油亮的醬色,米糕上面豪邁的灑滿了櫻花蝦,四周還鋪上了五六隻紅通通的紅蟳。飯後除了西瓜葡萄等水果盤,還有抹滿鮮奶油的西點蛋糕……。跟著台灣經濟飛躍性成長的腳步,流水席文化在一九八ま年代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婚喪喜慶之外,選舉投票前的辦桌排場,同樣盛大精彩。
一九九三年縣市首長選舉前夕,國民黨以慶祝九十九年黨慶名義,為黨籍台北縣長候選人蔡勝邦以一千七百桌造勢後沒幾天,台南市長候選人林南生就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舉辦了一場「五萬世紀大餐會」。這場流水席餐會席開五千桌,一舉創下當年選舉紀錄,沒想到還是無法應付前來捧場的支持者。林南生競選總部加訂了七千個便當,又買了兩千五百個點心餐盒,還是全數發完。
根據當時媒體統計,蔡勝邦和林南生大開宴席,一個晚上合計就要花掉一千五百萬台幣。在其他選區,候選人可能會在餐會中加上歌舞表演或小姐脫衣的清涼秀,還要多支出一、兩百萬元。如此龐大的開銷,即使沒計入今日的通貨膨脹,仍然讓人瞠目結舌。
一九九ま年代初期,候選人在競選總部安排流水席,原先只是提供給工作人員的午、晚餐。但有些厚臉皮的民眾,仗著候選人不願意在選舉期間得罪選民的心理,便上門用餐,把辦桌當成節省伙食費的方法。漸漸的,候選人設置的流水席,變成聚集選民的一種造勢活動。民眾前來享受美食的同時,候選人就在舞台上發表政見、舉辦演講,讓選民更了解自己。
但是,這些流水席的規模,卻一場比一場還浮誇。由於選舉辦桌不會發送邀請函,沒有限定參與者身份,候選人沒辦法準確估算一次餐會總共會有多少支持者到場,有時就會發生桌數不足的現象。加上辦桌性質不同於募款餐會,民眾不用付錢,在撿便宜心態作祟下,實際到場的人數往往超乎預期。在一篇一九九三年的報導中,記者紀錄了當時的誇張景象:候選人辦餐會常引來大批食客,不但坐無虛席,常常還要臨時追加便當、炒米粉、地毯式收購附近食品店的西點麵包;甚至請向隅的民眾到附近餐館飽餐一頓,所費不貲。
如此大肆揮霍,在麵包店掃貨、餐廳包場,實際上卻不一定有提升支持度的用處。就像前面所說的,許多民眾參加流水席,目的只是為了飽餐一頓,省去自炊的麻煩和成本,有些人甚至攜家帶眷,但最終還是不會投票支持。舉例來說,同年選舉,國民黨台南縣長候選人黃秀孟一樣在選前大開宴席,甚至連續舉辦了四場,但民進黨對手陳唐山陣營發動「圓桌部隊」,帶領三千位民進黨支持者到場白吃白喝,酒足飯飽後還指控黃秀孟賄選。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要辦這種高花費低效率的造勢活動呢?對候選人來說,在造勢場合有越多人到場支持,就代表自身陣營的「氣勢」越強,能夠塑造出高支持度的表象和選舉熱度;有些候選人或背後金主,則透過鋪張排場,宣告自身實力,傳達給民眾「我就是有錢」的霸氣形象。
但選前流水席的熱潮,經常引起競爭對手質疑根本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賄選」。在選舉期間,候選人辦桌請客的同時,不免會尋求民眾的支持,而這種藉提供利益,意圖改變選民投票意象的行為,就構成了賄選。同時,媒體也出現越來越多報導,批評選前流水席帶來的負面形象,形容選舉因此淪為「吃飯比賽」,促使候選人減少這種競選方式。然而,選前辦桌在近年逐漸絕跡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這種方式的效果實在太差了—被民進黨陣營發動支持者吃辦桌的黃秀孟,民調仍舊沒有起色。選舉結果,陳唐山奪下百分之五十三的選票,入主台南縣政府。
參考資料
1.許丕英,〈五千桌餐會大爆滿 林南生向向隅者致歉〉,《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十四版。
2張景為,〈選戰流水席 吃到最高點餐會加上淸涼秀 每晚花掉上千萬 選票落誰家心裡有數〉,《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八版。
3.〈競選 大擺流水席 不少民眾飽餐一頓〉,《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第十五版。
4.〈選舉料理加料 選民最樂 樁腳辦桌好交差 餐飮業者才是最大贏家〉,《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二十六日,第八版。
5.〈黃秀孟流水席成話題有人指摘民進黨派人攪局 陳唐山陣營質疑涉賄選〉,《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
十一月十六日,第十四版。
6.〈台南縣: 各候選人總得票數〉,《中國時報》,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十三版。
▶▶ 閱讀更多 前衛 張辰漁主編、莊岳燊、曾沅芷、陳力航、許雅玲、吳昌峻《社會事—權勢者的勝利手冊:台灣地方政治史的50個關鍵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